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1.2尿的形成与排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盘龙会考)下列关于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
B.血浆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原尿中不含葡萄糖
D.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CD、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A、C、D不符合题意;
B、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2.(2018·乐山会考)下列不属于肾单位结构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输尿管
【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D
【分析】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3.(2018·滁州)人体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膀胱﹣输尿管﹣体外
D.肾脏﹣输尿管﹣尿道﹣体外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答案为:B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4.(2019八上·深圳期末)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变化特点有( )
A.尿素少了 B.二氧化碳少了
C.营养物质多了 D.氧气多了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会减少,同时肾脏的组织细胞完成呼吸作用需要从血液中获取氧气,同时会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而氧气含量会减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此部分内容理解性的知识点较多,需要结合相关的图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所以,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会减少,起到了净化血液的作用。
5.(2018·昆明)体检时通常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下表是某同学体检报告单中血液和尿液的部分组成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成分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蛋白质
血浆 0.1 0.03 0.72 7.5
尿液 0 1.8 1.1 0.1
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透过肾小囊内壁
B.尿液中尿素浓度上升是因为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C.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一定是因为肾小球有炎症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全部吸收回血的缘故,A不符合题意;
B.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回血液的缘故,B符合题意;
C.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回血液的缘故,肾小管能够重新吸收部分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不能滤过的蛋白质透过去了,但小分子蛋白质可以透过肾小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6.(2018·莱芜)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 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所以当健康成年人大量饮水后,其尿液中排出的葡萄糖不会变,因为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永远为0;水大量增加后,体内要维持渗透压平衡,所以尿液中水和无机盐的比值水会增加。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7.(2018九上·东明期中)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
A.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B.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内流动的都是静脉血
C.入球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出球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D.入球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出球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血液的滤过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所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故答案为:A
【分析】肾单位是构成肾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8.(2018八上·宜兴期中)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葡萄糖 B.水、尿素和无机盐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水、尿素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9.(2018·大庆)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其中②内形成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题图肾单位模式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③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④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通过③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生成主要经过3个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其它物质(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从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肾小球滤过液,即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99%的水分被重吸收,还有葡萄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全部被重吸收到血液中。钠离子、氯离子、水和尿素,虽然在肾小管各段均能重吸收,但主要是在近曲小管重吸收。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尿中有相当一部分物质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它们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的。
10.(2018·淮安)如图表示在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其发生的过程及其部位分别是( )
A.滤过、肾小球 B.滤过、肾小管
C.重吸收、肾小球 D.重吸收、肾小管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符合图中曲线变化的发生过程及其部位分别是重吸收作用、肾小管。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1.(2018·广东)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物的滤出。正常人体不能滤出的物质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所以,不能透过肾小球孔隙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12.(2018·南充)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C.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等物质
D.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外,部分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小分子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可以通过肾小管重吸收回血,而剩下部分水分、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可见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部分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它的主要功能是滤过作用,当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时,并不消耗氧气,所以血液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流动的是动脉血,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某人患了尿毒症不能正常排尿,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成分,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可见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液的形成过程,需要熟知: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是:肾小球这个特殊的结构,肾小球两端为动脉血管,其中流动都是动脉血,因为在肾小球处进行滤过作用时,并不消耗氧气,所以血液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13.(2018·通辽)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代表结构,③和④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大分子蛋白质经①过滤到②中
B.在健康人体内,肾小球末端和肾小管末端流动着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和尿液
C.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D.喝进的部分水随④排出需要经过肾静脉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原尿、④尿液。
A.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滤到②中,A不符合题意;
B.动脉血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肾小球末端仍为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管末端中流动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尿液,B符合题意;
C.当③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而④不含有葡萄糖,C不符合题意;
D.喝进的部分水随尿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4.(2018·遵义)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乙在血浆和肾小管中都有,尿液中没有,是葡萄糖,因为在经过肾小管时,肾小管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了,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所以尿素的含量会增加,所以甲是尿素。
故答案为:C
【分析】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据此答题。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5.(2018·宣城)下列人体器官中,可形象类比为“血液净化器”的是( )
A.血管 B.心脏 C.肾脏 D.肺
【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A不符合题意;
B.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该组织强有力的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因此心脏有血液运输“动力泵”之称,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经过肾脏,将多余的废物形成尿液排出,因此肾是人体的“血液净化器”,C符合题意;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二、判断题
16.(2018七下·端州期末)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管对物质的重新吸收无关.(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外,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尿酸、葡萄糖等被滤过到肾小囊强中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会被重吸返回血液,剩下的部分的无机盐、尿素、水形成尿液,可见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管对物质的重新吸收有关,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7.(2018七下·涟源期末)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也为小动脉。(判断对错)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相连,血液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入肾静脉,可见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肾单位的组成:
18.(2018七下·裕安期末)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19.(2018·湘潭模拟)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其中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命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20.(2018·庄浪模拟)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原尿。(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
21.(2018八上·宜兴期中)图为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1)肾单位由② 、④ 和⑤肾小管组成。在②处发生了 作用,从而使④流的液体是 。
(2)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的病变部位是 。
(3)⑥处流走的液体与①处流进的相比,从成分比例分析,少了最多的一种物质是____。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葡萄糖 D.血细胞
(4)一个人24小时会产生150升的原尿,可是在一天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这是由于 。
【答案】(1)肾小球;肾小囊;滤过;原尿
(2)肾小球
(3)B
(4)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或肾小管能重吸收)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肾单位由②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组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见,在②处发生了滤过作用,从而使④流的液体是原尿。
(2)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会使血细胞和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由于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蛋白质,这些物质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血尿和蛋白尿。因此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3)⑥处流走的液体与①处流进的相比,从成分比例分析,少了最多的一种物质是尿素。
(4)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24小时会产生150升的原尿,可是在一天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2.(2018八上·宜兴期中)下表是对健康人肾动脉中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及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A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B 0.03 0.03 1.80
(1)表中A可能是 ,B可能是 。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 。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变化,说明了肾小球有 作用。
(3)A物质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 具有作用。
(4)检验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可推测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答案】(1)葡萄糖;尿素;原尿
(2)滤过
(3)重吸收
(4)肾小球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和血浆中都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表中A可能是葡萄糖,血浆、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尿液中的尿素的含量明显升高,因此B可能是尿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原尿。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相比,血浆中有大分子蛋白质,而肾小囊中的液体中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因此说明了肾小球有过滤作用。
(3)A物质葡萄糖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检验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可推测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1.2尿的形成与排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盘龙会考)下列关于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
B.血浆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原尿中不含葡萄糖
D.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2.(2018·乐山会考)下列不属于肾单位结构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输尿管
3.(2018·滁州)人体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膀胱﹣输尿管﹣体外
D.肾脏﹣输尿管﹣尿道﹣体外
4.(2019八上·深圳期末)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变化特点有( )
A.尿素少了 B.二氧化碳少了
C.营养物质多了 D.氧气多了
5.(2018·昆明)体检时通常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下表是某同学体检报告单中血液和尿液的部分组成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成分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蛋白质
血浆 0.1 0.03 0.72 7.5
尿液 0 1.8 1.1 0.1
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透过肾小囊内壁
B.尿液中尿素浓度上升是因为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C.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一定是因为肾小球有炎症
6.(2018·莱芜)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 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 )
A. B.
C. D.
7.(2018九上·东明期中)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
A.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B.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内流动的都是静脉血
C.入球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出球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D.入球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出球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8.(2018八上·宜兴期中)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葡萄糖 B.水、尿素和无机盐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9.(2018·大庆)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其中②内形成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10.(2018·淮安)如图表示在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其发生的过程及其部位分别是( )
A.滤过、肾小球 B.滤过、肾小管
C.重吸收、肾小球 D.重吸收、肾小管
11.(2018·广东)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物的滤出。正常人体不能滤出的物质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大分子蛋白质
12.(2018·南充)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C.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等物质
D.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13.(2018·通辽)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代表结构,③和④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大分子蛋白质经①过滤到②中
B.在健康人体内,肾小球末端和肾小管末端流动着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和尿液
C.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D.喝进的部分水随④排出需要经过肾静脉
14.(2018·遵义)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15.(2018·宣城)下列人体器官中,可形象类比为“血液净化器”的是( )
A.血管 B.心脏 C.肾脏 D.肺
二、判断题
16.(2018七下·端州期末)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管对物质的重新吸收无关.(判断对错)
17.(2018七下·涟源期末)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也为小动脉。(判断对错)
18.(2018七下·裕安期末)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判断对错)
19.(2018·湘潭模拟)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判断对错)
20.(2018·庄浪模拟)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原尿。(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1.(2018八上·宜兴期中)图为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1)肾单位由② 、④ 和⑤肾小管组成。在②处发生了 作用,从而使④流的液体是 。
(2)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的病变部位是 。
(3)⑥处流走的液体与①处流进的相比,从成分比例分析,少了最多的一种物质是____。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葡萄糖 D.血细胞
(4)一个人24小时会产生150升的原尿,可是在一天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这是由于 。
22.(2018八上·宜兴期中)下表是对健康人肾动脉中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及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A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B 0.03 0.03 1.80
(1)表中A可能是 ,B可能是 。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 。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变化,说明了肾小球有 作用。
(3)A物质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 具有作用。
(4)检验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可推测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CD、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A、C、D不符合题意;
B、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2.【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D
【分析】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3.【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答案为:B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4.【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会减少,同时肾脏的组织细胞完成呼吸作用需要从血液中获取氧气,同时会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而氧气含量会减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此部分内容理解性的知识点较多,需要结合相关的图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所以,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会减少,起到了净化血液的作用。
5.【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全部吸收回血的缘故,A不符合题意;
B.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回血液的缘故,B符合题意;
C.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回血液的缘故,肾小管能够重新吸收部分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不能滤过的蛋白质透过去了,但小分子蛋白质可以透过肾小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6.【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所以当健康成年人大量饮水后,其尿液中排出的葡萄糖不会变,因为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永远为0;水大量增加后,体内要维持渗透压平衡,所以尿液中水和无机盐的比值水会增加。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7.【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血液的滤过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所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故答案为:A
【分析】肾单位是构成肾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8.【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水、尿素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9.【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题图肾单位模式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③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④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通过③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生成主要经过3个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其它物质(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从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肾小球滤过液,即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99%的水分被重吸收,还有葡萄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全部被重吸收到血液中。钠离子、氯离子、水和尿素,虽然在肾小管各段均能重吸收,但主要是在近曲小管重吸收。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尿中有相当一部分物质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它们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的。
10.【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符合图中曲线变化的发生过程及其部位分别是重吸收作用、肾小管。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1.【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所以,不能透过肾小球孔隙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D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12.【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外,部分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小分子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可以通过肾小管重吸收回血,而剩下部分水分、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可见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部分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它的主要功能是滤过作用,当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时,并不消耗氧气,所以血液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流动的是动脉血,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某人患了尿毒症不能正常排尿,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成分,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可见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液的形成过程,需要熟知: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是:肾小球这个特殊的结构,肾小球两端为动脉血管,其中流动都是动脉血,因为在肾小球处进行滤过作用时,并不消耗氧气,所以血液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13.【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原尿、④尿液。
A.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滤到②中,A不符合题意;
B.动脉血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肾小球末端仍为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管末端中流动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尿液,B符合题意;
C.当③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而④不含有葡萄糖,C不符合题意;
D.喝进的部分水随尿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4.【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乙在血浆和肾小管中都有,尿液中没有,是葡萄糖,因为在经过肾小管时,肾小管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了,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所以尿素的含量会增加,所以甲是尿素。
故答案为:C
【分析】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据此答题。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5.【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A不符合题意;
B.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该组织强有力的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因此心脏有血液运输“动力泵”之称,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经过肾脏,将多余的废物形成尿液排出,因此肾是人体的“血液净化器”,C符合题意;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外,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尿酸、葡萄糖等被滤过到肾小囊强中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会被重吸返回血液,剩下的部分的无机盐、尿素、水形成尿液,可见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管对物质的重新吸收有关,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相连,血液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入肾静脉,可见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肾单位的组成: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其中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命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21.【答案】(1)肾小球;肾小囊;滤过;原尿
(2)肾小球
(3)B
(4)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或肾小管能重吸收)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肾单位由②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组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见,在②处发生了滤过作用,从而使④流的液体是原尿。
(2)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会使血细胞和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由于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蛋白质,这些物质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血尿和蛋白尿。因此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3)⑥处流走的液体与①处流进的相比,从成分比例分析,少了最多的一种物质是尿素。
(4)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24小时会产生150升的原尿,可是在一天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2.【答案】(1)葡萄糖;尿素;原尿
(2)滤过
(3)重吸收
(4)肾小球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和血浆中都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表中A可能是葡萄糖,血浆、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尿液中的尿素的含量明显升高,因此B可能是尿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原尿。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相比,血浆中有大分子蛋白质,而肾小囊中的液体中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因此说明了肾小球有过滤作用。
(3)A物质葡萄糖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检验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可推测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