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下课啦教案
目标 1.理解物体的高矮(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2.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的关系。
重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重点 突破 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在充分的感知中,认识物体间高矮(长短)关系。
难点 掌握借助其他参照物来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难点 突破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进行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法 通过直观演示、讨论等组织学生探究借助其他参照物来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学法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认识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关系。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长短不一的绳子。
学生 各自找一条长短不一的绳子。
过程 引入 师:大家好,下课时,同学们都进行哪些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一起观察教材第20页“下课啦”主题图。 师:看看图中的同学们课后都在干什么? 生:比身高、跳绳······ 师:咱们班的同学谁最高? 学生发言。 师:这2个同学谁高谁矮?(随意指名两人)怎么就能出来他们的高矮? 生交流:立正站直、背靠背、看头顶···... 师:你们也想和同学比高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比高矮。 (板书课题:比高矮)
探新 (一)比较高矮。 1.小组内活动:比高矮。 师:想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 学生自由发言。 师:想跟他怎么比?当组内有两个同学都和你比个子,你怎么处理呢? 进行比较活动。 2.汇报小组比高矮的情况:请小组同学上台示范怎样比出高矮的。 3.比较:站在同一高度的两个同学 教师提问:看看这两个同学谁高谁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几次比较,你对比较高矮有什么想法吗? 交流比较方法。 4.比较:站得不一样高的同学。 教师提问:你能比出什么?(让学生体会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板书:同一个起点) (二)比较长短。 拿出桌子上的两根跳绳比一比,哪根长些?哪根短些?是怎么比出来的? (板书:比长短) 1.小组内活动:2人一组,比绳子的长短。 2.汇报小组比绳子的情况。 3.引导学生领悟出比较长短的方法:2根绳子一头对齐,绳子要拉直。 (三)谁走的路长?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 2.提出问题:图中的两个小朋友谁走的路长? (1)学生先猜测哪个小朋友走的路长。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好像走得一样长教师提出质疑:不一定吧,数数看···..· (2)数一数,验证自己的猜测。 穿红色上衣的男孩走了8格,穿蓝色上衣的男孩走了9格。 3.反馈汇报:穿蓝色上衣的男孩走的路长。
巩固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第1小题。 教师提问: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从大桥下通过,可以怎样做呢?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判断,找出 根据,说出合理的想象。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第2小题。 出示情境图。 教师提问:3只兔子都站在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 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 生:3只兔子都站到地面上,再比较高矮。 生:把左、右两边的兔子升高,和中间那只站得一样高。 生:中间一只兔子降低和左、右两只兔子站得一样高,再比较高矮。 引导学生通过数背景中的格子的方法分出兔子的高矮。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排列。 学生先观察第2小题图,教师提问:3只蚂蚁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跑起来一样快,沿着红色的路线跑,谁会最先跑到终点呢?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能看出这只蚂蚁的路线最短? 引导学生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不刻意模仿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参与比较活动,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学生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不够流利,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板书 下课啦 比高矮 比长短 同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