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语 文
教与学学导练
七年级 · 上册 · 配部编版
第四单元
12 纪念白求恩
目录
名师导学
01
名师导读
02
名师导练
03
课外技法专练
04
名师导学
一、语文要素
1.“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以“议”为主,“叙”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
(2)记叙文以“叙”为主,“议”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2.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1)特点: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手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议论,以表明对所写人物或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评价。
(2)作用(好处):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既能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又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
3.夹叙夹议主要有三种表达形式:
(1)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其作用是提示和点题。
(2)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
(3)夹叙夹议(包容式):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学习课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1)第1段(先叙后议):先概括白求恩的主要事迹(叙),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议)。
(2)第2段(先叙后议):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叙),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议)。
第二层:先叙写“不少的人”的表现(叙),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议)。
第三层: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叙),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精神(议)。
二、一课一法
(3)第3段(先叙后议):“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内容是议论。
(4)第4段(先叙后议): 先叙述“我”与白求恩的交往(叙),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议)。
三、技法点睛
梳理说理性文章写作思路的技巧:
①抓住文章中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重点词语;②抓住文章的议论、抒情句;③抓住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往往是段首句);④对段落进行必要的概括。
名师导读
一、背景解读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写作背景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他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即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二、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理清文脉)
课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遵循“叙—议—颂”的思路。作者首先提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接着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全文以说理为主,兼记叙和抒情,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叙:开篇概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的事迹,引出下文
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颂: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叙述往事,表达对白求恩逝世的④____________
直接抒情,表达对白求恩精神的⑤____________
议
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对技术精益求精
痛惜之情
高度赞美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白求恩同志)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pài qiǎn
(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xùn zhí
( )。
(3)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dònɡ jī( ),把中国
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4)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xiá’ài
( )民族主义……
派遣
殉职
动机
狭隘
(5)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同志对人民的jí duān( )的rè chén( )。
(6)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g pà zhòng
(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7)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rè chén( ),而是lěnɡ lěnɡ qīnɡ qīnɡ( ),mò bù guān xīn( ),má mù bù rén( )。
(8)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chún cuì( )的共产党员。
极端
热忱
拈轻怕重
热忱
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纯粹
(9)没有一个不pèi fú(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10)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
jīng yì qiú jīng( )。
(11)他的医术是很ɡāo mínɡ( )的。
(12)这对于一班jiàn yì sī qiān( )的人,对于一班bǐ bó( )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
chū lù( )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佩服
精益求精
高明
见异思迁
鄙薄
出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座丰碑,让你感受伟岸;他也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B.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忱、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C.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D.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解析】C 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缺乏热情。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
····
····
··
··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毕业感言,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_____①,担心遇到严厉苛刻的老师,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三年_____②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_____③,最后一段路,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师恩如海,浩瀚无边,老师_____④的关怀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A
A.①着落 ②五彩斑斓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无微不至
B.①着陆 ②美轮美奂 ③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无所不为
C.①着落 ②美轮美奂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无所不为
D.①着陆 ②五彩斑斓 ③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无微不至
【解析】A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着陆:(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第一空只能用“着落”,排除B、D两项。五彩斑斓:形容色彩繁多而美丽;美轮美奂:形容建筑高大美观。第二空形容生活,只能用“五彩斑斓”。故选A
4.根据下面的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挂着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梯田如叶, 铺满大地一庄园
新题速递
5. 下面语段中有三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②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宣传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城市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
(1)第__________句有语病,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句有语病,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______句有语病,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改为“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
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
删去“参与到”或“投身”
课内精读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
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6. 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精神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选文前两段是为了提出分论点,那么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是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精神的。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主要阐述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深刻意义。
8. 选文第②段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试分析其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将白求恩同志与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进行了对比,突出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难能可贵,更令人敬佩。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白求恩,每个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的事实,更加肯定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2)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
课外技法专练
——叙事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那一代人的读书功夫(17分)
苗振亚
①谈到读书,我最佩服二十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是读书功夫成就了一代文化巨人。
②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九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
③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 《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
穆点头。又一客问:“今晚可以试试吗?”钱穆又点头。于是,按照客人要求,他开始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他一面背诵,一面表演,把诸葛亮等人的语气动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大人称奇,小钱穆当然免不了有些飘飘然。
④第二天,钱穆依然随父亲去烟馆议事。路过一座小桥时, 父亲问:“认得桥字吗?”钱穆点头。又问:“桥字是什么旁?”答:“木字旁。”再问:“木字旁换成马字旁是什么字?”再答:“是‘骄’字。” 父亲又问:“‘骄’是什么意思,知道吗?”钱穆答:“知道。”父亲步步紧逼:“你昨晚的行为有这个‘骄’字吗?”钱穆这时才明白父亲的意思,顿时如闻雷霆,俯首不语。
⑤在父亲眼里,即便是九岁的儿子,即便是能够背诵《三国演义》,也不能骄傲。
⑥从张恨水的《山窗小品》里,知道张恨水在十四岁之前,就能够背诵以下典籍:《论语》《孟子》《左传》《诗经》《古文观止》等。显然,这并不是他可以背诵的全部书籍。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写一些酷似《聊斋》的小说,可以证明他把《聊斋》读得烂熟了。从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的《水浒人物论赞》中,又可以看出他对《水浒传》的烂熟。原因是,在连载这部《水浒人物论赞》时,他每天既要出报,还要同时为几家报纸续写连载小说,他不可能有时间翻查原著,只能凭年幼时的阅读记忆去撰写。即使达不到背诵《水浒传》全书的程度,也应该是差
不多了。
⑦作为文史学者的曹聚仁,奉行的读书原则也许不是背诵,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里,他谈到自己对几部经典著作的阅读遍数:读《红楼梦》赶不上俞平伯,但也先后读了七十多遍;《聊斋》读了四五十遍;《水浒传》读了二十多遍;《史记》读了多少遍,他没说,只说这是他最爱读的书,是下过一点苦功的。
⑧一个人肚子里有多少书,就跟一个人腰里有多少钱一样,那属个人隐私,因而,更多人的读书功夫我们就不得而知。例如,不是郑振铎亲自检验,我们怎么也不会知道茅盾能够背诵《红楼梦》;不是周建人的回忆文章,我们也不会知道鲁迅小时候背过《纲鉴》。
⑨遗憾的是,当我们惊叹那一代人的读书功夫时,我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由此,导致我们缺乏那一代人的扎实功底,更不会有那一代人的杰出创作。
(选自《新安晚报》,有删改)
1.读完全文,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⑧段画“________”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门见山,提出 “读书功夫成就了一代文化巨人”的中心论点。
连用两个否定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突出强调那一代人“书背得多”的读书功夫;照应前文,表现那一代人读书态度的谦虚。
3.概述选文第②~⑦段的三个事例,并简析其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画“ ”句子的理解和认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穆九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张恨水在十四岁之前就背诵了大量典籍和小说;曹聚仁反复阅读经典著作。这三个事例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有力而典型地论证了“读书功夫成就了一代文化巨人”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我们缺乏那一代人的扎实功底”指我们当代的大部分人不能像那一代人那样读那么多的书,不能像那一代人那样把书读上几十遍,能够背诵全书,烂熟于心,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知识的积累。那一代人背书肯下功夫,并能将书里的知识化为思想的一部分,所以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今天的人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阅读,导致读过就忘,不能内化,所以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2.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第④段写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指杜鹃红山茶、茶梅等山茶花的绽放激动人心;也是指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对山茶的爱、对美的追求,鼓舞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①品种多、花期长:品种繁多,一年四季花开不败;②花色多:姹紫嫣红、争奇斗艳;③历史久远:山茶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
(2)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茶的绿叶比作海水,红花比作火焰;“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等词的使用,赋予山茶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茶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愉悦欢畅的心情。
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山茶的喜爱、对美的不竭追寻和永恒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