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8 22:4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他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要成为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最根本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新课导入: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
2.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3.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第一部分
——《红楼梦》
概况: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一、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zhān),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y衣食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一、《红楼梦》——经典名著
1.成书过程
《红楼梦》封面图
初 名
作 者
问 世
《石头记》
曹雪芹
高鹗续写后40回
乾隆晚期
曹雪芹像
2 、主要内容
(1)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
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玉、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
化,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
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
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
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
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
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
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红楼梦
《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1.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2.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而生动。
3.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影响深远。
一、《红楼梦》——经典名著
3.地位:
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林黛玉
迷离,梦幻,病弱,娇柔,聪颖
姿容绝丽,气质超凡,极富神韵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泣)非喜含情(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四大名著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批判主义文学巨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学主流:
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 、传播
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一、红楼梦
第二部分
——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2)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2、清代戏剧创作的特点: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1、清代戏剧创作的背景:
(一)昆曲——百戏之祖
1.名称
昆剧脸谱
又称昆剧、昆腔
2.演变
高峰
衰落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走向衰落
(一)昆曲——百戏之祖
3.发展:
明朝万历末期,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全国性剧种。
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
(一)昆曲——百戏之祖
4.顶峰:
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
(二)京剧——国粹
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生 旦 净 丑
“京戏”或“京剧”
1.形成
道光年间,形成新剧种“皮黄戏”
(二)京剧——国粹
2.地位
中国文化的国粹
京剧脸谱的勾画过程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脸谱颜色分的不同寓意:
生 旦 净 丑
京剧四大行当
京剧的角色分四大行当,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梅兰芳贵妃醉酒
梅兰芳(1894一1961年)
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擅长旦角,是梅派创始人,是“四大名旦”之首。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京剧梅派创始人—— 梅兰芳
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应该勇敢地担负起传播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文陶冶情志,以心灵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珍贵文化遗产。









文学
艺术
《红楼梦》
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昆曲
京剧
《牡丹亭》《长生殿》
《桃花扇》
形成:乾隆—道光
课堂小结
【巩固提高】
1.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2.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C
B
《红楼梦》
3.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
4.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其中两部传世之作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这两部剧作是( )
①《牡丹亭》②《长生殿》③《桃花扇》④《窦娥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巩固提高】
C
B
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 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元世祖时期
6.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形成于( )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雍正年间 D.道光年间
【巩固提高】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