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岭南版第五册《雨来了》。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习领域:
记忆 造型 表现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雨"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与"雨"打交道,特别是在南方,北方的雨相对就少一点。对于季节性的雨来说,有连绵不断的春雨、梅雨,夏季的雨是滂沱的暴雨,冬季下的是冷雨等等。“雨来了”可以发生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比如、成人世界里浪漫或伤心的“雨”故事、儿童世界里开心或不开心的“雨”故事等。所以,这些丰富的情节和个人的不同感受是构成画面创意的基础。教材以观察雨景图片(或雨景录象)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晶莹剔透的雨点、连绵不断的雨丝、落在水面上的圈圈雨花以及雨中洋溢着的美景。本课属于生活中的美感教育,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表述“雨‘,通过不同的雨景图片,加以讨论,学生可以从中发现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团结协作、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所以,不但要画好”雨景“,还要把人的心灵美表现出来,这也是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美育中来。
教学用具准备:
(1)、老师:有关雨中情景的图片和有关音乐片段、课件以及绘画工具。
(2)、学生:相关的绘画工具、画纸等。
作业要求:
画一幅有关雨景的画,构图要饱满,主次分明,色彩明亮。
知识要点:记忆画、想象画的构思、构图。
技能要求:
先画出主要人物,再添画雨具、雨景等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欣赏表现雨中情景的儿童画;学习“先画主体,后添背景”的构图方法。
2、过程方法:
观察下雨时周围情景的变化,能够抓住下雨时环境和人物的动态;体验雨中的感受;在欣赏与交流中探索不同的表现技法。
3、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养成留心观察环境变化的习惯,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的探索自然的兴趣;通过雨中人与人之间有情感的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美德。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进行记忆或想象创作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下雨天“湿”的特点。
兴趣点:
(1)、模拟雨中情景表演;
(2)、尝试雨景的不同表现手法。
教学活动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关于“雨”的音乐或录象与学生一起欣赏。
问题:
(1)、你喜欢轰隆隆的大雷雨,还是喜欢淅沥淅沥下个不停的毛毛雨?
(2)、雨天的路上开满了雨伞花,你喜欢在雨天撑着伞玩水花吗?
二、讲新课:
1、欣赏课本的图片;设问:
(1)、几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是用什么办法画出来?
(3)、你从画中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会怎样做?
2、学生分组讲一件自己有关“雨”的故事。
3、欣赏学生作品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让学生回答这些画与我们平时画的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自己来画,你会怎么画?
4、绘画步骤:
(1)、先画好主要人物;
(2)、添画雨具;
(3)、添画背景(场景)。
5、学生作业,老师巡视辅导。
三、学生评议自己的作品,老师小结。
(1)、挑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评价、让其他学生评价。
(2)、教师讲评,画得好的给予表扬,画得好的要加以鼓励。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简要复习前面的内容,不置下一次上课所要带的工具。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