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 粗糙(cāo) 嘈(cáo)杂 参(cēn)差(cī) 差(chā)错
B. 卓(zhuó)越 啄(zhuó)木鸟 着(zhuó)陆 渣滓(zǎi)
C. 蓦(mò)然 牟(móu)取 模(mú)样 模(mú)具
D.矍(jué)铄 攫(jué)取 龟(jūn)裂 竣(jùn)工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补全成语。(4分)
手不( )卷 ( )高望重 循序( )进 莫( )其妙 安然无 ( )
3.下列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或国别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爱这土地》——余光中——当代
B.《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现代
C.《纸船》——泰戈尔——印度
D.《夜歌和白天的歌》——何其芳——中国
4. 根据划线语句的形式,续写三句话,分别写"小草、风、树",每句不超过12个字。 (3分)
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
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小草,有风,有树……
孩子:那有什么好看的?
老人:……石头旁边长着小花,水流里藏着歌声,
5.填空。(5分)
①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我爱这土地》)
②我国古诗中有许多写思乡、思念亲人的名诗句,请写出两句你所熟悉的这类诗句:
, 。
③艾青,原名__________。
④诗歌的分类是: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体裁分,诗歌分为旧体诗和新诗两大类。从体裁来说,《诗经》属于 。
6.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过60个字) (4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7.简析下列句子的写法和含义。(4分)
①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爱这土地》)
②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20分)亲近自己的双腿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5元?不是说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②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③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我刚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的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⑤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在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⑥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远?”我问。“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
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那条腿已经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⑨别墅到了。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⑩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8.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惆怅( )( )频率( )黝黑( )鄙夷( )
9. 第⑥段画线句说“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起先纠缠着、笼罩着“我”的惆怅和悲凉,为什么到此时“竟然了无影踪了”呢?
(5分)
10. 第⑧段中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5分)
11.读了这篇文章你怎样理解“亲近自己的双腿”,有何感想?(5分)
(二)(10分)我喜欢泰戈尔的诗……
我喜欢泰戈尔的诗。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嫩的手指翻得稀烂。那些充满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
《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然而,“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被人投入熊熊烈火中……
我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
有一天,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我的目光,久久地徘徊在一排排的书脊中。突然,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在我眼帘出现。呵,竟是《飞鸟集》!
我赶紧向书架伸出了手。
几乎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我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我面前。
“你也要它吗?”她问。
我的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本书?于是,我轻轻问:“你知道这是谁的书?”
小姑娘秀美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我喜欢他。”
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我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我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使年轻,我还是懂得一些的。小姑娘见我呆呆地不吭声,似乎明白了《飞鸟集》对于我的重要,她把《飞鸟集》抽了下来:“那,那就给你吧!”没等我作出反应,已将它塞到我手里,转身离去了。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
12. 按照顺序,对本文所叙故事主要情节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失书 找书 争书 得书
B.失书 盼书 争书 给书
C.烧书 找书 取书 给书
D.烧书 盼书 取书 得书
13.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4分)
14.请仔细阅读最后一段,其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来,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5.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⑴蜀之鄙有二僧( )
⑵吾欲之南海,何如(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7.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话简要的谈谈文章要表明的道理是什么?( 3分)
四、写作(30分)
18. 挺身而出、敢为人先是一种表现;质疑探究、标新立异是一种表现;临危不惧、遇事不慌是一种表现;不图回报、默默承受是一种表现;团结合作、谦让互助是一种表现……你和你的同学、朋友、老师、亲人等不都在天天"表现"自己吗 ?请以"表现"为话题,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B2.释 德 渐 名 恙3.A4.小草旁边长着大树,春风里藏着星星点点的绿,树梢上萌发着希望。5.①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③蒋海澄④旧体诗6.(1)时间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2)时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7.①这句诗隐含着献身之意,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之情。②诗人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好的思想尽快地变成歌声,长上翅膀,飞到四面八方,让每一个人都听到,尤其让少男少女们听到。在诗人那里,这是何等美好的心境!这里,诗人先把快乐和思想比成声音,又把声音比成“微风”“阳光”,互相构成比喻,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力。8.(chóu)(chàng)(lǜ) (yǒu)(yí)9.①在爬坡过程中,“我”看到了车夫顽强地“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②“我”为车夫爬坡成功而高兴,为车夫的精神所鼓舞。10. ①车夫说好的价就不改变。②车夫制止“我”下车,用独腿顽强爬坡。③车夫带着两个外国人一口气蹬了80多里.11.要点:用自己的双腿走路,用自己的力量“挣”来坦荡而快乐的生活。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2.A13.作者通过对自己寻书的经历生动的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在追求经典著作,赞颂在毁灭文化的年代仍追求优秀文化的人们。14.最后一段兼用了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方法,用语含蓄,富于诗情画意; 表现了小姑娘高洁、美好的心灵,引人遐思;流露出作者对她的喜爱和感激。15.①助词 的②动词 到16.(1)西蜀距离南海不知有几千里远。(2)人们立志做事,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的这个穷和尚吗?17.天下的事当然是有难易之分的,本文说的没有难易,是从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说的,意在鼓励人们不畏困难,立志求学,知难而进,实干下去终会有成。18.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