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06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06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16 16:51:37

文档简介

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06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龙湖期中)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D.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不符合题意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不符合题意
C、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C符合题意;
D、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离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
C根据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解答
D根据氢原子中不含中子解答
2.(2019九上·龙湖期中)2014年,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117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7 B.174 C.291 D.408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该原子的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为291,中子数为17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3.(2019·东台模拟)妈妈烘培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蛋糕散发阵阵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蛋糕香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4.(2019·靖江模拟)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化银的化学式:AgCl2 B.硅的元素符号:SI
C.两个氮原子:2N D.碳酸根离子:CO3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故不符合题意;
B、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不符合题意;
C、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符合题意;
D、碳酸根离子的符号为CO32-,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价的规则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
B、依据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判断
C、依据一个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写成系数形式;
D、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判断;
5.(2019·靖江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离子
C.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解析】【解答】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无中子,故符合题意;
B、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离子,如铵根离子也属于阳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C、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但碳酸钠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理解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
B、理解氢离子和铵根离子都是阳离子;
C、理解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如氧气和臭氧以及碳元素组成各种单质;
D、理解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而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6.(2019·洪湖模拟)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浓氨水挥发是氨分子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地方的过程,是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后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汞原子的体积变大,B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是固体二氧化碳在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C不符合题意;
D、一滴水的体积本身就非常小只有大约0.05mL,质量大约0.05g,但其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又间隔,据此分析
7.(2019·桐城模拟)近年来氯化镁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氯元素和镁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
B.两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
C.两元素组成的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不符合题意;
B、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均位于第三周期,不符合题意;
C、两元素组成的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符合题意;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判断。
8.(2019·紫金模拟)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得到氢气是因为水中有氢元素,符合题意;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及电解水的结论进行分析。
9.(2019·云阳模拟)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各选项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10.(2018·重庆模拟)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2H+、O2- B.H2O C.H、O D.H2、O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可以表示为H2O。
故答案为:B。
【分析】水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据此分析。
11.(2018·重庆模拟)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硬度和强度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元素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知识点】生铁和钢;元素的概念;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A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B不符合题意;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是元素组成不同,C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铁和钢中的成分分析
B、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D、根据碳单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12.(2019·合肥模拟)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概念m和n之间的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m 化石燃料 纯净物 原子核 化合反应
n 酒精 单质 电子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包括酒精,A不符合题意;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因此单质属于纯净物,B符合题意;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二者属于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反应的化学反应,它们是交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酒精可以通过粮食酿造得到分析
B、根据纯净物和单子的概念分析
C、根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分析
D、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分析
13.(2019·新华模拟)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玻璃、沥青、海波都属于非晶体
B.干燥木头、铁、铜都属于导体
C.纯碱、烧碱、草木灰均属于碱
D.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海波属于晶体,玻璃和沥青属于非晶体,A不符合题意
B. 干燥木头不能导电不是导体,A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都是盐,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镁、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硫都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氧化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方法分析
B、根据导体的判断依据分析
C、根据碱的概念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14.(2019·淮南模拟)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 铝原子结构
B.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物质的分类
D. 不饱和溶液、稀溶液关系模型
【答案】D
【知识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吕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A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B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与化合物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B、根据地壳中所含的元素分析
C、根据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分析
D、根据溶液的饱和与浓稀无关分析
15.(2019九上·云县期末)下列物质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
A.混合物:纯净的空气、自来水、石油
B.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氧化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水蒸气
D.单质:石墨、氧气、铁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的空气、自来水、石油都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干冰、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五氧化二磷都属于纯净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水蒸气都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选项符合题意;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石墨、氧气、铁都属于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和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即可判断。
1 / 1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06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龙湖期中)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D.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2.(2019九上·龙湖期中)2014年,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117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7 B.174 C.291 D.408
3.(2019·东台模拟)妈妈烘培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4.(2019·靖江模拟)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化银的化学式:AgCl2 B.硅的元素符号:SI
C.两个氮原子:2N D.碳酸根离子:CO3
5.(2019·靖江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离子
C.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6.(2019·洪湖模拟)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2019·桐城模拟)近年来氯化镁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氯元素和镁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
B.两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
C.两元素组成的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8.(2019·紫金模拟)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电解水得到氢气 水中有氢分子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9.(2019·云阳模拟)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
10.(2018·重庆模拟)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2H+、O2- B.H2O C.H、O D.H2、O
11.(2018·重庆模拟)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硬度和强度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元素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2019·合肥模拟)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概念m和n之间的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m 化石燃料 纯净物 原子核 化合反应
n 酒精 单质 电子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13.(2019·新华模拟)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玻璃、沥青、海波都属于非晶体
B.干燥木头、铁、铜都属于导体
C.纯碱、烧碱、草木灰均属于碱
D.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14.(2019·淮南模拟)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 铝原子结构
B.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物质的分类
D. 不饱和溶液、稀溶液关系模型
15.(2019九上·云县期末)下列物质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
A.混合物:纯净的空气、自来水、石油
B.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氧化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水蒸气
D.单质:石墨、氧气、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不符合题意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不符合题意
C、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C符合题意;
D、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离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
C根据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解答
D根据氢原子中不含中子解答
2.【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该原子的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为291,中子数为17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蛋糕散发阵阵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蛋糕香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4.【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故不符合题意;
B、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不符合题意;
C、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符合题意;
D、碳酸根离子的符号为CO32-,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价的规则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
B、依据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判断
C、依据一个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写成系数形式;
D、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判断;
5.【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解析】【解答】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无中子,故符合题意;
B、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离子,如铵根离子也属于阳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C、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但碳酸钠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理解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
B、理解氢离子和铵根离子都是阳离子;
C、理解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如氧气和臭氧以及碳元素组成各种单质;
D、理解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而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6.【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浓氨水挥发是氨分子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地方的过程,是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后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汞原子的体积变大,B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是固体二氧化碳在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C不符合题意;
D、一滴水的体积本身就非常小只有大约0.05mL,质量大约0.05g,但其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又间隔,据此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不符合题意;
B、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均位于第三周期,不符合题意;
C、两元素组成的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符合题意;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判断。
8.【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得到氢气是因为水中有氢元素,符合题意;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及电解水的结论进行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各选项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可以表示为H2O。
故答案为:B。
【分析】水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据此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生铁和钢;元素的概念;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A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B不符合题意;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是元素组成不同,C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铁和钢中的成分分析
B、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D、根据碳单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包括酒精,A不符合题意;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因此单质属于纯净物,B符合题意;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二者属于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反应的化学反应,它们是交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酒精可以通过粮食酿造得到分析
B、根据纯净物和单子的概念分析
C、根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分析
D、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海波属于晶体,玻璃和沥青属于非晶体,A不符合题意
B. 干燥木头不能导电不是导体,A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都是盐,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镁、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硫都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氧化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方法分析
B、根据导体的判断依据分析
C、根据碱的概念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吕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A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B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与化合物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B、根据地壳中所含的元素分析
C、根据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分析
D、根据溶液的饱和与浓稀无关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的空气、自来水、石油都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干冰、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五氧化二磷都属于纯净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水蒸气都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选项符合题意;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石墨、氧气、铁都属于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和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即可判断。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