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20 10:29:57

文档简介

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山西期末)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2.下列红色旅游资源不属于贵州的是(  )
A.强渡乌江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井冈山景区
3.(2017八下·马山期末)下列不属于贵州石漠化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垦殖 B.过度樵采 C.毁林开荒 D.降水集中
4.(2017八下·马山期末)贵州所处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云贵高原
5.(2017八下·永定期中)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镜堪忧,为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所采取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  )
①陡坡地修筑梯田 ②封山育林 ③发展特色产业 ④鼓励生育,增加石漠化地区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封山育林
C.人工种草 D.积极推进生态农业
7.(2017八下·宝安期中)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列属于贵州旅游景点的是(  )
A. B.
C. D.
8.(2012·金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指的是(  )
A.西藏 B.四川 C.贵州 D.云南
9.(2016·秀山模拟)贵州省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火山和地震 B.洪灾和土壤盐碱化
C.台风和寒潮 D.石漠化和泥石流
10.(2016·秀山模拟)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说明该贵州的地形是以什么为主(  )
A.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丘陵 C.高原和山地 D.平原和丘陵
11.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  )。
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
12.贵州省的主要矿产种类是(  )
A.煤、铁 B.煤、汞
C.煤、锰 D.石油、天然气
13.下列说法属于贵州省气候特点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D.终年炎热少雨
14.下列旅游资源属于贵州省的是(  )
A. 织金洞 B. 天坛
C. 日月潭 D. 天山天池
15.造成贵州省部分山区仍比较贫困的原因是(  )
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 ②土层贫瘠,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严重 ③贵州没有实行富民政策④信息相对闭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有“西南煤海”之称的是贵州省的(  )。
A.遵义 B.六盘水 C.贵阳 D.铜仁
17.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栓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的主要生态影响是(  )
A.减少开垦土地,保持植被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农民收入 D.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18.“黔无驴,有好事者买之入黔.至却无可用,放之山下.黔是(  )的简称.
A.广西 B.湖北
C.江西 D.贵州
19.(2017八下·太仓期中)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读图完成下题。
(1)贵州省简称(  )
A.琼 B.黔 C.桂 D.滇
(2)下列四幅省区轮廓图,能反映贵州省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四幅景观图,能反映喀斯特地貌的是(  )
A. B.
C. D.
(4)贵州省的土壤是(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紫土地
二、综合题
20.(2017八下·马山期末)读贵州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邻省①   。
(2)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河流④   。
(3)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城市⑤   ,⑥   。
(4)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   。
21.(2014·德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省略图(如图)
材料二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常年云雾缭绕,当地气候温和湿润。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
材料三 福建和贵州两省茶产业比较表(2012 年)
省区 种植面积(万亩) 产 量 (万吨) 良 种 率 (%) 涉茶综合产值(亿元)
福建 332 32.1 95 400
贵州 520 10.2 77 86
(1)按水系划分,贵州省位于   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
(2)贵州省的总体地势特征是   。判断依据是   。
(3)茶树种植需要适宜的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近年来,浙江、福建等产茶大省因土地增值、劳动成本升高等原因,致使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请说明贵州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并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优势自然条件:   。
问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解:北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多处为滇黔界河,至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左岸.故选:D.
【点评】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干流不流经贵州省,嘉陵江和岷江也不流经贵州省,北盘江流经贵州省.
2.【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乌江,遵义,赤水都位于贵州境内,只有井冈山位于江西。故选:D。
【点评】掌握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是解题关键。
3.【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当地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贵州省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降水集中是自然原因,其他三项是人为原因。
4.【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的地理位置。
5.【答案】B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主要是喀什特地貌,由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使得该地区石漠化严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缓坡地修筑梯田 ,封山育林,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6.【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贵州正在进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以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同时,贵州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故本题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知识,考查贵州省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要理解记忆。
7.【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张家界位于湖南省,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所以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旅游资源的分布,记住我国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贵阳、遵义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故选:C
【点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9.【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些年来,贵州有时发生严重的干旱,有时出现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故选:D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不甚分明,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10.【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故选:C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不甚分明,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11.【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故本题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知识,主要考查贵州省的地形特点,应牢记,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的矿产主要有六盘水的煤矿、铜仁的汞矿。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矿产资源。
13.【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虽位于亚热带,但因地处云贵高原,所以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的气候特点。
14.【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织金洞为位于织金县境内的溶洞,是贵州省著名旅游资源。天坛在北京,日月潭在台湾,天山天池在新疆。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15.【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是典型的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之人口众多,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加上信息相对闭塞,导致部分山区仍然比较贫困。为了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故选:C。
【点评】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6.【答案】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西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故本题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知识,考查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7.【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其中“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的主要生态影响是减少开垦土地,保持植被。故选:A。
【点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18.【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我国贵州省简称为贵或黔。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的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有的用历史名称作简称,有的用主要河流作简称,还有的用主要山脉作简称。
19.【答案】(1)B
(2)A
(3)A
(4)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1)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不同,其中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2)图中A是贵州省,B是重庆市,C是黑龙江省,D是甘肃省。(3)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读图可知,A属于喀斯特地貌特征。(4)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以红壤为(红土地)主,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评】(1)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3)中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4)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
20.【答案】(1)四川
(2)乌江
(3)贵阳;遵义
(4)西高东低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贵州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和贵州省的主要城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⑴读图可知,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邻省①四川省。
⑵读图可知,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河流④为乌江。
⑶读图可知,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城市⑤为贵阳,⑥为遵义。
⑷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西高东低。
故答案为:(1)四川;(2)乌江;(3)贵阳、遵义;(4)西高东低。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
(2)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省河流的相关知识,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在重庆市涪陵注入长江。
(3)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的主要城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其主要城市。
(4)考查的是贵州的地势,学生要熟悉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的位置,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进行判别。
21.【答案】(1)长
(2)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向东流
(3)多山地地形,适宜种茶的荒地多,土地价格较低,地处低纬且海拔较高,降水较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茶树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名优品种少,综合产值低。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阅读材料及图可知;(1)贵州省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2)贵州省的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判断依据是河流由西向东流。(3)贵州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多山地地形,适宜种茶的荒地多,土地价格较低,地处低纬且海拔较高,降水较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茶树生长;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面积产量低,名优品种少,综合产值低。
故答案为:(1)长;(2)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向东流;(3)多山地地形,适宜种茶的荒地多,土地价格较低,地处低纬且海拔较高,降水较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茶树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名优品种少,综合产值低。
【点评】贵州省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贵州省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地貌雄峻,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本题考查贵州省的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1 / 12018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山西期末)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解:北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多处为滇黔界河,至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左岸.故选:D.
【点评】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干流不流经贵州省,嘉陵江和岷江也不流经贵州省,北盘江流经贵州省.
2.下列红色旅游资源不属于贵州的是(  )
A.强渡乌江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井冈山景区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乌江,遵义,赤水都位于贵州境内,只有井冈山位于江西。故选:D。
【点评】掌握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是解题关键。
3.(2017八下·马山期末)下列不属于贵州石漠化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垦殖 B.过度樵采 C.毁林开荒 D.降水集中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当地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贵州省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降水集中是自然原因,其他三项是人为原因。
4.(2017八下·马山期末)贵州所处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云贵高原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的地理位置。
5.(2017八下·永定期中)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镜堪忧,为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所采取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  )
①陡坡地修筑梯田 ②封山育林 ③发展特色产业 ④鼓励生育,增加石漠化地区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主要是喀什特地貌,由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使得该地区石漠化严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缓坡地修筑梯田 ,封山育林,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6.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封山育林
C.人工种草 D.积极推进生态农业
【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贵州正在进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以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同时,贵州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故本题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知识,考查贵州省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要理解记忆。
7.(2017八下·宝安期中)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列属于贵州旅游景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张家界位于湖南省,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所以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旅游资源的分布,记住我国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即可。
8.(2012·金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指的是(  )
A.西藏 B.四川 C.贵州 D.云南
【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贵阳、遵义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故选:C
【点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9.(2016·秀山模拟)贵州省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火山和地震 B.洪灾和土壤盐碱化
C.台风和寒潮 D.石漠化和泥石流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些年来,贵州有时发生严重的干旱,有时出现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故选:D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不甚分明,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10.(2016·秀山模拟)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说明该贵州的地形是以什么为主(  )
A.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丘陵 C.高原和山地 D.平原和丘陵
【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故选:C
【点评】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不甚分明,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11.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  )。
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
【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故本题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知识,主要考查贵州省的地形特点,应牢记,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2.贵州省的主要矿产种类是(  )
A.煤、铁 B.煤、汞
C.煤、锰 D.石油、天然气
【答案】B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的矿产主要有六盘水的煤矿、铜仁的汞矿。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矿产资源。
13.下列说法属于贵州省气候特点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D.终年炎热少雨
【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虽位于亚热带,但因地处云贵高原,所以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的气候特点。
14.下列旅游资源属于贵州省的是(  )
A. 织金洞 B. 天坛
C. 日月潭 D. 天山天池
【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织金洞为位于织金县境内的溶洞,是贵州省著名旅游资源。天坛在北京,日月潭在台湾,天山天池在新疆。
【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15.造成贵州省部分山区仍比较贫困的原因是(  )
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 ②土层贫瘠,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严重 ③贵州没有实行富民政策④信息相对闭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是典型的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之人口众多,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加上信息相对闭塞,导致部分山区仍然比较贫困。为了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故选:C。
【点评】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6.有“西南煤海”之称的是贵州省的(  )。
A.遵义 B.六盘水 C.贵阳 D.铜仁
【答案】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西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故本题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知识,考查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7.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栓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的主要生态影响是(  )
A.减少开垦土地,保持植被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农民收入 D.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其中“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的主要生态影响是减少开垦土地,保持植被。故选:A。
【点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18.“黔无驴,有好事者买之入黔.至却无可用,放之山下.黔是(  )的简称.
A.广西 B.湖北
C.江西 D.贵州
【答案】D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我国贵州省简称为贵或黔。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的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有的用历史名称作简称,有的用主要河流作简称,还有的用主要山脉作简称。
19.(2017八下·太仓期中)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读图完成下题。
(1)贵州省简称(  )
A.琼 B.黔 C.桂 D.滇
(2)下列四幅省区轮廓图,能反映贵州省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四幅景观图,能反映喀斯特地貌的是(  )
A. B.
C. D.
(4)贵州省的土壤是(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紫土地
【答案】(1)B
(2)A
(3)A
(4)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1)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不同,其中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2)图中A是贵州省,B是重庆市,C是黑龙江省,D是甘肃省。(3)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读图可知,A属于喀斯特地貌特征。(4)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以红壤为(红土地)主,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评】(1)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3)中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4)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
二、综合题
20.(2017八下·马山期末)读贵州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邻省①   。
(2)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河流④   。
(3)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城市⑤   ,⑥   。
(4)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   。
【答案】(1)四川
(2)乌江
(3)贵阳;遵义
(4)西高东低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贵州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和贵州省的主要城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⑴读图可知,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邻省①四川省。
⑵读图可知,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河流④为乌江。
⑶读图可知,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城市⑤为贵阳,⑥为遵义。
⑷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西高东低。
故答案为:(1)四川;(2)乌江;(3)贵阳、遵义;(4)西高东低。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
(2)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省河流的相关知识,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在重庆市涪陵注入长江。
(3)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的主要城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其主要城市。
(4)考查的是贵州的地势,学生要熟悉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的位置,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进行判别。
21.(2014·德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省略图(如图)
材料二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常年云雾缭绕,当地气候温和湿润。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
材料三 福建和贵州两省茶产业比较表(2012 年)
省区 种植面积(万亩) 产 量 (万吨) 良 种 率 (%) 涉茶综合产值(亿元)
福建 332 32.1 95 400
贵州 520 10.2 77 86
(1)按水系划分,贵州省位于   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
(2)贵州省的总体地势特征是   。判断依据是   。
(3)茶树种植需要适宜的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近年来,浙江、福建等产茶大省因土地增值、劳动成本升高等原因,致使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请说明贵州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并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优势自然条件:   。
问题:   。
【答案】(1)长
(2)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向东流
(3)多山地地形,适宜种茶的荒地多,土地价格较低,地处低纬且海拔较高,降水较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茶树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名优品种少,综合产值低。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阅读材料及图可知;(1)贵州省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2)贵州省的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判断依据是河流由西向东流。(3)贵州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多山地地形,适宜种茶的荒地多,土地价格较低,地处低纬且海拔较高,降水较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茶树生长;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面积产量低,名优品种少,综合产值低。
故答案为:(1)长;(2)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向东流;(3)多山地地形,适宜种茶的荒地多,土地价格较低,地处低纬且海拔较高,降水较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茶树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名优品种少,综合产值低。
【点评】贵州省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贵州省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地貌雄峻,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达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本题考查贵州省的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