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14 金属活动性
一、单选题
1.(2019·中甸模拟)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已知锌、铁、铜三种金属与其盐溶液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Zn+FeSO4=ZnSO4+Fe;Fe+CuSO4=FeSO4+Cu。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的排列是()
A.Zn>Fe>Cu B.Cu>Fe>Zn C.Fe>Cu>Zn D.Cu>Zn>Fe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Zn+FeSO4=ZnSO4+Fe可判断出Zn>Fe;Fe+CuSO4=FeSO4+Cu可判断出Fe>Cu。综上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的排列是Zn>Fe>Cu。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2.(2019·潞西模拟)下列物质可由置换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氯化银 B.硫酸铁 C.氢氧化镁 D.硝酸铜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之后,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应该是+2价的亚铁盐,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镁属于碱,碱的生成一般是由含镁的可溶性的盐溶液与碱溶液混合制的,盐和碱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铜可由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制得,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分析,注意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3.(2019·潞西模拟)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乙>甲>戊
B.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水接触,故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戊,不符合题意,
B、丙中的铁钉与水隔绝,故不生锈,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不符合题意,
D、丁中铁钉与氧气隔绝,故也不生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分析。
4.(2019·广州模拟)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Zn、MgCl2溶液、Ag B.MgSO4溶液、Ag、ZnSO4溶液
C.ZnCl2溶液、Ag、MgCl2溶液 D.AgNO3溶液、Zn、MgCl2溶液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设计方案为“中间金属两边盐,两边金属中间盐”,理论上锌、银、镁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镁 锌 银,故方案一为选金属锌和镁盐与银盐;方案二是金属镁和银与锌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项中所给试剂,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证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不能反应则证明金属单质中金属的活动性小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5.(2019·呼伦贝尔模拟)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H2SO4═XSO4+H2↑;Y+Z(NO3)2═Y(NO3)2+Z;Z+X(NO3)2═Z(NO3)2+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H>Y>Z B.X>H>Z>Y C.Z>Y>X>H D.Y>Z>X>H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X+H2SO4═XSO4+H2↑可知金属X活动性位于氢之前,再根据Z+X(NO3)2═Z(NO3)2+X,可知金属Z能置换金属X,Z的活动性在X前,又因为Y+Z(NO3)2═Y(NO3)2+Z,所以Y能置换Z,Y的活泼性在Z之前,故可得出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X>H,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6.(2019·来安模拟)金属X、Y、Z分别是Fe、Al、Cu、Ag中的一种.其中X能与稀H2SO4反应生成X2(SO4)3,而Y、Z不能与稀H2SO4反应;Y能与AgNO3溶液反应,而Z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则X、Y、Z依次为()
A.Fe、Ag、Cu B.Fe、Cu、Ag C.Al、Cu、Ag D.Al、Ag、Cu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三种金属中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即排在氢的前面,可能为铁或铝,但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离子,因此X为铝;Y和Z一为铜,一为银,Y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而Z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说明Y是铜,Z是银。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7.(2019·南充模拟)室温下,Mg,Fe、Zn三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反应速率:
B.反应后溶液质量:
C.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D.消耗的金属质量: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镁、锌、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质量比为:
Mg+ H2SO4= MgSO4+ H2↑
24 98 2
Zn+ H2SO4= ZnSO4+ H2↑
65 98 2
Fe+ H2SO4= FeSO4+ H2↑
56 98 2
A.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反应速率:Mg>Zn>Fe,但是图示中不能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金属质量:Mg<Fe<Zn,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因此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Mg<Fe<Zn,故B符合题意;
C、由于酸的质量相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金属质量:Mg<Fe<Zn,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由金属活动性决定,产生氢气的质量要根据方程式计算分析。
8.(2019九上·河西期末)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m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AgNO3+HCl═HNO3+AgCl↓
A.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B.取滤渣滴加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D.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滤渣中肯定含有铁,因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肯定有气泡,B不符合题意;
C、滤液可能含有硝酸亚铁,因此滤液可能呈现浅绿色,C不符合题意;
D、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因为硝酸银完全被置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
65 56
所以析出铁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
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g,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亚铁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9.(2019九上·盐都期末)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Al、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铜
C.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液体中一定存在三种金属单质
D.滤液中一定含有 Cu(NO3)2,一定不含 AgNO3,不一定含有 Al(NO3)3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完全参加反应了,即滤渣中没有铝,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银;由分析可知,铝全部参加反应,铜有可能部分参加反应,选项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含有硝酸铝与硝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小于铝,所以铁只能与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即液体中只存在铁、铜两种金属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则滤液里一定同时存在Cu(NO3)2和Al(NO3)3,上述现象并不能说明AgNO3全部参加反应,所以滤液里还有可能有AgNO3,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金属的活动性。答题时注意该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 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Al、Cu 的混合粉末 ,金属铝先和AgNO3反应,当铝消耗完后,金属铜再和AgNO3反应。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可知金属铝已被消耗完,金属铜也已和AgNO3反应,但是铜是否被消耗完不能确定。所以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Cu,滤液中一定有 Al(NO3)3 和 Cu(NO3)2 ,可能含有AgNO3。
10.(2019九上·鼓楼期末)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下面的关系式:
Fe+ H2SO4═FeSO4+H2↑
56 98
5.6g 10g×49%
可知,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克的铁粉,稀硫酸完全消耗,铁粉有剩余,在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的质量减小,
A、由上述分析和图像可知,a点时溶液中没有剩余的稀硫酸,加入锌粉,没有气体放出,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b点时溶液的质量还在减小,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两种,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硫酸铜的量不能确定,可能有剩余的铁,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故C不符合题意;
D、设溶液的增量为x。
Fe+ H2SO4═FeSO4+ H2↑ 增量
56 98 2 56-2=54
x
x=2.7g;所以m=10+2.7=12.7,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铁与硫酸、与硫酸铜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变化分析,结合图像中溶液的质量变化进行判断。
11.(2019九上·内蒙古期末)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Fe(NO3)2、Mg(NO3)2和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 Fe(NO3)3、Mg(NO3)2和 Cu(NO3)2,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B不符合题意;
C、
56 216
56 6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出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B、根据排列在氢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分析
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分析
D、根据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会生成沉淀分析
12.(2019九上·临西期末)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金属不是K、Na、Ca)( )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a>b>c
B.三种金属产生H2的质量a>c>b
C.三种金属最终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D.若三种金属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a最先完成反应,其次为c,b最后反应完全,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为a>c>b,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可知,三种金属产生H2的质量是a>b>c,B不符合题意;
C、反应所放出氢气质量全部来自于稀盐酸,由于所放出氢气的质量不同,因此所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不相同,生成氢气多的消耗盐酸的质量多,C不符合题意;
D、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b>c;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c>b>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越活泼,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分析
B、根据图像分析
C、根据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酸中分析
D、根据金属和化合价一样,于足量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质量最多分析
13.(2019九上·赛罕期末)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或铁。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D.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可能含有锌,这是因为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C、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Zn2+,滤渣中含有铁,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因此滤液中不含有Ag+,如果硝酸亚铁过量,则滤液中含有Fe2+,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Zn2+,一定没有Ag+,不一定含有Fe2+,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14.(2019九上·龙岗期末)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铁与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在铁和铜的前面,无法说明铜和铁的关系,A符合题意;
B、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说明锌在铁前,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在铜前,从而说明锌>铁>铜,B不符合题意;
C、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在铁的前边,铁与硫酸铜能反应,说明铁在铜的前面,从而说明锌>铁>铜,C不符合题意;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说明铁>氢>铜,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了锌在铁的前边,从而说明锌>铁>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14 金属活动性
一、单选题
1.(2019·中甸模拟)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已知锌、铁、铜三种金属与其盐溶液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Zn+FeSO4=ZnSO4+Fe;Fe+CuSO4=FeSO4+Cu。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的排列是()
A.Zn>Fe>Cu B.Cu>Fe>Zn C.Fe>Cu>Zn D.Cu>Zn>Fe
2.(2019·潞西模拟)下列物质可由置换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氯化银 B.硫酸铁 C.氢氧化镁 D.硝酸铜
3.(2019·潞西模拟)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乙>甲>戊
B.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4.(2019·广州模拟)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Zn、MgCl2溶液、Ag B.MgSO4溶液、Ag、ZnSO4溶液
C.ZnCl2溶液、Ag、MgCl2溶液 D.AgNO3溶液、Zn、MgCl2溶液
5.(2019·呼伦贝尔模拟)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H2SO4═XSO4+H2↑;Y+Z(NO3)2═Y(NO3)2+Z;Z+X(NO3)2═Z(NO3)2+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H>Y>Z B.X>H>Z>Y C.Z>Y>X>H D.Y>Z>X>H
6.(2019·来安模拟)金属X、Y、Z分别是Fe、Al、Cu、Ag中的一种.其中X能与稀H2SO4反应生成X2(SO4)3,而Y、Z不能与稀H2SO4反应;Y能与AgNO3溶液反应,而Z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则X、Y、Z依次为()
A.Fe、Ag、Cu B.Fe、Cu、Ag C.Al、Cu、Ag D.Al、Ag、Cu
7.(2019·南充模拟)室温下,Mg,Fe、Zn三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反应速率:
B.反应后溶液质量:
C.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D.消耗的金属质量:
8.(2019九上·河西期末)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m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AgNO3+HCl═HNO3+AgCl↓
A.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B.取滤渣滴加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D.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
9.(2019九上·盐都期末)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Al、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铜
C.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液体中一定存在三种金属单质
D.滤液中一定含有 Cu(NO3)2,一定不含 AgNO3,不一定含有 Al(NO3)3
10.(2019九上·鼓楼期末)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11.(2019九上·内蒙古期末)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Fe(NO3)2、Mg(NO3)2和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12.(2019九上·临西期末)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金属不是K、Na、Ca)( )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a>b>c
B.三种金属产生H2的质量a>c>b
C.三种金属最终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D.若三种金属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13.(2019九上·赛罕期末)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或铁。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D.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14.(2019九上·龙岗期末)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Zn+FeSO4=ZnSO4+Fe可判断出Zn>Fe;Fe+CuSO4=FeSO4+Cu可判断出Fe>Cu。综上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的排列是Zn>Fe>Cu。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2.【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之后,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应该是+2价的亚铁盐,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镁属于碱,碱的生成一般是由含镁的可溶性的盐溶液与碱溶液混合制的,盐和碱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铜可由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制得,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分析,注意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3.【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水接触,故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戊,不符合题意,
B、丙中的铁钉与水隔绝,故不生锈,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不符合题意,
D、丁中铁钉与氧气隔绝,故也不生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设计方案为“中间金属两边盐,两边金属中间盐”,理论上锌、银、镁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镁 锌 银,故方案一为选金属锌和镁盐与银盐;方案二是金属镁和银与锌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项中所给试剂,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证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不能反应则证明金属单质中金属的活动性小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X+H2SO4═XSO4+H2↑可知金属X活动性位于氢之前,再根据Z+X(NO3)2═Z(NO3)2+X,可知金属Z能置换金属X,Z的活动性在X前,又因为Y+Z(NO3)2═Y(NO3)2+Z,所以Y能置换Z,Y的活泼性在Z之前,故可得出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X>H,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三种金属中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即排在氢的前面,可能为铁或铝,但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离子,因此X为铝;Y和Z一为铜,一为银,Y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而Z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说明Y是铜,Z是银。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镁、锌、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质量比为:
Mg+ H2SO4= MgSO4+ H2↑
24 98 2
Zn+ H2SO4= ZnSO4+ H2↑
65 98 2
Fe+ H2SO4= FeSO4+ H2↑
56 98 2
A.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反应速率:Mg>Zn>Fe,但是图示中不能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金属质量:Mg<Fe<Zn,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因此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Mg<Fe<Zn,故B符合题意;
C、由于酸的质量相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金属质量:Mg<Fe<Zn,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由金属活动性决定,产生氢气的质量要根据方程式计算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滤渣中肯定含有铁,因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肯定有气泡,B不符合题意;
C、滤液可能含有硝酸亚铁,因此滤液可能呈现浅绿色,C不符合题意;
D、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因为硝酸银完全被置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
65 56
所以析出铁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
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g,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亚铁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9.【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完全参加反应了,即滤渣中没有铝,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银;由分析可知,铝全部参加反应,铜有可能部分参加反应,选项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含有硝酸铝与硝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小于铝,所以铁只能与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即液体中只存在铁、铜两种金属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铝和铜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则滤液里一定同时存在Cu(NO3)2和Al(NO3)3,上述现象并不能说明AgNO3全部参加反应,所以滤液里还有可能有AgNO3,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金属的活动性。答题时注意该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 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Al、Cu 的混合粉末 ,金属铝先和AgNO3反应,当铝消耗完后,金属铜再和AgNO3反应。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可知金属铝已被消耗完,金属铜也已和AgNO3反应,但是铜是否被消耗完不能确定。所以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Cu,滤液中一定有 Al(NO3)3 和 Cu(NO3)2 ,可能含有AgNO3。
10.【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下面的关系式:
Fe+ H2SO4═FeSO4+H2↑
56 98
5.6g 10g×49%
可知,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克的铁粉,稀硫酸完全消耗,铁粉有剩余,在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的质量减小,
A、由上述分析和图像可知,a点时溶液中没有剩余的稀硫酸,加入锌粉,没有气体放出,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b点时溶液的质量还在减小,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两种,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硫酸铜的量不能确定,可能有剩余的铁,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故C不符合题意;
D、设溶液的增量为x。
Fe+ H2SO4═FeSO4+ H2↑ 增量
56 98 2 56-2=54
x
x=2.7g;所以m=10+2.7=12.7,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铁与硫酸、与硫酸铜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变化分析,结合图像中溶液的质量变化进行判断。
11.【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 Fe(NO3)3、Mg(NO3)2和 Cu(NO3)2,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不可能有铁,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银,可能有铜,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B不符合题意;
C、
56 216
56 6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还有生成的Fe(NO3)2,可能还有剩余的AgNO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出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B、根据排列在氢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分析
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分析
D、根据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会生成沉淀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a最先完成反应,其次为c,b最后反应完全,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为a>c>b,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可知,三种金属产生H2的质量是a>b>c,B不符合题意;
C、反应所放出氢气质量全部来自于稀盐酸,由于所放出氢气的质量不同,因此所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不相同,生成氢气多的消耗盐酸的质量多,C不符合题意;
D、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b>c;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c>b>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属越活泼,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分析
B、根据图像分析
C、根据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酸中分析
D、根据金属和化合价一样,于足量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质量最多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可能含有锌,这是因为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C、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Zn2+,滤渣中含有铁,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因此滤液中不含有Ag+,如果硝酸亚铁过量,则滤液中含有Fe2+,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Zn2+,一定没有Ag+,不一定含有Fe2+,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14.【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铁与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在铁和铜的前面,无法说明铜和铁的关系,A符合题意;
B、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说明锌在铁前,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在铜前,从而说明锌>铁>铜,B不符合题意;
C、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在铁的前边,铁与硫酸铜能反应,说明铁在铜的前面,从而说明锌>铁>铜,C不符合题意;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说明铁>氢>铜,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了锌在铁的前边,从而说明锌>铁>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