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4-27 14:12:11

文档简介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单选题
1.2011年美国政府批准生产480亿升乙醇.在美国40%的玉米用于制造乙醇,科学研究显示利用植物秸秆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做燃料
C.乙醇易燃烧,污染小
D.目前,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
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
A.乙酸乙酯 B.乙酸丁酯 C.丁醇 D.乙酸
3.(2018高二上·汕头期末)乙醇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乙醇催化氧化可制备乙醛
B.乙醇与H2反应可制备乙烷
C.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可制备乙醇钠
D.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备乙酸乙酯
4.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H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D.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5.(2016高二下·宿迁期末)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都能与钠反应
B.乙醇、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醇、乙酸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醇、乙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6.(2016高二下·海口期中)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与钠反应,键①断裂
B.乙醇在Ag催化作用下与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乙醇完全燃烧时,只有①②键断裂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键①断裂
7.已知乙酸中的氧都是180,则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中含有180的物质是(  )
A.只有乙酸 B.只有乙酸乙酯
C.乙酸、乙酸乙酯、水 D.乙酸乙酯、乙醇、水
8.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和甲醇可酯化成乙酸甲酯
C.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9.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分液漏斗把杂质除去的是(  )
A.苯(硝基苯) B.乙醇(乙酸)
C.乙酸乙酯(乙酸) D.乙酸(苯)
10.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和乙酸的混合物俗称冰醋酸
B.具有酸的通性
C.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D.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是乙酸乙酯
二、填空题
11.(2017高二上·仙桃期末)写出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条件: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
12.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
(2)B的化学名称是    。
(3)由乙醇生产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    。
(5)由乙醇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综合题
1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1)[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
(2)[实验步骤]
Ⅰ.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Ⅲ.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Ⅳ.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Ⅴ.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步骤Ⅰ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
(3)写出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
(4)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5)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因乙醇可以通过生物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因乙醇除了在实验室内作燃料外,可以用于乙醇汽油、医疗用等,故B错误;
C.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污染小,故C正确;
D.乙醇可由淀粉、纤维素丰富的粮食作物水解制取,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乙醇可由植物秸秆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为可再生能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清洁燃料,以此解答该题.
2.【答案】A
【知识点】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解析】【解答】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都属于酯类,相对分子质量: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则沸点:乙酸丁酯>乙酸乙酯;
丁醇,乙酸中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较高,
各种不同物质的沸点分别是:乙酸乙酯的沸点是77℃,乙酸丁酯的沸点126℃;丁醇的沸点117.7℃;乙酸的沸点117.9℃.所以这些有机物中沸点最低的是乙酸乙酯.
故选A.
【分析】丁醇,乙酸中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较高,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分子碱不含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以此解答该题.
3.【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乙醇催化氧化可制备乙醛,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乙醇与H2不反应,不能制备乙烷,B错误,B符合题意;
C.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和乙醇钠,可制备乙醇钠,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 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备乙酸乙酯,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选B。
【分析】乙醇中不存在不饱和键所以不发生和氢气 的反应。
4.【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正确答案:B
由2ROH+2Na→2RONa+H2↑可得,每有两个OH发生反应,得到一个H2分子,只有B答案符合。
5.【答案】A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乙醇和乙酸的相符分子质量较小,达不到高分子化合物的级别,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乙醇不具有酸性,不能使紫色溶液变红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乙醇、乙酸的分子式不同;
C.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一万以上;
D.乙醇没有酸性,乙酸具有酸性.
6.【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乙醇含有﹣OH,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乙醇钠和氢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键①断裂,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和③,B不符合题意;
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断裂①②③④⑤,C符合题意;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O﹣H键断裂,即①断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
A.乙醇含有﹣OH,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乙醇钠和氢气;
B.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
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O﹣H键断裂。
7.【答案】C
【知识点】酯化实验
【解析】【解答】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18O18OH+H16OCH2CH3 CH3C18O16OCH2CH3+H218O;根据反应分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含有18O的物质有CH3C18O18OH、CH3C18O16OCH2CH3、H218O三种物质,
故选C.
【分析】酯化反应的原理为“酸脱羟基醇脱氢”,酯的水解与酯化反应过程相反,根据乙酸中的氧都是180结合酯化反应原理可以推断出反应后的溶液中:乙酸、乙酸乙酯、水都含有80.
8.【答案】C
【知识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答案:C
C.不正确,乙酸分子里只有1个羟基氢原子在水中可以电离,所以乙酸是一元酸。
9.【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解:A.均与碳酸钠不反应,不能分离,故A不选;
B.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醇不分层,不能分液分离,故B不选;
C.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可分离,故C选;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用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漏斗分离,杂质与碳酸钠反应后分层,以此来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为一种物质,它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含有羧基,可电离出氢离子,溶液呈酸性,具有酸的通性,故B正确;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乙酸易溶于水,含有羧基,具有酸性的通性,酸性比碳酸强,可发生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11.【答案】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分析】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可逆反应,据此书写方程式.
12.【答案】CH3COOH;乙酸乙酯;取代反应;聚氯乙烯;CH3CH2OH
CH2=CH2↑+H2O
【知识点】乙醇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根据A的分子式,结合A由乙醇氧化得到可知A为乙酸;
(2)乙酸与乙酯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
(3)乙醇与C的分子式比较可知,乙醇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E的单体为D,根据D的分子式,可知D为氯乙希,所以E为聚氯乙烯;
(5)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分析】本题以乙醇的性质及应用的转化流程为载体考查乙醇、乙酸及碳碳双键的性质。涉及有机物的命名、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关系掌握的熟练程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3.【答案】(1)乙;防止倒吸
(2)装置的气密性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析出
(5)分液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
(1).甲、乙的区别是导管是否抽入碳酸钠溶液中,因为考虑倒吸问题,所以选择乙,而丙装置是乙的进一步改进,干燥管由于容积大,防倒吸效果更佳
(2).制备需考虑气密性;
酯化反应原理是CH3COOH+C2H5OH (Δ 浓 硫 酸)→ CH3COOC2H5+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析出
出现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
【分析】根据甲、乙装置的差别及丙的改进装置便知应选择乙装置;丙装置可防止倒吸,这也是改进后干燥管的作用之一。由于乙醇与乙酸均易挥发,因此制取的乙酸乙酯中会混有这两种物质,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醇和乙酸,同时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层。在上层得到乙酸乙酯油状液体,经分液漏斗分液即可。
1 / 1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单选题
1.2011年美国政府批准生产480亿升乙醇.在美国40%的玉米用于制造乙醇,科学研究显示利用植物秸秆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做燃料
C.乙醇易燃烧,污染小
D.目前,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因乙醇可以通过生物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因乙醇除了在实验室内作燃料外,可以用于乙醇汽油、医疗用等,故B错误;
C.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污染小,故C正确;
D.乙醇可由淀粉、纤维素丰富的粮食作物水解制取,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乙醇可由植物秸秆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为可再生能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清洁燃料,以此解答该题.
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
A.乙酸乙酯 B.乙酸丁酯 C.丁醇 D.乙酸
【答案】A
【知识点】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解析】【解答】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都属于酯类,相对分子质量: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则沸点:乙酸丁酯>乙酸乙酯;
丁醇,乙酸中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较高,
各种不同物质的沸点分别是:乙酸乙酯的沸点是77℃,乙酸丁酯的沸点126℃;丁醇的沸点117.7℃;乙酸的沸点117.9℃.所以这些有机物中沸点最低的是乙酸乙酯.
故选A.
【分析】丁醇,乙酸中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较高,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分子碱不含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以此解答该题.
3.(2018高二上·汕头期末)乙醇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乙醇催化氧化可制备乙醛
B.乙醇与H2反应可制备乙烷
C.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可制备乙醇钠
D.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备乙酸乙酯
【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乙醇催化氧化可制备乙醛,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乙醇与H2不反应,不能制备乙烷,B错误,B符合题意;
C.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和乙醇钠,可制备乙醇钠,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 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备乙酸乙酯,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选B。
【分析】乙醇中不存在不饱和键所以不发生和氢气 的反应。
4.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H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D.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正确答案:B
由2ROH+2Na→2RONa+H2↑可得,每有两个OH发生反应,得到一个H2分子,只有B答案符合。
5.(2016高二下·宿迁期末)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都能与钠反应
B.乙醇、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醇、乙酸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醇、乙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答案】A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乙醇和乙酸的相符分子质量较小,达不到高分子化合物的级别,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乙醇不具有酸性,不能使紫色溶液变红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乙醇、乙酸的分子式不同;
C.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一万以上;
D.乙醇没有酸性,乙酸具有酸性.
6.(2016高二下·海口期中)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与钠反应,键①断裂
B.乙醇在Ag催化作用下与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乙醇完全燃烧时,只有①②键断裂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键①断裂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乙醇含有﹣OH,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乙醇钠和氢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键①断裂,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和③,B不符合题意;
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断裂①②③④⑤,C符合题意;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O﹣H键断裂,即①断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
A.乙醇含有﹣OH,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乙醇钠和氢气;
B.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
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O﹣H键断裂。
7.已知乙酸中的氧都是180,则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中含有180的物质是(  )
A.只有乙酸 B.只有乙酸乙酯
C.乙酸、乙酸乙酯、水 D.乙酸乙酯、乙醇、水
【答案】C
【知识点】酯化实验
【解析】【解答】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18O18OH+H16OCH2CH3 CH3C18O16OCH2CH3+H218O;根据反应分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含有18O的物质有CH3C18O18OH、CH3C18O16OCH2CH3、H218O三种物质,
故选C.
【分析】酯化反应的原理为“酸脱羟基醇脱氢”,酯的水解与酯化反应过程相反,根据乙酸中的氧都是180结合酯化反应原理可以推断出反应后的溶液中:乙酸、乙酸乙酯、水都含有80.
8.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和甲醇可酯化成乙酸甲酯
C.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答案】C
【知识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答案:C
C.不正确,乙酸分子里只有1个羟基氢原子在水中可以电离,所以乙酸是一元酸。
9.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分液漏斗把杂质除去的是(  )
A.苯(硝基苯) B.乙醇(乙酸)
C.乙酸乙酯(乙酸) D.乙酸(苯)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解:A.均与碳酸钠不反应,不能分离,故A不选;
B.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醇不分层,不能分液分离,故B不选;
C.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可分离,故C选;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用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漏斗分离,杂质与碳酸钠反应后分层,以此来解答.
10.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和乙酸的混合物俗称冰醋酸
B.具有酸的通性
C.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D.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是乙酸乙酯
【答案】A
【知识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为一种物质,它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含有羧基,可电离出氢离子,溶液呈酸性,具有酸的通性,故B正确;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乙酸易溶于水,含有羧基,具有酸性的通性,酸性比碳酸强,可发生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二、填空题
11.(2017高二上·仙桃期末)写出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条件: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
【答案】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分析】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可逆反应,据此书写方程式.
12.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
(2)B的化学名称是    。
(3)由乙醇生产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    。
(5)由乙醇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CH3COOH;乙酸乙酯;取代反应;聚氯乙烯;CH3CH2OH
CH2=CH2↑+H2O
【知识点】乙醇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根据A的分子式,结合A由乙醇氧化得到可知A为乙酸;
(2)乙酸与乙酯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
(3)乙醇与C的分子式比较可知,乙醇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E的单体为D,根据D的分子式,可知D为氯乙希,所以E为聚氯乙烯;
(5)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分析】本题以乙醇的性质及应用的转化流程为载体考查乙醇、乙酸及碳碳双键的性质。涉及有机物的命名、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关系掌握的熟练程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三、综合题
1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1)[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
(2)[实验步骤]
Ⅰ.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Ⅲ.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Ⅳ.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Ⅴ.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步骤Ⅰ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
(3)写出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
(4)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5)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1)乙;防止倒吸
(2)装置的气密性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析出
(5)分液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
(1).甲、乙的区别是导管是否抽入碳酸钠溶液中,因为考虑倒吸问题,所以选择乙,而丙装置是乙的进一步改进,干燥管由于容积大,防倒吸效果更佳
(2).制备需考虑气密性;
酯化反应原理是CH3COOH+C2H5OH (Δ 浓 硫 酸)→ CH3COOC2H5+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析出
出现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
【分析】根据甲、乙装置的差别及丙的改进装置便知应选择乙装置;丙装置可防止倒吸,这也是改进后干燥管的作用之一。由于乙醇与乙酸均易挥发,因此制取的乙酸乙酯中会混有这两种物质,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醇和乙酸,同时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层。在上层得到乙酸乙酯油状液体,经分液漏斗分液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