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简谱)六年级上册 第1课 聆听 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简谱)六年级上册 第1课 聆听 茉莉花(江苏民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28 18: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茉莉芬芳》教学设计
教学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
教学内容: 《茉莉芬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轻声歌唱, 让歌声融于思想教育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2、聆听不同体裁、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歌曲的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多首“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过程与方法 以体验为主,用聆听、讨论、分析图、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情分析 民歌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接触比较少,所以小学生比较难以接受,为了使六年级学生能产生兴趣,从而热爱学习,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音视频的多媒体感官带动孩子们的兴趣。而六年级的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日趋完善,逻辑分析能力较强。因此在本节课以茉莉花为主题,选取不同版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使学生通过学习,接触感受我国优秀音乐文化遗产,了解民歌传承、发展的多样性的特征,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用生动的语言带动学生学习。
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由综合音乐课。
《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重点
(1)、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演绎形式的《茉莉花》,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并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轻声歌唱及演绎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主题。
(2)、逐步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引导——讨论——再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在对比中找个性,在感受中寻求其共性的东西。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空气清新剂、 钢琴、古筝、铝板琴、笛子、节奏乐器(沙槌、碰铃)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学生听江南小调《采茶舞曲》乐曲进教室。
(导入:好曲、好景、好心情,伴随一曲清新欢快的江南小调《采茶舞曲》,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导入:
1、简介茉莉花。(图片)
茉莉花属木犀科,是转经印度而传入我国的。是一种常绿攀援灌木,性喜炎热、高温,在我国广东、福建、苏杭南方诸省均有广泛栽培。茉莉为常绿小灌木,叶片椭圆翠绿,光泽照人。复瓣的小白花,小巧玲珑,素洁光润,如刻玉雕琼。茉莉花小素淡,它没有绚丽的异彩,也没有妩媚的花姿,但它珠园玉洁,仪态雅素,特别是其芳香浓郁,花期长久,为众花之冠.以芳香著称于世,被誉为“人间第一香”,
2、聆听 《茉莉花》--萨克斯音乐
3、出示课题《茉莉芬芳》
茉莉以朴素自然,清净纯洁, 传遍大江南北,不管是在北国的公园还是在南国的庭院,都栽种着茉莉这一花卉身影, 因此也使得全国各地大放异彩,涌现各自风格的"茉莉花"曲调.如江苏茉莉花、福建茉莉花、四川茉莉花、东北茉莉花等等),如以南北之分的话,尤以南方的江苏茉莉花以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让世人加以传唱。
那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茉莉花》
教学过程
(一)、聆听并学唱歌曲江苏民歌《茉莉花》
随琴声学唱
2、欣赏和分析了解。
⑴、复习民歌、小调,简介歌曲《茉莉花》的来源。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创作特点: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匿名性、变异性。
音乐特点: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
小调——又名小曲、俗曲等。指流传广,形式较规整,短小精悍的民间日常生活歌曲。
⑵、赏析南方风格的《茉莉花》(江苏民歌)
感受体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美
1、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歌曲的美。
2、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生谈感受)
3、教师小结后,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随伴奏哼唱歌曲《茉莉花》。
4、分析、感受 2/4 3 2 1 3 ︱ 2 0 3 ︱ 5 6 1 ︱ 5 — ‖这一乐句中休止符所蕴涵的情感,哼唱歌曲旋律,用轻柔的歌声表达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5、复唱全歌并划旋律线,通过分析、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其风格特点——柔美、婉转。
6、欣赏江南水乡的风光图片,让学生了解江苏《茉莉花》艺术风格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
7、想像自己来到江南水乡,轻声哼唱江苏《茉莉花》。
(二)、赏析江苏民歌《茉莉花》
1、教师随伴奏演唱扬州民歌《茉莉花》,学生听赏。
2、提问:这两首《茉莉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分析两首《茉莉花》的异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南茉莉”的风格特点——柔美、婉转。
⑶、欣赏北方风格的《茉莉花》(东北民歌)
1、师:《茉莉花》始于江苏,然而它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唱,下面我们再欣赏两首其他地区的《茉莉花》。
2、聆听A、男声独唱 东北民歌《茉莉花》
B、女声独唱 河北民歌《茉莉花》
3、师:听了这两首《茉莉花》,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4、教师小结,并欣赏北方的风光图片,直观感受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
5、比较、分析南北茉莉的不同音乐风格,引导学生总结北茉莉的风格特点——豪放、高亢。
(生讨论问题,并以图形反馈讨论结果)
(表格)
茉 莉 花
地 区 旋律特点 不同点 表达的情感 备 注
江苏民歌 曲调平稳而婉转流动,五声调式的级进。抒情、含蓄、细腻,表现手法多样化。 多为一字多音,在感情表达上显得更为柔美含蓄,如水般流畅。 表达了姑娘的惜花爱花之情
河北民歌 曲调高亢、明快爽朗、语言朴实、五声调式的跳进 多为一字一音,感情充沛而活力四射,在表达感情方面比较直接,豁达,表现了北方人的豪爽和明快的风格。 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
东北民歌 曲调热情爽朗,直接豁达,五声调式的级进跳进较大。 多为一字一音,感情充沛而活力四射,在表达感情方面比较直接,豁达,表现了东北人的豪爽性格。 表达了姑娘惜花,爱花之情。
老师小结:
地域、气候、环境、方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性格特点等。据说,中国的茉莉花流传到各地后产生了许多的变体,有上十首之多,它们之间既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又多姿多彩,各具一格,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一首民歌都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变异,那么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三)、师生共同参与,演绎《茉莉花》的美:
生分组讨论如何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感情演绎表演 《茉莉花》
分组表演,展示成果。
(四)、拓展欣赏
1、欣赏了解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特》片段。
2、欣赏了解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唱的《茉莉花》片段。
3、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上演的《茉莉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茉莉花》也有了新的发展,音乐家们尝试在传统民歌《茉莉花》的基础上渗透现代元素。2004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张艺谋带着“中国元素”震撼雅典,包括有民歌、民乐、大红灯笼、鼓、唐诗、京剧等。中国人民用民歌向世界发出诚挚的邀请。
师表演古筝《茉莉花》
四、小结(师生讨论)
民歌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陌生,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民歌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是我国宝贵的音乐文化,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当然,它也同世界万物一样,需要发展,需要创新。了解民歌,热爱民歌,把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