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师的弟子》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感悟音乐魅力,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欣赏交响乐的方法,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3.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并能从各音乐要素来分辩各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听辩乐曲中个别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作品介绍
师: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作曲家及什么是交响诗。
a、作品简介:法国作曲家迪卡斯根据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创作的管弦乐曲《魔法师的弟子》。
b、交响诗与交响童话简介。
交响诗: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单乐章管弦乐作品。
交响童话: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
三、新课教学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动画片,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讲诉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音乐中你都听出了几种乐器,他们都代表谁?
板书:小提琴—咒语 单簧管—老魔法师 大管—小拖把
2、再次聆听第一部分音乐
师:谁能告诉老魔高法师是一个怎样得人?
生:魔法高深 可怕 法力无边······
师:小魔法师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天天干活 总想学魔法······
师:他学会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学会了,定音鼓告诉的
师:魔法成功了。小魔法师把小拖把变成拖把人提水干活。
3、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师:让我们来听听他是一个怎样的小拖把?
生:活泼 可爱······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拖把的曲谱,大家好好观察曲谱,上面有什么音乐符号,让我们的音乐听起来欢快活泼。(曲谱略)
生:頓引、休止符
4、视唱小拖把旋律
(1)找同学来视唱
(2)大家一起视唱
(3)模仿大管的声音来视唱
师:我们来听听音乐,找两名同学到前面当小魔法师和小拖把。
( 随音乐表演 )
5、聆听小扫把三次打水的音乐
A、第一次聆听,
师:听出小扫把主题出现几次?请学生闭上眼睛,伸手指表示听到的次数。
B、第二次聆听,
师:主题每次分别都有什么什么变化?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记录一下。(力度、速度、音响效果)
6、聆听水溢出一段:
A、聆听,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示水溢出来了
B、提问:用什么乐器表现水溢出来了?出示拉弦乐器图片
7、聆听大水泛滥片段,说说音乐是是如何表现大水泛滥场面的,从力度、节奏、速度、演奏乐器诸方面进行对比。
8、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魔法师你会怎么办? 生:略
四、完整聆听
1、完整聆听音乐,师生一起表现音乐。
五、小结,
“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感受了小魔法师非常惊险的一天,除了从听觉上带给你一种震撼与享受外,你从小魔法师身上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魔法师的弟子》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总算顺利的下来了,虽然有不足之处,我想,听过大家的意见与老师仔细的点评今后会克服的,有机会还是要向大家学习。下面谈谈个人的想法吧!
交响音乐是音乐中的高级形式,也是人们难以接近的高雅音乐,小学生更是如此。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消除“高雅音乐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碍,轻轻松松地接近交响音乐,步入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的无穷魅力,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定位。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可能出现的阻碍:
1、由于学生对高雅,严肃的交响音乐非常陌生,加上对西洋乐器也不熟悉,学生不容易听辨各种 ( http: / / 221.238.248.251 / click / c1.php r=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html&aid=11899&sid=6235007045044102&click=1&url=http%3A / / www. / promo / 115156%3Futm_medium%3Demailad%26utm_source%3Dhongjie%26utm_term%3Dtuangou100820%26utm_campaign%3Dad&v=0&k=%u5404%u79CD&s=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_2.html&rn=689815" \t "_blank )乐器的音色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 http: / / 221.238.248.251 / click / c1.php r=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html&aid=11793&sid=6235007045044102&click=1&url=http%3A / / www. / goods / tag / id / 200 / %3Fu%3D1519143%26aid%3D6235007045044102&v=0&k=%u4F5C%u7528&s=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_2.html&rn=862950" \t "_blank ),因此在介绍音乐的结构时,我准备展示各种主奏乐器的图片和音色,为后面的听辨打基础 ( http: / / 221.238.248.251 / click / c1.php r=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html&aid=11909&sid=6235007045044102&click=1&url=http%3A / / www. / goods / tag / id / 174 / %3Fu%3D1519143&v=0&k=%u57FA%u7840&s=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_2.html&rn=69921" \t "_blank ),遗憾的是上课的时候没能给同学展示。
2、由于音乐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并且每次出现的速度 ( http: / / 221.238.248.251 / click / c1.php r=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html&aid=11911&sid=6235007045044102&click=1&url=http%3A / / www. / %3Fu%3D1519143&v=0&k=%u901F%u5EA6&s=http%3A / / www. / jxfs / sort0252 / 32341_2.html&rn=231503" \t "_blank )、力度、和情绪都不同,甚至有时是主题的变化和展开,学生很难听辨准确,为此,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绍拎水的主题时,引导学生唱熟主题。二是结合视频、图片,便于引导学生听辨各次主题。并且将每次出现的主题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每一次主题的不同之处。以上是我这节课的反思,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加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