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二章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单选题
1.(2019·海港模拟)甲、乙、丙三人玩一种游戏,每玩一局都会将三人随机分成两组.积分方法举例说明:第一局甲、乙胜出,分别获得3分,丙获得-6分;第二局甲胜出获得12分,乙、丙分别获得-6分,两局之后的积分是:甲15分,乙3分,丙-12分.下表是三人的逐局积分统计表,计分错误开始于( )
甲 乙 丙
第一局 3 3 -6
第二局 15 -3 -12
第三局 21 3 -24
第四局 15 -3 -12
第五局 12 -6 -6
第六局 0 18 12
A.第三局 B.第四局 C.第五局 D.第六局
2.(2018七上·慈溪期中)213路公交车从起点开始经过A,B,C,D四站到达终点,各站上下车人数如下(上车为正,下车为负)例如 表示该站上车7人,下车4人.现在起点站有15人,A ,B ,C ,D .车上乘客最多时有( )名.
A. 13 B.14 C.15 D.16
3.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
A.-3 B.3 C.-10 D.11
4.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 )
A.90分 B.75分 C.91分 D.81分
5.为计算简便,把(-2.4)-(-4.7)-(+0.5)+(+3.4)+(-3.5)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按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正确的是( )
A.-2.4+3.4-4.7-0.5-3.5 B.-2.4+3.4+4.7+0.5-3.5
C.-2.4+3.4+4.7-0.5-3.5 D.-2.4+3.4+4.7-0.5+3.5
二、填空题
6.(2019·乐山)某地某天早晨的气温是 ℃,到中午升高了 ℃,晚上又降低了 ℃.那么晚上的温度是 .
7.(2019七上·北海期末)把(﹣8)+(﹣5)﹣(﹣2)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8.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开始,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最后到达的终点所表示的数是 .
9.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计算a-b+c 0(填“>”“<”或“=”).
三、计算题
10.(2019七上·阳东期末)计算:12﹣(﹣18)+(﹣7)﹣20
11.(2018七上·大丰期中)计算:
(1)
(2)- + - +
四、综合题
12.(2018七上·龙港期中)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下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如: 90米表示观测点 比观测点 高出90米):
(1)根据 , 数据,比较观测点 比相对观测点 高还是低?差多少?
(2)求观测点 相对观测点 的高度是多少?
(3)求最高观测点比最低观测点高出多少?
13.(2018七上·东莞期中)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4 +7 ﹣9 +8 +6 ﹣5 ﹣2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若每km耗油0.3升,问一天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游戏规则可知,每一局游戏得分胜方得分与负方得分互为相反数。将各局中甲、乙、丙的得分情况列表如下:
甲 乙 丙 计分是否错误
第一局 3 3 -6 3+3=-(-6),正确;
第二局 12 -6 -6 12=-(-6-6),正确;
第三局 6 6 -12 6+6=-(-12),正确;
第四局 -6 -6 12 -(-6-6)=12,正确;
第五局 -3 -3 6 -(-3-3)=6,正确;
第六局 -12 24 18 -(-12)≠24+18,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先阅读题目弄清计分规则,然后按照每局后的积分计算出每局得分,看是否符合规则即可判断。
2.【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起点站有15人,
∴A站到B站,车上人数: ,
∵B ,
∴B站到C站,车上人数: ,
∵ ,
∴C站到D站,车上人数: ,
∵D ,
∴D站之后,车上人数: ,
∴车上乘客最多时有16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算出每一站上下乘客后,车上有乘客的人数,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7+(-7+3)=3
故答案为:B。
【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再根据大加少减,求出不另一个数,最后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85+8-12+10=91分
故答案为:C。
【分析】第二次的成绩比第一次的成绩高8分,即第二次的成绩比第一次的成绩多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即第三次的成绩比第二次的成绩少12分,根据多加少减,即可列出算式,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2.4)-(-4.7)-(+0.5)+(+3.4)+(-3.5)
=-2.4+4.7-0.5+3.4-3.5.
故答案为:C.
【分析】“负负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正正得正”,由此即可化简.
6.【答案】-3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2+6-7=-3
∴答案是-3.
【分析】包含负数的有理数加减运算。
7.【答案】﹣8﹣5+2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原式=﹣8﹣5+2。
故答案为:﹣8﹣5+2。
【分析】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进而直接省略加号和括号即可。
8.【答案】0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1+6-5=0
故答案为0.
【分析】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就加及,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就减积,从而列出算式,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9.【答案】>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由数轴可知b<c<0<a,且|b|>|c|,
所以-b>0,
根据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可知-b+c>0,
根据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可知a-b+c>0.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数轴上表示的数的特点可知:b<c<0<a,且|b|>|c|,c<0<a<-b,根据加法的结合律将a-b+c变为a+(-b+c),由于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故先算-b+c,根据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可知-b+c>0,再根据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可知a-b+c>0,从而得出答案。
10.【答案】解:原式=12+18﹣7﹣20
=30﹣27
=3.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再自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
11.【答案】(1)解: , =-(180-20), =-160
(2)解:- + - + =(- - )+( + ), =- +1, =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去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分母加数,和易于通分的加数分别结合在一起,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边的加法得出答案。
12.【答案】(1)解: 高, 米
(2)解: (米)
(3)解:由第2小题可知 观测点最高, 观测点最低,差为
【知识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由表格可知C点比D高70米,E比D低60米,可得C高,再由有理数的加减可求出差;
(2)设A为基准点,然后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列式计算求出A、B间的距离,然后解答即可;
(3)由表格知A 观测点最高, 观测点最低, 从而求出答案.
13.【答案】(1)解: (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
(2)解: (升) 答:共耗油12.3升.
【知识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从A地出发,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将七次的行驶记录作和,即可得出最终距离A点的距离。
(2)将行驶七次的记录的绝对值进行作和,即可得出汽车一天之中行驶的距离,根据每千米耗油0.3升即可求出一天耗油的数量。
1 / 1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二章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单选题
1.(2019·海港模拟)甲、乙、丙三人玩一种游戏,每玩一局都会将三人随机分成两组.积分方法举例说明:第一局甲、乙胜出,分别获得3分,丙获得-6分;第二局甲胜出获得12分,乙、丙分别获得-6分,两局之后的积分是:甲15分,乙3分,丙-12分.下表是三人的逐局积分统计表,计分错误开始于( )
甲 乙 丙
第一局 3 3 -6
第二局 15 -3 -12
第三局 21 3 -24
第四局 15 -3 -12
第五局 12 -6 -6
第六局 0 18 12
A.第三局 B.第四局 C.第五局 D.第六局
【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游戏规则可知,每一局游戏得分胜方得分与负方得分互为相反数。将各局中甲、乙、丙的得分情况列表如下:
甲 乙 丙 计分是否错误
第一局 3 3 -6 3+3=-(-6),正确;
第二局 12 -6 -6 12=-(-6-6),正确;
第三局 6 6 -12 6+6=-(-12),正确;
第四局 -6 -6 12 -(-6-6)=12,正确;
第五局 -3 -3 6 -(-3-3)=6,正确;
第六局 -12 24 18 -(-12)≠24+18,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先阅读题目弄清计分规则,然后按照每局后的积分计算出每局得分,看是否符合规则即可判断。
2.(2018七上·慈溪期中)213路公交车从起点开始经过A,B,C,D四站到达终点,各站上下车人数如下(上车为正,下车为负)例如 表示该站上车7人,下车4人.现在起点站有15人,A ,B ,C ,D .车上乘客最多时有( )名.
A. 13 B.14 C.15 D.16
【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起点站有15人,
∴A站到B站,车上人数: ,
∵B ,
∴B站到C站,车上人数: ,
∵ ,
∴C站到D站,车上人数: ,
∵D ,
∴D站之后,车上人数: ,
∴车上乘客最多时有16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算出每一站上下乘客后,车上有乘客的人数,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3.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
A.-3 B.3 C.-10 D.11
【答案】B
【知识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7+(-7+3)=3
故答案为:B。
【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再根据大加少减,求出不另一个数,最后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4.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 )
A.90分 B.75分 C.91分 D.81分
【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85+8-12+10=91分
故答案为:C。
【分析】第二次的成绩比第一次的成绩高8分,即第二次的成绩比第一次的成绩多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即第三次的成绩比第二次的成绩少12分,根据多加少减,即可列出算式,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5.为计算简便,把(-2.4)-(-4.7)-(+0.5)+(+3.4)+(-3.5)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按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正确的是( )
A.-2.4+3.4-4.7-0.5-3.5 B.-2.4+3.4+4.7+0.5-3.5
C.-2.4+3.4+4.7-0.5-3.5 D.-2.4+3.4+4.7-0.5+3.5
【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2.4)-(-4.7)-(+0.5)+(+3.4)+(-3.5)
=-2.4+4.7-0.5+3.4-3.5.
故答案为:C.
【分析】“负负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正正得正”,由此即可化简.
二、填空题
6.(2019·乐山)某地某天早晨的气温是 ℃,到中午升高了 ℃,晚上又降低了 ℃.那么晚上的温度是 .
【答案】-3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2+6-7=-3
∴答案是-3.
【分析】包含负数的有理数加减运算。
7.(2019七上·北海期末)把(﹣8)+(﹣5)﹣(﹣2)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答案】﹣8﹣5+2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原式=﹣8﹣5+2。
故答案为:﹣8﹣5+2。
【分析】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进而直接省略加号和括号即可。
8.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开始,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最后到达的终点所表示的数是 .
【答案】0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1+6-5=0
故答案为0.
【分析】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就加及,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就减积,从而列出算式,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9.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计算a-b+c 0(填“>”“<”或“=”).
【答案】>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由数轴可知b<c<0<a,且|b|>|c|,
所以-b>0,
根据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可知-b+c>0,
根据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可知a-b+c>0.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数轴上表示的数的特点可知:b<c<0<a,且|b|>|c|,c<0<a<-b,根据加法的结合律将a-b+c变为a+(-b+c),由于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故先算-b+c,根据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可知-b+c>0,再根据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可知a-b+c>0,从而得出答案。
三、计算题
10.(2019七上·阳东期末)计算:12﹣(﹣18)+(﹣7)﹣20
【答案】解:原式=12+18﹣7﹣20
=30﹣27
=3.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再自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
11.(2018七上·大丰期中)计算:
(1)
(2)- + - +
【答案】(1)解: , =-(180-20), =-160
(2)解:- + - + =(- - )+( + ), =- +1, =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去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分母加数,和易于通分的加数分别结合在一起,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边的加法得出答案。
四、综合题
12.(2018七上·龙港期中)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下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如: 90米表示观测点 比观测点 高出90米):
(1)根据 , 数据,比较观测点 比相对观测点 高还是低?差多少?
(2)求观测点 相对观测点 的高度是多少?
(3)求最高观测点比最低观测点高出多少?
【答案】(1)解: 高, 米
(2)解: (米)
(3)解:由第2小题可知 观测点最高, 观测点最低,差为
【知识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由表格可知C点比D高70米,E比D低60米,可得C高,再由有理数的加减可求出差;
(2)设A为基准点,然后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列式计算求出A、B间的距离,然后解答即可;
(3)由表格知A 观测点最高, 观测点最低, 从而求出答案.
13.(2018七上·东莞期中)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4 +7 ﹣9 +8 +6 ﹣5 ﹣2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若每km耗油0.3升,问一天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解: (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
(2)解: (升) 答:共耗油12.3升.
【知识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从A地出发,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将七次的行驶记录作和,即可得出最终距离A点的距离。
(2)将行驶七次的记录的绝对值进行作和,即可得出汽车一天之中行驶的距离,根据每千米耗油0.3升即可求出一天耗油的数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