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11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11张幻灯片)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30 16: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语 文
教与学学导练
七年级 · 上册 · 配部编版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目录
峨眉山月歌
01
江南逢李龟年
0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03
夜上受降城闻笛
04
峨眉山月歌
一、默写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理解性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意境清朗,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三、主旨理解
全诗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江南逢李龟年
一、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理解性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盛世的深情怀念。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
三、主旨理解
诗人通过往昔和今日的对比,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岐王宅里寻常见
落花时节又逢君
正是江南好风景
崔九堂前几度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默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二、理解性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紧扣题目中的“九日”,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凉景况。
(2)“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渲染了诗人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
三、主旨理解
诗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强欲登高去
遥怜故园菊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默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理解性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诗人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借苍凉旷远之景,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写情,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深重和急切的思乡之情。
三、主旨理解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通过描写征人眼前之景、闻笛之情,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回乐烽前沙似雪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
受降城外月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