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气味,介绍并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木炭、铁丝和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的对比,和小组讨论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材知识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目标
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描述氧气与木炭、铁、蜡烛反应的实验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难点:
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氧化物在日常生活中见得也挺多,但其概念对初中生而言却比较陌生,对于其化学性质学生并不了解。
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深入地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这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
教学中一定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三、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独立与个性化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与体验中获得感悟与理解。而且我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教就是为了不教,所以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归纳整理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五、教学用具准备
仪器、药品:制取好的氧气若干3瓶、水槽、火柴、酒精灯、坩埚钳、木炭、铁丝、蜡烛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言 1、提问、过渡、引入 1、我的面前摆放着一瓶气体,你猜它是什么气体?有可能是?如何检验呢?2、(评价学生的回答)那么你们对氧气的性质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氧气的有关性质。 1、思索回答 2、倾听疑惑 1、回顾已有的知识 2、直接引入课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和任务
氧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一:观察氧气 1、我们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往往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物理性质,另一个便是?2、那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看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3、空气中就含有氧气,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氧气有什么物理性质 4、氧气的密度是多大呢?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请阅读课本回答5、不容易记清这些数字,有个大概的比较就可以了 6、小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学性质 2、气味,状态,颜色,溶解度、密度 3、无色透明、无味、气态4、密度为1.429g/L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气5、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6、齐声回答、倾听 1、 回顾已有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2、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3、直观的了解氧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4、从阅读中了解氧气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度 5、学会找到规律 6、及时回顾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
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动二:观看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1、接下来我们观察一个实验,希望同学们能仔细观察,并及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在导学案上。2、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相比,哪种燃烧更旺一些?3、水在这里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可以互相讨论 1、认真观察 倾听、记录2、在氧气中燃烧更旺3、可以吸收有毒物质,防止其污染环境 1、激发兴趣2、 及时鼓励,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活动三: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同学们根据所给出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并及时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2、木炭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相比,哪种燃烧更旺一些?3、试着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1、认真观察 讨论、得出方案根据方案开始动手实验记录相关的实验现象2、在氧气中燃烧更旺3、在导学案上书写 1、 及时鼓励,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其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活动三、四、五 通过实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实验现象,其间穿插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意识,熟悉探究程序,使学生养成从实验到分析再到结论的习惯。
活动四: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现在我们来做蜡烛燃烧的实验:请同学们根据所给出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并把实验现象填在导学案上。2、试着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认真观察 讨论、得出方案根据方案开始动手实验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活动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接下来我们再来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等火柴将要烧完时,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瓶底留有少量水)。请同学们完成后,将现象记录在导学案上2、实验完了后摸一下瓶壁,有什么感觉?(评价学生的回答)3、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这些水可不可以用细砂来替代?4、小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试着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根据所给方案动手实验火星四射、瓶底有黑色物质出现发热3、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提问: 1、回顾刚刚所做的几个实验,物质的燃烧需要什么?2、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有什么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 1、回答:氧气2、思考,讨论,回答:剧烈程度 氧气的含量 激发疑问
课堂小结 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到这里就全部介绍完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这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点? 参照板书回答 引导学生及时自主地温故这节课的内容,加深理解与记忆。
布置作业 完成P36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