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二单元《☆摇篮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二单元《☆摇篮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28 15:4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摇篮曲》教学设计
学 科 音乐 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授 课 班 级 八年级 教授者
课 题 《摇篮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标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化学生知识技能。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摇篮曲》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教科书八年级第二单元《乐海泛舟》。《摇篮曲》是以母爱为题材的一个作品,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有关知识,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学会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知识技能。以及感恩母亲的情感态度。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对歌唱发声技巧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但毕竟学习时间还较短,且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声乐技巧的运用都不够成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进一步引导提高。学生特点:喜欢下载音乐,较喜欢唱歌,但羞于在众人面前演唱,需多些机会锻炼,以提高展示自我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悟歌曲蕴含的情感,深化音乐体验,激发歌唱情感。2、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本曲。3、进行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习惯与能力。并懂得感恩母亲。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八度大跳及倚音的演唱。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法、示范法、设问引导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
教学资源 钢琴。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观看一些小宝宝熟睡的图片,得出他们在干什么,想到了什么,(妈妈哄宝宝睡觉)接着从四种音乐体裁里选出哪一首适合妈妈哄孩子睡觉的音乐,从中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摇篮曲》。(一人饮酒醉)(摇篮曲)。 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授: 1、基础知识(1)闭眼睛欣赏音乐并体会歌曲的意境及情感。(2)再一次欣赏,感受出音乐的速度、情绪、力度、拍号。(3)欣赏音乐,并体会强弱规律,复习3/4拍的指挥图示。(4)再次欣赏并画出旋律线,分析曲式结构。(5)初步认识歌曲的作者、摇篮曲的音乐体裁。2、学唱歌曲(1)跟随音乐进行哼唱,唱谱节选。(2)跟伴奏唱歌曲,教师指导重点的八度大跳及倚音的处理,之后再次演唱。(3)有感情的演唱,并在脑海中回想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4)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绪情感,进行分组演唱。 完成教学目标
三、拓展 (1)欣赏不同民族、国籍的《摇篮曲》体会不同摇篮曲所共有的通性,母爱无国界,(以色列摇篮曲)(德国摇篮曲)(印第安摇篮曲)(蒙古族摇篮曲)。(2)谈一谈本节课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摇篮曲》这首歌,能够很好的富含感情的演唱出这首歌,同时也通过不同地域的摇篮曲,体会到深深地母爱,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体谅母亲的严厉,懂得母亲深深的爱。
五、作业 A、欣赏勃拉姆斯其他优秀的作品。B、指定4位同学,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 《摇篮曲》————(德国)勃拉姆斯1=D指挥图示旋律线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