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数选填压轴专练
练习1
1.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B.,,
C.,,
D.,,
【解析】函数在处无意义,由图像看在轴右侧,所以,,又,,
由,所以,即,即函数的零点,所以;
故选C.
2.已知,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点P,Q是C上位于轴上方的任意两点,且‖.若,则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0,] D.[,1)
【解析】由点P,Q是C上位于轴上方的任意两点,
延长交椭圆另一交点为,由‖再结合椭圆的对称性,
易知,所以,
由椭圆过焦点的弦通径最短,所以当垂直轴时,最短,
所以,所以,解得.
故选:C
3.若是函数()的极值点,数列{}满足,,设,记[]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设,若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2020 B.2019 C.1010 D.1009
【解析】由题意得:,
∵是的极值点,所以,
∴,又,
∴数列{}是以2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又,,…,,,
所以,∴;
∴,∴,
∴,
即,当时,取最小值,
又不等式,对恒成立,所以,则实数的最大值为1010.
故选:C.
4.设点P是直线上的动点,过点P引圆()的切线,(切点为A,B),若∠APB的最大值为,则该圆的半径等于 .
【解析】设圆的圆心为(1,0),
因为点P是直线上的动点,
所以当点到点C的距离最小时,∠APB取得最大值,此时CP与直线垂直,
因为∠APB为,所以∠APC,
点C到直线的距离为,在△APC中,.
故答案为:1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E是棱AD的中点,点F,G在平面A1B1C1D1内,若,CE⊥BG,则的最小值为 .
【详解】
如图1,取A1D1的中点O,连接EO,FO,
则EO⊥平面A1B1C1D1,连接OE,由,OE2,
可得OF=1,则F在以O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上,
取CD中点K,连接BK,在正方形ABCD中,
由E为AD的中点,K为CD的中点,
可得CE⊥BK,取C1D1的中点H,连接KH,B1H,
由BB1∥KH,BB1=KH,得四边形BB1HK为平行四边形,则BK∥B1H,得G在线段B1H上.
如图2,过O作OG⊥B1H,交半圆弧于F,则为要求的最小值.
由已知可得,设,
由等面积法可得,,
可得,∴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练习2
1.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中,某同学不慎将两件次品混入三件正品中,它们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该同学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恰好三次检测出两件次品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恰好三次就能确定出两件次品包含前三次检测的均为正品,
或者前两次有一次检测出了一件次品,第三次检测出了一件次品两类情况,
共有种.即所求概率为.
故答案为D.
2.设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都有,且当[,0]时,,若在区间(,6]内关于的方程()恰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 C.(,) D.(,1)
【解析】因为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所以,
又,所以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即,
∴,则函数的周期为4,且当[,0]时,,
分别画出和()的图象,如图:
若在区间(,6]内关于的方程()恰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
则在区间(,6]内函数和的图象恰有三个交点,
则需满足,即,解得(,),
故选C.
3.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准线为,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作,⊥,垂足分别为,,若,,则( )
A. B.4 C.5 D.
【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得:,(,0),
设(,),(,),直线:,则(,)(,),
由,得,所以,,
因为,,
所以,解得,
设抛物线准线交轴于,则,
在△MFK中,可得,∠MFK=,
所以△AMF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故选D.
4.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它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从图形中体现出来,是一种离散型的数与形的结合.如图所示的杨辉三角中,从第3行开始,每一行除1以外,其他每一个数字都是其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若在杨辉三角中存在某一行,满足该行中有三个相邻的数字之比为4:5:6,则这一行是第 行.
【解析】此数表为杨辉三角,设第行有三个相邻的数字之比为4:5:6,
则,由组合数的运算可得:,解得.故答案为:98.
5.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1)时,显然不恒成立(左非正值,右可为正值),
(2)时,若,不等式恒成立,
下面研究的情况(,):
此时,,可变形为,即,
令,因为,,所以,不等式恒成立,即为恒成立,
因为,所以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
所以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即恒成立,
令,则,可知在(0,)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高考理数选填压轴专练
练习1
1.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B.,,
C.,,
D.,,
2.已知,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点P,Q是C上位于轴上方的任意两点,且‖.若,则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0,] D.[,1)
3.若是函数()的极值点,数列{}满足,,设,记[]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设,若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2020 B.2019 C.1010 D.1009
4.设点P是直线上的动点,过点P引圆()的切线,(切点为A,B),若∠APB的最大值为,则该圆的半径等于 .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E是棱AD的中点,点F,G在平面A1B1C1D1内,若,CE⊥BG,则的最小值为 .
练习2
1.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中,某同学不慎将两件次品混入三件正品中,它们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该同学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恰好三次检测出两件次品的概率为( )
A. B. C. D.
2.设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都有,且当[,0]时,,若在区间(,6]内关于的方程()恰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 C.(,) D.(,1)
3.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准线为,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作,⊥,垂足分别为,,若,,则( )
A. B.4 C.5 D.
4.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它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从图形中体现出来,是一种离散型的数与形的结合.如图所示的杨辉三角中,从第3行开始,每一行除1以外,其他每一个数字都是其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若在杨辉三角中存在某一行,满足该行中有三个相邻的数字之比为4:5:6,则这一行是第 行.
5.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