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授课类型 新授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联系实际,了解农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2、利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我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分布特点,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教学重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教学难点 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成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练习册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步骤主要内容教学步骤主要内容教学步骤主要内容 [新课导入]谈话引入,通过身边例子让学生对农业有个大致印象。 一、农业的概念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农业? 问题1:农业除了种植一些农作物,还包括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一些图片,问这些是否属于农业。 问题2:你认为农业生产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图片展示:小麦、水稻、油菜花、树林、捕鱼、养鸡、放牧等属于哪些农业生产部门? 总结:农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二、农业与我们课本P75活动及相关补充图片,让学生明白农业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问题3: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吃的、穿的、用的来自于农业生产?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农业。 三、农业的分布 问题4: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而我国国土辽阔,那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一样吗? 读图4-1-1、4-1-2及中国农作物分布图,思考问题:(1)种植业主要分布区,区内南北差异的界线在哪里?差异的成因是什么?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和盆地,是我国粮、油、棉、糖的主产区。②以秦岭—淮河为界说出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业的差异。【成因】东部季风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种植历史悠久。(2)畜牧业主要分布区,类型和种植区的界线在哪里?差异的成因是什么?①类型: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以400mm等降水线和种植区分界。②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伊犁马、新疆细毛羊)、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牦牛),宁夏滩羊。【成因】西部草场广阔,东部粮食、秸秆等饲料丰富。(3)渔业分布区 ①天然捕捞(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②人工养殖:长江中下游流域 (4)林业分布区(三大林区):东北、西南、东南补充:①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②油料作物:油菜和花生 ③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 四、农业基地建设P78活动总结农业基地建设原则: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渔则渔。补充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商品棉生产基地。商品粮: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商品棉:华北平原,淮北、新疆。五、科技兴农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知道基塘生产的好处。了解生态农业的情况和蔬菜大棚的好处。讲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而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板书设计 一、农业的概念 农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二、农业与我们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农业。三、农业的分布 (1)种植业(2)畜牧业(3)渔业(4)林业四、农业基地建设五、科技兴农重点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本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