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8.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8.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8 17:30:1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8.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训练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19·临沂)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小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2.(2019七上·芜湖期末)长沙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以下做法符合文明城市要求的是(  )
A.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C.游岳麓山时,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
D.将公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
3.(2018八下·市中区期末)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山青水秀的遂宁冬季,也出现了雾霾天气!下列治理雾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增加火力发电 B.扩大绿化面积
C.发展公共交通 D.严禁焚烧秸秆
4.(2018八下·郓城期末)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B.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
C.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
D.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5.下列行为与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生态文明抚州不符合的是(  )
A.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B.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
C.痰吐在地上既不雅观又不卫生,随地吐痰后要用脚立即擦掉
D.为了减少白色污,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
6.(2018七上·澄海期末)汕头是一个宜居的、有幸福感的城市,全市人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下列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的是(  )
A.主动积极清扫路边的垃圾,减少蚊虫滋生
B.爱花护草
C.在树干上刻“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D.文明礼让,尊老爱幼
7.(2017七下·禹州期末)禹州市“五城联创”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正在加强该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对创建“五城”不合理的是(  )
A.首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B.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绿化、环保工作
D.要做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8.(2017八下·定陶期中)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
C.城市生态系统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必须从外部输入
D.城市生态系统缺乏分解者
9.(2017七上·槐荫期末)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0.下列关于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解决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等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B.人们的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C.我们烧的煤,用的石油来源于远古生物
D.人们的衣、食、住、行完全依赖于生物学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荷兰人菲尔达认为玉米作为饲料经济效益低,作为燃料效益高,但玉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认为会导致温室效应,这使他的玉米燃料计划受阻.为此菲尔达进行了申辩,他的主要观点是:
①二氧化碳是有用的气体,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氧气为人类所用.
②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段新闻材料,请你分析:
(1)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玉米在动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实质和燃烧    (选填“相同”或“不同”)
(2)菲尔达说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研究员卡琳在资料上查到导致温室效应的有如表四种气体:
产生等效的温室效应的气体分子数(以二氧化碳分子数为1个单位)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氯氟烃
1 30 160 17000
从这个表中卡琳还不能确定影响温室效应主要是哪种气体.卡琳想要得出主要是什么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下列哪个数据是她最应该收集的(  )
A.关于这四种气体的来源
B.植物所能吸收这些气体的量
C.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
D.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15·沙市模拟)2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   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   ,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    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   .
13.近年来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 起的“百万森林项目”号召社会公众倡行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支援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它一方面倡导公众每天做到10件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小事来达 到“低碳生活”目的,另一方面鼓励公众以每棵5元的价格向西部干旱地区认捐一棵树,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全球气候,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自然界存在于大气中的碳主要是    的形式.
(2)植物对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作用是    .
(3)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4)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直接问题是    .
(5)国际上寻求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哪两方面的措施   .
14.资料分析
科学家曾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 已经开始朝着6﹣7℃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几乎宣告了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1日在利马开幕,会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需共同努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多年来的减排努力取得了重大成效.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温室效应的增强是由于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那么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
请你列举出,在现阶段,导致这种气体增多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
(2)现在我们都提倡节能减排,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改善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自己的一份贡献.请说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一些行动.(至少列举3点)。
15.图甲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表示植物叶片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表示植物物正在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其中[A]表示的生理活动是    .
(2)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______(填图乙中标号)散失.   
(3)据统计,1公顷树木,每天吸收约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大树的[C]    活动的结果.
(4)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形成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 ②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③城市绿化面积大 ④城市绿化面积少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在大棚作物种植中,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蔬菜产量,可采取的措施:    (至少答出二个正确答案,才能得分)
16.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见图),请据图回答:
(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    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    中装入的是可回收垃圾.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    ,装入乙中的是   .
(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    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    、填埋和堆肥等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骑车尾气的排放,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还林还草可以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绿色植被的光合作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就地焚烧作物桔柑秸时,在燃烧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污染环境,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关注环境的相关知识,此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比较简单,熟记:爱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绿色植被,提倡植树造林,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出行,少使用私家车。
2.【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有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比无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要少,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雾霾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根源还在化石能源,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故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可以是减少烧煤和燃油,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或者增加植树造林,更新空气吸收烟尘。增加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治理雾霾;A符合题意。扩大绿化面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烟尘,发展公共交通和严禁焚烧秸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治理雾霾。
故答案为:A
【分析】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
4.【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分析:生态系统是一定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
详解: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主要的消费者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共同组成。它包括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房屋建筑和其他设施,以及作为城市主体的居民及其活动。城市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人工系统。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需要从外界获得空气、水、食品以及燃料和其他物质。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①以人为主体,人在其中不仅是唯一的消费者,而且是整个系统的营造者;
②几乎全是人工生态系统,其能量和物质运转均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居民所处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都已经过人工改造,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系统;
③城市中人口、能量和物质容量大,密度高,流量大,运转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有关;
④是不完全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3、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5.【答案】C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A不符合题意;
B、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B不符合题意;
C、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的腺细胞形成的。当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或病毒进入呼吸道时,气管和支气管内的黏液就会粘住灰尘、病毒和细菌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摆动,将痰送到喉部,我们的喉部就有痒的感觉,于是就产生咳嗽的动作。灰尘、病毒和细菌就随痰被咳出,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不能随地吐痰。可以把痰吐到痰盂里或将痰吐在纸巾上扔到垃圾桶中,C符合题意;
D、为了减少白色污,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来看待.
6.【答案】C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建设文明城市,就应该爱护花草,保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维护社会和谐,选项C中的行为破坏植物,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
7.【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建设生态城市,要求做到: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选项中,B、C、D都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而“选项A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因为在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后,人类想再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状态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故选:A
【分析】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8.【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需要从外部购进大量的食物.食物链要比自然生态系统简单,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9.【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虽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但酒精、沼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减轻温室效应.故符合题意.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机动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分析】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因此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10.【答案】D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开发新绿色能源能够解决能源匮乏等问题,A项正确。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B项正确。我们燃烧的煤、炭是源于远古的生物,经过剧烈的地质变化埋藏在地下而形成的,C项正确。因此选D。
【分析】此类题目中,含有过于绝对的字眼,如,“所以”、“一定”、“完全”时,该选项往往是错的。
11.【答案】(1)相同
(2)D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实际是玉米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剧烈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热量的过程,其实质和玉米在动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相同.
(2)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也就是全球变暖可能是太阳活动加剧造成的.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菲尔达说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研究员卡琳在资料上查到导致温室效应的有如表四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氯氟烃
卡琳想要得出主要是什么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A四种气体的来源没必要必要,B植物所能吸收这些气体的量没必要必要,C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没必要必要,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可以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相同;
(2)D.
【分析】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燃烧过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程是指在大气中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 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 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12.【答案】(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2)分成两等份(或平均分成两份);新型材料购物袋;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1)塑料不易降解,是因为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能在短时间内分解掉塑料,影响环境的美观并污染环境,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2)该实验设计为对照实验,遵循等量原则;该厂家的新型购物袋应具有下列优点:①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②对土壤不造成污染,③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杆等),④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故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13.【答案】(1)二氧化碳
(2)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4)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5)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和节能减排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3)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据图分析可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4)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直接问题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
(5)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少开汽车,减少使用煤(或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开发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太阳能或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国际上寻求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两方面的措施①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②节能减排.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4)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5)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和节能减排.
【分析】此题涉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解答时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吸收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
14.【答案】(1)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利用清洁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城市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现在我们都提倡节能减排,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改善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一些行动: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再就是更多地利用清洁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另外,植物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
故选:(1)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利用清洁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二氧化碳是使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就要从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角度考虑.
15.【答案】(1)呼吸作用
(2)⑤ 
(3)光合作用
(4)A
(5)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会因原料充足而光合作用增强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A表示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呼吸作用.
(2)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因此,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⑤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1公顷树木,每天吸收约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大树的光合作用的结果.
(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②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④城市绿化面积少,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
(5)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会因原料充足而光合作用增强.③增加大棚中的昼夜温差:大棚中白天温度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就少,蔬菜的产量就越高.
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2)⑤.(3)光合作用.(4)A.(5)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会因原料充足而光合作用增强.
【分析】(1)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其反应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4)由图甲可知: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由图乙可知: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③是叶肉,⑤是气孔.
16.【答案】(1)甲;乙
(2)剩饭菜、苹果皮;废报纸、易拉罐
(3)危险有害
(4)焚烧法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甲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乙垃圾箱所带的标志是“可回收垃圾”.
(2)剩饭菜、苹果皮属于生活垃圾,不能回收利用,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甲垃圾箱中;废报纸、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应放入乙垃圾箱内.
(3)废电池内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属于危险有害垃圾.
(4)我国目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法、填埋法和堆肥等方法.
故答案为:(1)甲;乙;
(2)剩饭菜、苹果皮;废报纸、易拉罐;
(3)危险有害;
(4)焚烧法.
【分析】1、图示中甲垃圾箱上的标志表示“不可回收垃圾”,乙垃圾箱所带的标志是“可回收垃圾”.
2、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 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不可回收垃圾 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包括烟头、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 留物等废弃后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物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8.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训练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19·临沂)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小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答案】D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骑车尾气的排放,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还林还草可以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绿色植被的光合作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就地焚烧作物桔柑秸时,在燃烧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污染环境,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关注环境的相关知识,此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比较简单,熟记:爱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绿色植被,提倡植树造林,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出行,少使用私家车。
2.(2019七上·芜湖期末)长沙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以下做法符合文明城市要求的是(  )
A.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C.游岳麓山时,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
D.将公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
【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有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比无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要少,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2018八下·市中区期末)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山青水秀的遂宁冬季,也出现了雾霾天气!下列治理雾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增加火力发电 B.扩大绿化面积
C.发展公共交通 D.严禁焚烧秸秆
【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雾霾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根源还在化石能源,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故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可以是减少烧煤和燃油,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或者增加植树造林,更新空气吸收烟尘。增加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治理雾霾;A符合题意。扩大绿化面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烟尘,发展公共交通和严禁焚烧秸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治理雾霾。
故答案为:A
【分析】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
4.(2018八下·郓城期末)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B.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
C.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
D.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分析:生态系统是一定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
详解: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主要的消费者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共同组成。它包括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房屋建筑和其他设施,以及作为城市主体的居民及其活动。城市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人工系统。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需要从外界获得空气、水、食品以及燃料和其他物质。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①以人为主体,人在其中不仅是唯一的消费者,而且是整个系统的营造者;
②几乎全是人工生态系统,其能量和物质运转均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居民所处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都已经过人工改造,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系统;
③城市中人口、能量和物质容量大,密度高,流量大,运转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有关;
④是不完全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3、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5.下列行为与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生态文明抚州不符合的是(  )
A.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B.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
C.痰吐在地上既不雅观又不卫生,随地吐痰后要用脚立即擦掉
D.为了减少白色污,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
【答案】C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A不符合题意;
B、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B不符合题意;
C、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的腺细胞形成的。当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或病毒进入呼吸道时,气管和支气管内的黏液就会粘住灰尘、病毒和细菌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摆动,将痰送到喉部,我们的喉部就有痒的感觉,于是就产生咳嗽的动作。灰尘、病毒和细菌就随痰被咳出,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不能随地吐痰。可以把痰吐到痰盂里或将痰吐在纸巾上扔到垃圾桶中,C符合题意;
D、为了减少白色污,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来看待.
6.(2018七上·澄海期末)汕头是一个宜居的、有幸福感的城市,全市人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下列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的是(  )
A.主动积极清扫路边的垃圾,减少蚊虫滋生
B.爱花护草
C.在树干上刻“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D.文明礼让,尊老爱幼
【答案】C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建设文明城市,就应该爱护花草,保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维护社会和谐,选项C中的行为破坏植物,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
7.(2017七下·禹州期末)禹州市“五城联创”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正在加强该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对创建“五城”不合理的是(  )
A.首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B.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绿化、环保工作
D.要做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建设生态城市,要求做到: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选项中,B、C、D都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而“选项A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因为在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后,人类想再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状态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故选:A
【分析】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8.(2017八下·定陶期中)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
C.城市生态系统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必须从外部输入
D.城市生态系统缺乏分解者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需要从外部购进大量的食物.食物链要比自然生态系统简单,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9.(2017七上·槐荫期末)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答案】A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虽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但酒精、沼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减轻温室效应.故符合题意.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机动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分析】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因此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10.下列关于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解决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等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B.人们的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C.我们烧的煤,用的石油来源于远古生物
D.人们的衣、食、住、行完全依赖于生物学
【答案】D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开发新绿色能源能够解决能源匮乏等问题,A项正确。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B项正确。我们燃烧的煤、炭是源于远古的生物,经过剧烈的地质变化埋藏在地下而形成的,C项正确。因此选D。
【分析】此类题目中,含有过于绝对的字眼,如,“所以”、“一定”、“完全”时,该选项往往是错的。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荷兰人菲尔达认为玉米作为饲料经济效益低,作为燃料效益高,但玉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认为会导致温室效应,这使他的玉米燃料计划受阻.为此菲尔达进行了申辩,他的主要观点是:
①二氧化碳是有用的气体,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氧气为人类所用.
②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段新闻材料,请你分析:
(1)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玉米在动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实质和燃烧    (选填“相同”或“不同”)
(2)菲尔达说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研究员卡琳在资料上查到导致温室效应的有如表四种气体:
产生等效的温室效应的气体分子数(以二氧化碳分子数为1个单位)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氯氟烃
1 30 160 17000
从这个表中卡琳还不能确定影响温室效应主要是哪种气体.卡琳想要得出主要是什么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下列哪个数据是她最应该收集的(  )
A.关于这四种气体的来源
B.植物所能吸收这些气体的量
C.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
D.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
【答案】(1)相同
(2)D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实际是玉米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剧烈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热量的过程,其实质和玉米在动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相同.
(2)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也就是全球变暖可能是太阳活动加剧造成的.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菲尔达说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研究员卡琳在资料上查到导致温室效应的有如表四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氯氟烃
卡琳想要得出主要是什么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A四种气体的来源没必要必要,B植物所能吸收这些气体的量没必要必要,C这四种气体的化学式没必要必要,这四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总排放量可以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相同;
(2)D.
【分析】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燃烧过玉米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程是指在大气中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 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 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15·沙市模拟)2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   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   ,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    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   .
【答案】(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2)分成两等份(或平均分成两份);新型材料购物袋;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1)塑料不易降解,是因为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能在短时间内分解掉塑料,影响环境的美观并污染环境,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2)该实验设计为对照实验,遵循等量原则;该厂家的新型购物袋应具有下列优点:①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②对土壤不造成污染,③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杆等),④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故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13.近年来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 起的“百万森林项目”号召社会公众倡行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支援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它一方面倡导公众每天做到10件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小事来达 到“低碳生活”目的,另一方面鼓励公众以每棵5元的价格向西部干旱地区认捐一棵树,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全球气候,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自然界存在于大气中的碳主要是    的形式.
(2)植物对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作用是    .
(3)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4)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直接问题是    .
(5)国际上寻求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哪两方面的措施   .
【答案】(1)二氧化碳
(2)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4)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5)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和节能减排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3)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据图分析可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4)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直接问题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
(5)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少开汽车,减少使用煤(或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开发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太阳能或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国际上寻求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两方面的措施①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②节能减排.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林面积的减少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4)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5)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和节能减排.
【分析】此题涉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解答时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吸收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
14.资料分析
科学家曾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 已经开始朝着6﹣7℃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几乎宣告了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1日在利马开幕,会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需共同努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多年来的减排努力取得了重大成效.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温室效应的增强是由于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那么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
请你列举出,在现阶段,导致这种气体增多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
(2)现在我们都提倡节能减排,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改善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自己的一份贡献.请说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一些行动.(至少列举3点)。
【答案】(1)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利用清洁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城市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现在我们都提倡节能减排,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改善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一些行动: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再就是更多地利用清洁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另外,植物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
故选:(1)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物覆盖率的减少;
(2)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利用清洁燃料;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二氧化碳是使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就要从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角度考虑.
15.图甲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表示植物叶片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表示植物物正在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其中[A]表示的生理活动是    .
(2)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______(填图乙中标号)散失.   
(3)据统计,1公顷树木,每天吸收约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大树的[C]    活动的结果.
(4)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形成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 ②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③城市绿化面积大 ④城市绿化面积少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在大棚作物种植中,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蔬菜产量,可采取的措施:    (至少答出二个正确答案,才能得分)
【答案】(1)呼吸作用
(2)⑤ 
(3)光合作用
(4)A
(5)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会因原料充足而光合作用增强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A表示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呼吸作用.
(2)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因此,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⑤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1公顷树木,每天吸收约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大树的光合作用的结果.
(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②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④城市绿化面积少,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
(5)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会因原料充足而光合作用增强.③增加大棚中的昼夜温差:大棚中白天温度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就少,蔬菜的产量就越高.
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2)⑤.(3)光合作用.(4)A.(5)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②适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会因原料充足而光合作用增强.
【分析】(1)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其反应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4)由图甲可知: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由图乙可知: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③是叶肉,⑤是气孔.
16.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见图),请据图回答:
(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    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    中装入的是可回收垃圾.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    ,装入乙中的是   .
(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    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    、填埋和堆肥等方法.
【答案】(1)甲;乙
(2)剩饭菜、苹果皮;废报纸、易拉罐
(3)危险有害
(4)焚烧法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甲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乙垃圾箱所带的标志是“可回收垃圾”.
(2)剩饭菜、苹果皮属于生活垃圾,不能回收利用,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甲垃圾箱中;废报纸、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应放入乙垃圾箱内.
(3)废电池内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属于危险有害垃圾.
(4)我国目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法、填埋法和堆肥等方法.
故答案为:(1)甲;乙;
(2)剩饭菜、苹果皮;废报纸、易拉罐;
(3)危险有害;
(4)焚烧法.
【分析】1、图示中甲垃圾箱上的标志表示“不可回收垃圾”,乙垃圾箱所带的标志是“可回收垃圾”.
2、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 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不可回收垃圾 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包括烟头、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 留物等废弃后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物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