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8 22:06: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贾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掌握基本的古诗词知识。
2、了解贾谊、李商隐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3、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了解有关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主旨,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
教学难点:体味诗歌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录音、视频、课件)。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名句,情境导入
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导入。
二、朗读
1、听示范朗读。
2、自由朗读。
3、成果展示。
三、翻译
要求:1、字→词→句。2、先自主翻译,后合作交流。
1、字词解释PPT出示词语。
2、翻译全诗PPT展示翻译。
四、赏析
温馨提示:1、资料:贾生、李商隐及创作背景。2、教材P162赏析文字。3、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一)、资料简介
1、PPT出示贾生材料。贾生,名谊、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前173年被召回长安,文帝于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贾谊,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乃拜谊为梁怀王(刘揖是文帝的小儿子)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2、PPT出示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怀才不遇,抑郁寡欢。
3、PPT出示写作背景。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李商隐评传》。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二)PPT出示赏析成果
1、宣室求贤访逐臣。关键词:求、逐臣
“求”,表明汉文帝求贤若渴、诚意十足。“逐臣”,说明咨询的对象范围很大。
2、贾生才调更无伦。关键词:才调
才调,才华,指政治才能。元年,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提议进行礼制改革。 二年,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四年,外放为长沙王太傅,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周勃被捕系狱,贾谊上疏《阶级》,建议文帝以礼对待大臣。五年,上《谏铸钱疏》,建议禁止私人铸钱。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
3、可怜夜半虚前席。关键词:可怜、前席
“可怜”,即可惜。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夜半”,说明君臣秉烛夜谈,相谈甚欢。“前席”,表明汉文帝听得入神,以至于挪动座席,靠近贾谊,很是虚心垂询。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
4、不问苍生问鬼神。关键词:不问、问
问者,关心也。汉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没有问国计民生、治国安民之道,却问“鬼神”的本原问题!求的是什么样的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诗人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五、品味
1、使用典故
典故,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座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PPT出示材料。
艺术特色方面,咏史诗,运用典故,借古讽今,通过讽刺文帝来讽刺当今圣上的昏庸,借此疏解自己内心不平与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幸,更有面对朝政种种荒淫无道的愤慨以及对正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唐皇朝的哀叹。同时诗人自己又是羁旅他乡,怀才不遇,以贾生自况,感伤自己,添加了一定得抒情成份。
2、先扬后抑
先扬:诗的前两句。汉文帝爱惜贤才、求贤若渴。贾谊的才能无人能比、超群不凡。汉文帝史称明君,贾谊更是一代贤才。 “宣室夜对”是君臣遇合的盛事。
后抑:诗的后两句。“可怜夜半虚前席”,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结句分别以“不问”与“问”、“苍生”与“鬼神”相对照,表明文帝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以治国安民之方求教于贾谊,而是问他些毫无道理的鬼神之事。
先扬后抑,显示出了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
六、小结
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怜。播放“宣室夜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