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重点难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体会和鉴别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链接】
为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物体运动,仅仅知道物体动与不动是不全面的,还应该需要一些其它的物理量。譬如“物体何时运动”、“运动了多长时间”、“何时停止运动”等等。
【学习过程】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联系生活,举几个表示“时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生活,举几个表示“时间”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看“时间轴”(课本P14 图1.2-1)
二、路程和位移
1.什么是路程?
2.什么是位移?
位移的方向:从________位置指向_______位置。
3.在虚线框内画出你上学的路程,并标出位移。(通校生家-学校;住校生宿舍-教师,标明主要位置名称)
三、矢量和标量
1.什么是矢量?你学过的物理量有哪些?
2.什么是标量?你学过的物理量有哪些?
3.矢量、标量的运算法则相同吗?(参考课本P15 思考与讨论)你能总结一下标量的运算法则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表达式的文字描述为: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物体的末位置减去初位置。
思考:“位置”或“位移”前边的“-”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训练测试】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B.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行走的人可能是静止的
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
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从北京开往宜昌的火车预计13点到站
B.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点开播
C.某场足球赛伤停补时3分钟
D.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
3.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4.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等于位移的大小
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
C.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
D.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出租汽车按路程收费
②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
③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
④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学习反思】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1、怎样到达 ——路程;
2、到了那里——位移;
二者的区分非常的关键:即标量和矢量的区别;通过总位移的计算,关键让学生深深感受一下代数加法和矢量加法的区别,代数加法不在适应矢量的计算。
3、应用——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位移和坐标变化量的关系,数学正负号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