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9.1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9.1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3-02 10:15:42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9.1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我国藏族同胞穿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地区的(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2.(2018·昆明模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3.(2020八上·河源月考)平均海拔世界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巴西高原 D.南非高原
4.(2019八下·湖北期中)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河源头,主要的河流有(  )
A.长江、黄河、珠江 B.黄河、怒江、珠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长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
5.(2018七上·玉州月考)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夏季气温不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人为因素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6.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
A.旱地麦浪大豆香 B.山清水秀稻花香
C.雪山青稞奶茶香 D.椰林婆娑菠萝香
7.以下去西藏旅游所必须携带的物品及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带防晒霜——高原上紫外线强
B.带防寒衣——高原日夜温差大
C.带溜冰鞋——高原气温低,多天然溜冰场
D.带的物品尽量轻便——高原氧气稀薄,爬山体力消耗大
8.在我国的某高原上,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9.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界限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经济因素 C.交通因素 D.纬度因素
10.下列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
A. B.
C. D.
11.西藏的能源资源主要为(  )
A.煤、石油 B.有色金属
C.铁矿 D.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12.读图,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  )
A.牦牛 B.绵羊 C.雪豹 D.野驴
13.青藏高原面积占我国的25%,人口数量却不足1%,因此被称为(  )
A.西南边陲 B.世界屋脊 C.地广人稀 D.聚宝盆
14.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源头所在地
C.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
D.雅鲁藏布江谷地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15.(2016八下·泗阳月考)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A.空气稀薄 B.高原峡谷众多
C.太阳辐射过强 D.坡度陡峻
16.下列属于青藏地区珍稀动物的是(  )
A.雪豹 B.东北虎
C.大熊猫 D.大象
17.(2017八下·容县期末)在我国素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拉萨 B.成都 C.三亚 D.上海
18.(2016八下·雅安期中)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海南岛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19.小丽说:“我参观了布达拉宫,喝了酥油茶,活佛还给我送了哈达。”小丽去了哪里(  )
A.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20.下列不是修建青藏铁路需要解决的难题是(  )
A.冻土 B.缺氧 C.移民 D.生态问题
21.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据此回答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
22.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昼夜温差大 B.雪山连绵
C.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D.地热资源丰富
23.(2016八下·恩阳期中)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4.(2017八下·山西期末)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西部 D.陕西省
25.(2016·江西)小红一家计划暑假期间到青藏高原自驾游,下列建议,可采纳的是(  )
A. B.
C. D.
26.(2016八下·酒泉月考)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
A.藏绵羊 B.牦牛
C.藏山羊 D.三河马
二、综合题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8月到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
(1)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2)针对这位朋友的下列建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
①“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
②“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
③“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是因为?
28.同学们计划暑假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旅行,请帮助他们完成旅游攻略。
信息准备: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地高天寒,雪山连绵,牛羊成群,青稞飘香。下图示意铁路沿线景点分布。
物品准备:羽绒服、登山鞋、氧气袋、药品、照相机。
(1)西宁是   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到拉萨之间的铁路线是   铁路。
(2)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由于海拔   ,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3)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为此他们还需准备的物品有   等。(写一种)
(4)在铁路沿线可以游览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   湖,参观拉萨著名的藏传佛教建筑   ,品尝高原特有农作物   酿造的美酒。
(5)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在旅行途中应该注意什么?
29.读我国青藏地区新建铁路分布图和有关信息,分析回答:
(1)铁路所经的高原是世界最   的高原;
(2)铁路沿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3)铁路沿线有600多公里的冻土地段,其主要成因是   
(4)当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    的高原铁路;
(5)试尽可能地列出大力兴建青藏铁路,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 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 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 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 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2.【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应该是青藏高原,我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地理环境,雪线很低,地表很多地方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貌特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3.【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平均海拔世界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故选:A.
【点评】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
4.【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主要河流的分布。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黑龙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和蒙古。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5.【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故选:A.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6.【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地势高,其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的来客要送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故C对;A项是对北方地区的描述,B项和D项是对南方地区的描述。

7.【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概况(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河流)的相关知识。一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是青藏高原环境的环境特点,带防晒霜、防寒衣、带的物品尽量轻便是明智的选择,去溜冰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概况(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河流)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生活的影响。
8.【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 在我国的某高原上,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描述的是我国的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产高.故选C.
【点评】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9.【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海拔非常高,所以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故选:A。
【点评】我国面积广大,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界线以地势高低为主导因素;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是以气温和降水综合为主导因素的。
10.【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A是桂林山水,B是布达拉宫,C是窑洞,D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藏传佛教圣地,位于青藏高原上。
故选:B。
【点评】读图可得,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位于南方地区,乙是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位于北方地区,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1.【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由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所以西藏有极其丰富的太阳能;(2)地热资源分布遍及整个西藏,集中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到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活动区,也是我国大陆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3)众多的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由于高原的地势特点,河流在高原之上穿行时便产生很大落差,蕴藏了丰富的水能.所以我们推断西藏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地热能、水能.故选:D.
【点评】依据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能源知识来解答此题.
12.【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藏族居民,分布在青藏地区,主要畜种是牦牛.故选:A.
【点评】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主要的牲畜是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细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牦牛和藏绵羊.
13.【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区域。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B、西气东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B不符合题意;C、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故C符合题意;D、柴达木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15.【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故选:A。
【点评】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16.【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珍惜的动物有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等.故选:A.
【点评】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本区的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
17.【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由于太阳能丰富,西藏省会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故选:A。
【点评】依据“日光城”拉萨的知识来解答此题。
18.【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很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光照强烈,太阳总辐射量在我国最多,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故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光照强烈,太阳总辐射量最多,太阳能最丰富.而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光照时间少,太阳总辐射量为最少.
19.【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布达拉宫是青藏地区著名的礼佛圣地,酥油茶是青藏地区的特产,由此判断小丽去了青藏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人文景观。
20.【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移民不是青藏铁路需要解决的难题.故选:C.
【点评】2001年后修建的青藏铁路起点是格尔木,终点位于拉萨.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青藏铁路经过青海、西藏两个省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21.【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故选:C.
【点评】(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2.【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3.【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柴达木盆地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四周环绕着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此外,格尔木、锡铁山、冷湖等地也建有一批工矿企业。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
24.【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A、B、C属于青藏地区;D主要属于北方地区。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25.【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隙稀薄,太阳辐射强,需要携带防晒霜和太阳帽,故A正确;青藏高原即使是夏季,气温也不高,需要携带较厚的衣服,故B错误;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专业人员才能攀登珠穆朗玛峰,故C错误;羚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珍稀动物,故D错误.故选:A.
【点评】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衣物中最好带上帽子、羽绒服”是因为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B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牦牛在青藏地区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故选:B
【点评】牢记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本区的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
27.【答案】(1)乙
(2)①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 ②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③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甲为云南石林、乙为布达拉宫、丙为黄土高原的窑洞、丁为胡杨林,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乙为布达拉宫;(2)“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 是因为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高、寒的青藏地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环绕,包括青藏两省和四川西部。属高原山地气候。自然景观:①雪峰连绵,冰川纵横,亚洲的大江大河多发源于本区,故有“中华水塔”之称。②藏北高原的地势作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东南边缘山高谷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的水流湍急。③湖泊星罗棋布,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群,有最大的湖泊——青海湖。④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地带。⑤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气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拉萨“日光城”。青藏牧区和青海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牲畜品种有牦牛、藏羚羊等。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高原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只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条件相对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因此,藏南谷地、湟水谷地形成了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是青棵和小麦。
28.【答案】(1)青海;青藏
(2)一;高
(3)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等防晒物品
(4)青海;布达拉宫;青稞
(5)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与拉萨之间的铁路线是青藏铁路;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由于海拔高,形成高寒的独特特征;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所以除了预备御寒衣物,还得准备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等防晒物品;青藏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青稞酿制的美酒;在旅游中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等,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范围、交通、气候、物产及生态环境问题。
29.【答案】(1)高
(2)藏族
(3)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表冻土层
(4)海拔最高、长度最长
(5)促进当地开放,发展当地民族经济、促进当地资源的利用、发展当地旅游业、促进民族团结等.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青藏铁路所经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3)青藏铁路沿线有600多公里的冻土地段,其主要成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表冻土层
(4)青藏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高原铁路;
(5)兴建青藏铁路,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是:促进当地开放,发展当地民族经济、促进当地资源的利用、发展当地旅游业、促进民族团结等.
故答案为:(1)高;(2)藏族;(3)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表冻土层;(4)海拔最高、长度最长;(5)促进当地开放,发展当地民族经济、促进当地资源的利用、发展当地旅游业、促进民族团结等.
【点评】青藏铁路的修建意义重大,它的建成改变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高寒缺氧、多年冻土.青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1 / 1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9.1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我国藏族同胞穿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地区的(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 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 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 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 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2.(2018·昆明模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应该是青藏高原,我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地理环境,雪线很低,地表很多地方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貌特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3.(2020八上·河源月考)平均海拔世界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巴西高原 D.南非高原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平均海拔世界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故选:A.
【点评】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
4.(2019八下·湖北期中)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河源头,主要的河流有(  )
A.长江、黄河、珠江 B.黄河、怒江、珠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长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主要河流的分布。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黑龙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和蒙古。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5.(2018七上·玉州月考)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夏季气温不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人为因素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故选:A.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6.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
A.旱地麦浪大豆香 B.山清水秀稻花香
C.雪山青稞奶茶香 D.椰林婆娑菠萝香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地势高,其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的来客要送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故C对;A项是对北方地区的描述,B项和D项是对南方地区的描述。

7.以下去西藏旅游所必须携带的物品及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带防晒霜——高原上紫外线强
B.带防寒衣——高原日夜温差大
C.带溜冰鞋——高原气温低,多天然溜冰场
D.带的物品尽量轻便——高原氧气稀薄,爬山体力消耗大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概况(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河流)的相关知识。一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是青藏高原环境的环境特点,带防晒霜、防寒衣、带的物品尽量轻便是明智的选择,去溜冰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地理概况(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河流)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生活的影响。
8.在我国的某高原上,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 在我国的某高原上,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描述的是我国的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产高.故选C.
【点评】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9.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界限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经济因素 C.交通因素 D.纬度因素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海拔非常高,所以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故选:A。
【点评】我国面积广大,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界线以地势高低为主导因素;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是以气温和降水综合为主导因素的。
10.下列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A是桂林山水,B是布达拉宫,C是窑洞,D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藏传佛教圣地,位于青藏高原上。
故选:B。
【点评】读图可得,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位于南方地区,乙是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位于北方地区,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1.西藏的能源资源主要为(  )
A.煤、石油 B.有色金属
C.铁矿 D.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由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所以西藏有极其丰富的太阳能;(2)地热资源分布遍及整个西藏,集中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到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活动区,也是我国大陆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3)众多的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由于高原的地势特点,河流在高原之上穿行时便产生很大落差,蕴藏了丰富的水能.所以我们推断西藏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地热能、水能.故选:D.
【点评】依据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能源知识来解答此题.
12.读图,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  )
A.牦牛 B.绵羊 C.雪豹 D.野驴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藏族居民,分布在青藏地区,主要畜种是牦牛.故选:A.
【点评】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主要的牲畜是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细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牦牛和藏绵羊.
13.青藏高原面积占我国的25%,人口数量却不足1%,因此被称为(  )
A.西南边陲 B.世界屋脊 C.地广人稀 D.聚宝盆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区域。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源头所在地
C.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
D.雅鲁藏布江谷地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B、西气东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B不符合题意;C、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故C符合题意;D、柴达木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15.(2016八下·泗阳月考)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A.空气稀薄 B.高原峡谷众多
C.太阳辐射过强 D.坡度陡峻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故选:A。
【点评】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16.下列属于青藏地区珍稀动物的是(  )
A.雪豹 B.东北虎
C.大熊猫 D.大象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珍惜的动物有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等.故选:A.
【点评】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本区的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
17.(2017八下·容县期末)在我国素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拉萨 B.成都 C.三亚 D.上海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由于太阳能丰富,西藏省会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故选:A。
【点评】依据“日光城”拉萨的知识来解答此题。
18.(2016八下·雅安期中)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海南岛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很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光照强烈,太阳总辐射量在我国最多,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故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光照强烈,太阳总辐射量最多,太阳能最丰富.而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光照时间少,太阳总辐射量为最少.
19.小丽说:“我参观了布达拉宫,喝了酥油茶,活佛还给我送了哈达。”小丽去了哪里(  )
A.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布达拉宫是青藏地区著名的礼佛圣地,酥油茶是青藏地区的特产,由此判断小丽去了青藏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人文景观。
20.下列不是修建青藏铁路需要解决的难题是(  )
A.冻土 B.缺氧 C.移民 D.生态问题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移民不是青藏铁路需要解决的难题.故选:C.
【点评】2001年后修建的青藏铁路起点是格尔木,终点位于拉萨.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青藏铁路经过青海、西藏两个省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21.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据此回答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故选:C.
【点评】(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2.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昼夜温差大 B.雪山连绵
C.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D.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3.(2016八下·恩阳期中)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柴达木盆地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四周环绕着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此外,格尔木、锡铁山、冷湖等地也建有一批工矿企业。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
24.(2017八下·山西期末)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西部 D.陕西省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A、B、C属于青藏地区;D主要属于北方地区。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25.(2016·江西)小红一家计划暑假期间到青藏高原自驾游,下列建议,可采纳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隙稀薄,太阳辐射强,需要携带防晒霜和太阳帽,故A正确;青藏高原即使是夏季,气温也不高,需要携带较厚的衣服,故B错误;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专业人员才能攀登珠穆朗玛峰,故C错误;羚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珍稀动物,故D错误.故选:A.
【点评】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衣物中最好带上帽子、羽绒服”是因为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6.(2016八下·酒泉月考)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
A.藏绵羊 B.牦牛
C.藏山羊 D.三河马
【答案】B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牦牛在青藏地区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故选:B
【点评】牢记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本区的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
二、综合题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8月到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
(1)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2)针对这位朋友的下列建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
①“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
②“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
③“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是因为?
【答案】(1)乙
(2)①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 ②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③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甲为云南石林、乙为布达拉宫、丙为黄土高原的窑洞、丁为胡杨林,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乙为布达拉宫;(2)“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 是因为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高、寒的青藏地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环绕,包括青藏两省和四川西部。属高原山地气候。自然景观:①雪峰连绵,冰川纵横,亚洲的大江大河多发源于本区,故有“中华水塔”之称。②藏北高原的地势作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东南边缘山高谷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的水流湍急。③湖泊星罗棋布,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群,有最大的湖泊——青海湖。④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地带。⑤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气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拉萨“日光城”。青藏牧区和青海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牲畜品种有牦牛、藏羚羊等。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高原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只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条件相对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因此,藏南谷地、湟水谷地形成了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是青棵和小麦。
28.同学们计划暑假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旅行,请帮助他们完成旅游攻略。
信息准备: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地高天寒,雪山连绵,牛羊成群,青稞飘香。下图示意铁路沿线景点分布。
物品准备:羽绒服、登山鞋、氧气袋、药品、照相机。
(1)西宁是   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到拉萨之间的铁路线是   铁路。
(2)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由于海拔   ,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3)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为此他们还需准备的物品有   等。(写一种)
(4)在铁路沿线可以游览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   湖,参观拉萨著名的藏传佛教建筑   ,品尝高原特有农作物   酿造的美酒。
(5)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在旅行途中应该注意什么?
【答案】(1)青海;青藏
(2)一;高
(3)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等防晒物品
(4)青海;布达拉宫;青稞
(5)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与拉萨之间的铁路线是青藏铁路;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由于海拔高,形成高寒的独特特征;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所以除了预备御寒衣物,还得准备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等防晒物品;青藏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青稞酿制的美酒;在旅游中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等,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范围、交通、气候、物产及生态环境问题。
29.读我国青藏地区新建铁路分布图和有关信息,分析回答:
(1)铁路所经的高原是世界最   的高原;
(2)铁路沿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3)铁路沿线有600多公里的冻土地段,其主要成因是   
(4)当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    的高原铁路;
(5)试尽可能地列出大力兴建青藏铁路,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   
【答案】(1)高
(2)藏族
(3)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表冻土层
(4)海拔最高、长度最长
(5)促进当地开放,发展当地民族经济、促进当地资源的利用、发展当地旅游业、促进民族团结等.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青藏铁路所经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3)青藏铁路沿线有600多公里的冻土地段,其主要成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表冻土层
(4)青藏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高原铁路;
(5)兴建青藏铁路,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是:促进当地开放,发展当地民族经济、促进当地资源的利用、发展当地旅游业、促进民族团结等.
故答案为:(1)高;(2)藏族;(3)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表冻土层;(4)海拔最高、长度最长;(5)促进当地开放,发展当地民族经济、促进当地资源的利用、发展当地旅游业、促进民族团结等.
【点评】青藏铁路的修建意义重大,它的建成改变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高寒缺氧、多年冻土.青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