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特征突出 D.绝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2.(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三江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海南岛农作物一年三熟。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 B.土壤 C.热量 D.地形
3.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最早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4.(2017八上·大庆月考)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漫长
B.吐鲁番盆地气候湿润,冬暖夏凉
C.海南岛终年皆夏
D.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四季长冬
5.(2016八上·海陵期末)下列灾害不会发生在夏季的是( )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6.(2019八上·夏津月考)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棉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到哈尔滨 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南宁 D.北京到乌鲁木齐
8.(2015八上·泰兴期末)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穿的羽绒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从香港到成都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9.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下面哪条线一致(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1月0℃等温线 D.7月20'C等温线
10.(2018八上·龙岩期末)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北部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2)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地形平坦开阔
C.南北跨纬度广 D.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
二、综合题
11.(2016八上·阜阳期中)读“我国温度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字母所处的温度带名称:A 带,B 带,C 带,D 带,E 带,F 区.
(2)C与D两带之间的界线是 一线,此线大致与1月 等温线分布一致,与 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C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D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其农作物一年 熟.
(4)合肥所处的温度带是 (填字母)带.
12.(2017·益阳模拟)读我国冬、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的是 季的风向图,①表示的是 (方向)季风;图B中②表示的季风其气流特点是 。
(2)下列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上的山脉是
A.祁连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3)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大的优势是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的发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的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西南风,暖热多雨。我国三种季风类型都具备、面积广大,北方的季风气候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特征。②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有利于植物生长。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典型的季风气候,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气候。加上复杂的地形的影响,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以西为非季风区,以东是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中旬为梅雨季节,7、8月雨带北移则多伏旱。
2.【答案】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三江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海南岛农作物一年三熟,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由于两地区的纬度不同,导致两地的热量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的是作物熟制的知识,难度不大,学生容易作答。
3.【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降水的分布。雨季的早晚取决于夏季风来的早晚,夏季风最早5月份在南部沿海登陆,6月份挺进江淮地区,这里形成了梅雨季节,7、8月份来到华北平原,华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东北平原是在9月份进入雨季,10月份夏季风就退出大陆,所以东北地区的雨季开始晚结束的早。
4.【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A正确;
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冬冷夏热,温差大,B错误;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皆夏,C正确;
青藏高原海拔高,属于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长冬,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气候特征,了解不同无语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答题的基础,有一定的难度。
5.【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主要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福建、海南,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指的是来自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本题考查我国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简单,结合相关地图解答简单。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故选: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说明气温越来越热,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该旅行者应该是由北向南旅行.符合条件的是从黑龙江的哈尔滨到广西的南宁,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A.同一季节,上海距海洋近,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上海的气温要比乌鲁木齐的气温高,故A错误.
B.成都的海拔高气温低.冬季,香港的气温要比成都的气温高.故B错误.
C.在冬季拉萨的海拔高,气温要比北京的低,故C错误.
D.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哈尔滨的纬度比海南的高,所以气温要比海南低.
故答案为:D
【点评】小明旅游时,从穿的羽绒服换成凉爽的夏装,说明他们是从气温低的地方来到气温高的地方.
9.【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比较重要的一条线,大约是北纬35度左右,不仅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而且也是我国1月份0度等温线,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选C。
10.【答案】(1)C
(2)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12 级为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2)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本题组考查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其影响,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11.【答案】(1)寒温;中温;暖温;亚热;热;高原气候
(2)秦岭﹣淮河;0℃;800
(3)小麦;水稻;两熟到三
(4)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中温带地区.(1)从图中看出,A是寒温带,B是中温带,C是暖温带,D是亚热带,E是热带,F是高原气候区;(2)暖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分布一致,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3)暖温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亚热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区域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4)安徽省合肥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故答案为:(1)寒温;中温;暖温;亚热;热;高原气候;(2)秦岭﹣淮河;0℃;800;(3)小麦;水稻;两熟到三;(4)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2.【答案】(1)夏;西南;寒冷干燥
(2)B
(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雨热同期;旱涝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1)图A表示的是夏季的风向图,①表示的是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图B中②表示的是冬季风,其气流特点是寒冷干燥。(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3)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大的优势是雨热同期,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1)夏季;西南;寒冷干燥;(2)B;(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4)雨热同期;旱涝。
【点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1 / 1湘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特征突出 D.绝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的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西南风,暖热多雨。我国三种季风类型都具备、面积广大,北方的季风气候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特征。②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有利于植物生长。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典型的季风气候,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气候。加上复杂的地形的影响,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以西为非季风区,以东是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中旬为梅雨季节,7、8月雨带北移则多伏旱。
2.(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三江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海南岛农作物一年三熟。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 B.土壤 C.热量 D.地形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三江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海南岛农作物一年三熟,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由于两地区的纬度不同,导致两地的热量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的是作物熟制的知识,难度不大,学生容易作答。
3.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最早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降水的分布。雨季的早晚取决于夏季风来的早晚,夏季风最早5月份在南部沿海登陆,6月份挺进江淮地区,这里形成了梅雨季节,7、8月份来到华北平原,华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东北平原是在9月份进入雨季,10月份夏季风就退出大陆,所以东北地区的雨季开始晚结束的早。
4.(2017八上·大庆月考)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漫长
B.吐鲁番盆地气候湿润,冬暖夏凉
C.海南岛终年皆夏
D.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四季长冬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A正确;
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冬冷夏热,温差大,B错误;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皆夏,C正确;
青藏高原海拔高,属于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长冬,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气候特征,了解不同无语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答题的基础,有一定的难度。
5.(2016八上·海陵期末)下列灾害不会发生在夏季的是( )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主要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福建、海南,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指的是来自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本题考查我国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简单,结合相关地图解答简单。
6.(2019八上·夏津月考)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故选: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7.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棉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到哈尔滨 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南宁 D.北京到乌鲁木齐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说明气温越来越热,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该旅行者应该是由北向南旅行.符合条件的是从黑龙江的哈尔滨到广西的南宁,故选C.
8.(2015八上·泰兴期末)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穿的羽绒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从香港到成都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A.同一季节,上海距海洋近,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上海的气温要比乌鲁木齐的气温高,故A错误.
B.成都的海拔高气温低.冬季,香港的气温要比成都的气温高.故B错误.
C.在冬季拉萨的海拔高,气温要比北京的低,故C错误.
D.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哈尔滨的纬度比海南的高,所以气温要比海南低.
故答案为:D
【点评】小明旅游时,从穿的羽绒服换成凉爽的夏装,说明他们是从气温低的地方来到气温高的地方.
9.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下面哪条线一致(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1月0℃等温线 D.7月20'C等温线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比较重要的一条线,大约是北纬35度左右,不仅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而且也是我国1月份0度等温线,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选C。
10.(2018八上·龙岩期末)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北部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2)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地形平坦开阔
C.南北跨纬度广 D.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
【答案】(1)C
(2)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12 级为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2)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本题组考查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其影响,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二、综合题
11.(2016八上·阜阳期中)读“我国温度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字母所处的温度带名称:A 带,B 带,C 带,D 带,E 带,F 区.
(2)C与D两带之间的界线是 一线,此线大致与1月 等温线分布一致,与 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C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D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其农作物一年 熟.
(4)合肥所处的温度带是 (填字母)带.
【答案】(1)寒温;中温;暖温;亚热;热;高原气候
(2)秦岭﹣淮河;0℃;800
(3)小麦;水稻;两熟到三
(4)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中温带地区.(1)从图中看出,A是寒温带,B是中温带,C是暖温带,D是亚热带,E是热带,F是高原气候区;(2)暖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分布一致,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3)暖温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亚热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区域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4)安徽省合肥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故答案为:(1)寒温;中温;暖温;亚热;热;高原气候;(2)秦岭﹣淮河;0℃;800;(3)小麦;水稻;两熟到三;(4)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2.(2017·益阳模拟)读我国冬、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的是 季的风向图,①表示的是 (方向)季风;图B中②表示的季风其气流特点是 。
(2)下列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上的山脉是
A.祁连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3)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大的优势是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的发生。
【答案】(1)夏;西南;寒冷干燥
(2)B
(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雨热同期;旱涝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1)图A表示的是夏季的风向图,①表示的是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图B中②表示的是冬季风,其气流特点是寒冷干燥。(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3)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最大的优势是雨热同期,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1)夏季;西南;寒冷干燥;(2)B;(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4)雨热同期;旱涝。
【点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