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作者简介
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私谥)。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大志济于苍生”,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后世称誉 :“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的创作影响
李白: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
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穿过东篱的栏栅,他认清斗米中的污浊;
背负荷月的草锄,他看透人世间的浮华;
黑暗现实的无奈苦闷,凸显了他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高尚节操;
理想抱负的难以实施,坚定了他淡泊明志,纵情山水的无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净安逸,给予了他忘怀得失,乐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二段:归家之乐
(初归、居室、庭院)
第一段:
辞官归隐
(自责、自悟、归途)
第三段:
田园之乐
(居家、农事、出游)
第四段:
归去之悟
(反思、感悟、决心)
内容概括
读准字音
轻飏yáng 熹微 xī 乃瞻zhān衡宇
载欣载奔zài 眄 miǎn 流憩qì
出岫xiù 景翳翳 yì 盘桓huán
乐琴书lè 西畴 chóu 棹孤舟 zhào
窈窕yǎotiǎo 东皋gāo 耘耔yún zǐ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豁然有了这个念头,可是求官没有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归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十一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确,之前的错误。船在水上飘荡缓缓前行,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晨光微弱。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每天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回家去吧!让我停止交往,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谈心里话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辞官归田
自责:归—田—既—奚
自悟:悟—知—实—觉
归途:舟—风—问—恨
归家之乐
初归:瞻—欣—奔—迎—候—径—松
居室:幼—酒—引—眄—倚—审
庭院:园—门—策—时—云—鸟—景—抚
田园之乐
居家:归—息—绝—世—复—悦—乐
农事:农—将
出游:车—舟—壑—丘—木—泉—善—感
归去之悟
反思:已—寓—曷—胡
感悟:富—帝—怀—或—登—临
决心:聊—乐
全文总结1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世俗社会彻底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通过描写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 ,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表现了作者了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和对隐居生活的无比热爱。
全文总结2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一篇宣言。作者通过描写清新明净的自然景物和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表现了自己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
全文总结3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作品中包含着有诗人回归田园、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叹;有醉情山水、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也有理想破灭、志向难伸的痛苦郁结;有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难诉的郁闷孤寂……品读此文,在看到陶渊明沉浸于田园之乐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隐痛衷曲。
读懂诗歌:代入情境
每首诗里都住着一个诗人,
每首诗里都藏着一种人生。
有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欢喜悲愁忧思祈愿。
沿起、承、转、合的脉络探寻诗人心路历程,
立足诗歌本身读诗歌,深入体会和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语文学习原则
明确方法:善于听、善于记;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善于联想、善于迁移。
坚决执行:听、读、说、写、思、行每一项任务都认真完成。
坚持不懈:早诵读,课摘抄,日小练,周随笔,随时背。
热
你
爱
一
语
定
文
能
吧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