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基础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草莓酱 B.蒸馏水 C.蔗糖水 D.玉米糊
2.(2019七下·余姚期末)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汽水 C.牛奶 D.矿泉水
3.(2019·鄞州模拟)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取用液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4. 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食盐 C.白糖 D.植物油
5.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6.(2018八上·杭州月考)将少量的以下液体: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⑧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②④⑦⑧ B.②④⑥⑦⑧ C.①②④⑦⑧ D.②③④⑦⑧
7.(2017七下·宁波月考)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可用 取用,取用粉末状的可用 或 。
8.(2017七下·宁海期中)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①牛奶 ②黄河水 ③粉笔灰混合水 ④矿泉水 ⑤碘酒 ⑥色拉油混合水
9.在一支试管内装入3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到 ;振荡后观察到 ;静置一会儿,观察到 ;向试管滴加几滴“餐洗净”,振荡后观察到 ;静置一会儿,观察到 ;“餐洗净”在这里起 作用,它使植物油的 分散到水中形成 的乳浊液.
10.(2018八上·秀洲期中)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面粉,③味精,④白糖,⑤泥土,⑥肥皂水,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
11.把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的编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肉眼能看到分散系里的固体小颗粒
C.是混合物
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E.久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
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
(1)溶液 ;
(2)悬浊液 ;
(3)乳浊液 。
二、中档题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13.(2018八上·青田月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剂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14.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 .(填试管编号)
15.(2018八上·义乌月考)把少量下列物质:A胡椒粉、B食盐、 C植物油 、D蔗糖、 E肥皂、 F酒精、G泥土、 H冰块、J面粉分别放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填序号,下同), 得到悬浊液的有 。
三、拓展题
16.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草莓酱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玉米糊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据此选择。
【解答】A.碘酒是由2%-7%的碘单质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于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溶液,故A不合题意;
B.汽水其实只是一种清凉饮料,是二氧化碳,糖﹑柠檬酸﹑香精﹑食用色素等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汽水是溶液,故B不合题意;
C.牛奶属于乳浊液,它本身并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后,牛肉就会变得不均匀,故C符合题意;
D.矿泉水里含有许多无机盐离子,还溶解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是均一稳定的,因此它是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俯视读数,读数比真实值偏大,仰视则相反。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置,这样药液腐蚀橡胶乳头。倾倒液体时,需要注意的是: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残留在瓶塞上的污物污染原瓶里的药液;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手拿容器的中上部,并使其稍微倾斜;使瓶口紧挨着容器口,边倒边看,让液体沿器壁缓缓地流入容器底部。
【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不能倒置,否则药品容易腐蚀胶头滴管的橡胶乳头;故A错误;
B、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
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残留在瓶塞上的污物污染原瓶里的药液;故C错误;
D、试管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A、味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5.【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乳化原理和溶解原理的区别分析。
【解答】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属于乳化原理,符合题意;
B、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溶解原理,不符合题意;
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溶解原理,不符合题意;
D、 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是溶解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据此判断。
【解答】①橄榄油和⑤肥皂不溶于水,放到水里是小液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③冰块和水是同种物质,因此它们构成一种纯净物,而不是溶液;
⑥面粉难溶于水,把面粉放到水里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②醋、④白糖、⑦味精、⑧食盐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属于溶液。
故选A。
7.【答案】镊子;药匙;纸槽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通过本题可知,物质的取放,不同的实验物品应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操作,切忌一概而论,此题是关于固体药物取放的问题,要根据药品的状态决定正确的操作。
【解答】在取放药品时,一定根据药品的状态决定:
①若药品为粉末状时,可以选用药匙或纸槽水平放置,然后缓缓将试管竖起即可;避免药品附着试管壁上;
②若取放的物品为块状,则应用镊子缓缓放入水平的试管壁,让固体物缓缓滑下即可。
故答案为:镊子,药匙、纸槽。
8.【答案】②③;④⑤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乳浊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进行解答。
【解答】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矿泉水均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属于溶液;牛奶,色拉油混合水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黄河水 、粉笔灰混合水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故答案为:②③,④⑤。
9.【答案】植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浮于水面,分为上下两层;浑浊的液体;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得到浑浊的液体;液体不再分层;乳化;大的油滴;稳定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油难溶于水,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植物油难溶于水,在一支试管内装入3mL水和几滴植物油,会观察到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浮于水面,分为上下两层;振荡后,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一会儿,观察到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
向试管滴加几滴“餐洗净”,餐洗净”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它使植物油的大的油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滴的乳浊液;振荡后观察到;静置一会儿,观察到液体不再分层.
故答案为:植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浮于水面,分为上下两层;浑浊的液体;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得到浑浊的液体;液体不再分层;乳化;大的油滴;稳定.
10.【答案】②⑤;①⑥;③④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定义分析;区分溶液和浊液就是要看形成的混合物是否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解答】 ①植物油、⑥肥皂水加入水中以小液滴分散,形成乳浊液;②面粉、⑤泥土加入水中以固体小颗粒分散,形成的是浊液;③味精、④白糖加入水中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形成是溶液;
故答案为: ②⑤ ; ①⑥ ; ③④ 。
11.【答案】(1)ACDF
(2)BC
(3)CE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乳浊液是指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并且溶液还是混合物;其包含溶质和溶剂两部分;溶液呈现的视觉效果通常是透明的;所以ACDF正确;故答案为:ACDF;
(2)悬浊液是不溶或难溶的固体溶于溶剂中形成的,所以也包含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的混合物,且久置后会分层,实现固液分离;则BC正确;故答案为:BC;
(3)乳浊液是不溶或难溶于溶剂的固体,在溶剂中溶解后形成的,所以依然是由溶剂和溶质构成的混合物,久置后会分层,形成两层液体层;故答案为:CE;
故答案为:(1)ACDF;(2)BC;(3)CE。
12.【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A、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可以有颜色;C、溶液中溶剂不一定是水;D、根据溶液的组成.
【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
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B错;
C、溶液中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错;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要洗净衣服上的碘,不但碘的溶解性要强,还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
【解答】A.碘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A错误;
B.碘能溶解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故B错误;
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污,故C正确;
D.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挥发有毒,不能使用,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试管中得到的是乳浊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悬浊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A试管中小液滴和水分层,B试管中悬浮在水面上固体沉淀下来,溶液具有稳定性,C试管中无变化.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C中的液体,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都是混合物.
【分析】可以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BDF;AGJ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是指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透明液体;(2)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悬浊液,特点不稳定,久置分层;(3)液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特点不稳定,久置分层。
【解答】在“A胡椒粉、B食盐、 C植物油 、D蔗糖、 E肥皂、 F酒精、G泥土、 H冰块、J面粉”这些物质中,能形成溶液的有:B食盐、D蔗糖、F酒精;形成悬浊液的有:A胡椒粉、G泥土、J面粉。
故答案为:B、D、F;A、G、J
16.【答案】(1)碘;汽油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1)碘的汽油溶液,则溶质是碘,而溶剂是汽油;故答案为:碘;汽油;
(2)①乙同学的画图是碘分子主要分布在下层,而上册几乎没有;故答案为:下层颜色深上层较浅;
②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质的分布是均匀的,只有甲符合;故答案为:甲;
故答案为:(1)碘;汽油;(2)下层颜色深上层较浅;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基础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草莓酱 B.蒸馏水 C.蔗糖水 D.玉米糊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草莓酱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玉米糊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2.(2019七下·余姚期末)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汽水 C.牛奶 D.矿泉水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据此选择。
【解答】A.碘酒是由2%-7%的碘单质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于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溶液,故A不合题意;
B.汽水其实只是一种清凉饮料,是二氧化碳,糖﹑柠檬酸﹑香精﹑食用色素等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汽水是溶液,故B不合题意;
C.牛奶属于乳浊液,它本身并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后,牛肉就会变得不均匀,故C符合题意;
D.矿泉水里含有许多无机盐离子,还溶解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是均一稳定的,因此它是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2019·鄞州模拟)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取用液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俯视读数,读数比真实值偏大,仰视则相反。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置,这样药液腐蚀橡胶乳头。倾倒液体时,需要注意的是: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残留在瓶塞上的污物污染原瓶里的药液;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手拿容器的中上部,并使其稍微倾斜;使瓶口紧挨着容器口,边倒边看,让液体沿器壁缓缓地流入容器底部。
【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不能倒置,否则药品容易腐蚀胶头滴管的橡胶乳头;故A错误;
B、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
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残留在瓶塞上的污物污染原瓶里的药液;故C错误;
D、试管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 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食盐 C.白糖 D.植物油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解:A、味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5.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乳化原理和溶解原理的区别分析。
【解答】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属于乳化原理,符合题意;
B、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溶解原理,不符合题意;
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溶解原理,不符合题意;
D、 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是溶解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2018八上·杭州月考)将少量的以下液体: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⑧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②④⑦⑧ B.②④⑥⑦⑧ C.①②④⑦⑧ D.②③④⑦⑧
【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据此判断。
【解答】①橄榄油和⑤肥皂不溶于水,放到水里是小液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③冰块和水是同种物质,因此它们构成一种纯净物,而不是溶液;
⑥面粉难溶于水,把面粉放到水里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②醋、④白糖、⑦味精、⑧食盐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属于溶液。
故选A。
7.(2017七下·宁波月考)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可用 取用,取用粉末状的可用 或 。
【答案】镊子;药匙;纸槽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通过本题可知,物质的取放,不同的实验物品应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操作,切忌一概而论,此题是关于固体药物取放的问题,要根据药品的状态决定正确的操作。
【解答】在取放药品时,一定根据药品的状态决定:
①若药品为粉末状时,可以选用药匙或纸槽水平放置,然后缓缓将试管竖起即可;避免药品附着试管壁上;
②若取放的物品为块状,则应用镊子缓缓放入水平的试管壁,让固体物缓缓滑下即可。
故答案为:镊子,药匙、纸槽。
8.(2017七下·宁海期中)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①牛奶 ②黄河水 ③粉笔灰混合水 ④矿泉水 ⑤碘酒 ⑥色拉油混合水
【答案】②③;④⑤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乳浊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进行解答。
【解答】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矿泉水均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属于溶液;牛奶,色拉油混合水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黄河水 、粉笔灰混合水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故答案为:②③,④⑤。
9.在一支试管内装入3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到 ;振荡后观察到 ;静置一会儿,观察到 ;向试管滴加几滴“餐洗净”,振荡后观察到 ;静置一会儿,观察到 ;“餐洗净”在这里起 作用,它使植物油的 分散到水中形成 的乳浊液.
【答案】植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浮于水面,分为上下两层;浑浊的液体;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得到浑浊的液体;液体不再分层;乳化;大的油滴;稳定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油难溶于水,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植物油难溶于水,在一支试管内装入3mL水和几滴植物油,会观察到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浮于水面,分为上下两层;振荡后,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一会儿,观察到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
向试管滴加几滴“餐洗净”,餐洗净”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它使植物油的大的油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滴的乳浊液;振荡后观察到;静置一会儿,观察到液体不再分层.
故答案为:植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浮于水面,分为上下两层;浑浊的液体;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得到浑浊的液体;液体不再分层;乳化;大的油滴;稳定.
10.(2018八上·秀洲期中)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面粉,③味精,④白糖,⑤泥土,⑥肥皂水,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
【答案】②⑤;①⑥;③④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定义分析;区分溶液和浊液就是要看形成的混合物是否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解答】 ①植物油、⑥肥皂水加入水中以小液滴分散,形成乳浊液;②面粉、⑤泥土加入水中以固体小颗粒分散,形成的是浊液;③味精、④白糖加入水中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形成是溶液;
故答案为: ②⑤ ; ①⑥ ; ③④ 。
11.把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的编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肉眼能看到分散系里的固体小颗粒
C.是混合物
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E.久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
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
(1)溶液 ;
(2)悬浊液 ;
(3)乳浊液 。
【答案】(1)ACDF
(2)BC
(3)CE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乳浊液是指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并且溶液还是混合物;其包含溶质和溶剂两部分;溶液呈现的视觉效果通常是透明的;所以ACDF正确;故答案为:ACDF;
(2)悬浊液是不溶或难溶的固体溶于溶剂中形成的,所以也包含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的混合物,且久置后会分层,实现固液分离;则BC正确;故答案为:BC;
(3)乳浊液是不溶或难溶于溶剂的固体,在溶剂中溶解后形成的,所以依然是由溶剂和溶质构成的混合物,久置后会分层,形成两层液体层;故答案为:CE;
故答案为:(1)ACDF;(2)BC;(3)CE。
二、中档题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A、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可以有颜色;C、溶液中溶剂不一定是水;D、根据溶液的组成.
【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
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B错;
C、溶液中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错;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13.(2018八上·青田月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剂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要洗净衣服上的碘,不但碘的溶解性要强,还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
【解答】A.碘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A错误;
B.碘能溶解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故B错误;
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污,故C正确;
D.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挥发有毒,不能使用,故D错误。
故选.C。
14.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 .(填试管编号)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试管中得到的是乳浊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悬浊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A试管中小液滴和水分层,B试管中悬浮在水面上固体沉淀下来,溶液具有稳定性,C试管中无变化.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C中的液体,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都是混合物.
【分析】可以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2018八上·义乌月考)把少量下列物质:A胡椒粉、B食盐、 C植物油 、D蔗糖、 E肥皂、 F酒精、G泥土、 H冰块、J面粉分别放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填序号,下同), 得到悬浊液的有 。
【答案】BDF;AGJ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是指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透明液体;(2)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悬浊液,特点不稳定,久置分层;(3)液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特点不稳定,久置分层。
【解答】在“A胡椒粉、B食盐、 C植物油 、D蔗糖、 E肥皂、 F酒精、G泥土、 H冰块、J面粉”这些物质中,能形成溶液的有:B食盐、D蔗糖、F酒精;形成悬浊液的有:A胡椒粉、G泥土、J面粉。
故答案为:B、D、F;A、G、J
三、拓展题
16.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1)碘;汽油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1)碘的汽油溶液,则溶质是碘,而溶剂是汽油;故答案为:碘;汽油;
(2)①乙同学的画图是碘分子主要分布在下层,而上册几乎没有;故答案为:下层颜色深上层较浅;
②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质的分布是均匀的,只有甲符合;故答案为:甲;
故答案为:(1)碘;汽油;(2)下层颜色深上层较浅;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