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后一课[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4-25 14: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最后一课都德最后一课作者简介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龚古尔学
院院士。他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1930)和
《回忆录》多卷。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争得龚
古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
斯和塞利纳的才华;写过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
《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攻击19世纪
法国文学和思想潮流,但对雨果、巴尔扎克和
波德莱尔却极为推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
课》和《柏林之围》成为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时期,1870年普鲁士入侵 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当时法国政治执行 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 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土。普鲁土政 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 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 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篇 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这一时代背景。背景简介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自由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复述课文最后一课情节复述听同学复述课文:1、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
2、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变化;
3、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共同特点。
大家找出小说线索,依此理情各部分情节并注意最后一课关于小说小说的
三要素(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最后一课小说以小弗郎士 的见闻感受和心理活动为线索:最后一课一、上课路上
二、上课之前
三、上课之中
四、宣布下课
(1-6)(7-10) (11-23) (24-29)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讨论1.当小弗朗士来到学校,发现今天上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情形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2.小弗朗士看到这些情形,心里感到怎样?
3.当韩麦先生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朗士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4.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表现怎样?怕诧异难过懊悔依恋热爱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心理活动最后一课问题探讨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最后一课人物形象---小弗郎士 1、不爱学习,天真贪玩。2、有较强的意志力。表现在:上学迟到,分词不会 念,想逃学去玩。画眉唱歌,普鲁士兵操练觉得有趣。(独白式的心理描写)表现在:通过对景物的感受,虽然他感到天晴日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而他也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学校跑去”,有一定的意志力,最终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最后一课人物形象---小弗郎士(主人公) 4、有较强的自尊心。3、对敌人的恨。心理描写
表现在:走过镇公所时的心理活动。“又出什么事了”,(败仗了,征发了,司令部的各种命令了)“一切坏消息”都说明了这个看来稚气的孩子的内心是爱憎分明的,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他是牢记在心的。表现在:听了铁匠的话,想到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小弗朗上的这些性格特征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最后一课人物形象---韩麦尔先生 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 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
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热爱法语、热爱母语教育工作、热爱学生、
热爱法兰西的爱国志士。 当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 ;最后,韩麦尔先生
奋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时 。外貌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最后一课人物形象---韩麦尔先生 心理描写
请你来体会一下韩麦尔先生在当时的心情,刻画他的心理活动。1、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2、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颤音、悲痛高亢、富有激情低沉、较慢、无比沉痛最后一课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社会环境:“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等交待背景。
反映小弗郎士的幼稚、纯真。
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韩麦尔先生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韩麦尔先生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他的爱国感情.“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全句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认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最后一课学了本文后,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