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敕(chì)造 盥(guàn)洗 便(biàn)宜 瞋(chēng)目
B.寒暄(xuān) 朱拓(tuò) 黏(nián)液 吮(shǔn)血
C.暮砧(zhēn) 朔(shuò)漠 敛(liǎn)容 畜(xù)养
D.槁暴(gǎo pù) 锲(qì)而不舍 逡(qūn)巡 针砭(biān)
2.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编篡 酒馔 崔嵬 振聋发聩 B. 凋伤 惘然 浔阳 心有灵犀
C. 渲泄 雅致 拇指 文过饰非 D. 踝骨 晕眩 布署 明察秋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 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②总部位于北京的无线 业务运营商华友世纪率先以18万元买断了《城外》这部被称为“中国首部手机小说”的国内版权。
③崔永元对中国电影尤其是老电影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他数次“炮轰”电影现状来看,虽然勇气可嘉,但过于忠诚, 偏激。
A. 捉摸 增殖 不免 B. 捉摸 增值 未免
C. 琢磨 增殖 不免 D. 琢磨 增值 未免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在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漫漫征程后,终于呼之欲出。
B.近一段时间,陕西绥德发生的那起耸人听闻的校长因找县长签字被拘事件,因媒体的及时参与得以圆满解决。
C.中国航天紧紧瞄准世界最新科技,亦步亦趋紧跟世界航天发展新动向,所以“嫦娥”工程才得以圆满成功。
D.潜艇不停地在水下发射鱼雷并几乎全部命中,这样的军事谬误,在美国大片《U-571》中俯拾即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学习文学,是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发展、去创造、去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当做手中的玩物。
B.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C.“绿色奥运”的一大益处就在于通过这一次全民关注的奥运,让一些绿色理念、绿色制度深入人心,让绿色行动成为民众自觉自愿的举动。
D.山农大毕业的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是山农大的光荣,也是学校多年来办学卓有成效的原因。
6.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受托来到宁国府理事,她早就盘算清楚了宁国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因此来到宁国府便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荣、宁二府的各种事物应酬虽然繁多,却被凤姐打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赞誉。
B.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是宝玉挨打之后,被抬回怡红院的情景。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
C.拉斯蒂涅在舞会上认识了高老头的二女儿。她有金黄的头发、迷人的声调、窈窕的身材,她象燕子一样轻巧。回来后他把这事告诉给高老头,而高老头像听“上帝的圣旨”一样认真地听着。
D.因为有艳遇,花掉了不少钱,以致原本阔绰的高老头在第二年年末要求换次等房间,并且整个冬天屋子里没有生火取暖,膳宿费也减为九百法郎。大家把他当作“恶癖、无耻、低能所产生的最神秘的人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生物发光的奥秘
?????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绿色的光来,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组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下,生物发光可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质的材料经强光照射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较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生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中最大很度地粟节省能量,因此主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受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
?7.根据文意,下列对“生物发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发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的被动发光,一类是具有意义的主动发光
B.?生物发光指的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时因能量释放而形成的一种发光现象。
C.生物发光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D.生物发光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也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
B.????因为杜堡伊斯找到荧光素酶的基因,才使得萤火虫的反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
C.????科学家在分析物质的化学发光原理时,一般认为在激发态时分子横亘容易释放很高且不稳定的能量然后重新回到基态。
D.????被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基态,主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激发态。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一个ATP和一个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萤火虫体内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
B.????生物之所以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体内拥有荧光素或光蛋白。
C.????生物发光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生物体内的酶越多,发出的光越强。反之亦然。
D.????荧火虫发光原理的揭示,为人类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光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爰 盎
爰盎字丝。其父楚人也,故为群盗,徒安陵。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孝文即位,盎兄哙任盎郎中。 淮南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许。淮南王益横。谋反发觉,上征淮南王,迁之蜀,槛车传送。盎时为中郎将,谏曰:“下素骄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有如遇需要霜露行道死,陛下竟为天下大弗能容,有杀弟名,奈何?”不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 上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盎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聘六飞,驰不测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为群盗,徙安陵。???? ?徙:迁徙 B.圣主不乘危,不徼幸?????乘:趁着
C.盎知之,弗泄,遇之如故。 ?泄:泄露 D.及盎使吴见守??????????守:围困
1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以”字与例句的“以”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及晁错已诛,盎以太常使吴。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皆以美于徐公。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爰盎对汉文帝“忠诚、富有远见”的一项是?(?? ??)
①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适削也?????????????????????? ②陛下竟为天下大弗能容,有杀弟名,奈何?
③及晁错已诛,盎以太常使吴。????????????????????④吴王欲使将,不肯。
⑤盎解节旄怀之,屐步行七里……遂归报。?⑥梁王欲求为嗣,盎进说。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第Ⅱ卷(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淮南王在入京朝拜的时候杀了辟阳侯,生活起居、处世表现相当骄横。(4分)
(2)等到谋反被发觉后,皇上才征伐淮南王,之后把他流放到蜀地,用槛车押送。(4分)
(3)您只管走,我也将跟着你逃亡,我把亲老藏起来,您又何必担忧呢?(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本诗一、二句是如何写绚丽春光的?说明黄四娘是怎样一个人?(4分)
(2)古人读此诗对三、四句颇为称赞,试赏析这两句是如何用蝴蝶与娇莺两个意象展现被生活美抚平的欢快心境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共8分)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3)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
(5) ,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那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病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一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徙……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客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r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有改动)
16.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4分)
17.阅读①~④段回答:(6分)
(1)作者写自己对村庄的思念,为什么在文章第②段写“想念一个人”?
(2)为什么在第④段写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
18.作者写道,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联系全文看,为什么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7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抒情散文感情浓郁,脉络分明,以对乡村的眷恋深情将文章逐层推进,使文章布局严谨而又自然。
B.本文的标题形象、凝练,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城市,像一座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纪念着逝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
C.作者在第一段中,连用比喻,把家乡村庄比作“一剂良药…‘…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 灶”,把抽象的思乡之情描绘得生动形象。
D.“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作者巧妙的插入广播的播报,结合自身感受,恰到好处的表达了顿悟时产生的神圣庄严的感觉。
E.在作者心中,村庄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是一个难舍的人生情结。
六、(15分)
20、请以“校园一角”为描写对象,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轻是一种品质,而不是一种数量,一旦有这种品质就永远不会失去。”美国建筑大师莱特这样说年轻。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年轻观。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年轻”的理解。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抄袭。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答案
1.C(A“瞋”读chēn,B“拓”读tà D “锲”读qiè)
2.B(A “篡”为“纂”C“渲”为“宣”D“布”为“部”)
3.B“捉摸”,预料,猜测,多用于否定句式。“琢磨”,思考、考虑。“增殖”是增生和繁殖的意思,“繁殖”是指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意思,如增殖耕牛、提高牲畜增殖力等。“增值”是价值增加的意思,“值”是指数值,与生物繁殖不是一回事。“未免”表示因某种情况而发生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4.D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与此处语境不符。亦步亦趋:自己没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或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很多。
5.C(A项语序不当,“去发展、去创造”应为“去创造、去发展”;B项“扩大”与“提供教科书”搭配不当;D项不合逻辑,“原因”改为“体现”或“生动体现”。)
A(B项“宝钗”改“黛玉”。C项拉斯蒂涅在舞会上结识的是高老头的大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D项高老头并没有什么艳遇,是他的两个女儿经常来向他要钱,他又太爱自己的女儿,因而积蓄的钱渐渐被女儿榨掉了。)
7. D(A项第一自然段中有关文字说“被动发光”“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绝大多数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由此可知A项绝对化;B项据第二自然段文字可知,属于以偏赅全;C项据第二自然段文字可知,生物发光是两种能态相互转化而产生,非“两种能态同时出现”;D项可从原文“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来”推知。
8.C(A项原文中说“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故A项说法无依据;B项文中说“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而非杜堡伊斯找到的;C项可从文章第二自然段找到依据;D项属于无中生有。)
9.D(A项原文说“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是ATP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生氧化反应;B项从原文可知,生物发光是因为其体内的荧光素或光蛋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C项属于无中生有,原文认为“生物发光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但没有说生物体内的酶和发出的光成正比关系;D项属于合理的推断,体现了科学家研究此原理的现实意义。)
10.B(乘:登上,踏上。)
11.C(A项介词“用”;B项动词“认为”;C项与例句相同,都是介词“凭”;D项介词“把”。
12. C(③职务变化,⑥此时景帝当政,③⑥排除)
13. (1)淮南王在入京朝拜的时候杀了辟阳侯,生活起居、处世表现相当骄横。
(“朝”1分,“居”1分,“处”1分,大意1分)
(2)等到谋反被发觉后,皇上才征伐淮南王,之后把他流放到蜀地,用槛车押送。
( “征”1分,“迁”1分,“槛车”名词作状语1分,大意1分)
(3)您只管走,我也将跟着你逃亡,我把亲老藏起来,您又何必担忧呢?
(“第”1分,“去”1分,“辟”1分,大意1分)
14.(1)诗人先从下写起,黄四娘家前,花丛深深,中间一曲蹊径,蹊上铺满落英,缤纷盈目;第二句,从下到上,“千朵万朵”是写花多,“压枝低”则是用来烘托花朵之盛。诗人眼前,是一派妩媚恼人的绚丽春光。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黄四娘是一个热爱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劳动妇女。
(2)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先把蝴蝶写成了具有人性特征的小生灵。就连它们也对这绚丽的春花流连忘返,在这花丛中时时起舞。接着诗人又写了自由自在的娇莺,在花底轻滑,和谐愉快地鸣叫。这样诗人就用蝴蝶欢快的舞姿,娇莺和谐的啼鸣,有姿有态、有声有情地展示了诗人彼时彼地被大自然的美熨平的欢快心情。
15.(1)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6.(4分)答题要点:思念家乡能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燥心绪。(写出思念家乡得2分,写出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燥心绪得2分)
17.(6分)①通过与“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比较,突出了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因而感觉特别辛苦,不易。(“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与“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身处城市思念村庄的辛苦和不易。)(3分)
②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在作者看来,是对他的一种讨好,是别有用心的表演,想借此让他忘掉村庄,因此让他反感,而这种反感更增添了对村庄的思念。(3分)
18.(7分) 因为城市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3分),但却失去了乡村的宁静自由,它的喧嚣让人烦躁、压抑,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村庄(4分)。所以作者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
19.(4分)B C(B项中“纪念着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原文无此意。c项错在把家乡村庄比作“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应该是把思念家乡比作“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
20.小作文示例
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花坛。这个花坛,从上空看是一个五角星的图案,又是五彩斑斓的花的海洋。每当姹紫嫣红的春天来临时,远远忘去,红叶李的花就像一团团的白雪;桃树站在红叶李的旁边,把自己的脸都笑得粉嘟嘟的了。茶花也开了。你瞧,茶花是玫红色的,有很多花瓣,它的叶子的边缘还有许多小小的锯齿,好像手一碰就会出血。这时,你如果拨开茂密的花丛,还会发现另外一些小生命——树旁的小草。这些小草尽管没有鲜花那样诱人,但也吐出嫩绿的芬芳。瞧!有一群可爱的小蜜蜂采蜜来了,它们一会儿采这一朵,一会儿采那一朵,在不停地忙碌着。
21.作文 略
古文翻译:
爰盎字丝,他的父亲是楚国人,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爰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爰盎的哥哥爰哙保举他做了郎中。
淮南王在入京朝拜的时候杀了辟阳侯,生活起居、处世表现相当骄横。爰盎劝谏皇上说:“诸侯过去骄横必然会发生祸患,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淮南王更加骄横。等到谋反被发觉后,皇上才征伐淮南王,之后把他流放到蜀地,用槛车押送。爰盎当时担任中郎将,便劝谏说:“陛下向来娇纵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摧折他。淮南王为人刚直,万一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在半途中,陛下就会被认为以天下之大却容不得他,而背上杀死弟弟的恶名,到时怎么办呢?”皇上不听,终于那样办了。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这个消息传来,皇上不吃也不喝,哭得很悲哀。
文帝从霸陵上山,打算从西边的陡坡奔驰而下。爰盎骑着马,紧靠着皇帝的车子,还拉着马缰绳。皇上说:“将军害怕了吗?”爰盎说:“我听说家有千金的人就坐时不靠近屋檐边,家有百金财富的人站的时候不倚在楼台的栏杆上,英明的君主不去冒险而心存侥幸心理。现在陛下放纵驾车的六匹马,从高坡上奔驰下来,假如有马匹受惊车辆毁坏的事,陛下纵然看轻自己,怎么对得起高祖和太后呢?”皇上这才中止。
等到晁错已被诛杀,爰盎以太常的身份出使到吴国。吴王想让他担任将领,爰盎不肯。吴王想杀死他,派一名都尉带领五百人把爰盎围困在军中。当初爰盎担任吴国国相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从史偷偷地爱上了爰盎的婢女,与他私通,爰盎知道了这件事,没有泄露,对待从史仍跟从前一样。有人告诉从史,说爰盎知道他跟婢女私通的事,从史便逃回家去了,爰盎亲自驾车追赶从史,就把婢女赐给他,仍旧叫他当从史。等到爰盎出使吴国被围困,从史刚好是围困爰盎的校尉司马,司马就把随身携带的全部财物卖了,用这钱购买了两担味道浓厚的酒,刚好碰上天气寒冷,围困的士兵又饿又渴,喝了酒,都醉了,围守城西南角的士兵都醉倒了,司马乘夜里领爰盎起身,说道:“您可以走了,吴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