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部分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十(九年级上册)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晨起动征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千里共婵娟
好收吾骨瘴江边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 suǒ(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liáo dòu( )一个少年的心思。
(3)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g dé yì zhāng( )的局面。
(4)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fù yōng fēng yǎ( ),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萧索
撩逗
相得益彰
附庸风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B.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不辞艰辛侥幸偶得之物。
C.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D.执着于温暖,寒冰会被融化;执着于真诚,伪善不攻自破。
B
【解析】“侥幸”意思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免去灾害,很幸运。在此不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现在、过去、未来的桥梁。(改为“传承和保护”)
B.实施分餐制可以有效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把“阻止”改为“阻断”)
C.这场羽毛球交流赛,耗时近四个小时左右,双方的对决势均力敌。(删去“近”或“左右”)
A
D.由于“禁毒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删去“由于”或“使”)
【解析】语序不当,应改为“过去、现在、未来”。
5.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词,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6.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右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次北固山下》(王湾)
B.《行路难(其一)》(李白)
C.《使至塞上》(王维)
D.《赤壁》(杜牧)
A
【解析】右图古诗与《次北固山下》都是羁旅思乡的诗歌题材。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9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泉香而酒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然而前陈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颓然乎其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林阴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
陈列,摆开。
倒下的样子。
遮盖。
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的出游啊。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乙】余同年①友魏君用晦②为吴县③,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④。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⑤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节选自归有光《吴山图记》)
【注释】①同年:古代在科举考试中同时被录取的人互称同年。②魏君用晦:即魏用晦,人名。③为吴县:担任吴县县令。④给事中:官职。⑤扳:同“攀”,牵,引。
参考译文:【乙】我同年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
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而感受到耻辱。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君之为县有惠爱/大王加惠
B. 而君亦不忍于其民/所以动心忍性
C.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去国怀乡
D. 一日与余同在内庭/相与步于中庭
10.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出 示 此 图 展 玩 太 息 因 命 余 记 之。
B
【解析】A.恩惠;B.忍心/使……坚忍;C.离开;D.院子。
/
/
11.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
(1)欧阳修、魏用晦在为政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体现主旨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乙文中体现为政者与百姓关系和谐融洽的句子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欧阳修、魏用晦关爱百姓,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太守之乐其乐(或:醉能
同其乐)
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或: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
三、名著阅读(10分)
【甲】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乙】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拨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怒,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那雪越下的猛。
(选自《水浒传》)
12. 甲、乙两段选文都写到了“雪”,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分析选文中的两处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天气寒冷恶劣,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一处:动作描写,运用了“取、挑、盖、戴、拿、拽”等动词,突出林冲的谨小慎微、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性格特点。
第二处:语言描写,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林冲忍无可忍、丢掉幻想、毅然决然、奋起反抗的性格特点。
14.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林冲“熬得住”“做得彻”,从作品中另选情节进行具体分析,来印证这一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熬得住——示例一:当林冲认出调戏妻子的是高太尉的儿子高衙内时,举起的拳头先自软了,表现出林冲内心愤怒却惧怕权势,选择妥协忍让、委曲求全。示例二:刺配沧州的路上,倍受两位公人的折磨,毫无反抗,在野猪林里,鲁智深要杀两个公人时,林冲为其求情,表现出林冲内心愤怒却惧怕权势,选择妥协忍让、委曲求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得彻——示例:火并王伦时,毫不手软,手起刀落,要了王伦性命,表现林冲不念旧情,大开杀戒,手段残忍。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