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之一,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他们还发明了阴历和60进位法。这一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
2.(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
A.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 D.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
3.(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星罗棋布在爱琴海上的诸多小岛屿更难以走向政治统一,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建立了大多以城邦式的弹丸小邦。”这说明( )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征服掠夺是古代交往的主要方式
C.大海阻碍了人类的交往
D.追求利益是古代人类的根本动机
4.(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概括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下面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文明的冲突 B.社会的变革
C.古代亚非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
5.(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拉丁文源于意大利,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广泛流传。在中世纪,欧洲人如要当僧侣、教师或担任其他有学问的职业,都要学习拉丁文。即使拉丁文逐渐衰败,但依旧被认为是“永恒的语言”。这说明( )
A.拉丁文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语言
B.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帝国的衰亡客观上导致了文化的衰败
D.意大利是欧洲文明的发样地
6.(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
A.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哲学家 B.认为人的友情不重要
C.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 D.坚持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
7.(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 799年,利奥三世教皇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把利奥三世教皇送回罗马,助其复位。这一年,利奥三世教皇为查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由此可见( )
A.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 B.国王权力大于教皇权力
C.教皇听命于国王 D.教皇权力大于国王权力
8.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9.(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材料反映的是( )
A.等级制度的盛行 B.教权与王权的相互勾结
C.大学教育的发展 D.城市在西欧的重新兴起
10.(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法律可消除国家的社会矛盾
B.法律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11.(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模仿和创新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汉化”和“欧化”。“汉化”指7世纪的大化改新,以下关于大化改新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大化改新
B.改革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C.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D.改革最终导致封建庄园及其法庭的产生
12.(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阿拉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B.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C.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
D.都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13.(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 1649年,在英国贵族巴洛的领地上,10名租地农场主租用了领地的42%,所交地租占总额的67%另外58%的土地由46名农民耕种,所纳贡赋仅为地租总收入的29%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圈占农民土地而后出租就不足为奇了。材料反映了( )
A.租地农场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
B.农民在庄园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C.封建领主们完全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D.市民阶层成为西欧城市的中坚力量
14.(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的时候,他们之所以眼光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这说明( )
A.文艺复兴是复兴古阿拉伯文化
B.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C.阿拉伯半岛是西方文明发源地
D.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15.(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推动资产阶级寻求政治变革 D.推动世界市场的不断形成
16.(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中国的澳门有不少人可以讲葡萄牙语,印度有不少人可以讲英语,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的人可以讲西班牙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三角贸易的影响 B.欧洲的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推进
17.(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里的“新酒”是指( )
A.国王仍然掌握国家权力 B.革命过程中没有发生战争
C.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18.(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 1775年4月,北美人民开始在一面代表所有殖民地的旗帜“大陆旗”下战斗,它的内侧上方还保留着英国国旗的图案;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制作“合众国”国旗法案,法案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擦除了英国国旗的图案。旗帜内容的变化,表达了美国人民( )
A.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B.建设民主政治的意愿
C.打碎封建枷锁的勇气 D.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19.(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关于该宪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落实了《人权宣言》的原则
B.彻底废除了法国的君主制
C.庄严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直接推动拿破仑加冕称帝
20.(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制。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一变化说明( )
A.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B.西方学校教育体系开始转型
C.技术进步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 D.科技革命推动大众教育普及
21.(2019·夏津模拟)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22.(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23.(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 如何想 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4.(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25.(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科技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古罗马人崇尚哲学,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判断:
改正:
(2)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很好的诠释了人文主义思想。
判断:
改正:
(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人造纤维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判断:
改正:
(4)1804年,贝多芬创作完成《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判断:
改正: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26.(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凭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演讲词【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时期的最高领导人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7.(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摘编自《阿拉伯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世纪西欧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城市居民开展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阿拉伯帝国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并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28.(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783年 升任共和国军司令
1796年 入侵意大利
1798年 远征埃及
1799年 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 建立( ① )帝国、颁布《 ② 》
1815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21年 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材料二:拿破仑将政治稳定带给这个一直深陷于革命和战争纷扰中的国家。他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于1801年与教皇缔结了《教务协议》。《协议》规定:法国政府保留革命期间获得的教会土地,但同意为教士支付薪水。拿破仑的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大批支持者。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民法典》规定所有成年男性在政治和法律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宣称要建立以美德为基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在教育,就业方面的资格以其天赋和能力而不是出身或社会地位为根据。法典还保护私有财产。拿破仑允许反对革命的贵族返回法国,并归还他们被剥夺的土地。《民法典》恢复了家长权威,譬如规定女性和儿童要对家庭中的男性唯命是从。法国《民法典》成为加拿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民法典范。
拿破仑试图统治整个欧洲。拿破仑的军队因折服于他的魅力而充满革命热情。他们征服了伊利亚和意大利半岛,占领了荷兰、使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遭受了羞耻性失败。……
(1)请结合所学补全表格中的内容。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概括拿破仑为让法国稳定、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的活动对世界造成的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由材料“后来发展成喫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可知,这一古代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考查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
【考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排除ACD,选项 B 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规定。
3.【答案】A
【考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说明地理环境影响了文明的发展,古希腊因诸多小岛屿难以走向政治统一,从而建立了许多城邦式的弹丸小邦,形成了“小国寡民”的特点, A 项正确;
题干没有提及征服掠夺,排除 B 项;
题干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没有提及对人类交往的影响,排除 C 项;
追求利益不是建立城邦式的弹丸小邦的原因,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4.【答案】C
【考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 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的金字塔是非洲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亚洲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种姓制度是亚洲古印度的文明成就、司(后)母戊鼎是亚洲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埃及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司(后)母戊鼎体现了古代亚非文明,故为题干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古代亚非文明。选项 C 符合题意;
选项ABD鱼体一般,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埃及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司(后)母戊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 根据“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广泛流传”、“但依旧被认为是‘永恒的语言“等信息可知,罗马帝国的扩张在客观上促进了拉丁文的传播和应用, B 项正确;
A 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
拉丁文的衰败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帝国的衰亡,排除 C 项;
材料内容无法说明意大利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答案】D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说明真理高于一切, D 项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亚里士多德的多才多艺,排除 A 项;
“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说明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友情很重要,排除 B 项;
“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说明两者不是同等重要,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考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被贵族废黜的教得到查理的帮助复位,而复位的教有加冕查理为“伟大的罗马人的帝”,其实质是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故 A 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799年罗马教被贵族废黜后得到了查理的帮助而复位, B 项所述无从体现,排除 B 项;
材料信息体现了教与国王之间的相互利用和扶持,没有信息体现教听命于国王,故 C 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被贵族废黜的教得到查理的帮助复位,而复位的教有加冕查理为“伟大的罗马人的帝”,此间无法体现教皇的权力大于王权,故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8.【答案】B
【考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以看出中世纪庄园经济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达与题干的“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严格禁止竞争、自耕农为主体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欧洲庄园相关知识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西欧庄园的特点,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9.【答案】D
【考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11世纪,随着商业的兴起,旧的城镇重新注入活力,新的城镇也一个个兴起,有的城市就傍着修道院的外墙建起来,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这些城堡被称为“堡”,出现在城市的名字里,直到现在,在城市名称中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D 项正确;
ABC 项在题干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意义。
10.【答案】C
【考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可知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C 项正确;
法律是解决国家中社会矛盾的准绳,但是法律无法消除矛盾,排除 A 项;
法律是帝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依据,排除 B 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罗马法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查士丁尼法典》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11.【答案】D
【考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仿效中国进行了大化改新,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建立了以天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B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大化改新与封建庄园及其法庭的产生无关, D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运用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12.【答案】B
【考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阿拉伯帝国是穆罕默德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历山大帝国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B 项正确;
阿拉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都在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而且者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ACD 项使它们的相似之处,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阿拉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13.【答案】A
【考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 据“1649年,在(英国)贵族巴洛的领地上,10名租地农场主租用了领地的42%,所交地租占总额的67%.另外58%的土地由46名农民耕种,所纳贡赋仅为地租总收入的29%.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圈占农民土地而后出租就不足为奇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已经在欧洲农村发展起来。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租地农场的相关史实。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14.【答案】D
【考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表明阿拉伯文化的对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因为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 D 项正确;
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排除 A 项;
阿拉伯帝国翻译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不能说明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排除 B 项;
西方文明发源地是古希腊,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 D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15.【答案】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知,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产阶级寻求政治变革,选项 C 正确;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加速过渡,资产阶级力量不断的壮大,推动了资产阶级寻求政治变革。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封建制度的影响,而不是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排除 A ;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选项 B 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封建制度的影响,而不是对世界市场的影响,选项 D 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6.【答案】B
【考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许多澳门人讲葡萄牙语是因为澳门曾经被葡萄牙侵占,许多印度人讲英语是因为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拉丁美洲不少国家人讲西班牙语是因为曾经沦为过西班牙的殖民地,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欧洲的殖民扩张有关。 B 项正确:
三角贸易的主要内容是奴隶贸易,澳门讲葡语与之无关。排除 A 项;
世界市场在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葡萄牙侵占澳门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 CD 项。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出现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的人可以讲不同语言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17.【答案】C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 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依据题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判断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利的中心,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18.【答案】A
【考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这一变化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从保留英国国旗到擦除英国国旗的变化说明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更加激烈,也表达了美国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因此 A 项符合题意;
据此分析可知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所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9.【答案】A
【考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识,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落实了《人权宣言》的原则, A 项正确;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将敌人赶出国境。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排除 BC 项;
内忧外患的法国需要强有力政府,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0.【答案】A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要国家建立大量职业学校并且以教授科学理论为主,都是为了培养更适合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 A 项正确;
这一变化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并不能说明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转型,排除B 项;
材料主要体现了劳动力培养方向的变化,没有体现理论的创新,排除 C 项;
学校教育在科技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1.【答案】B
【考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主要分析题干中的示意图,①处对应“1848”、“空想到科学”,②处对应“1871”、“理论到实践”,③处对应“1917”、“理想到现实”,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②处时间不符,故A错误; 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因此对应的是①处而非②处,故B错误;C.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因此对应②处,故C正确;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因此对应的是③处而非②处,故D错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的知识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考试的重难点。
22.【答案】C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措施。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措施有①废藩置县;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④提倡文明开化。根据题文“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可知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
23.【答案】D
【考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 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意在强调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发展问题,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
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的是宗教改革而非文艺复兴,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是启蒙运动而非文艺复兴,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24.【答案】D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 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 ABC 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 项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25.【答案】(1)错误;古罗马改为古希腊。
(2)正确
(3)错误;人造纤维改为赛璐珞。
(4)错误;《战争与和平》改为《英雄交响曲》。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 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人崇尚哲学,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古罗马人”改为“古希腊人”。
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古罗马人”改为“古希腊人”。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3)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人造纤维”改为“赛璐珞”。
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人造纤维”改为“赛璐珞”。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的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将“《战争与和平》”改为“《英雄交响曲》”。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6.【答案】(1)伯里克利。
(2)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论述:伯里克利当政期间,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伯里克利的改革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 (1)据材料和所学知,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由材料可以提炼观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体现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顶峰,对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体现在狭隘民主限制了部分成员的发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容易产生整治腐败和不公平。
故答案为:(1)伯里克利。
(2)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体现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顶峰,对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体现在狭隘民主限制了部分成员的发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容易产生整治腐败和不公平。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7.【答案】(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手工业者,这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在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等地聚集,进而形成新的工商业城市。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2)绝对保守,缺乏创造力、穷兵黩武、外敌的入侵、陶醉于过去的辉煌。
(3)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或使者(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考点】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城市居民的身份;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中世纪西欧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居民开展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目的是脱领主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缺乏创新,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是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故答案为:(1)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领主的统治。
(2)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缺乏创新,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等。
(3)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的灭亡、阿拉伯人的贡献等相关史实。
28.【答案】(1)①法兰西第一;②《拿破仑法典》;
(2)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颁布《拿破仑法典》,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等。
(3)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蓝本;拿破仑在横扫欧洲大陆的同时废除欧洲各地封建特权,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考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 (1)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故①填法兰西第一;②填《拿破仑法典》。
(2)据材料二“拿破仑将政治稳定带给这个一直深陷于革命和战争纷扰中的国家。他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于1801年与教缔结了《教务协议》。《协议》规定:法国政府保留革命期间获得的教会土地,但同意为教士支付薪水。拿破仑的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大批支持者。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民法典》规定所有成年男性在政治和法律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宣称要建立以美德为基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在教 育,就业方面的资格以其天赋和能力而不是出身或社会地位为根据。法典还保护私有财产。拿破仑允许反对革命的贵族返回法国,并归还他们被剥夺的土地。《民法典》恢复了家长权威,譬如规定女性和儿童要对家庭中的男性唯命是从。法国《民法典》成为加拿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民法典范。拿破仑试图统治整个欧洲。拿破仑的军队因折服于他的魅力而充满革命热情。他们征服了伊利亚和意大利半岛,占领了荷兰、使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遭受了羞耻性失败。………….”可知,拿破仑为让法国稳定、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有: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颁布《拿破仑法典》,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等。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蓝本;拿破仑在横扫欧洲大陆的同时废除欧洲各地封建特权,促进了资本主义 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故答案为:(1)①法兰西第一;②《拿破仑法典》。
(2)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颁布《拿破仑法典》,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等。
(3)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蓝本;拿破仑在横扫欧洲大陆的同时废除欧洲各地封建特权,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革命活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拿破仑为让法国稳定、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拿破仑的活动对世界造成的重大影响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之一,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他们还发明了阴历和60进位法。这一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
【答案】B
【考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由材料“后来发展成喫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可知,这一古代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考查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
A.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 D.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
【答案】B
【考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排除ACD,选项 B 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规定。
3.(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星罗棋布在爱琴海上的诸多小岛屿更难以走向政治统一,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建立了大多以城邦式的弹丸小邦。”这说明( )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征服掠夺是古代交往的主要方式
C.大海阻碍了人类的交往
D.追求利益是古代人类的根本动机
【答案】A
【考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说明地理环境影响了文明的发展,古希腊因诸多小岛屿难以走向政治统一,从而建立了许多城邦式的弹丸小邦,形成了“小国寡民”的特点, A 项正确;
题干没有提及征服掠夺,排除 B 项;
题干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没有提及对人类交往的影响,排除 C 项;
追求利益不是建立城邦式的弹丸小邦的原因,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4.(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概括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下面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文明的冲突 B.社会的变革
C.古代亚非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
【答案】C
【考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 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的金字塔是非洲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亚洲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种姓制度是亚洲古印度的文明成就、司(后)母戊鼎是亚洲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埃及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司(后)母戊鼎体现了古代亚非文明,故为题干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古代亚非文明。选项 C 符合题意;
选项ABD鱼体一般,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埃及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司(后)母戊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关史实。
5.(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拉丁文源于意大利,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广泛流传。在中世纪,欧洲人如要当僧侣、教师或担任其他有学问的职业,都要学习拉丁文。即使拉丁文逐渐衰败,但依旧被认为是“永恒的语言”。这说明( )
A.拉丁文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语言
B.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帝国的衰亡客观上导致了文化的衰败
D.意大利是欧洲文明的发样地
【答案】B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 根据“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广泛流传”、“但依旧被认为是‘永恒的语言“等信息可知,罗马帝国的扩张在客观上促进了拉丁文的传播和应用, B 项正确;
A 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
拉丁文的衰败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帝国的衰亡,排除 C 项;
材料内容无法说明意大利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
A.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哲学家 B.认为人的友情不重要
C.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 D.坚持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
【答案】D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说明真理高于一切, D 项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亚里士多德的多才多艺,排除 A 项;
“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说明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友情很重要,排除 B 项;
“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说明两者不是同等重要,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 799年,利奥三世教皇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把利奥三世教皇送回罗马,助其复位。这一年,利奥三世教皇为查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由此可见( )
A.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 B.国王权力大于教皇权力
C.教皇听命于国王 D.教皇权力大于国王权力
【答案】A
【考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了被贵族废黜的教得到查理的帮助复位,而复位的教有加冕查理为“伟大的罗马人的帝”,其实质是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故 A 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799年罗马教被贵族废黜后得到了查理的帮助而复位, B 项所述无从体现,排除 B 项;
材料信息体现了教与国王之间的相互利用和扶持,没有信息体现教听命于国王,故 C 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被贵族废黜的教得到查理的帮助复位,而复位的教有加冕查理为“伟大的罗马人的帝”,此间无法体现教皇的权力大于王权,故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8.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答案】B
【考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以看出中世纪庄园经济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达与题干的“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严格禁止竞争、自耕农为主体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欧洲庄园相关知识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西欧庄园的特点,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9.(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材料反映的是( )
A.等级制度的盛行 B.教权与王权的相互勾结
C.大学教育的发展 D.城市在西欧的重新兴起
【答案】D
【考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11世纪,随着商业的兴起,旧的城镇重新注入活力,新的城镇也一个个兴起,有的城市就傍着修道院的外墙建起来,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这些城堡被称为“堡”,出现在城市的名字里,直到现在,在城市名称中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D 项正确;
ABC 项在题干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意义。
10.(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法律可消除国家的社会矛盾
B.法律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答案】C
【考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可知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C 项正确;
法律是解决国家中社会矛盾的准绳,但是法律无法消除矛盾,排除 A 项;
法律是帝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依据,排除 B 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罗马法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查士丁尼法典》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11.(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模仿和创新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汉化”和“欧化”。“汉化”指7世纪的大化改新,以下关于大化改新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大化改新
B.改革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C.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D.改革最终导致封建庄园及其法庭的产生
【答案】D
【考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仿效中国进行了大化改新,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建立了以天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B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大化改新与封建庄园及其法庭的产生无关, D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运用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12.(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阿拉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B.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C.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
D.都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答案】B
【考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阿拉伯帝国是穆罕默德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历山大帝国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B 项正确;
阿拉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都在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而且者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ACD 项使它们的相似之处,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阿拉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13.(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 1649年,在英国贵族巴洛的领地上,10名租地农场主租用了领地的42%,所交地租占总额的67%另外58%的土地由46名农民耕种,所纳贡赋仅为地租总收入的29%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圈占农民土地而后出租就不足为奇了。材料反映了( )
A.租地农场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
B.农民在庄园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C.封建领主们完全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D.市民阶层成为西欧城市的中坚力量
【答案】A
【考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 据“1649年,在(英国)贵族巴洛的领地上,10名租地农场主租用了领地的42%,所交地租占总额的67%.另外58%的土地由46名农民耕种,所纳贡赋仅为地租总收入的29%.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圈占农民土地而后出租就不足为奇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已经在欧洲农村发展起来。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租地农场的相关史实。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14.(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的时候,他们之所以眼光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这说明( )
A.文艺复兴是复兴古阿拉伯文化
B.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C.阿拉伯半岛是西方文明发源地
D.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答案】D
【考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表明阿拉伯文化的对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因为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 D 项正确;
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排除 A 项;
阿拉伯帝国翻译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不能说明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排除 B 项;
西方文明发源地是古希腊,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 D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15.(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推动资产阶级寻求政治变革 D.推动世界市场的不断形成
【答案】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知,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产阶级寻求政治变革,选项 C 正确;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加速过渡,资产阶级力量不断的壮大,推动了资产阶级寻求政治变革。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封建制度的影响,而不是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排除 A ;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选项 B 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封建制度的影响,而不是对世界市场的影响,选项 D 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6.(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中国的澳门有不少人可以讲葡萄牙语,印度有不少人可以讲英语,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的人可以讲西班牙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三角贸易的影响 B.欧洲的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推进
【答案】B
【考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许多澳门人讲葡萄牙语是因为澳门曾经被葡萄牙侵占,许多印度人讲英语是因为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拉丁美洲不少国家人讲西班牙语是因为曾经沦为过西班牙的殖民地,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欧洲的殖民扩张有关。 B 项正确:
三角贸易的主要内容是奴隶贸易,澳门讲葡语与之无关。排除 A 项;
世界市场在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葡萄牙侵占澳门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 CD 项。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出现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的人可以讲不同语言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17.(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里的“新酒”是指( )
A.国王仍然掌握国家权力 B.革命过程中没有发生战争
C.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C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 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依据题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判断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利的中心,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18.(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 1775年4月,北美人民开始在一面代表所有殖民地的旗帜“大陆旗”下战斗,它的内侧上方还保留着英国国旗的图案;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制作“合众国”国旗法案,法案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擦除了英国国旗的图案。旗帜内容的变化,表达了美国人民( )
A.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B.建设民主政治的意愿
C.打碎封建枷锁的勇气 D.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答案】A
【考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这一变化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从保留英国国旗到擦除英国国旗的变化说明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更加激烈,也表达了美国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因此 A 项符合题意;
据此分析可知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所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9.(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关于该宪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落实了《人权宣言》的原则
B.彻底废除了法国的君主制
C.庄严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直接推动拿破仑加冕称帝
【答案】A
【考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识,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落实了《人权宣言》的原则, A 项正确;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将敌人赶出国境。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排除 BC 项;
内忧外患的法国需要强有力政府,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0.(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制。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一变化说明( )
A.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B.西方学校教育体系开始转型
C.技术进步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 D.科技革命推动大众教育普及
【答案】A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要国家建立大量职业学校并且以教授科学理论为主,都是为了培养更适合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 A 项正确;
这一变化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并不能说明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转型,排除B 项;
材料主要体现了劳动力培养方向的变化,没有体现理论的创新,排除 C 项;
学校教育在科技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1.(2019·夏津模拟)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B
【考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主要分析题干中的示意图,①处对应“1848”、“空想到科学”,②处对应“1871”、“理论到实践”,③处对应“1917”、“理想到现实”,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②处时间不符,故A错误; 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因此对应的是①处而非②处,故B错误;C.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因此对应②处,故C正确;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因此对应的是③处而非②处,故D错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的知识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考试的重难点。
22.(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答案】C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措施。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措施有①废藩置县;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④提倡文明开化。根据题文“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可知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
23.(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 如何想 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答案】D
【考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 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意在强调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发展问题,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
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的是宗教改革而非文艺复兴,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是启蒙运动而非文艺复兴,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24.(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答案】D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 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 ABC 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 项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25.(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科技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古罗马人崇尚哲学,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判断:
改正:
(2)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很好的诠释了人文主义思想。
判断:
改正:
(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人造纤维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判断:
改正:
(4)1804年,贝多芬创作完成《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判断:
改正:
【答案】(1)错误;古罗马改为古希腊。
(2)正确
(3)错误;人造纤维改为赛璐珞。
(4)错误;《战争与和平》改为《英雄交响曲》。
【考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 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人崇尚哲学,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古罗马人”改为“古希腊人”。
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古罗马人”改为“古希腊人”。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3)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人造纤维”改为“赛璐珞”。
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人造纤维”改为“赛璐珞”。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的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将“《战争与和平》”改为“《英雄交响曲》”。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26.(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凭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演讲词【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时期的最高领导人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伯里克利。
(2)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论述:伯里克利当政期间,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伯里克利的改革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 (1)据材料和所学知,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由材料可以提炼观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体现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顶峰,对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体现在狭隘民主限制了部分成员的发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容易产生整治腐败和不公平。
故答案为:(1)伯里克利。
(2)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体现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顶峰,对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体现在狭隘民主限制了部分成员的发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容易产生整治腐败和不公平。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7.(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摘编自《阿拉伯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世纪西欧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城市居民开展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阿拉伯帝国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并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答案】(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手工业者,这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在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等地聚集,进而形成新的工商业城市。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2)绝对保守,缺乏创造力、穷兵黩武、外敌的入侵、陶醉于过去的辉煌。
(3)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或使者(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考点】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城市居民的身份;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中世纪西欧新的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居民开展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目的是脱领主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缺乏创新,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是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故答案为:(1)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领主的统治。
(2)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缺乏创新,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等。
(3)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的灭亡、阿拉伯人的贡献等相关史实。
28.(2022九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783年 升任共和国军司令
1796年 入侵意大利
1798年 远征埃及
1799年 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 建立( ① )帝国、颁布《 ② 》
1815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21年 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材料二:拿破仑将政治稳定带给这个一直深陷于革命和战争纷扰中的国家。他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于1801年与教皇缔结了《教务协议》。《协议》规定:法国政府保留革命期间获得的教会土地,但同意为教士支付薪水。拿破仑的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大批支持者。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民法典》规定所有成年男性在政治和法律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宣称要建立以美德为基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在教育,就业方面的资格以其天赋和能力而不是出身或社会地位为根据。法典还保护私有财产。拿破仑允许反对革命的贵族返回法国,并归还他们被剥夺的土地。《民法典》恢复了家长权威,譬如规定女性和儿童要对家庭中的男性唯命是从。法国《民法典》成为加拿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民法典范。
拿破仑试图统治整个欧洲。拿破仑的军队因折服于他的魅力而充满革命热情。他们征服了伊利亚和意大利半岛,占领了荷兰、使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遭受了羞耻性失败。……
(1)请结合所学补全表格中的内容。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概括拿破仑为让法国稳定、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的活动对世界造成的重大影响。
【答案】(1)①法兰西第一;②《拿破仑法典》;
(2)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颁布《拿破仑法典》,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等。
(3)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蓝本;拿破仑在横扫欧洲大陆的同时废除欧洲各地封建特权,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考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 (1)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故①填法兰西第一;②填《拿破仑法典》。
(2)据材料二“拿破仑将政治稳定带给这个一直深陷于革命和战争纷扰中的国家。他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于1801年与教缔结了《教务协议》。《协议》规定:法国政府保留革命期间获得的教会土地,但同意为教士支付薪水。拿破仑的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大批支持者。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民法典》规定所有成年男性在政治和法律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宣称要建立以美德为基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在教 育,就业方面的资格以其天赋和能力而不是出身或社会地位为根据。法典还保护私有财产。拿破仑允许反对革命的贵族返回法国,并归还他们被剥夺的土地。《民法典》恢复了家长权威,譬如规定女性和儿童要对家庭中的男性唯命是从。法国《民法典》成为加拿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民法典范。拿破仑试图统治整个欧洲。拿破仑的军队因折服于他的魅力而充满革命热情。他们征服了伊利亚和意大利半岛,占领了荷兰、使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遭受了羞耻性失败。………….”可知,拿破仑为让法国稳定、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有: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颁布《拿破仑法典》,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等。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蓝本;拿破仑在横扫欧洲大陆的同时废除欧洲各地封建特权,促进了资本主义 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故答案为:(1)①法兰西第一;②《拿破仑法典》。
(2)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颁布《拿破仑法典》,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等。
(3)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蓝本;拿破仑在横扫欧洲大陆的同时废除欧洲各地封建特权,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革命活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拿破仑为让法国稳定、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拿破仑的活动对世界造成的重大影响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