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一节 地理区域习题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一节 地理区域习题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8 06:2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一节 地理区域
目录
01
能力提升
02
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
我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各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和文化特色差异很大。据此读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K5-1-1),完成1~4题。
1. 丙地理单元与其他三个地理单元的分界山脉不包括( )
A. 昆仑山脉 B. 祁连山脉 C. 大兴安岭 D. 横断山脉
2. 下列关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沈阳——冬季温和干燥
B. 武汉——夏季高温多雨
C. 乌鲁木齐——夏季凉爽多雨
D. 拉萨——干旱、气温年较差大
C
B
3. 造成武汉和乌鲁木齐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4. 乙、丁两地理单元气候特征的相似之处是( )
A. 冬季温和 B. 夏季凉爽
C. 全年降水均匀 D. 雨热同期
C
D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景色各异,有人制作了国内旅行时间表(表K5-1-1),并在计划的时间去相应的地方。据此,完成5~7题。
表K5-1-1
1月 4月 9月
哈尔滨、吉林 ? 新疆
5.1月到哈尔滨和吉林可观赏到的景色是( )
D
6.4月大地回暖,正是游山玩水和“踏青”的好季节,最佳体验地是( )
A.广州珠江两岸 B.桂林漓江
C.西藏纳木错 D.陕西黄土高原
7.9月到新疆需注意( )
A.温差大,衣服要齐备 B.高原缺氧,身体不适
C.雪地反射强,防刺眼 D.暴雨成灾,引发山洪
B
A
“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草原和庄稼展开了拉锯……”这是某位作家对我国一个区域的描写。据此,完成8~9题。
8.上述文字描写的区域最有可能是( )
A.位于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B.1月平均气温接近0℃的地方
C.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大致位于秦岭—淮河
C
9.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能( )
A.因为光照充足,可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B.过度放牧和耕作,导致沙漠化严重
C.因为土壤肥沃,走现代规模化农业之路
D.大力开发水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
B
10. 三江平原和鄱阳湖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种植的农作物都有很大的不同。据此读图K5-1-2和图K5-1-3,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位于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单元),其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
北方地区
一年一熟
(2)鄱阳湖平原位于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单元),属于____________(温度带)。
(3)试比较两个平原能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南方地区
亚热带
三江平原:机械化程度高,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鄱阳湖平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劳动力资源丰富。
能力提升
某电视台一些优秀节目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读图K5-1-4,完成11~13题。
11.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对我国不同地区饮食习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饺子
B.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和年糕
C.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④地区的藏族人民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B
12.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下列以“春”为关键词的诗句中,描述③地区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13.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中提到了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其中太行山脉位于图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A
14.读我国部分地区农牧业用地过渡带分布示意图(图K5-1-5),下列自然地理环境过渡地带中,与农牧业用地过渡带形成相关的有( )
①干旱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
②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
③水田与旱地过渡地带
④外流区与内流区过渡地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B
15.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茶香四溢、少数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某学校开展了关于贵州的研学活动,他们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高海拔、低纬度、少日照、常年云雾缭绕,当地气候温和湿润。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
材料二 茶树喜温喜湿,多雨雾、多阴天、少日照,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毫米,富含酸性土壤的高山、丘陵地带最为适宜。
材料三 贵州省地形示意图及贵阳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K5-1-6)。
(1)贵州省主要位于____________(地形区),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2)(双选)近年,东部的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西部的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贵州发展茶树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
A.位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充足
B.地形比较崎岖,适宜种植茶树
C.高海拔、低纬度、少日照、常年云雾缭绕
D.气候干燥,病虫灾害较少
云贵高原
亚热带季风
BC
(3)研学活动第一小组以“极具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为主题进行研究。贵州打造了“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民族原生态·万象黔东南”等极具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请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贵州省打造“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的有利条件。
贵阳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
(4)研学活动第二小组以“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大数据产业的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所需的空调费;其次大数据存储需要洁净的空气。根据大数据产业的这些特点,简述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河流落差大,年降水量多,水能资源丰富,又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贵州省海拔高,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可减少机器设备散热消耗的电能;贵州省多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尘埃少,空气质量好,可大幅降低大数据中心机房除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