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20 元素、构成物质的微粒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20 元素、构成物质的微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22 16:25:27

文档简介

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20 元素、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填空题
1.(2019·长春模拟)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铼原子的电子数为   ,x=   。
(2)铼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2019·长春模拟)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
(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4)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   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
3.(2019·云阳模拟)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粒子的符号为   ,其原子结构图核外电子层数共有   层;
(2)B,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若上图共表示3种元素,则X、Y的最大值分别为   、   ;
4.(2019·道外模拟)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从宏观角度看,A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画出B框内分子模型   。
(3)上述反应中,形成的分子是由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决定,则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   周期。
5.(2019·中山模拟)“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   。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2019九上·宜宾期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构成”或“组成”关系.
(1)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汞由   (填写微粒具体名称,下同)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蔗糖是贮藏在某些植物(如蔗糖、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它由   组成,蔗糖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
(3)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原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   (填字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中,数值X=   .
7.(2019九上·保山期末)
(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生活中常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用   方法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中放有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生活中最常用的净水方法是    。
(2)图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周期表中的信息,B,C,D分别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原子的质子数是   ,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图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③图C和D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8.(2019九上·南昌期末)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项目 限值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铝(mg/L) 0.2
铁(mg/L) 0.3
(1)上表中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   mg/L。
9.(2019九上·临河期末)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氖气:   ;②五个铵根离子:   ;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
(2)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氧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④冰水混合物⑤铜⑥四氧化三铁⑦氯酸钾⑧澄清石灰水⑨过滤、吸附过后澄清的河水。(用序号回答)
A、属于混合物的是   ;
B、属于氧化物的是   。
(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①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②E粒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符号表示为   
10.(2019八上·松北期末)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   。
(2)如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 填“得到”或“失去” 。
②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常含硒元素。硒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B.硒元素与氧元素、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75;13
(2)六;186.2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铼原子的电子数为75,即2+8+18+32+x+2=75,x=13。(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半圆弧表示电子层,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周期数,故铼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于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来判断电子数和x的值;
(2)根据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判断铼元素所处的周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判断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答案】(1)15
(2)Ar
(3)MgCl2
(4)3;增大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因此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
(2)根据微粒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层时为2)的是稳定结构可知,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Ar);
(3)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两个电子,一般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一般化合价为-1价,因此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
(4)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因此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2)根据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稳定结构分析;
(3)根据镁原子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为+2价,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书写氯化镁的化学式;
(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电子层数;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可知,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一次递增。
3.【答案】(1)Mg2+;三
(2)NaCl
(3)17;8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由结构图可知,A是镁元素的微粒,质子数比电子数大2,说明是镁离子,离子符号书写时,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并且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可知镁原子有三个电子层;(2)B元素在化合物中是+1价,C元素在化合物中是-1价,利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得到化学式为:NaCl;(3)根据微粒的最外层的电子最多排8个,根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可以确定X最大是17。
【分析】(1)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并且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镁离子是由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因此含有三个电子层;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3)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分析
4.【答案】(1)化合物
(2)
(3);二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属于化合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有一个碳原子、三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反应物A中有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故反应物B的一个分子中应含两个氧原子,故分子模型为: ;(3)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8,故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故属于第二周期。
【分析】(1)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画出B框内分子模型;
(3)根据氧原子的结构分析回答。
5.【答案】(1)铁原子
(2)OH-和H+反应生成水(OH-+H+=H2O)
(3)O2+2SO2 2SO3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 “Fe”除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1个铁原子;
(2)图2为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其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3)由图示中各粒子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O2+2SO2 2SO3 ;
【分析】(1)根据金属元素符号的含义分析;
(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
(3)根据微观图中各粒子的构成先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再按方程式书写原则写出方程式分析。
6.【答案】(1)汞原子;氯离子和钠离子;水分子
(2)碳、氢和氧三种元素;C:H:O=72:11:88
(3)B;8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分子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故填:汞原子;氯离子和钠离子;水分子。
(2)蔗糖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蔗糖中各元素质量比为C:H:O=(12×12):22:(11×16)=72:11:88。
故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C:H:O=72:11:88。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与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由图可知: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
故填:B;8。
【分析】(1)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7.【答案】(1)肥皂水;过滤;吸附色素、异味等;加热煮沸
(2)11;22.99;D;KCl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用过滤方法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中放有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异味等,生活中最常用的净水方法是加热煮沸。故填:肥皂水;过滤;吸附色素、异味等;加热煮沸。(2)①钠原子的质子数是11,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故填:11;22.99。②图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D,这是因为D是钾元素,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D。③图C和D所属元素分别是氯元素、钾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钾,氯化钾中钾元素化合价是+1,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钾化学式是KCl。故填:KCl。
【分析】(1)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信息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格中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最下面为相对原子质量。
8.【答案】(1)元素
(2)煮沸
(3)
(4)180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故上表中的“铁”指的是元素;肉类中富含蛋白质;(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能够以碳酸钙的形式从水中析出,镁离子能够以氢氧化镁的形式从水中析出,所以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题目信息可知,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CaCO3的质量不能超过450mg,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450mg× ×100%=180mg。
【分析】(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2)根据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3)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4)根据题中数据分析
9.【答案】(1)Ne;5NH4+;2CO2
(2)①③⑧⑨;④⑥
(3)3;Al3+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用化学用语表示:①氖气的化学式为Ne,可表示为:Ne;②五个铵根离子就是在铵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5,可表示为:5NH4+;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碳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可表示为:2CO2;(2)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食盐水、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⑧澄清石灰水、⑨过滤、吸附过后澄清的河水,都属于混合物;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④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⑥四氧化三铁都属于氧化物;(3)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②E粒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是失去三个电子形成的铝离子,则该粒子符号是Al3+。
【分析】(1)分清化学用语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符号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
(2)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3)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E是失去3个电子带3电子的正电荷,因此X是13,故为铝离子
10.【答案】(1)离子
(2)得到;34;最外层的电子数;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①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②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C、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种类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小于4易失电子分析;根据元素种类的决定因素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1 / 1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20 元素、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填空题
1.(2019·长春模拟)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铼原子的电子数为   ,x=   。
(2)铼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答案】(1)75;13
(2)六;186.2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铼原子的电子数为75,即2+8+18+32+x+2=75,x=13。(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半圆弧表示电子层,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周期数,故铼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于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来判断电子数和x的值;
(2)根据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判断铼元素所处的周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判断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2019·长春模拟)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
(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4)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   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
【答案】(1)15
(2)Ar
(3)MgCl2
(4)3;增大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因此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
(2)根据微粒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层时为2)的是稳定结构可知,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Ar);
(3)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两个电子,一般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一般化合价为-1价,因此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
(4)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因此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2)根据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稳定结构分析;
(3)根据镁原子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为+2价,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书写氯化镁的化学式;
(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电子层数;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可知,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一次递增。
3.(2019·云阳模拟)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粒子的符号为   ,其原子结构图核外电子层数共有   层;
(2)B,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若上图共表示3种元素,则X、Y的最大值分别为   、   ;
【答案】(1)Mg2+;三
(2)NaCl
(3)17;8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由结构图可知,A是镁元素的微粒,质子数比电子数大2,说明是镁离子,离子符号书写时,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并且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可知镁原子有三个电子层;(2)B元素在化合物中是+1价,C元素在化合物中是-1价,利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得到化学式为:NaCl;(3)根据微粒的最外层的电子最多排8个,根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可以确定X最大是17。
【分析】(1)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并且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镁离子是由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因此含有三个电子层;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3)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分析
4.(2019·道外模拟)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从宏观角度看,A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画出B框内分子模型   。
(3)上述反应中,形成的分子是由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决定,则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   周期。
【答案】(1)化合物
(2)
(3);二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属于化合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有一个碳原子、三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反应物A中有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故反应物B的一个分子中应含两个氧原子,故分子模型为: ;(3)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8,故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故属于第二周期。
【分析】(1)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画出B框内分子模型;
(3)根据氧原子的结构分析回答。
5.(2019·中山模拟)“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   。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铁原子
(2)OH-和H+反应生成水(OH-+H+=H2O)
(3)O2+2SO2 2SO3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 “Fe”除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1个铁原子;
(2)图2为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其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3)由图示中各粒子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O2+2SO2 2SO3 ;
【分析】(1)根据金属元素符号的含义分析;
(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
(3)根据微观图中各粒子的构成先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再按方程式书写原则写出方程式分析。
6.(2019九上·宜宾期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构成”或“组成”关系.
(1)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汞由   (填写微粒具体名称,下同)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蔗糖是贮藏在某些植物(如蔗糖、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它由   组成,蔗糖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
(3)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原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   (填字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中,数值X=   .
【答案】(1)汞原子;氯离子和钠离子;水分子
(2)碳、氢和氧三种元素;C:H:O=72:11:88
(3)B;8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分子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故填:汞原子;氯离子和钠离子;水分子。
(2)蔗糖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蔗糖中各元素质量比为C:H:O=(12×12):22:(11×16)=72:11:88。
故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C:H:O=72:11:88。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与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由图可知: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
故填:B;8。
【分析】(1)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及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7.(2019九上·保山期末)
(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生活中常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用   方法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中放有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生活中最常用的净水方法是    。
(2)图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周期表中的信息,B,C,D分别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原子的质子数是   ,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图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③图C和D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肥皂水;过滤;吸附色素、异味等;加热煮沸
(2)11;22.99;D;KCl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用过滤方法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中放有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异味等,生活中最常用的净水方法是加热煮沸。故填:肥皂水;过滤;吸附色素、异味等;加热煮沸。(2)①钠原子的质子数是11,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故填:11;22.99。②图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D,这是因为D是钾元素,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D。③图C和D所属元素分别是氯元素、钾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钾,氯化钾中钾元素化合价是+1,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钾化学式是KCl。故填:KCl。
【分析】(1)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信息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格中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最下面为相对原子质量。
8.(2019九上·南昌期末)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项目 限值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铝(mg/L) 0.2
铁(mg/L) 0.3
(1)上表中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   mg/L。
【答案】(1)元素
(2)煮沸
(3)
(4)180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故上表中的“铁”指的是元素;肉类中富含蛋白质;(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能够以碳酸钙的形式从水中析出,镁离子能够以氢氧化镁的形式从水中析出,所以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题目信息可知,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CaCO3的质量不能超过450mg,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450mg× ×100%=180mg。
【分析】(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2)根据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3)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4)根据题中数据分析
9.(2019九上·临河期末)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氖气:   ;②五个铵根离子:   ;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
(2)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氧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④冰水混合物⑤铜⑥四氧化三铁⑦氯酸钾⑧澄清石灰水⑨过滤、吸附过后澄清的河水。(用序号回答)
A、属于混合物的是   ;
B、属于氧化物的是   。
(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①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②E粒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符号表示为   
【答案】(1)Ne;5NH4+;2CO2
(2)①③⑧⑨;④⑥
(3)3;Al3+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用化学用语表示:①氖气的化学式为Ne,可表示为:Ne;②五个铵根离子就是在铵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5,可表示为:5NH4+;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碳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可表示为:2CO2;(2)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食盐水、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⑧澄清石灰水、⑨过滤、吸附过后澄清的河水,都属于混合物;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④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⑥四氧化三铁都属于氧化物;(3)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②E粒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是失去三个电子形成的铝离子,则该粒子符号是Al3+。
【分析】(1)分清化学用语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符号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
(2)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3)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E是失去3个电子带3电子的正电荷,因此X是13,故为铝离子
10.(2019八上·松北期末)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   。
(2)如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 填“得到”或“失去” 。
②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常含硒元素。硒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B.硒元素与氧元素、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离子
(2)得到;34;最外层的电子数;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①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②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C、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种类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小于4易失电子分析;根据元素种类的决定因素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