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案 例
课题 《走近广东音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理念 1、“关注民族民间音乐”,以广东音乐为主题,结合学生实际,尽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在深入浅出中缩进中学生与广东音乐的距离;2、“强调音乐实践”,第三部分的设计以学生的参与演奏为主。
教学目标 1、认识广东音乐鼎盛时期的代表性乐器组合软弓“五架头”的乐器,了解它们的演奏类型和特点;2、通过对发展常识和艺术特色的学习、曲目的聆听对比,进一步走近广东音乐;3、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青梅竹马》片段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1、广东音乐的萌芽发展及艺术特色的讲解; 2、五件乐器最主要特性的简述;3、民族打击乐器结合节奏型的正确使用,并为音乐主旋律进行伴奏。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使用乐器进行组合练习;2、学生的三种乐器能够配合《青梅竹马》主旋律进行合奏。
教学分析 虽然身在广东,但“广东音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可能有些东西是流淌在血液里而无察觉的。这节课压缩了广东音乐中适合中学生掌握的几个重要内容,包括发展简史、代表性乐器、几首代表曲目,并尝试让学生为一段广东音乐进行乐器伴奏,在参与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主人翁感。学生需要有较好的节奏感,能认识简单的节奏谱例,并会使用简单的民族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教学准备 教学平台、PPT,三组乐器各2-3件:钹、梆子(或木鱼)、堂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内容概要 环节设计说明
一广东音乐 1、导课听曲取名,引入广东音乐2、广东音乐简介从“出身”、“成长”、“性格”三部分解读、剖析广东音乐的魅力所在 1、分别听四首曲目,为它们选择适合的曲名。2、以广东音乐的成长为线,用拟人的方式,融合发展时间、阶段、艺术特色,分三部分进行剖析 这个环节中浓缩了广东音乐的萌芽、发展、影响力、代表曲目等大量理论研究信息,试析了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的深层原因。 为了避免学术化的枯燥讲述影响学生兴趣,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设计了图框的方式,在简练的语言中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广东音乐的内涵。“听曲选名”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广东音乐的生动有趣、平易近人。
二软弓“五架头” 1、聆听音乐片段,猜乐器2、简介五件乐器简介每件乐器的主要特点,聆听音色3、总结软弓“五架头”,欣赏五架头演奏视频《青梅竹马》 1、聆听五个音乐片段,识别乐器。2、了解五件乐器的主要特点 学生了解接触的民族乐器并不多,设计“猜乐器”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乐器特性的了解。
三参与音乐活动 1、《青梅竹马》旋律视谱学唱;2、出示钹的节奏。无旋律学打;教钹的打法。唱旋律学打。3、出示木鱼的节奏无旋律学打;教木鱼的打法。唱旋律跟打。4、出示堂鼓的节奏无旋律学打;唱旋律视谱学打。5、学生分为组,各自练习3-5分钟。6、全班合奏。 1、钹面要用手控制好,不能晃动;尽量不要有散音。2、木鱼每个音都要敲结实、清脆。3、堂鼓每一拍的第一个音用左手打;其他音用右手打。 为了步步深入,更加走近广东音乐,选取了旋律清新活泼的广东音乐《青梅竹马》,配以初中学生易于掌握的简单节奏型,在为曲目伴奏的过程中反复聆听,熟悉了旋律。参与演奏符合初中生爱动的特性,无形中增强了广东音乐的主人翁意识,与民族音乐走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