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13 溶解度曲线
一、单选题
1.(2019·中甸模拟)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t2℃时,Sa>Sb=Sc,故溶质质量分数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S不变,故恢复到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是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可利用溶解度/100+溶解度计算分析;
B、根据蒸发等量溶剂时溶解度大的析出晶体多分析;
C、根据析出晶体后的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D、根据各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的影响分析。
2.(2019·广州模拟)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正确,因为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60g,16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是60g,不符合题意;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不符合题意;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因为大于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9·景县模拟)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浑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D.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X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为 Ce2(SO4)3, 硝酸铵溶解吸热,Y饱和溶液析出固体,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则Y可能是 NH4H2PO4 ,也可能是 NH4H2PO4 ,不符合题意;
C. NH4H2PO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不符合题意;
D. 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不足40g,所以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是2:5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硝酸铵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饱和溶液的现象分析;
C、根据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提纯时要用降温结晶分析;
D、根据氯化钠溶解度判断所给物质能否溶解定量溶剂中分析。
4.(2019·邹平模拟)降温结晶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80℃时,溶液中硝酸钾不饱和,氯化钠饱和
C.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D.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图像可知,硝酸钾 80℃时溶解度为170克,所以 8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硝酸钾一定不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B.因不能确定混合物中两物质比例,所以不能确定 80℃时两物质能否达到饱和,错误;
C. 因不能确定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多少,所以无法判断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也可能只是其中一种,也可能是两种,错误;
D. 硝酸钾随温度变化明显,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两物质在各温度下的溶解度和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再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和结晶的方法解答。
5.(2019·莘县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
C.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t2℃时,将50gA放入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 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因没有确定是否为饱和,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
C.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符合题意;
D. t2℃时,A的溶解度为50克,将50gA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克,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75=1:3,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降温析出晶体质量大小时要是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D、根据溶解度与溶剂的关系判断饱和常言中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分析。
6.(2019·芜湖模拟)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B. 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C. 时,a与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D.将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a,故B不符合题意;
C、20℃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变化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符合题意;
D、将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2019·云阳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丙可以代表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C.得到甲物质晶体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D.在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不符合题意;
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丙可以代表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不符合题意;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得到甲物质晶体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C不符合题意;
D、t1℃,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在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物质的提纯方法。
8.(2018·重庆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时,65g的A物质饱和溶液一定含溶质质量为25g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3℃,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t2℃时,等质量的 A、B 溶液降温,析出固体质量是A>B
D.t3℃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是A>B>C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t
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的A物质饱和溶液一定含溶质质量为15g,A不符合题意;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3℃,溶液的状态和饱和程度不能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符合题意;
C、t2℃时,等质量的A、B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后,析出固体质量不能确定,C不符合题意;
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次之,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是A<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B、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分析;
C、根据溶液的状态不清楚,不能分析;
D、根据
t3℃时 时的溶解度分析
1 / 1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13 溶解度曲线
一、单选题
1.(2019·中甸模拟)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2.(2019·广州模拟)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3.(2019·景县模拟)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浑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D.20℃时,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4.(2019·邹平模拟)降温结晶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80℃时,溶液中硝酸钾不饱和,氯化钠饱和
C.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D.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5.(2019·莘县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
C.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t2℃时,将50gA放入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6.(2019·芜湖模拟)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B. 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C. 时,a与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D.将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7.(2019·云阳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丙可以代表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C.得到甲物质晶体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D.在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8.(2018·重庆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时,65g的A物质饱和溶液一定含溶质质量为25g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3℃,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t2℃时,等质量的 A、B 溶液降温,析出固体质量是A>B
D.t3℃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是A>B>C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t2℃时,Sa>Sb=Sc,故溶质质量分数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S不变,故恢复到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是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可利用溶解度/100+溶解度计算分析;
B、根据蒸发等量溶剂时溶解度大的析出晶体多分析;
C、根据析出晶体后的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D、根据各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的影响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正确,因为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60g,16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是60g,不符合题意;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不符合题意;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因为大于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X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为 Ce2(SO4)3, 硝酸铵溶解吸热,Y饱和溶液析出固体,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则Y可能是 NH4H2PO4 ,也可能是 NH4H2PO4 ,不符合题意;
C. NH4H2PO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不符合题意;
D. 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不足40g,所以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是2:5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硝酸铵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饱和溶液的现象分析;
C、根据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提纯时要用降温结晶分析;
D、根据氯化钠溶解度判断所给物质能否溶解定量溶剂中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图像可知,硝酸钾 80℃时溶解度为170克,所以 8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硝酸钾一定不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B.因不能确定混合物中两物质比例,所以不能确定 80℃时两物质能否达到饱和,错误;
C. 因不能确定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多少,所以无法判断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也可能只是其中一种,也可能是两种,错误;
D. 硝酸钾随温度变化明显,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两物质在各温度下的溶解度和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再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和结晶的方法解答。
5.【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 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因没有确定是否为饱和,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
C.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符合题意;
D. t2℃时,A的溶解度为50克,将50gA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克,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75=1:3,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降温析出晶体质量大小时要是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D、根据溶解度与溶剂的关系判断饱和常言中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a,故B不符合题意;
C、20℃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变化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符合题意;
D、将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不符合题意;
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丙可以代表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不符合题意;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得到甲物质晶体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C不符合题意;
D、t1℃,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在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物质的提纯方法。
8.【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t
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的A物质饱和溶液一定含溶质质量为15g,A不符合题意;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3℃,溶液的状态和饱和程度不能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符合题意;
C、t2℃时,等质量的A、B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后,析出固体质量不能确定,C不符合题意;
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次之,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是A<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B、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分析;
C、根据溶液的状态不清楚,不能分析;
D、根据
t3℃时 时的溶解度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