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目录
易错知识点
05
01
知识梳理
02
重点思考
03
看图说史
04
随堂练习
06
素养提升
07
拓展阅读
08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2011版 2021版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知识梳理
丰富多彩
营养均衡
人均住房
休闲娱乐
交通运输网
移动电话
互联网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1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着有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不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重点思考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2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饮食有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饮食结构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吃饱”“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续表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3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住房有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续表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事业取得哪些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续表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信事业取得哪些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改革开放后,我国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互联网发展迅速。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续表
2. 我国生产的C919___________
1. 20世纪_____年代的衣着
看图说史
70
大型客机
3. 行驶中的“________”
中国标准动车组
复兴号
易错知识点
1.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2. 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3.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衡阳)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B
20世纪70年代末
“三转一响” 20世纪80年代
“四大件” 20世纪90年代
“三金” 2000—2010年
“一动不动”
A. 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B. 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 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2.(2021江西)下图反映了( )
A. 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 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 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C
3.(2021苏州)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C
4.1978—2017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约增长了105倍和100倍;2018年底,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材料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科技水平大幅提高
B. 政府对改善民生的关注
C. 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
D. 人们出行方式的巨大变化
B
5.(2021山西)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 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 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 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A
6.(2021眉山)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反映了( )
A. 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B. 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C. 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
D.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
7.关于掌握时间,我国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6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移动电话)。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
A.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 我国人民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
B
8.下面是广东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从中可以看出( )
A. 民众的主食消费增加
B. 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
发生了变化
C. 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D. 人们热衷西式饮食文化
B
年份 粮食 肉类 奶类
1978 123.6 19.2 6.5
1996 73.3 32.8 21.4
9.下面漫画《吃的变迁》反映了我国国民( )
A. 科学卫生概念深入人心
B. 饮食结构单一
C. 从贫困到温饱再奔小康
D. 追求精神生活
C
10.服装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晚清时期流行长袍马褂,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列宁装,“文革”时期流行军装,新时期的服装则多种多样,注重美观以及个性展现。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服装的演变说明制衣技术在不断进步
B. 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服装是由于审美意识的变迁
C. 服装是体现人们审美意识和展现个性的物品
D. 人们对着装的选择受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
D
二、综合题
1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人们的最高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我国粮食增产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 000多亿元。袁隆平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曾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2)根据材料三指出,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分)该成就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侧重考查历史理解
杂交水稻研究。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2分)→侧重考查历史理解
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素养提升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一览表
时间 概况
1949年 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年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续表
时间 概况
20世纪
60—70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等车型被不断开发出来,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 000辆公交车
20世纪90年
代以后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Ⅲ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1)阅读材料,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2分)→侧重考查历史理解
公交车数量不断增加;由使用外国车到使用国产车;公交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公交车载客量增大。(任答两点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影响。(2分)→侧重考查历史理解
使市民的生活和工作更为便捷;适应了城市客流量不断增大的需要;促进了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及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利于北京市的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重视环保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拓展阅读
研 学 旅 行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
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