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
司文莘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作用和特点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文明勃兴的先秦文化,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从古文化的旅途中一路走来,我们已深深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绵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一、说教材2.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③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一、说教材2. 教学目标和要求
(2)能力培养:
①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②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③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一、说教材2. 教学目标和要求
(3)情感教育:
①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一、说教材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对这一问题难以产生联想和分析。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1)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2)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3)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在一张卷轴画卷,慢慢地展开,划开了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明。活灵活现印刷术,出现在舞台上,方块汉字连绵起伏,如水波涌动,此消彼长。万里长城的雄伟之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强和伟大,活字印刷术再一次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一、导入新课(2分)
29个焰火脚印沿着北京中轴路走向鸟巢,中国的奥运梦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焰火的瞬间之美,给予了人们希望,美好回忆最好的开始,甜蜜、幸福、遐想……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二) 讲授新课 (28分钟)
第一部分:一、基础闯关,自主学习(5分钟)
(仔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填空,并努力记住这些知识。)
1、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教日历和诗集。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活字印刷术: 时,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
(1)战国:制成“ ”,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 。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由 传入欧洲。
3、火药
(1)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有 、 、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 。
4、 沈括: 时期科学家,著有《 》,他创制的 ,领先世界 多年
5、郭守敬: 时期科学家,他编成的 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 年,还主持开凿了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术有何弊端?材料一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毕,雕版一直堆放在房间里。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费工、费时、费料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毕生发明活字印刷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了哪些进步?有哪些历史作用?既经济、又省时,
大大促进文化传播。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材料的改进11世纪中期:陶活字--元朝时发明了木活字
——明清时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元】转轮排字架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战国——“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司南二、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 赵汝适 《诸藩志》
你从以上两段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二、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中国最早)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 赵汝适 《诸藩志》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在航海中非常重要
二、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开辟新航路——欧洲航海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二、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三、火药的应用1、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3、宋元时火器广泛运用4、13~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突火枪是南宋开庆元年(1259)宋军发明的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kē 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蔟藜(Jí lí)火球
地雷的较早雏形火器的广泛运用火箭模型火器的广泛运用元代火炮对比造纸术 13世纪阿
拉
伯印刷术 12世纪造纸术造纸术 7世纪火药13、14世纪指南针12、13世纪欧
洲印刷术郭守敬及其《授时历》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小结: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宋元文化宋元时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各抒己见: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记》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约占50%-70%,而公元1000年以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则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宋元时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各抒己见: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记》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约占50%-70%,而公元1000年以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则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①社会基础: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②物质基础: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民族融合与吸收外来文化
④前代科学技术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家的努力创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四) 研究性思维拓展(4分钟)
活动一:用橡皮、萝卜等制作一些活字,然后,蘸上墨印在纸上。 活动二:自制指南针。动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