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2019·南京)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
A.铜 B.汞 C.铝 D.钨
2.(2019·扬州)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钾 B.铁 C.铜 D.金
3.(2019·潮南模拟)一般情况下,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
A.锌板 B.银板 C.铜板 D.铅板
4.(2019·牡丹江模拟)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下列事实不能解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A.自然界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真金不怕火炼”
C.黄金质地比较软 D.黄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
5.(2019·石景山模拟)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Al B.Fe C.Mg D.Ag
6.(2019·潮南模拟)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正确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
7.(2019八下·大庆期末)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共生成1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Zn和Mg B.Fe和Mg
C.Zn和Fe D.Mg和Cu
二、填空题
8.(2019·呼伦贝尔模拟)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生铁表面有 产生,②溶液逐渐变 ,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 出现。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9.(2019·禅城模拟)如图是水果电池,制作方法是将铝片、铜片打磨后,一起插入新鲜橙子里面,观察到灯泡发光。通常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活动性较弱的做正极,利用橙汁内可导电的有机酸形成稳定的电流。
(1)铝、铜可做电极,利用了金属的 性。
(2)实验前,铝片和铜片要打磨的原因是 。
(3)在这个水果电池中做正极的金属是 。
(4)为比较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选择铝片和一种盐溶液,该盐溶液是 。
10.(2019九上·临邑期末)将A,B两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用“>”或“<”或“=”表示)
(1)金属活动性:A B。
(2)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A B。
11.(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我们的城市哈尔滨拥有公共自行车和纯电动汽车,便捷环保,符合世界范围内提倡的绿色出行理念,很受市民欢迎。请回答相关问题:
(1)传统自行车架一般采用的金属材料是锰钢,主要是利用了它具有_____的性能(填字母序号)。
A.有金属光泽 B.硬度大、韧性好 C.抗腐蚀性好
(2)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普遍选用“密度小、强度大、价格低”的金属材料来制造自行车,符合上述特点的金属材料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铜合金 B.铝合金 C.钛合金
(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是由于打气筒内气体压强 轮胎内气体压强,才能将气体充入轮胎内。
(4)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灌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为车胎充气。其充气的原理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5)曹操专车是由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互联网+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 记者通过统计发现,新能源电动汽车每公里耗电价格约0.3元左右,帝豪EV充电时间为快充48分钟,续航约250公里。而燃油车以滴滴专车雪铁龙C5为例,燃油每公里约0.6元。则曹操专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与常用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9·黔西南)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1)[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比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甲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乙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3)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 (填“强”或“弱”)。
(4)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
(5)[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 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 被破坏 Na+或① 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2SO4固体 ② 氧化铝薄膜 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6)[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 (填“正确”或“错误”)。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铜是一种固态金属单质,熔点较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B、汞俗称水银,是通常情况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选项符合题意;
C、铝在常温条件下也是固体,熔点较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D、钨是熔点较高的金属,可做灯泡中的导电丝,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汞常温是液态,熔点最低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钾、铁、铜、金四种金属中钾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金属,由活动性顺序表可找出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所以,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锌板.所以:A、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锌板,故A符合题意;
B、银的活动性小于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铜的活动性小于铁,故C不符合题意;
D、铅的活动性小于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进行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自然界中,因为性质稳定,不与水、空气、土壤中成分反应,能以单质形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黄金的性质很稳定,即使在高温时也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真金不怕火炼”,故B不符合题意;
C、黄金的质地软是其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D、因为黄金性质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黄金都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性质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Al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A不符合题意;
B. Fe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不符合题意;
C. Mg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不符合题意;
D. Ag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金属活动性较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据此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Cu、Ag、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Zn>Cu>Ag。所以将过量锌粉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可将溶液中的银、铜全部置换出,且有剩余。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物质一定有Zn、Cu、Ag。溶液中只有Zn2+。由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进行解答。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后,滤液和滤渣成分判断的原则:
(1)多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
(2)一种金属和多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3)多种金属和多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7.【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与盐酸反应后铁、锌、镁的化合价均呈+2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1 g氢气,所需要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需要金属铁的质量=1g÷ =28g,需要金属锌的质量1g÷ =32.5g,需要金属镁的质量=1g÷ =12g,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两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由实际实验中两种金属混合物20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1 g氢气,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可能为金属铁、锌、铜三种金属其中之一与金属镁所组成的混合物,即Zn和Mg、Fe和Mg、Cu和Mg等的组合,而Zn和Fe所组成的混合物不能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题目涉及到的金属有;铁、锌、镁、铜。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锌、镁能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生成1g氢气,需要铁、锌、镁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两种金属混合物20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1 g氢气”,说明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生成1g氢气需要 的质量小于20g的,与另一种金属生成1g氢气需要 的质量大于20g的,(或不反应的金属)组成的。
8.【答案】气泡产生;浅绿色的溶液;残渣;Fe + H2SO4 = FeSO4 +H2↑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铁的活动性在H前面,可以与酸反应产生H2,故答案为:气泡
②铁在置换反应中只能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生铁中的碳不与酸反应,因此反应后会变成残渣留在烧杯底部.
故答案为:浅绿色的溶液,残渣,Fe+H2SO4=FeSO4+H2↑
【分析】根据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分析
9.【答案】(1)导电
(2)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3)铜
(4)硫酸铜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铝、铜可做电极,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2)实验前,铝片和铜片要打磨的原因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3)通常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 活动性较弱的做正极,铝的活动性大于铜,在这个水果电池中做正极的金属是铜。(4)为比较这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选择铝片和一种盐溶液 ,该盐溶液是硫酸铜。
【分析】(1)根据金属有导电性可作电极分析;
(2)根据金属表面有氧化物干扰实验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小于铝分析;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金属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能反应分析。
10.【答案】(1)<
(2)>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反应关系图所示,反应阶段,相同时间内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
(2)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A>B。
【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越活波和酸反应越快
(2)根据氢气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分析解答
11.【答案】(1)B
(2)B
(3)大于
(4)2NH4NO3=2N2↑+O2↑+4H2O;-3、+5、0
(5)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节能、环保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传统自行车架一般采用的金属材料是锰钢,主要是利用了它具有硬度大、韧性好的性能。(2)A.铜合金密度大,价格高,此选项错误;B.铝合金质量轻、硬度大,耐腐蚀、价格低,此选项正确;C.钛合金价格高,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是由于打气筒内气体压强大于轮胎内气体压强,才能将气体充入轮胎内。(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硝酸铵中含有氮、氢、氧三种元素,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所以生成物是氮气、氧气、水。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5,生成物是氮气,属于单质,化合价为零。(5)曹操专车在行驶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常用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节能、环保。
【分析】(1)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
(2)根据常见合金的性能分析
(3)根据气体的输出是高压强到低压强分析
(4)根据硝酸铵分解生成氮气、氧气和水结合化合价规则分析
(5)根据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分析
12.【答案】(1)
(2)甲
(3);强
(4)甲实验中未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水对氧化铝薄膜没有破坏作用
(5)Cl-;无明显现象
(6)正确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查阅资料]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2)甲实验是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乙实验是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对比甲乙可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3)乙实验中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铝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4)小明同学的观点错误,否定的依据是,甲实验中未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水对氧化铝薄膜没有破坏作用;(5)[猜测与探究]①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氯化钠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铜析出,说明Na+或Cl-,能破坏氧化铝薄膜;②得出的结论是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则因为氧化铝薄膜的保护作用,铝丝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6)[结论与反思]前述猜测正确,这是因为根据上述实验氯化钠可以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而Na+又不能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则说明Cl-可以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
【分析】进行对比实验室一定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每一组对比实验中只保证一个因素为变量,其他因素和外界环境均相同。
1 /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2019·南京)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
A.铜 B.汞 C.铝 D.钨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铜是一种固态金属单质,熔点较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B、汞俗称水银,是通常情况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选项符合题意;
C、铝在常温条件下也是固体,熔点较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D、钨是熔点较高的金属,可做灯泡中的导电丝,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汞常温是液态,熔点最低分析。
2.(2019·扬州)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钾 B.铁 C.铜 D.金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钾、铁、铜、金四种金属中钾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解答。
3.(2019·潮南模拟)一般情况下,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
A.锌板 B.银板 C.铜板 D.铅板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金属,由活动性顺序表可找出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所以,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锌板.所以:A、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锌板,故A符合题意;
B、银的活动性小于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铜的活动性小于铁,故C不符合题意;
D、铅的活动性小于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进行解答。
4.(2019·牡丹江模拟)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下列事实不能解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A.自然界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真金不怕火炼”
C.黄金质地比较软 D.黄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自然界中,因为性质稳定,不与水、空气、土壤中成分反应,能以单质形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黄金的性质很稳定,即使在高温时也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真金不怕火炼”,故B不符合题意;
C、黄金的质地软是其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D、因为黄金性质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黄金都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性质分析。
5.(2019·石景山模拟)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Al B.Fe C.Mg D.Ag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Al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A不符合题意;
B. Fe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不符合题意;
C. Mg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不符合题意;
D. Ag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金属活动性较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据此分析
6.(2019·潮南模拟)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正确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Cu、Ag、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Zn>Cu>Ag。所以将过量锌粉加入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可将溶液中的银、铜全部置换出,且有剩余。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物质一定有Zn、Cu、Ag。溶液中只有Zn2+。由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进行解答。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后,滤液和滤渣成分判断的原则:
(1)多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
(2)一种金属和多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3)多种金属和多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7.(2019八下·大庆期末)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共生成1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Zn和Mg B.Fe和Mg
C.Zn和Fe D.Mg和Cu
【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与盐酸反应后铁、锌、镁的化合价均呈+2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1 g氢气,所需要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需要金属铁的质量=1g÷ =28g,需要金属锌的质量1g÷ =32.5g,需要金属镁的质量=1g÷ =12g,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两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由实际实验中两种金属混合物20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1 g氢气,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可能为金属铁、锌、铜三种金属其中之一与金属镁所组成的混合物,即Zn和Mg、Fe和Mg、Cu和Mg等的组合,而Zn和Fe所组成的混合物不能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题目涉及到的金属有;铁、锌、镁、铜。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锌、镁能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生成1g氢气,需要铁、锌、镁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两种金属混合物20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1 g氢气”,说明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生成1g氢气需要 的质量小于20g的,与另一种金属生成1g氢气需要 的质量大于20g的,(或不反应的金属)组成的。
二、填空题
8.(2019·呼伦贝尔模拟)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生铁表面有 产生,②溶液逐渐变 ,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 出现。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答案】气泡产生;浅绿色的溶液;残渣;Fe + H2SO4 = FeSO4 +H2↑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铁的活动性在H前面,可以与酸反应产生H2,故答案为:气泡
②铁在置换反应中只能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生铁中的碳不与酸反应,因此反应后会变成残渣留在烧杯底部.
故答案为:浅绿色的溶液,残渣,Fe+H2SO4=FeSO4+H2↑
【分析】根据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分析
9.(2019·禅城模拟)如图是水果电池,制作方法是将铝片、铜片打磨后,一起插入新鲜橙子里面,观察到灯泡发光。通常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活动性较弱的做正极,利用橙汁内可导电的有机酸形成稳定的电流。
(1)铝、铜可做电极,利用了金属的 性。
(2)实验前,铝片和铜片要打磨的原因是 。
(3)在这个水果电池中做正极的金属是 。
(4)为比较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选择铝片和一种盐溶液,该盐溶液是 。
【答案】(1)导电
(2)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3)铜
(4)硫酸铜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铝、铜可做电极,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2)实验前,铝片和铜片要打磨的原因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3)通常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 活动性较弱的做正极,铝的活动性大于铜,在这个水果电池中做正极的金属是铜。(4)为比较这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选择铝片和一种盐溶液 ,该盐溶液是硫酸铜。
【分析】(1)根据金属有导电性可作电极分析;
(2)根据金属表面有氧化物干扰实验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小于铝分析;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金属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能反应分析。
10.(2019九上·临邑期末)将A,B两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用“>”或“<”或“=”表示)
(1)金属活动性:A B。
(2)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A B。
【答案】(1)<
(2)>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反应关系图所示,反应阶段,相同时间内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
(2)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A>B。
【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越活波和酸反应越快
(2)根据氢气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分析解答
11.(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我们的城市哈尔滨拥有公共自行车和纯电动汽车,便捷环保,符合世界范围内提倡的绿色出行理念,很受市民欢迎。请回答相关问题:
(1)传统自行车架一般采用的金属材料是锰钢,主要是利用了它具有_____的性能(填字母序号)。
A.有金属光泽 B.硬度大、韧性好 C.抗腐蚀性好
(2)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普遍选用“密度小、强度大、价格低”的金属材料来制造自行车,符合上述特点的金属材料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铜合金 B.铝合金 C.钛合金
(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是由于打气筒内气体压强 轮胎内气体压强,才能将气体充入轮胎内。
(4)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灌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为车胎充气。其充气的原理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5)曹操专车是由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互联网+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 记者通过统计发现,新能源电动汽车每公里耗电价格约0.3元左右,帝豪EV充电时间为快充48分钟,续航约250公里。而燃油车以滴滴专车雪铁龙C5为例,燃油每公里约0.6元。则曹操专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与常用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
【答案】(1)B
(2)B
(3)大于
(4)2NH4NO3=2N2↑+O2↑+4H2O;-3、+5、0
(5)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节能、环保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传统自行车架一般采用的金属材料是锰钢,主要是利用了它具有硬度大、韧性好的性能。(2)A.铜合金密度大,价格高,此选项错误;B.铝合金质量轻、硬度大,耐腐蚀、价格低,此选项正确;C.钛合金价格高,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是由于打气筒内气体压强大于轮胎内气体压强,才能将气体充入轮胎内。(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硝酸铵中含有氮、氢、氧三种元素,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所以生成物是氮气、氧气、水。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5,生成物是氮气,属于单质,化合价为零。(5)曹操专车在行驶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常用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节能、环保。
【分析】(1)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
(2)根据常见合金的性能分析
(3)根据气体的输出是高压强到低压强分析
(4)根据硝酸铵分解生成氮气、氧气和水结合化合价规则分析
(5)根据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9·黔西南)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1)[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比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甲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乙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3)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 (填“强”或“弱”)。
(4)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
(5)[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 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 被破坏 Na+或① 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2SO4固体 ② 氧化铝薄膜 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6)[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 (填“正确”或“错误”)。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答案】(1)
(2)甲
(3);强
(4)甲实验中未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水对氧化铝薄膜没有破坏作用
(5)Cl-;无明显现象
(6)正确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查阅资料]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2)甲实验是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乙实验是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对比甲乙可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3)乙实验中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铝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4)小明同学的观点错误,否定的依据是,甲实验中未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水对氧化铝薄膜没有破坏作用;(5)[猜测与探究]①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氯化钠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铜析出,说明Na+或Cl-,能破坏氧化铝薄膜;②得出的结论是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则因为氧化铝薄膜的保护作用,铝丝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6)[结论与反思]前述猜测正确,这是因为根据上述实验氯化钠可以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而Na+又不能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则说明Cl-可以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
【分析】进行对比实验室一定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每一组对比实验中只保证一个因素为变量,其他因素和外界环境均相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