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6 14:28:27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基础题
1.能证明地球是圆形的实例是(  )
A.铅笔在篮球表面移动 B.天空是半圆形
C.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麦哲伦的环球航线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答案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2.(2018七上·长兴月考)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观察日食现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形状,即地球的外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解答】①日月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和月球绕地球旋转导致,与地球形状无关;故①错误;
②眺望远方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见船身,说明地球是球体;故②正确;
③麦哲伦航行,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最终回到起点,说明地球是球体;故③正确;
④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三球共线导致的一种天文现象,与地球形状无关;故④
错误;
故答案为:C。
3.(2018七上·嘉兴期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形状,即地球的外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解答】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刚开始人类活动范围很小,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随着技术和航海的发展,认为地球是一个正球体,直到航天技术的发展,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后,才正确的认知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4.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从古老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到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时地球影子是弧形的推断地球是圆形的再到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最早证实地球是个球体,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相片,形象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故顺序为①→②→④→③。
故答案:A
5.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月食发生时,月面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而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答案为:A。
6.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正确的是(  )
A.6 371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
B.6 378千米;4万千米;5.1平方千米
C.6 357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
D.6 371千米;4千米;5.1平方千米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 千米。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解答】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6371.004千米 ,赤道周长40 075.24千米(相当于8万多华里),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公里 ,所以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7.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 B.地幔顶部 C.地核 D.上地幔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50-25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的规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陆之下位置较深(深度在120km以下)。
【解答】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层,岩石处于高温岩熔状态,推测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软流层以上是岩石圈。
故答案为:D。
8.岩石圈包括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中岩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
【解答】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选项中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9.经过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千米,极半径是   千米,因此,地球是一个   、   的不规则球体,它的赤道周长为   千米。
【答案】6387;6357;两极稍扁;赤道略鼓;4万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解答】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故答案为:6378;6357;两极稍扁;赤道略鼓;4万。
10.葡萄牙航海家   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形。
【答案】麦哲伦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答案为:麦哲伦。
11.(2018七上·杭州期中)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陆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⑤麦哲伦航海;⑥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请判断其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答案】②③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麦哲伦航海;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 有很多方面可以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比如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麦哲伦航海;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但是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 ②③
二、中档题
12.(2019·苍南模拟)地球内部有一个“液态区”,区内物质一旦冲出地表,就形成火山和岩浆,该“液态区”位于(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地壳或地核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 地壳下面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解答】地球的地幔部分有一个液态层,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故答案为:C
13.(2019七上·秀洲期末)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解答】A.该句诗描述的现象与天体运动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A错误;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地形有关;故B错误;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述的是想要看的更远,就要站得更高,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故C正确;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节气,与地球形状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这一理论的说法,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C.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评
D.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大飞跃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科学发展的理解。
【解答】科学理论的提出受到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科学技术的限制,每一种的科学理论都是不断发展,并不断修正的过程,所以现在我们知道张衡这一理论是不科学的,但他的理论促进了人们对地球的认知;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1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下面的月食图片哪一个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明确在月食中那一部分的形状代表的是地球。
【解答】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此时看到的地球的形状是里面的弧形,外面的弧形是月亮的性质,所以C错误。
故答案为:C
16.(2019七上·宁波期末)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人造卫星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现象、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解答】A、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为圆形,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符合题意;
C、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只是个模拟实验,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B
17.(2018七上·天台月考)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一层是   。
(2)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对应   ;蛋白对应地球的    ;蛋黄对应地球的    。
【答案】(1)地壳
(2)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由三层构成,从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解答】(1)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薄;
(2)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相似,蛋壳对应地壳;蛋白对应地幔;蛋黄对应地核;
故答案为:(1)地壳;(2)地壳;地幔;地核。
三、拓展题
18.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
(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   (填“球面”或“水平板”)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   。
【答案】(1)粉笔的长短不变
(2)粉笔由下端开始变短
(3)球面;球面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结合课堂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解答】(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看到的现象是粉笔的长短不变。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看到的现象是粉笔由下端开始变短。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球面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球面。
故答案为:(1)粉笔的长短不变;(2)粉笔由下端开始变短;(3)球面;球面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基础题
1.能证明地球是圆形的实例是(  )
A.铅笔在篮球表面移动 B.天空是半圆形
C.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2018七上·长兴月考)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观察日食现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七上·嘉兴期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4.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5.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月食发生时,月面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正确的是(  )
A.6 371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
B.6 378千米;4万千米;5.1平方千米
C.6 357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
D.6 371千米;4千米;5.1平方千米
7.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 B.地幔顶部 C.地核 D.上地幔
8.岩石圈包括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中岩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9.经过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千米,极半径是   千米,因此,地球是一个   、   的不规则球体,它的赤道周长为   千米。
10.葡萄牙航海家   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形。
11.(2018七上·杭州期中)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陆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⑤麦哲伦航海;⑥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请判断其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二、中档题
12.(2019·苍南模拟)地球内部有一个“液态区”,区内物质一旦冲出地表,就形成火山和岩浆,该“液态区”位于(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地壳或地核
13.(2019七上·秀洲期末)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4.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这一理论的说法,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C.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评
D.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大飞跃
1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下面的月食图片哪一个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A. B. C. D.
16.(2019七上·宁波期末)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人造卫星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17.(2018七上·天台月考)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一层是   。
(2)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对应   ;蛋白对应地球的    ;蛋黄对应地球的    。
三、拓展题
18.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
(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   (填“球面”或“水平板”)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麦哲伦的环球航线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答案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形状,即地球的外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解答】①日月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和月球绕地球旋转导致,与地球形状无关;故①错误;
②眺望远方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见船身,说明地球是球体;故②正确;
③麦哲伦航行,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最终回到起点,说明地球是球体;故③正确;
④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三球共线导致的一种天文现象,与地球形状无关;故④
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形状,即地球的外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解答】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刚开始人类活动范围很小,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随着技术和航海的发展,认为地球是一个正球体,直到航天技术的发展,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后,才正确的认知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从古老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到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时地球影子是弧形的推断地球是圆形的再到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最早证实地球是个球体,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相片,形象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故顺序为①→②→④→③。
故答案:A
5.【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而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 千米。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解答】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6371.004千米 ,赤道周长40 075.24千米(相当于8万多华里),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公里 ,所以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50-25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的规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陆之下位置较深(深度在120km以下)。
【解答】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层,岩石处于高温岩熔状态,推测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软流层以上是岩石圈。
故答案为:D。
8.【答案】D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
【解答】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选项中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9.【答案】6387;6357;两极稍扁;赤道略鼓;4万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解答】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故答案为:6378;6357;两极稍扁;赤道略鼓;4万。
10.【答案】麦哲伦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答案为:麦哲伦。
11.【答案】②③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麦哲伦航海;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 有很多方面可以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比如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麦哲伦航海;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但是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 ②③
12.【答案】C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 地壳下面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解答】地球的地幔部分有一个液态层,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解答】A.该句诗描述的现象与天体运动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A错误;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地形有关;故B错误;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述的是想要看的更远,就要站得更高,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故C正确;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节气,与地球形状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科学发展的理解。
【解答】科学理论的提出受到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科学技术的限制,每一种的科学理论都是不断发展,并不断修正的过程,所以现在我们知道张衡这一理论是不科学的,但他的理论促进了人们对地球的认知;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明确在月食中那一部分的形状代表的是地球。
【解答】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此时看到的地球的形状是里面的弧形,外面的弧形是月亮的性质,所以C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现象、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解答】A、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为圆形,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符合题意;
C、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只是个模拟实验,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B
17.【答案】(1)地壳
(2)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由三层构成,从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解答】(1)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薄;
(2)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相似,蛋壳对应地壳;蛋白对应地幔;蛋黄对应地核;
故答案为:(1)地壳;(2)地壳;地幔;地核。
18.【答案】(1)粉笔的长短不变
(2)粉笔由下端开始变短
(3)球面;球面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结合课堂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解答】(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看到的现象是粉笔的长短不变。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看到的现象是粉笔由下端开始变短。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球面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球面。
故答案为:(1)粉笔的长短不变;(2)粉笔由下端开始变短;(3)球面;球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