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2-24 17:10:39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节能
B.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C.熔丝(俗称保险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D.高压警示牌提醒我们安全电压为 220V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A、使用三孔插座的目的是为了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而不是为了节能,故说法错误;
B、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在发生漏电时,可将电流导向大地,防止触电,故说法正确;
C、熔丝烧断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说法错误;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不是220V,故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湿手按开关
B.两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C.在电线上晾衣服
D.切断电源后擦灯泡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开关时,有可能会触电,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B、双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时,易造成低压双线触电,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C、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D、切断电源后再擦灯泡,因电源已切断不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故选D.
【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人体触电的途径有直接触电或间接触电.
3.有关用电常识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绝缘的电线上晾晒衣物
B.触电时可以用绝缘物将电线拨开
C.雷暴时躲在高大浓密的树下安全
D.更换灯泡时没必要断开电源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在电线上晾衣服,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A错误;
B、当发现输电线的断头造成触电时,如果走近或拾起,可能造成施救者触电,应用绝缘物将电线拨开,故B正确;
C、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可能造成雷击,故C错误;
D、更换灯泡时为了避免触电,要断开电源,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生活用水属于导体;
B、当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C、当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雷电电流通过大树就会传下来.在传下来的过程中电弧放电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传到地下去,而这样就造成了雷电灾害;
D、为人身及用电器安全,在更换灯泡时,必须使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电极
B.插座中的两个线头接触会出现短路现象
C.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后,直接合上空气开关就可以了
D.家庭电路中,控制各个灯的开关都要安装在火线上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A正确;
B、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接触时,一定会出现短路,故B正确;
C、家庭中的空气开关突然跳闸,是由于短路或总功率多大等原因导致电流过大形成的,所以应该先检查电路的故障,排除故障后,在将空气开关复位,故C错误;
D、电灯开关安装在火线上,当开关断开时,灯泡与火线是断开的,人接触灯泡是安全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有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2)电路中不该相连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会出现短路现象.
(3)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后,在没有排除故障之前,不能将开关复位.
(4)安装电灯的开关,要考虑当开关断开时,人触摸灯泡是安全的.
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用电器的三角抽头可以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
B.使用测电笔时,金属体笔尖应该接触被测导线,手指按住金属体笔尾,不能碰到金属体笔尖
C.有人触电时应迅速用手把他拉离电源
D.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为了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故不能将带有三线插头的用电器插在两孔插座上工作,故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B、使用测电笔时,笔尖应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不能碰到笔尖,防止发生触电,故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C、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直接去救援,因为人体是导体,如果接触触电人,救援人员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所以一定先切断电源,故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D、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即使断开,电灯或其他用电器仍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故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故选B.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为防止因用电器漏电使其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一般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2)使用测电笔时,笔尖应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不能碰到笔尖,防止发生触电.
(3)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与电源脱离,并进行现场抢救.
(4)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6.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B.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向用电器泼水
C.使用电冰箱时,外壳必须接地
D.为了方便,可抓着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故A错误;
B、用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若直接用水泼易引发触电,故B错误;
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将外壳接地,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故C正确;
D、用手直接牵拉导线易造成绝缘层破损,引发触电,不能为了图一时方便,抓着导线拉插座上的插头,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2)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3)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
(4)用手直接牵拉导线易造成绝缘层破损,引发触电
7.如图所示,我国古建筑上的屋脊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其作用是
A.美观 B.相当于风铃
C.相当于避雷针 D.避邪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下雨时,一般会有雷电,如果在高大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装置,就能及时把电流倒入大地,从而避免建筑物被雷电击坏;如图所示,我国古建筑上的屋脊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就有避雷针的作用.
故选C.
【分析】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装置,可使云层所带电荷通过避雷针进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触电人拉开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或使用干木棒等挑开电线,使人迅速脱离带电体,若用手去拉会造成施救者也触电,是错误的,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正确;
D、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或使人迅速脱离带电体,切记不能用手去拉.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熟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做出判断;
(4)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9.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B.如果有人触电要先断电后救人
C.用电器失火时,不能向用电器泼水灭火
D.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出现了短路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故A正确;
B、发现有人触电应先断开电源在救人.故B正确;
C、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C正确;
D、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有短路或电路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1)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2)触电原因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
(3)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
(4)当电路中发生电流过大或漏电时,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10.(2016·滨州)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C.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A正确;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故B错误;
C、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以防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更换灯泡、移动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3)生活用水属于导体,非常容易导电,绝缘层损坏后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老化后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此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及在使用用电器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电的正确认识.
11.(2016·德州)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中插座和电灯是串联的
B.新建楼房中的供电线路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起保险作用的空气开关代替
C.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就是短路造成的
D.正确使用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氖管发光,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我国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并联的,不是串联的,故A不正确;
B、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空气开关来代替,这样更安全、更灵敏,故B正确;
C、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还可能是电路短路,故C不正确;
D、在正确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的氖管发光,电流需要经过人体形成回路,所以电流应该很小,因此电阻需要很大,故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故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开关和它控制的电器串联,各电器之间,插座和电器之间是并联的;(2)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空气开关来代替;(3)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4)正确使用测电笔: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氖管发光,导线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掌握家庭电路中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掌握测电笔的正确使用,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
12.(2016·菏泽)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B.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他拉开
C.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可以任意安装在火线或零线上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
A、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开关断开后,用电器与火线断开,则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故C不符合题意;
D、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用电器漏电后,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2)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3)家庭电路中开关和开关控制的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开关必须与火线相连;(4)使用试电笔时,手只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才能使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
13.(2016·淄博)安全用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做法是(  )
A.用湿手插拔电热器的插头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用一个插座
C.家庭电路中,把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触碰笔尾的金属帽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水是导体,湿手不能插拔插头,否则会触电,故A错误;
B、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B错误;
C、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C错误;
D、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水是导体,湿手不能插拔插头,否则会触电;(2)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3)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4)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此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14.(2016·防城港)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
A.雷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C.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雷雨天里,大树也是很好的导体,电流会沿大树传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万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故A错;
B、小孩用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孔内,直接接触火线而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B错;
C、因为湿抹布是导体,当用湿抹布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使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C错;
D、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金属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触电有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特别注意水容易导电,不要把衣服挂在电线上和用湿手拨开关,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
15.(2016·黄石)下列有关家庭用电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高、电阻较小的材料
B.使用螺丝刀形状的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上端的金属帽
C.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连接在火线和该电灯之间
D.小明家正使用着一台110W的电冰箱,当他将60W的台灯的插头插进插座时,灯不亮且空气开关跳闸,则故障可能是台灯断路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据焦耳定律可知,保险丝上产生的热量要多,且容易熔断,所以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低、电阻较大的材料,故A错误;
B、使用螺丝刀形状的试电笔时,手指必须触到试电笔上端的金属帽(又叫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
C、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控制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故C正确;
D、小明家正使用着一台110W的电冰箱,当他将60W的台灯的插头插进插座时,总功率不大,此时灯不亮且空气开关跳闸,则故障可能是台灯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据焦耳定律可知,保险丝上产生的热量要多,且容易熔断,所以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低、电阻较大的材料;(2)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方法:站在地上,手接触试电笔的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3)在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但没有电流通过,而且电灯与火线断开连接,防止人触及灯泡与火线构成通路,发生触电事故.(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用电知识,要会分析,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二、填空题
16.小乐家的洗衣机在使用时,接触到金属门手柄会“麻手”.可解决的办法是给洗衣机电路    (选填“增接零线”、“加接地线”或“增接熔丝”)
【答案】加接地线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应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洗衣机在使用时,接触到金属门手柄会“麻手”,这就说明出现了漏电现象.若接上地线,即便漏电,电流也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可解决的办法是给洗衣机电路加接地线.
故答案为:加接地线
【分析】对于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了防止外壳带电,外壳要通过地线与大地相通
17.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    .家用电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的电压,应使用    V以下的安全电压.
【答案】断电(切断电源);36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对人体相对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家用电器使用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不安全,所以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断电(切断电源),为了防止触电,确保安全,家用电铃、电推子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分析】安全用电,安全电压。
18.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当因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此时人的电阻明显    (选填“变大”或“变小”). 如图所示,是某商店出售的一套电源插座和插头,请你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说明,该电器产品不符合安全用电规则的地方是    
【答案】变大;变小;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没有安装接地导线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1)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的电阻明显减小,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I=,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很大,人就会有危险.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插座中有三孔插座;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在插头和插座之间要安装接地导线,而该元件没有,因此错误之处是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没有安装接地导线.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没有安装接地导线.
【分析】(1)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与零线或大地构成通路造成的,当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2)按照安全用电原则对插座、插头进行检查,注意三孔插座中有一个孔是接地线的,注意插头是否与插孔中的线对应.
19.小明家里的电路出现了故障,当维修工站在地上维修时,若他一只手不小心碰到了零线,则他    (选填“会”或“不会”)触电.维修好电路以后,维修工检测一下电路中各处是否都有电,他应用试电笔笔尖触碰    (选填“火线”或“零线”)
【答案】不会;火线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当维修工站在地上维修时,若他一只手不小心碰到了零线,则他不会触电,因为零线与大地间不存在电压;
维修好电路以后,维修工检测一下电路中各处是否都有电,他应用试电笔笔尖触碰火线,若氖管发光则有电,若不发光则无电.
故答案为:不会;火线
【分析】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火线使得火线、人体、零线(或大地)形成通路,零线与大地间不存在电压;
辨别火线和零线用测电笔,氖管发光为火线.
20.在家庭电路中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是因为在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会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会    (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学校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电铃与日光灯之间是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能表可以计量用电器    
【答案】变小;变大;220;并联;消耗电能的多少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皮肤在潮湿时人体水分含量变大,水的导电性能较好,所以相当于人体电阻变小;在接触一定电压的电路时,人体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知,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变大.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为了使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电铃与日光灯之间是并联连接的;普通电路中,我们一般消耗的电能是用电能表来测量的.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220;并联;消耗电能的多少
【分析】(1)皮肤在潮湿时考虑人体水分的变化可知电阻的变化,接入电路后考虑人体电压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变化;
(2)知道照明电路的电压以及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普通照明电路中用电能表测量消耗电能的多少.
三、作图题
21.请将下列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连接时要求符合安全用电的规定

【答案】【解答】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电灯的接法:火线首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电灯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电灯的螺旋套.

【分析】电灯的接法:开关控制电灯时和电灯是串联的.火线首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电灯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电灯的螺旋套.火线接在火线上,更换灯泡时更安全.
四、解答题
22.安全用电至关重要,如小明家某天正在煮饭,突然跳闸,所有电器不通电,请帮他分析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如果家中的用电器突然全部停止工作,经检查发现是空气开关跳闸了,即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即有两种可能,即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合理建议:大功率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理有两个,即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23.在家庭电路中,金属外壳用电器为什么外壳必须接地?
【答案】解: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故答案为: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安全第一,利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分析判断.
五、综合题
24.白炽灯泡是常用的普通灯泡,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下列有关白炽灯的几个问题,请你作出简要回答:
(1)灯泡什么时候最容易烧坏?
(2)灯泡的灯丝要绕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电压一定,因此实际功率大
(2)减小散热面积,提高灯丝的温度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1)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电压一定,因此实际功率大。(2)减小散热面积,提高灯丝的温度
【分析】灯泡的原理。
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1)人们往往认为:造成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实际上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人体的电阻并非固定不变的,最不利时人体的电阻只有不到1000Ω,所以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   ,   高压带电体.
(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  )
A.人体带了电
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人体上有电压
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3)利用学过的知识简单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触电危害就越大?
(4)如图是两幅用电安全的宣传画,请你认真观察后给配上合适的宣传词:
图1:    ;
图2:    .
【答案】(1)低压带电体;不靠近
(2)D
(3)【解答】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危害就越大
(4)不要用湿手扳动开关;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2)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危害就越大;
(3)图1、生活用水属于导体,所以不要用湿手扳动开关;
图2、用电器越多,总功率就越大,电路电流就会越大,容易造成火灾,所以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故答案为:(1)低压带电体,不靠近;
(2)D;
(3)根据欧姆定律I= 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危害就越大;
(4)图1:不要用湿手扳动开关;图2: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
(3)根据欧姆定律即可解释电压越高,触电危害就越大;
(4)图1根据安全用电的要求和生活用水的导电性分析后解答;图2根据用电器越多,电路总功率就越大来解释.
1 / 1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节能
B.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C.熔丝(俗称保险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D.高压警示牌提醒我们安全电压为 220V
2.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湿手按开关
B.两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C.在电线上晾衣服
D.切断电源后擦灯泡
3.有关用电常识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绝缘的电线上晾晒衣物
B.触电时可以用绝缘物将电线拨开
C.雷暴时躲在高大浓密的树下安全
D.更换灯泡时没必要断开电源
4.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电极
B.插座中的两个线头接触会出现短路现象
C.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后,直接合上空气开关就可以了
D.家庭电路中,控制各个灯的开关都要安装在火线上
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用电器的三角抽头可以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
B.使用测电笔时,金属体笔尖应该接触被测导线,手指按住金属体笔尾,不能碰到金属体笔尖
C.有人触电时应迅速用手把他拉离电源
D.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6.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B.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向用电器泼水
C.使用电冰箱时,外壳必须接地
D.为了方便,可抓着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
7.如图所示,我国古建筑上的屋脊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其作用是
A.美观 B.相当于风铃
C.相当于避雷针 D.避邪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触电人拉开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9.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B.如果有人触电要先断电后救人
C.用电器失火时,不能向用电器泼水灭火
D.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出现了短路
10.(2016·滨州)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C.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11.(2016·德州)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中插座和电灯是串联的
B.新建楼房中的供电线路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起保险作用的空气开关代替
C.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就是短路造成的
D.正确使用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氖管发光,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12.(2016·菏泽)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B.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他拉开
C.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可以任意安装在火线或零线上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13.(2016·淄博)安全用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做法是(  )
A.用湿手插拔电热器的插头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用一个插座
C.家庭电路中,把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触碰笔尾的金属帽
14.(2016·防城港)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
A.雷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C.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15.(2016·黄石)下列有关家庭用电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高、电阻较小的材料
B.使用螺丝刀形状的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上端的金属帽
C.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连接在火线和该电灯之间
D.小明家正使用着一台110W的电冰箱,当他将60W的台灯的插头插进插座时,灯不亮且空气开关跳闸,则故障可能是台灯断路
二、填空题
16.小乐家的洗衣机在使用时,接触到金属门手柄会“麻手”.可解决的办法是给洗衣机电路    (选填“增接零线”、“加接地线”或“增接熔丝”)
17.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    .家用电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的电压,应使用    V以下的安全电压.
18.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当因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此时人的电阻明显    (选填“变大”或“变小”). 如图所示,是某商店出售的一套电源插座和插头,请你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说明,该电器产品不符合安全用电规则的地方是    
19.小明家里的电路出现了故障,当维修工站在地上维修时,若他一只手不小心碰到了零线,则他    (选填“会”或“不会”)触电.维修好电路以后,维修工检测一下电路中各处是否都有电,他应用试电笔笔尖触碰    (选填“火线”或“零线”)
20.在家庭电路中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是因为在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会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会    (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学校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电铃与日光灯之间是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能表可以计量用电器    
三、作图题
21.请将下列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连接时要求符合安全用电的规定

四、解答题
22.安全用电至关重要,如小明家某天正在煮饭,突然跳闸,所有电器不通电,请帮他分析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23.在家庭电路中,金属外壳用电器为什么外壳必须接地?
五、综合题
24.白炽灯泡是常用的普通灯泡,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下列有关白炽灯的几个问题,请你作出简要回答:
(1)灯泡什么时候最容易烧坏?
(2)灯泡的灯丝要绕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1)人们往往认为:造成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实际上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人体的电阻并非固定不变的,最不利时人体的电阻只有不到1000Ω,所以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   ,   高压带电体.
(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  )
A.人体带了电
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人体上有电压
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3)利用学过的知识简单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触电危害就越大?
(4)如图是两幅用电安全的宣传画,请你认真观察后给配上合适的宣传词:
图1:    ;
图2: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A、使用三孔插座的目的是为了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而不是为了节能,故说法错误;
B、三脚插头内有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在发生漏电时,可将电流导向大地,防止触电,故说法正确;
C、熔丝烧断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说法错误;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不是220V,故说法错误.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开关时,有可能会触电,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B、双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时,易造成低压双线触电,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C、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D、切断电源后再擦灯泡,因电源已切断不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故选D.
【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人体触电的途径有直接触电或间接触电.
3.【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在电线上晾衣服,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A错误;
B、当发现输电线的断头造成触电时,如果走近或拾起,可能造成施救者触电,应用绝缘物将电线拨开,故B正确;
C、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可能造成雷击,故C错误;
D、更换灯泡时为了避免触电,要断开电源,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生活用水属于导体;
B、当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C、当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雷电电流通过大树就会传下来.在传下来的过程中电弧放电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传到地下去,而这样就造成了雷电灾害;
D、为人身及用电器安全,在更换灯泡时,必须使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4.【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A正确;
B、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接触时,一定会出现短路,故B正确;
C、家庭中的空气开关突然跳闸,是由于短路或总功率多大等原因导致电流过大形成的,所以应该先检查电路的故障,排除故障后,在将空气开关复位,故C错误;
D、电灯开关安装在火线上,当开关断开时,灯泡与火线是断开的,人接触灯泡是安全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有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2)电路中不该相连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会出现短路现象.
(3)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后,在没有排除故障之前,不能将开关复位.
(4)安装电灯的开关,要考虑当开关断开时,人触摸灯泡是安全的.
5.【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为了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故不能将带有三线插头的用电器插在两孔插座上工作,故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B、使用测电笔时,笔尖应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不能碰到笔尖,防止发生触电,故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C、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直接去救援,因为人体是导体,如果接触触电人,救援人员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所以一定先切断电源,故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D、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即使断开,电灯或其他用电器仍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故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故选B.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为防止因用电器漏电使其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一般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2)使用测电笔时,笔尖应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不能碰到笔尖,防止发生触电.
(3)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与电源脱离,并进行现场抢救.
(4)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6.【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故A错误;
B、用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若直接用水泼易引发触电,故B错误;
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将外壳接地,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故C正确;
D、用手直接牵拉导线易造成绝缘层破损,引发触电,不能为了图一时方便,抓着导线拉插座上的插头,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2)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3)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
(4)用手直接牵拉导线易造成绝缘层破损,引发触电
7.【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下雨时,一般会有雷电,如果在高大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装置,就能及时把电流倒入大地,从而避免建筑物被雷电击坏;如图所示,我国古建筑上的屋脊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就有避雷针的作用.
故选C.
【分析】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装置,可使云层所带电荷通过避雷针进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
8.【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或使用干木棒等挑开电线,使人迅速脱离带电体,若用手去拉会造成施救者也触电,是错误的,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正确;
D、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或使人迅速脱离带电体,切记不能用手去拉.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熟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做出判断;
(4)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9.【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故A正确;
B、发现有人触电应先断开电源在救人.故B正确;
C、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C正确;
D、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有短路或电路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1)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2)触电原因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
(3)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
(4)当电路中发生电流过大或漏电时,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10.【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A正确;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故B错误;
C、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以防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更换灯泡、移动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3)生活用水属于导体,非常容易导电,绝缘层损坏后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老化后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此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及在使用用电器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电的正确认识.
11.【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我国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并联的,不是串联的,故A不正确;
B、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空气开关来代替,这样更安全、更灵敏,故B正确;
C、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还可能是电路短路,故C不正确;
D、在正确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的氖管发光,电流需要经过人体形成回路,所以电流应该很小,因此电阻需要很大,故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故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开关和它控制的电器串联,各电器之间,插座和电器之间是并联的;(2)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空气开关来代替;(3)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4)正确使用测电笔: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氖管发光,导线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掌握家庭电路中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掌握测电笔的正确使用,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
12.【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
A、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开关断开后,用电器与火线断开,则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故C不符合题意;
D、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用电器漏电后,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2)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3)家庭电路中开关和开关控制的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开关必须与火线相连;(4)使用试电笔时,手只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才能使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
13.【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水是导体,湿手不能插拔插头,否则会触电,故A错误;
B、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B错误;
C、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C错误;
D、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水是导体,湿手不能插拔插头,否则会触电;(2)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3)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4)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此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14.【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雷雨天里,大树也是很好的导体,电流会沿大树传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万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故A错;
B、小孩用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孔内,直接接触火线而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B错;
C、因为湿抹布是导体,当用湿抹布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使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C错;
D、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金属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触电有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特别注意水容易导电,不要把衣服挂在电线上和用湿手拨开关,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
15.【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据焦耳定律可知,保险丝上产生的热量要多,且容易熔断,所以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低、电阻较大的材料,故A错误;
B、使用螺丝刀形状的试电笔时,手指必须触到试电笔上端的金属帽(又叫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
C、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控制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故C正确;
D、小明家正使用着一台110W的电冰箱,当他将60W的台灯的插头插进插座时,总功率不大,此时灯不亮且空气开关跳闸,则故障可能是台灯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据焦耳定律可知,保险丝上产生的热量要多,且容易熔断,所以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低、电阻较大的材料;(2)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方法:站在地上,手接触试电笔的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3)在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但没有电流通过,而且电灯与火线断开连接,防止人触及灯泡与火线构成通路,发生触电事故.(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用电知识,要会分析,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16.【答案】加接地线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应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洗衣机在使用时,接触到金属门手柄会“麻手”,这就说明出现了漏电现象.若接上地线,即便漏电,电流也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可解决的办法是给洗衣机电路加接地线.
故答案为:加接地线
【分析】对于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了防止外壳带电,外壳要通过地线与大地相通
17.【答案】断电(切断电源);36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对人体相对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家用电器使用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不安全,所以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断电(切断电源),为了防止触电,确保安全,家用电铃、电推子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分析】安全用电,安全电压。
18.【答案】变大;变小;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没有安装接地导线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1)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的电阻明显减小,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I=,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很大,人就会有危险.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插座中有三孔插座;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在插头和插座之间要安装接地导线,而该元件没有,因此错误之处是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没有安装接地导线.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没有安装接地导线.
【分析】(1)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与零线或大地构成通路造成的,当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2)按照安全用电原则对插座、插头进行检查,注意三孔插座中有一个孔是接地线的,注意插头是否与插孔中的线对应.
19.【答案】不会;火线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当维修工站在地上维修时,若他一只手不小心碰到了零线,则他不会触电,因为零线与大地间不存在电压;
维修好电路以后,维修工检测一下电路中各处是否都有电,他应用试电笔笔尖触碰火线,若氖管发光则有电,若不发光则无电.
故答案为:不会;火线
【分析】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火线使得火线、人体、零线(或大地)形成通路,零线与大地间不存在电压;
辨别火线和零线用测电笔,氖管发光为火线.
20.【答案】变小;变大;220;并联;消耗电能的多少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皮肤在潮湿时人体水分含量变大,水的导电性能较好,所以相当于人体电阻变小;在接触一定电压的电路时,人体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知,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变大.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为了使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电铃与日光灯之间是并联连接的;普通电路中,我们一般消耗的电能是用电能表来测量的.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220;并联;消耗电能的多少
【分析】(1)皮肤在潮湿时考虑人体水分的变化可知电阻的变化,接入电路后考虑人体电压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变化;
(2)知道照明电路的电压以及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普通照明电路中用电能表测量消耗电能的多少.
21.【答案】【解答】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电灯的接法:火线首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电灯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电灯的螺旋套.

【分析】电灯的接法:开关控制电灯时和电灯是串联的.火线首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电灯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电灯的螺旋套.火线接在火线上,更换灯泡时更安全.
22.【答案】如果家中的用电器突然全部停止工作,经检查发现是空气开关跳闸了,即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即有两种可能,即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合理建议:大功率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理有两个,即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23.【答案】解: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故答案为: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安全第一,利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分析判断.
24.【答案】(1)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电压一定,因此实际功率大
(2)减小散热面积,提高灯丝的温度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1)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电压一定,因此实际功率大。(2)减小散热面积,提高灯丝的温度
【分析】灯泡的原理。
25.【答案】(1)低压带电体;不靠近
(2)D
(3)【解答】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危害就越大
(4)不要用湿手扳动开关;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2)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危害就越大;
(3)图1、生活用水属于导体,所以不要用湿手扳动开关;
图2、用电器越多,总功率就越大,电路电流就会越大,容易造成火灾,所以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故答案为:(1)低压带电体,不靠近;
(2)D;
(3)根据欧姆定律I= 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就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触电危害就越大;
(4)图1:不要用湿手扳动开关;图2: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
(3)根据欧姆定律即可解释电压越高,触电危害就越大;
(4)图1根据安全用电的要求和生活用水的导电性分析后解答;图2根据用电器越多,电路总功率就越大来解释.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