课件57张PPT。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地理总复习大理市下关第四中学杜续裔交流内容一.2012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的结构分析
二.试题的特点
三.复习建议
四.我本人的复习方法
2012年试卷结构一 .全卷共分为两大题,共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二.分数结构:
1.地球和地图部分10分
2.世界地理部分36分
3.中国地理部分44分
4.云南地理部分10分2012年试卷结构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2题:地球和地图,共4分
3—10题:世界地理,共16分
11—23题:中国地理,共26分
24—25题:云南地理,共4分
2012年试卷结构二.综合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题:地球和地图,共6分
27题—29题:世界地理,共20分
30题—32题:中国地理,共18分
33题:云南地理,共6分
试卷特点1.注重双基,强调能力。
2.突出对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考查。
3.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关注社会。
4.综合性强,灵活度大,突出探究性和开放性。复习建议1.认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3.重视地理图表的学习,加强学生识图、读图、析图、用图训练。
4.加强对地理专业术语的教学,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地理事物。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家乡。
6.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我本人的复习方法把复习过程分为三个过程:
1.考点梳理:学生整理、教师整理
2.分专题,突破难点
3.模拟练习第一阶段 考点梳理第一单元 国土与居民考点一 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国土范围:
(1)陆地面积
(2)四至点
3.海陆兼备:
(1)濒临的海洋
(2)内海
(3)主要岛屿
4.邻国:陆上邻国、海上邻国考点整合考点二 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2.省级行政区的划分:34个行政单位
3.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轮廓,并落实到图上。考点整合考点三 众多的人口1.人口数量: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人口政策
2.人口分布:
(1)人口界线
(2)分布特点考点整合考点四 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构成:
2.民族的分布:
(1)特点
(2)汉族
(3)少数民族
3.民族政策:
4.民族风情:考点整合? 探究点一 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纬度位置:南北夸纬度约50度,气候南北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2.海陆位置:
(1)东部濒临太平洋,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东部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海洋资源丰富,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3)西部深居内陆,便于与中亚、西亚的国家开展边境贸易。读“中国政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我国领土最东端在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D.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12.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B.我国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C.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深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影响D.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经典例题】例1 2012 年 云南【经典例题】
例2 [2011·聊城]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
A.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寒带,没有热带
D.位于太平洋东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探究点二 我国的行政区划1.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轮廓,并落实在地图中。 探究重点 2.特殊的省区 (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为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2)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人口最多的省区:广东省
(4)纬度最高的省区:黑龙江省
(5)纬度最低、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海南省
(6)跨经度最多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例1.下列四幅省区轮廓图中表示黑龙江省的是( D )。(2011年 大理联考) 经典例题本题主要考查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 【经典例题】
例2 下列几个省区的名称,排序和图序相符的是 ( )
A.①湖北省 ②广东省 ③云南省
B.①广东省 ②云南省 ③湖北省
C.①广东省 ②湖北省 ③云南省
D.①云南省 ②湖北省 ③广东省C? 探究点三 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统计图的绘制与判读 2.人口的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探究重点【经典例题】
例1 [2011·福州]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读图“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下列问题。
(1)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
A.14亿 B.13.7亿
C.12.8亿 D.12亿
(2)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 )
A.快速上升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D.基本持平BC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例2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D )
A.劳动力短缺 B .兵源不足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经典例题】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探究点四 我国的领土问题 1.黄岩岛问题
2.钓鱼岛问题 【经典例题 】 (2012 湖南襄阳)自古以来,
钓鱼岛和黄岩岛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其中钓鱼岛
位于 ( C )
A.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探究重点分专题,突破难点 一.读图、析图、用图、绘图能力的训练1.地图要素的判读: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分类地图的判读:
(1)经纬网、 (2)地球自转和公转
(3)地形图、 (4)气候图
(5)等值线图、 (6)数据图
(7 )地理漫画 (8)大洲地图
(9)地区地图 (10)国家地图
3.绘图:等高线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等 例一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经典例题】
例1 关于经纬线形状和长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
B.所有的经线都等长
C.纬线是圆形
D.经线是一个半圆 本题考查了经线与纬线的形状和长度特点例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东经是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西经是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减小;北纬是自南向北度数增大,南纬是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C例三 地球的自转识别地球自转的方向,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区分例四 地球公转示意图公转方向两分两至点的
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经典例题】
例3 北京时间2012年1月13日8时5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风云二号”07星成功发射升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一天,地球运行到下图2-4轨道中 (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C (2)这一天与哪一个节气最接近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运行轨迹。D例五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密集——坡陡,
等高线稀疏——坡缓
2.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山峰
3.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鞍部
4.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山谷
5.等高线由高向低凸出——山脊
6.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陡崖【经典例题】例1.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山体的走向是东南—西北走向B.A、B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C.从C到B比从D到B容易D.小河的源头海拔约是300米 例2.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能有小河发育的
是( B )。
例六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抓住三个步骤:一、以气温曲线判断出属于热带还是温带,或是寒带;
二、根据降水的状况判断出具体的气候类型);
三、以气温、降水的分布状态定特点。 例1 [2011·哈尔滨] 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这是地中海气候。A【经典例题】二.地理计算1.比例尺的计算
2.海拔及相对高度的计算
3.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4.气候的相关计算比例尺的计算 【经典例题】例1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3厘米,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40千米,则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C )。
A.1:80000000 B1:80000 C1:8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800千米1.计算比例尺3.计算实际距离2.计算图上距离海拔及相对高度的计算3.云南省最高峰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河口瑶族自治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的海拔是76.4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C )。
A.6740米 ‘ B.6 8 1 6.4米
C.6663.6米 D.一6663。6米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经典例题】 例1 某乡人口5万人,2010年人口出生率为1.2% ,
人口死亡率为0.6%,则该乡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
为( C )。
A.900人 B.1500人 C.300人 D.1600人例2 第六次人口普查云南人口总数为4596.6万,云南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千米,云南的人口密度约为
( A )。
A.116人/平方千米 B.216人/平方千米
C.159人/平方千米 C.50人/平方千米气候的相关计算1.气温年较差的计算【经典例题】例1 某地1月平均气温为-12℃,7月的平均气温
为18℃,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D )。
A.6℃ B.12 ℃ C.18 ℃ D.30℃气候的相关计算2.气温变化的计算:【经典例题】例2.某山山脚下的气温为18℃,山顶的气温为12℃,
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 B )。
A.800米 B.1000米
C.200米 D.2000米三.认识国家1.位置和范围:
2.地形和河流:
3.气候和资源:
4.农业与工业:
5.交通和城市:考点一 日本(一)日本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领土组成:
2.自然资源:
(1)森林 、水能、渔业资源丰富
(2)矿产资源贫乏
3.地形: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2)多火山、地震
4.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
(2)特征考点整合考点一 日本(二)日本的人文环境:
1.面积和人口:
2.发达的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
(2)日本的经济特征:
3.工业及工业城市:
(1)工业部门
(2)工业分布
(3)主要工业城市
4.东西兼容的文化:考点整合【经典例题】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D )。
A.本国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经典例题】 例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的主要原因是( B )。
A.当地资源丰富
B.海运条件好,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C.农业生产发达
D.气候条件优越专题四 地理时事热点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等。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人类面临的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新发展。1.中国地理时事热点: 重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西部大开发、环境问题、2012年旱灾、洪涝灾害等。2.世界地理时事热点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关于索马里海盗问题、中东地区、自然地理(世界气候变暖等)、 2012伦敦奥运会等。第三阶段 模拟训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