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17 折线图
一、单选题
1.(2018·重庆模拟)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将铜粉在空气中加热
B.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其中一份加入MnO2
C.将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铜的质量逐渐减小到零,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只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B符合题意;
C、横坐标是稀硫酸的质量,因此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开始应该是产生的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铝生成的氢气多,C不符合题意;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分析
B、根据二氧化锰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增加产量分析
C、根据铝和酸反应的速率快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D、根据将碱滴入盐和酸的溶液中先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2.(2019·安庆模拟)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铝与盐酸反应
B.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C.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D点
D.D点处反应刚好结束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即AB段表示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B符合题意;
C、C点铝已经完全反应,之后氢气不再增加,故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D点,C不符合题意;
D、C点压强最大,产生氢气最多,此时铝已经和盐酸完全反应,C点处反应刚好结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产,所以压强不变;当氧化铝反应完,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据此分析。
3.(2019·嘉定模拟)已知:2CuO+C 2Cu+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CuO 和 C 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 时,开始发生反应
B.t1 和 t2 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b 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d 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C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 t1 时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发生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铜元素存在于固体中,所以 t1 和 t2 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b 是CuO或C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为零,选项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且生成的铜的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d 是二氧化碳的质量,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气体分析,由图像中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图像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4.(2019·道外模拟)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一段镁条,测定溶液反应的不同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图象,请分析其中图象绘制明显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逐渐减少,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盐酸反应完时pH值等于7,但不可能大于7,故A符合题意;
B、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盐酸的质量一定,故质量分数最后降为零,故B不符合题意;
C、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放出的热量越来越少,反应完全后,溶液的温度不再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进行分析。
5.(2019·许昌模拟)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向稀硫酸中不断的加水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溶液的质量开始不为0,B不符合题意;
C、加入的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消耗完盐酸后,碳酸钠才会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C符合题意;
D、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pH增大,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B、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分析
D 、根据酸碱溶液稀释pH只能接近7,不会超过7分析
6.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高温煅烧石灰石
B.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铁粉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灰石煅烧后由氧化钙生成,固体质量减少了但不会变为零,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但是不能增加氧气的量,B不符合题意
C.刚开始溶液是酸性的,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的pH增大,C符合题意
D.由于硫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是一样的,因此生成氢气应该一样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酸钙加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催化加的概念分析
C、根据酸性溶液pH小于7,碱性大于7分析
D、根据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氢气全部来自于酸中分析
7.(2019·云阳模拟)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金属铁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
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导电性
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金属铁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这是因为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钙质量减小,溶液导电性较弱,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质量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B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吸收水蒸气后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和碳酸盐与酸反应都能生成气体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C、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8.(2019·射阳模拟)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表示将一定量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t℃,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Cu(OH)2和CuO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将一定量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剂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t℃,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溶解,最终溶质质量小于开始溶质质量,B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C符合题意;
D、反应的氧化铜、氢氧化铜质量相等时,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多,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铜质量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降温后硝酸钾中溶剂质量不变分析
B、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热量分析
C、根据电解水生成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分析
D、根据酸和碱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反应,先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9.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
A. 在久置的 溶液中滴加盐酸
B. 锌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 往 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
D. 向pH=9的 溶液中不断加水
【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A.在久置的氢氧化钠中会变质产生杂质碳酸钠,加入盐酸后首先反应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开始没有气体,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就会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当反应完后气体就不会增加,A符合题意;
B.锌加入硫酸后氢气会不断的增加,B不符合题意;
C.向硫酸钠和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钡后就会立刻产生硫酸钡沉淀,因为该沉淀不会溶解在水中,所以开始就会产生沉淀,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稀释后溶液的pH值会减少,但是不会变为小于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而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酸碱优先进行。
10.(2019九上·大庆期末)小红同学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溶液中Na2CO3正与BaCl2发生反应
B.②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C.③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
D.④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溶液中BaCl2与Na2CO3恰好反应完全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①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pH值大于7,此时碳酸钠过量,故A不符合题意;
B、②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盐酸已经反应完,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氯化钠和氯化钡,二者都呈中性,此时的溶液pH值等于7,故B符合题意;
C、③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氯化钠的质量达到最大值,说明溶液中的盐酸和氯化钡完全参加了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故C不符合题意;
D、④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氯化钡的质量开始减小,说明此时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而氯化钡和碳酸钠也恰好开始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然后氯化钡再与碳酸钠反应分析。
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 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 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应该逐渐的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固体质量不变,然后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固体质量不变,C符合题意;
D.每64份质量的铜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物的量
B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根据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D根据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加入酸马上产生氢气。A不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应从0开始。B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C不符合题意。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
B根据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解答
C根据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解答
D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先反应,后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解答
13.(2019九上·济宁期末)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氧氢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氧氢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
A. a点溶液为盐酸未全部反应时的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 bd段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图像,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不符合题意;
C. 整个变化过程中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而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不符合题意;
D. d点为氯化镁刚好完全反应的图像,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氢化铀溶液中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氯化镁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析,结合图像中各反应的过程进行判断。
14.(2019九上·广东月考)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下图 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B.曲线①表示的是块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C.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 CO2 质量更多
D.对比曲线①②中的 a、c 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 CO2,粉末状碳酸钙用时更少
【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粉末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比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快,曲线
① 反应的速率快,故事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
B、b点反应任然在进行,B不符合题意
C、 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C不符合题意
D、对比曲线中的a.c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用时更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分析解答
1 / 1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17 折线图
一、单选题
1.(2018·重庆模拟)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将铜粉在空气中加热
B.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其中一份加入MnO2
C.将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2.(2019·安庆模拟)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铝与盐酸反应
B.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C.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D点
D.D点处反应刚好结束
3.(2019·嘉定模拟)已知:2CuO+C 2Cu+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CuO 和 C 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 时,开始发生反应
B.t1 和 t2 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b 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d 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4.(2019·道外模拟)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一段镁条,测定溶液反应的不同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图象,请分析其中图象绘制明显错误的是()
A. B.
C. D.
5.(2019·许昌模拟)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向稀硫酸中不断的加水
6.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高温煅烧石灰石
B.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铁粉
7.(2019·云阳模拟)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金属铁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
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导电性
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8.(2019·射阳模拟)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表示将一定量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t℃,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Cu(OH)2和CuO
A.A B.B C.C D.D
9.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
A. 在久置的 溶液中滴加盐酸
B. 锌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 往 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
D. 向pH=9的 溶液中不断加水
10.(2019九上·大庆期末)小红同学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溶液中Na2CO3正与BaCl2发生反应
B.②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C.③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
D.④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溶液中BaCl2与Na2CO3恰好反应完全
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 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 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13.(2019九上·济宁期末)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氧氢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14.(2019九上·广东月考)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下图 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B.曲线①表示的是块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C.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 CO2 质量更多
D.对比曲线①②中的 a、c 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 CO2,粉末状碳酸钙用时更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铜的质量逐渐减小到零,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只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B符合题意;
C、横坐标是稀硫酸的质量,因此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开始应该是产生的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铝生成的氢气多,C不符合题意;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分析
B、根据二氧化锰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增加产量分析
C、根据铝和酸反应的速率快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D、根据将碱滴入盐和酸的溶液中先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即AB段表示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B符合题意;
C、C点铝已经完全反应,之后氢气不再增加,故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D点,C不符合题意;
D、C点压强最大,产生氢气最多,此时铝已经和盐酸完全反应,C点处反应刚好结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产,所以压强不变;当氧化铝反应完,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据此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 t1 时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发生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铜元素存在于固体中,所以 t1 和 t2 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b 是CuO或C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为零,选项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且生成的铜的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d 是二氧化碳的质量,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气体分析,由图像中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图像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4.【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逐渐减少,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盐酸反应完时pH值等于7,但不可能大于7,故A符合题意;
B、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盐酸的质量一定,故质量分数最后降为零,故B不符合题意;
C、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放出的热量越来越少,反应完全后,溶液的温度不再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进行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溶液的质量开始不为0,B不符合题意;
C、加入的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消耗完盐酸后,碳酸钠才会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C符合题意;
D、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pH增大,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B、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分析
D 、根据酸碱溶液稀释pH只能接近7,不会超过7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灰石煅烧后由氧化钙生成,固体质量减少了但不会变为零,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但是不能增加氧气的量,B不符合题意
C.刚开始溶液是酸性的,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的pH增大,C符合题意
D.由于硫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是一样的,因此生成氢气应该一样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酸钙加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催化加的概念分析
C、根据酸性溶液pH小于7,碱性大于7分析
D、根据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氢气全部来自于酸中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金属铁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这是因为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钙质量减小,溶液导电性较弱,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质量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B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吸收水蒸气后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和碳酸盐与酸反应都能生成气体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C、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将一定量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剂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t℃,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溶解,最终溶质质量小于开始溶质质量,B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C符合题意;
D、反应的氧化铜、氢氧化铜质量相等时,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多,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铜质量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降温后硝酸钾中溶剂质量不变分析
B、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热量分析
C、根据电解水生成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分析
D、根据酸和碱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反应,先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A.在久置的氢氧化钠中会变质产生杂质碳酸钠,加入盐酸后首先反应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开始没有气体,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就会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当反应完后气体就不会增加,A符合题意;
B.锌加入硫酸后氢气会不断的增加,B不符合题意;
C.向硫酸钠和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钡后就会立刻产生硫酸钡沉淀,因为该沉淀不会溶解在水中,所以开始就会产生沉淀,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稀释后溶液的pH值会减少,但是不会变为小于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而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酸碱优先进行。
10.【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①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pH值大于7,此时碳酸钠过量,故A不符合题意;
B、②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盐酸已经反应完,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氯化钠和氯化钡,二者都呈中性,此时的溶液pH值等于7,故B符合题意;
C、③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氯化钠的质量达到最大值,说明溶液中的盐酸和氯化钡完全参加了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故C不符合题意;
D、④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氯化钡的质量开始减小,说明此时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而氯化钡和碳酸钠也恰好开始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然后氯化钡再与碳酸钠反应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应该逐渐的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固体质量不变,然后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固体质量不变,C符合题意;
D.每64份质量的铜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物的量
B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根据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D根据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
12.【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加入酸马上产生氢气。A不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应从0开始。B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C不符合题意。
D.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
B根据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解答
C根据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解答
D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先反应,后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解答
13.【答案】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氧氢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
A. a点溶液为盐酸未全部反应时的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 bd段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图像,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不符合题意;
C. 整个变化过程中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而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不符合题意;
D. d点为氯化镁刚好完全反应的图像,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氢化铀溶液中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氯化镁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析,结合图像中各反应的过程进行判断。
14.【答案】D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粉末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比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快,曲线
① 反应的速率快,故事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
B、b点反应任然在进行,B不符合题意
C、 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C不符合题意
D、对比曲线中的a.c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用时更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分析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