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 )
A.功 B.功率 C.机械效率 D.瓦特
【答案】B
【知识点】功率
【解析】【解答】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功率;故ACD错误;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以下属于功的单位是( )
A.焦/秒 B.牛 C.瓦 D.焦
【答案】D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对选项中的物理单位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对应的物理量,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A、1瓦特=1焦耳/秒,所以焦耳/秒是功率的单位,不是功的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不是功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瓦特是功率的主单位,不是功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焦耳是功、能的主单位.符合题意.
故选D.
3.甲机械能比乙机械能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 )
A.甲做功多 B.甲更省力 C.甲做功快 D.甲用时少
【答案】C
【知识点】功率
【解析】【解答】A、由W=Pt可知,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多,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C、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做功快,省力与功率大小无关,故B错误,C正确,符合题意;D、由 可知,功率大的机械用的时间不一定少,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 .
4.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
A.做功多 B.做功少 C.做功快 D.做功慢
【答案】C
【知识点】功率
【解析】【解答】机器的功率大,知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多,做功就快,所以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快,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分析】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是反映做功的多少.
5.(2016·湖州)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
A.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距离
B.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被搬动
C.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
D.人提书包站在水平输送带上通过一段距离
【答案】C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本题考查的是力是否做功,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来做判断,且尤其注意力与距离的对应性.
【解答】解:A、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距离,推力做了功,但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不合题意;
B、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被搬动,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做功,不合题意;
C、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在重力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克服重力做了功,符合题意;
D、人提书包站在水平输送带上通过一段距离,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不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情况中做功一定为1焦的是( )
A.将重为1牛的物体移动1米
B.将重为1牛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米
C.用1牛的力使物体移动1米
D.用竖直向上的1牛的力使受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米
【答案】D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功等于运动物体受到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解答】解:
A 不清楚物体沿什么方向运动,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向上施加的力没有说明是多大,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不清楚物体沿什么方向运动,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用竖直向上的1N的力使受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m,做的功为W=FS=1N×1m=1J.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关于功、功率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一定越多 B.功率越小,做功越快
C.功率越大,功率越慢 D.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答案】D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所用时间都有关系.
【解答】解:由W=Pt可知,做功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都有关,未知做功时间,功率大,做功不一定多,故A错误;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某班准备组织一次爬楼比赛活动,要求从一楼登上五楼,比比谁的功率最大.怎样比较谁爬楼的功率最大?讨论中,同学们提出测量的物理量有:①一楼到五楼的高度h; ②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G.下面比较方案中可行是( )
A.比较t的大小 B.比较G的大小
C.比较 的大小 D.比较 的大小
【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要想比较功率的大小,应从公式的角度,通过公式分析出需要测量的量,并注意在爬楼过程中,这里不同的量是每位同学的体重G和爬楼的时间t,而相同的量则是一楼到五楼的高度H,因此,根据这一分析,可判断各选项中的说法哪一个能达到实验的目的,且更简便.
【解答】解:由P= 可知,需要知道每位同学所做的功W和爬楼的时间T,而根据功的公式W=GH,还要知道每位同学的体重G的楼的高度H,值得注意的是,每位同学都是从一楼登上五楼,其高度H是相同的,所以不去测量楼的高度也不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这样我们只需要测量每个同学的体重、爬楼的时间,通过比较 就可以知道功率的大小了.
故选C.
9.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想要估测同学在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下列中不用测量的物理量是( )
A.同学的质量
B.同学自然吊在单杆上时,下巴到单杆的距离
C.完成n个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
D.单杆的高度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引体向上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等于重力乘以上升高度.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由此可得出,功率的公式P= = = ,根据公式的推导得出需要测量的量是同学的质量、身体上升的高度、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解答】解:引体向上活动过程中实质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由功率的公式P= = = 可知,必须要知道同学的质量,每次动作重心上升的高度(自然吊在单杆上时,下巴到单杆的距离),连续完成n个规范动作所用的时间,这样该同学的功率可求出来.而单杆的高度是和其没有关系的.
故选D.
10.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几位同学想比一比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四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控制爬楼时间相同,通过控制负重(背沙袋)使总重相同,爬楼高度大的功率大
B.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测出各自体重,测出各自爬楼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C.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比较爬楼时间,就可以比较功率大小
D.测出各自体重,爬楼时间和爬楼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求出功,然后根据功率公式分析各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A、控制爬楼时间相同,通过控制负重(背沙袋)使总重相同,爬楼高度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可以比较功率大小,不符合题意;
B、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测出各自体重,测出各自爬楼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可以比较功率大小,不符合题意;
C、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比较爬楼时间,不知道他们的重力,不能比较做功多少,无法比较功率大小,符合题意;
D、测出各自体重,爬楼时间和爬楼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可以比较功率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始终没有做功的是( )
A.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B.搬而未起
C.从地面提起小桶在路上匀速前进
D.将杠铃向上举起并停留了3秒
【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人给静止的汽车一个拉力,汽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人对汽车做功.不符合题意.
B、小孩对石头有力的作用,但是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产生距离,故小孩一直不会做功.符合题意.
C、从地面提起小桶时,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做功.但提着水桶在水平面匀速前进,人给水桶仍是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双手举起杠铃,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杠铃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以下实例,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为: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产生距离.
【解答】解: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这样是有力但无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做功了,符合题意;
C、虽然有力也有距离,但此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力与距离垂直,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搬桌子而未搬起,有力而无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17·萧山模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L为50厘米,质量为2千克,它的右端与桌面相齐,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牛。若在长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将其匀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
A.0.5J B.1.0J C.2.0J D.5J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用一水平推力F将匀质长直木板匀速推下桌子,均匀木板的重心在中心,当木板的重心到达桌子边时,木板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己落下,所以只需将木板向右推动25cm即可;(2)因为匀速推动.推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可知推力大小,然后根据W=Fs求出推力做的功。
【解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2N,因为匀速推动.推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
推力:F=f=2N,s=25cm=0.25m,
推力做功:W=Fs=2N×0.25m=0.5J;
故选A
二、填空题
14.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符号是 ,计算公式为 ,功率的单位是 ,符号是 ,计算公式为 .
【答案】焦耳;J;W=Fs;瓦特;W;P=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根据功、功率的单位、公式填写.
【解答】解:(1)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功的计算公式是W=Fs,其中F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把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即P= ,为纪念瓦特,将功率的单位称作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
故答案为:焦耳;J;W=Fs;瓦特;W;P= .
15.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别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 移动的距离.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450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答案】力;在力的方向上;做功快慢;机器每秒做功450焦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对做功两个必要因素的了解可直接做出解答;(2)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并对解释不同机器功率的物理意义即可.
【解答】解:(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别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2)功率是功与时间的比值,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450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机器每秒做功450焦.
故答案为:力;在力的方向上;做功快慢;机器每秒做功450焦.
16.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 、 .小车在水平向右的50N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前进了100cm,则拉力做功是 .
【答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50J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已知拉力和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路程,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
【解答】解:(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2)拉力做功W=FS=50N×100×10﹣2m=50J;
故答案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50J.
17.(2017·浙江模拟)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厂家对电动自行车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电动自行车在7~12s受到的摩擦力为 N,电流做了 焦耳的功。
【答案】35;120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以电动车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观察速度-时间图象,电动自行车在0~7s速度越来越快,7~12s,速度不再变化;观察牵引力-时间图象,在7~12s牵引力大小不变,由于电动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求出摩擦力的大小;(2)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利用W=UIt可求得电流做的功。
【解答】(1)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先加速、后匀速;
由牵引力-时间图象可知,在7~12s牵引力大小F=35N,因为在7~12s匀速运动,所以摩擦力f=F=35N;
(2)电流做功W=UIt=48V×5A×5s=1200J。
18.(2017·丽水)2016年浙江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在缙云开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中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
(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 ;
(2)发电时,若该电站上水库可用于发电的库容量为7.86×106米3,上下水库平均水位差637米。上水库中可用于发电的水流到下水库,水的重力做功为 焦。
【答案】(1)重力势能
(2)5.00682×1013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抽水是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的过程;(2)先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水的质量,在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以计算出水的重力做的功。
【解答】(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G=mg=7.86×109×10N/kg=7.86×1010N,
水的重力做功为W=Gh=7.86×1010N×637m=5.00682×1013J;
故答案为:(1)重力势能;(2)5.00682×1013。
三、综合题
19.如图所示,在一次户外运动中,小明先后顺着竖直的杆和绳作上爬和下滑运动.
(1)小明沿杆下滑过程中, 力对小明做功,小明重力势能减小.
(2)小明沿较粗糙的绳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沿杆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则,f绳 f杆(选填“>”,“=”,“<”).
(3)若小明沿杆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
【答案】(1)重
(2)=
(3)竖直向上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1)做功的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有力,且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2)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即可解决;(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明沿杆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2)小明在沿绳或杆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G=mg=50kg×10N/kg=500N)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由题意可知,小明始终是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与重力相同.因此f绳=f杆;(3)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此时其重力仍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人此时的运动趋势是向下的,所以此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1)重;(2)=;(3)竖直向上.
20.如图所示,物体G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
(1)在拉力F1的作用下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5m,求拉力F1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2)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2的大小恰为20N,求拉力F2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解: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F1=G=40N,
拉力做的功W1=F1h=40N×0.5m=20J;
(2)解: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W2=F2S=20N×1m=20J;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力、距离、功的大小,可以知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使用斜面不能省功。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 【分析】(1)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F1=G=40N,然后利用公式W=FS计算F1做的功;(2)求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时,注意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是1m;(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力、距离、功的大小,可以知道使用斜面省力不省功。
21.(2016·杭州模拟)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做了16J的功.
(1)求斜面的高度;
(2)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越小.
【答案】(1)解:由W=Fs得斜面的长度:s= = =4m,
因为∠θ=30°,所以s=2h,
则斜面的高度:h= = ×4m=2m;
(2)解:由图结合数学知识可得,s= ,
因为不考虑摩擦,所以W有用=W总,
即:Gh=Fs=F ,所以F=Gsinθ,
由题知0<θ<90°,当θ减小时,sinθ减小,
所以,当G一定时,θ越小,F越小,越省力.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知道拉力做的功和拉力大小,利用W=Fs求斜面长;知道倾角θ=30°,根据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可得斜面高;(2)倾角为θ(0<θ<90°),高为h,则斜面长s= ,在不考虑摩擦时,有用功等于总功,即Gh=F ,得出F与θ的关系式,据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1)由W=Fs得斜面的长度:s= = =4m,因为∠θ=30°,所以s=2h,则斜面的高度:h= = ×4m=2m;(2)由图结合数学知识可得,s= ,因为不考虑摩擦,所以W有用=W总,即:Gh=Fs=F ,所以F=Gsinθ,由题知0<θ<90°,当θ减小时,sinθ减小,所以,当G一定时,θ越小,F越小,越省力.答:(1)斜面的高度为2m;(2)推导过程见上面.
1 / 1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 )
A.功 B.功率 C.机械效率 D.瓦特
2.以下属于功的单位是( )
A.焦/秒 B.牛 C.瓦 D.焦
3.甲机械能比乙机械能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 )
A.甲做功多 B.甲更省力 C.甲做功快 D.甲用时少
4.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
A.做功多 B.做功少 C.做功快 D.做功慢
5.(2016·湖州)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
A.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距离
B.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被搬动
C.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
D.人提书包站在水平输送带上通过一段距离
6.下列情况中做功一定为1焦的是( )
A.将重为1牛的物体移动1米
B.将重为1牛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米
C.用1牛的力使物体移动1米
D.用竖直向上的1牛的力使受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米
7.关于功、功率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一定越多 B.功率越小,做功越快
C.功率越大,功率越慢 D.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8.某班准备组织一次爬楼比赛活动,要求从一楼登上五楼,比比谁的功率最大.怎样比较谁爬楼的功率最大?讨论中,同学们提出测量的物理量有:①一楼到五楼的高度h; ②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G.下面比较方案中可行是( )
A.比较t的大小 B.比较G的大小
C.比较 的大小 D.比较 的大小
9.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想要估测同学在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下列中不用测量的物理量是( )
A.同学的质量
B.同学自然吊在单杆上时,下巴到单杆的距离
C.完成n个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
D.单杆的高度
10.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几位同学想比一比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四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控制爬楼时间相同,通过控制负重(背沙袋)使总重相同,爬楼高度大的功率大
B.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测出各自体重,测出各自爬楼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C.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比较爬楼时间,就可以比较功率大小
D.测出各自体重,爬楼时间和爬楼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11.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始终没有做功的是( )
A.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B.搬而未起
C.从地面提起小桶在路上匀速前进
D.将杠铃向上举起并停留了3秒
12.以下实例,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13.(2017·萧山模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L为50厘米,质量为2千克,它的右端与桌面相齐,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牛。若在长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将其匀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
A.0.5J B.1.0J C.2.0J D.5J
二、填空题
14.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符号是 ,计算公式为 ,功率的单位是 ,符号是 ,计算公式为 .
15.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别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 移动的距离.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450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6.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 、 .小车在水平向右的50N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前进了100cm,则拉力做功是 .
17.(2017·浙江模拟)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厂家对电动自行车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电动自行车在7~12s受到的摩擦力为 N,电流做了 焦耳的功。
18.(2017·丽水)2016年浙江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在缙云开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中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
(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 ;
(2)发电时,若该电站上水库可用于发电的库容量为7.86×106米3,上下水库平均水位差637米。上水库中可用于发电的水流到下水库,水的重力做功为 焦。
三、综合题
19.如图所示,在一次户外运动中,小明先后顺着竖直的杆和绳作上爬和下滑运动.
(1)小明沿杆下滑过程中, 力对小明做功,小明重力势能减小.
(2)小明沿较粗糙的绳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沿杆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则,f绳 f杆(选填“>”,“=”,“<”).
(3)若小明沿杆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
20.如图所示,物体G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
(1)在拉力F1的作用下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5m,求拉力F1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2)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2的大小恰为20N,求拉力F2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1.(2016·杭州模拟)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做了16J的功.
(1)求斜面的高度;
(2)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越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功率
【解析】【解答】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功率;故ACD错误;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答案】D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对选项中的物理单位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对应的物理量,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A、1瓦特=1焦耳/秒,所以焦耳/秒是功率的单位,不是功的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不是功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瓦特是功率的主单位,不是功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焦耳是功、能的主单位.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功率
【解析】【解答】A、由W=Pt可知,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多,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C、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做功快,省力与功率大小无关,故B错误,C正确,符合题意;D、由 可知,功率大的机械用的时间不一定少,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 .
4.【答案】C
【知识点】功率
【解析】【解答】机器的功率大,知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多,做功就快,所以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快,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分析】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是反映做功的多少.
5.【答案】C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本题考查的是力是否做功,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来做判断,且尤其注意力与距离的对应性.
【解答】解:A、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距离,推力做了功,但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不合题意;
B、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被搬动,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做功,不合题意;
C、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在重力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克服重力做了功,符合题意;
D、人提书包站在水平输送带上通过一段距离,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功等于运动物体受到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解答】解:
A 不清楚物体沿什么方向运动,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向上施加的力没有说明是多大,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不清楚物体沿什么方向运动,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用竖直向上的1N的力使受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m,做的功为W=FS=1N×1m=1J.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所用时间都有关系.
【解答】解:由W=Pt可知,做功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都有关,未知做功时间,功率大,做功不一定多,故A错误;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要想比较功率的大小,应从公式的角度,通过公式分析出需要测量的量,并注意在爬楼过程中,这里不同的量是每位同学的体重G和爬楼的时间t,而相同的量则是一楼到五楼的高度H,因此,根据这一分析,可判断各选项中的说法哪一个能达到实验的目的,且更简便.
【解答】解:由P= 可知,需要知道每位同学所做的功W和爬楼的时间T,而根据功的公式W=GH,还要知道每位同学的体重G的楼的高度H,值得注意的是,每位同学都是从一楼登上五楼,其高度H是相同的,所以不去测量楼的高度也不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这样我们只需要测量每个同学的体重、爬楼的时间,通过比较 就可以知道功率的大小了.
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引体向上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等于重力乘以上升高度.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由此可得出,功率的公式P= = = ,根据公式的推导得出需要测量的量是同学的质量、身体上升的高度、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解答】解:引体向上活动过程中实质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由功率的公式P= = = 可知,必须要知道同学的质量,每次动作重心上升的高度(自然吊在单杆上时,下巴到单杆的距离),连续完成n个规范动作所用的时间,这样该同学的功率可求出来.而单杆的高度是和其没有关系的.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求出功,然后根据功率公式分析各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A、控制爬楼时间相同,通过控制负重(背沙袋)使总重相同,爬楼高度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可以比较功率大小,不符合题意;
B、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测出各自体重,测出各自爬楼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可以比较功率大小,不符合题意;
C、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比较爬楼时间,不知道他们的重力,不能比较做功多少,无法比较功率大小,符合题意;
D、测出各自体重,爬楼时间和爬楼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可以比较功率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人给静止的汽车一个拉力,汽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人对汽车做功.不符合题意.
B、小孩对石头有力的作用,但是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产生距离,故小孩一直不会做功.符合题意.
C、从地面提起小桶时,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做功.但提着水桶在水平面匀速前进,人给水桶仍是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双手举起杠铃,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杠铃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为: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产生距离.
【解答】解: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这样是有力但无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做功了,符合题意;
C、虽然有力也有距离,但此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力与距离垂直,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搬桌子而未搬起,有力而无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用一水平推力F将匀质长直木板匀速推下桌子,均匀木板的重心在中心,当木板的重心到达桌子边时,木板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己落下,所以只需将木板向右推动25cm即可;(2)因为匀速推动.推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可知推力大小,然后根据W=Fs求出推力做的功。
【解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2N,因为匀速推动.推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
推力:F=f=2N,s=25cm=0.25m,
推力做功:W=Fs=2N×0.25m=0.5J;
故选A
14.【答案】焦耳;J;W=Fs;瓦特;W;P=
【知识点】功
【解析】【分析】根据功、功率的单位、公式填写.
【解答】解:(1)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功的计算公式是W=Fs,其中F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把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即P= ,为纪念瓦特,将功率的单位称作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
故答案为:焦耳;J;W=Fs;瓦特;W;P= .
15.【答案】力;在力的方向上;做功快慢;机器每秒做功450焦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对做功两个必要因素的了解可直接做出解答;(2)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并对解释不同机器功率的物理意义即可.
【解答】解:(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别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2)功率是功与时间的比值,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450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机器每秒做功450焦.
故答案为:力;在力的方向上;做功快慢;机器每秒做功450焦.
16.【答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50J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已知拉力和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路程,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
【解答】解:(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2)拉力做功W=FS=50N×100×10﹣2m=50J;
故答案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50J.
17.【答案】35;120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以电动车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观察速度-时间图象,电动自行车在0~7s速度越来越快,7~12s,速度不再变化;观察牵引力-时间图象,在7~12s牵引力大小不变,由于电动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求出摩擦力的大小;(2)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利用W=UIt可求得电流做的功。
【解答】(1)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先加速、后匀速;
由牵引力-时间图象可知,在7~12s牵引力大小F=35N,因为在7~12s匀速运动,所以摩擦力f=F=35N;
(2)电流做功W=UIt=48V×5A×5s=1200J。
18.【答案】(1)重力势能
(2)5.00682×1013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抽水是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的过程;(2)先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水的质量,在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以计算出水的重力做的功。
【解答】(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G=mg=7.86×109×10N/kg=7.86×1010N,
水的重力做功为W=Gh=7.86×1010N×637m=5.00682×1013J;
故答案为:(1)重力势能;(2)5.00682×1013。
19.【答案】(1)重
(2)=
(3)竖直向上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1)做功的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有力,且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2)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即可解决;(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明沿杆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2)小明在沿绳或杆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G=mg=50kg×10N/kg=500N)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由题意可知,小明始终是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与重力相同.因此f绳=f杆;(3)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此时其重力仍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人此时的运动趋势是向下的,所以此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1)重;(2)=;(3)竖直向上.
20.【答案】(1)解: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F1=G=40N,
拉力做的功W1=F1h=40N×0.5m=20J;
(2)解: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W2=F2S=20N×1m=20J;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力、距离、功的大小,可以知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使用斜面不能省功。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 【分析】(1)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F1=G=40N,然后利用公式W=FS计算F1做的功;(2)求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时,注意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是1m;(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力、距离、功的大小,可以知道使用斜面省力不省功。
21.【答案】(1)解:由W=Fs得斜面的长度:s= = =4m,
因为∠θ=30°,所以s=2h,
则斜面的高度:h= = ×4m=2m;
(2)解:由图结合数学知识可得,s= ,
因为不考虑摩擦,所以W有用=W总,
即:Gh=Fs=F ,所以F=Gsinθ,
由题知0<θ<90°,当θ减小时,sinθ减小,
所以,当G一定时,θ越小,F越小,越省力.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知道拉力做的功和拉力大小,利用W=Fs求斜面长;知道倾角θ=30°,根据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可得斜面高;(2)倾角为θ(0<θ<90°),高为h,则斜面长s= ,在不考虑摩擦时,有用功等于总功,即Gh=F ,得出F与θ的关系式,据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1)由W=Fs得斜面的长度:s= = =4m,因为∠θ=30°,所以s=2h,则斜面的高度:h= = ×4m=2m;(2)由图结合数学知识可得,s= ,因为不考虑摩擦,所以W有用=W总,即:Gh=Fs=F ,所以F=Gsinθ,由题知0<θ<90°,当θ减小时,sinθ减小,所以,当G一定时,θ越小,F越小,越省力.答:(1)斜面的高度为2m;(2)推导过程见上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