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简谱) 六年级上册 第4课 京剧行当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简谱) 六年级上册 第4课 京剧行当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28 18:1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音乐课《京剧行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京腔京韵》之“京剧行当”的认识及欣赏《京剧唱腔联奏》
教材分析:
本课以认识京剧的四大行当和聆听唢呐演奏传统京剧《京剧唱腔联奏》为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唱念做打来体会“京韵”,认识与听辨京剧的行当唱腔。
1.四大行当
京剧的角色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在京剧专门名词里称作“行当”。生行主要包括老生、小生、娃娃生等。旦行主要包括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净行,又称“花脸”。丑行,俗称“小花脸”在介绍时,要结合图片,跟学生互动式的简单介绍。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三段唱腔为老生演唱。图片为《淮河营》里的蒯彻(马连良扮演)。
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
娃娃生: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
青衣:扮演庄重的青中年女性,以唱功为主。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二段唱腔为旦行青衣演唱。图片为《玉堂春》里的苏三。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性格大多活泼开朗,以做工、说白为主。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四段唱腔为旦行花旦演唱。图片为《红娘》里红娘。
武旦:扮演擅长武打的女性。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
“净行”: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一段唱腔为净行演唱。
“丑行”: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
2.《京剧唱腔联奏》
唢呐版本《京剧唱腔联奏》,是一首用唢呐模拟京剧名家唱段的乐曲,听辨顺序为净—旦—生—旦。
第二乐段是梅兰芳演唱的经典段落。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首,他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的,他扮演的青衣角色《苏三起解》,唱腔简洁明快,流畅自然,身段动作也比较简单,以台步走场为主,是京剧中的经典唱段。
在这首乐曲中渗透了京剧的三种行当:生、旦、净,所以可以适当再找个丑角的唱段视频,如《盗银壶》中的邱小义、《双下山》中的本无、《小放牛》中的牧童或《乌龙院》中的张文远,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在聆听四大行当的唱段中,可以抓住行当中的“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及京剧的髯口、脸谱等道具进行京剧活动体验。可以从用几个名家的唱段表演的视频来补充教学内容,从互动介绍、观看视频、道具运用、动作模仿、打板听唱、学说念白、身段学习的活动中来感受稳重、以本嗓来唱的老生的形象;感受庄重的青衣形象;体验表演动作幅度较大,以脸谱显示的净的形象;及体验活泼、俏皮的花旦形象。四个行当中,对“生”与“旦”的教学比例稍侧重点,特别是本课中“旦”的唱腔有两种:青衣和花旦,所以也可让学生进行进行简单的比较。
学情分析:
本课以“京腔京韵”为主题,是小学阶段对京剧学习的最后一课,也是整个单元以“京剧”为主题的第一课。第一次对京剧的四大行当进行认识,不易太过细致和深入。但六年级的孩子们,在以往的教材中聆听了几首京剧片段,如《打虎上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富有京韵味的乐曲《京调》,会演唱京歌《我是中国人》、《蝈蝈和蛐蛐》。能够对京韵味进行听辨,学生对京歌唱腔中贴近生活的“普通话”的歌词容易接受。也初步感受了字正腔圆的唱腔特色。所以在对京剧行当的认识中,重视孩子对观看视频、打板学唱、动作模仿、道具运用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京腔京韵”。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的四大行当,并通过互动介绍、聆听京剧、观看图片、道具运用、动作模仿、打板听唱、学说念白、身段学习的活动来熟悉“生、旦、净、丑”的行当特点和唱腔特点。
2.聆听《京剧唱腔联奏》,能听辨出唢呐吹奏的乐器音色和唱腔的顺序。
教学重点:感受“生旦净丑”的四种行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听辨《京剧唱腔联奏》的四种唱腔
课前准备:白髯口一个,简易髯口若干,男生京剧脸谱各一个,棋盘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走进京剧(2分) 1.播放京剧的《锣鼓经》带学生走台步进场。2.用“生”、“旦”的念白问好。(1)我跟男孩子们先来问好“同学们好!”同学们,像老师一样,这样的语气、这样的动作,我们再有气势一点。(2)我再跟女孩子们问好“同学们,有礼了。”虽然害羞了点,但模仿的不错。 1.走圆场进教室。2.模仿京剧念白问好。 进教室的音乐《锣鼓经》为《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过门音乐,安排在此环节既能让学生熟悉音乐又创设了“走进京剧”一种课堂氛围。
扮演“生”(10分) 1.以念白导入到“京剧行当”(1)今天的问好很特别,用的是什么语言?听的是什么音乐?(堂鼓和京锣打击演奏的锣鼓经)(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来欣赏京剧的行当。出示“行当”概念:京剧的角色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在京剧的专门名词里称作“行当”。结合图片,主要介绍:“生”的行当让我们先来了解“生”的行当。出示: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小生、娃娃生、武生、老生这是?他有什么特点?比较年轻由儿童扮演有武艺出示、齐念:老生 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2)模仿并体验“老生”a播放京剧《淮河营》让我们来听听老生的演唱,感受一下他的嗓音是怎样的?老生的嗓音是怎样的?b老师模仿老生:运用“髯口”道具在老生的表演中,有一个动作很有特色,(师演)这叫髯口表演。让我们男孩子来模仿一下。这个简易的道具“髯口”,先把双面胶撕下,放在抽屉里,从中间黏在嘴唇上面,不要粘到头发。好,第一组老生们拿这边。第二组的老生们拿这边。看手势,四个手指并拢,大拇指打开,一捋一撩。注意还可带上头部的抖动。播放《京剧唱腔联奏》第三乐段表演老生(1)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表演。我们女孩子朝这边来观看,你们呀做票友,觉得他们演得不错时,要会大声鼓掌说“好”!行吗?6.小结:(1)鼓掌(2)请老生们把髯口直接黏在凳子的旁边。 1.互动谈话2.互动学习“生”的行当观看老生的京剧视频4.学生回答5.看髯口表演6.男生用道具。男生学动作模仿老生:髯口表演,女生当票友观看9.票友鼓掌 从“看图片——观视频——听介绍——用道具——模仿身段及演唱”这一系列的活动带动孩子们体验、了解京剧的京腔京韵,并喜爱上京剧。把课堂变成京剧的舞台,按性别表演京剧行当的同时,还能让不表演的同学做“票友”进行观看。
扮演“旦”(12分) 1.图片导入“旦”模仿完“生”的行当后,让我们继续来了解“旦”的行当。出示、齐念: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叫做旦行。依次出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图片这是?她叫“青衣”。这是?“花旦”衣着比较——艳丽。这是?武旦,擅长武艺。这是?老旦,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3.梅兰芳介绍导入《苏三起解》说到旦行啊,我不得不想到一位有名的京剧大师,他叫梅兰芳。(出示图片)梅兰芳老师是是近代杰出的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所唱的戏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熟悉《京剧唱腔联奏》第二乐段(1)欣赏《苏三起解》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梅兰芳表演的《苏三起解》。(2)教学第一句怎么样?(掌声“好”)(旦声)让我们也来学唱第一句吧。播放及出示曲谱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a聆听,打板拿出木鱼,我们一起在强拍上打“板”。哪些词是在“板”后唱的?b教唱一起来打板试唱一下。跟琴唱加快速度唱(4)播放《京剧唱腔联奏》第二乐段,男生打板,女生表演这段京剧讲了苏三被冤枉后流放到外地的故事。所以,在这段中,她的手被铐着,主要动作为脚上走台步。让我们女生表演一下,手放臀后不动,脚走台步。(师唱,生试做)让我们完整的聆听一下它的乐曲,速度很快,我们男生打板为乐曲伴奏,女生表演,如果能跟唱上第一句,那就更好了。导入:花旦有些戏,青衣的旁边还有花旦陪着。比如说《白蛇传》中白蛇是青衣的话,那青蛇的角色是花旦。这个花旦就是小姐身边的丫鬟,她帮小姐做媒,所以她又称为“红娘”。红娘指挥小生张生去见小姐。让我们来瞧瞧她怎么指挥的?5.表演花旦:(1)师念白,出示 我告诉你说吧 刚才你跳墙扑通一声 我们老夫人问你是甚么东西 我说你是狗 老夫人一害怕就睡觉去了 就剩我们小姐一个人了 她呀下棋玩耍 我拿着棋盘隐着你的身子 你/要老老实实/听我的/口令教学最后一句念白我们的小花旦们一起来说说最后一句念白。(3)身段教学(师示范)然后红娘拿着棋盘隐着张生的身体慢慢地、轻轻地走着。小花旦们来试试:右手拿书本做的“棋盘”,左手叉腰,走台步,腰部、头部和右手跟着音乐上下晃动。要把这种女性娇美的味道做出来。播放《京剧唱腔联奏》第四乐段表演花旦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演演。男孩子们观看的同时别忘记还需要你们的喝彩声。(先念再走)引导青衣与花旦的比较你们看,我们欣赏了旦行中的青衣演唱,女生也亲自做了一次花旦。你觉得这两种角色有什么不同? 1.互动学习“旦”的行当听梅兰芳的介绍3.欣赏梅兰芳老师的《苏三起解》4.用木鱼打板学唱第一句5.男生为女生表演打板伴奏,并完整聆听《京剧唱腔联奏》第二乐段6.聆听念白7.学习念白最后一句8.女生身段学习与表演,男生当票友 抓住特点进行“旦角”的了解,既要做到“点到即止”的介绍,不易铺展过多,出现“满堂灌”的感觉,又在图片、特点的比较中加深印象。渗透对国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了解。京剧中经典段落的学习可以以打板听唱的形式加深音乐记忆与京韵味的感受。以同学们熟悉的故事《白蛇传》来导入青衣与花旦两种角色。在看青衣演唱与演花旦的活动中感受两种角色的特点,既能使孩子容易理解,也是对《京剧唱腔联奏》中两种不同“旦角”的出现有清晰的辨别。
扮演“净”(6分) 脸谱图片导入“净”的行当同学们,你们看,(念白)这是什么行当?出示、齐念: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它有什么特点?脸谱的介绍五颜六色的脸谱不是仅仅为了好看,它还有不同的含义。红色代表(忠贞);白色代表(阴险);蓝色代表(刚强);绿色代表(暴躁);黄色代表(凶猛);黑色代表(正直);金银色代表(神怪)。3.表演“净”(1)教学动作(老师带上脸谱)带上脸谱后,我们就在角色里头了,让我们来演一演(同时做提拳动作)。教学“提拳”动作:左丁字步,两臂抬成半弧圈,两手成拳,大拇指靠在食指上在身体两侧提起。两手扣腕,左拳提至左胯边,右拳稍高于左拳,身向右前方,眼看左前方亮住相。播放《京剧唱腔联奏》第一乐段表演净带上音乐演演。 互动学习男生带上脸谱学习“提拳”动作。4.表演“净”,女生做票友 在“净”的行当学习中,抓住最突出此行当特点的脸谱进行教学,使课堂更生动,也更富有京韵味。
扮演“丑”(6分) 视频导入:“丑行”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现在我们的功力还不够,但大家学的还是有点模样了。让我们看看四大行当中的“丑行”的舞台表演。互动介绍丑行: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表演“丑”动作教学我们来学学戴佛珠的动作。手拿佛珠,身体和头往左边探出去,佛珠放在右边。身体和头往右边探出去,佛珠放在左边。脑袋放正后,这脖子像乌龟一样伸出去,戴上佛珠。播放音乐我们有位曲艺组的同学,让他来为我们模仿表演一下这个“丑行”的小和尚角色。大家掌声欢迎!我这没有白粉,就以这个代替。来,给你放上同一段音乐。4.你觉得“丑行”有什么特点? 1.互动学习男生个人展示表演,老师和其余学生做票友。说说“丑行”的特点。 把有难点的动作交给个别模仿力强的学生进行表演,让课堂个性化。
综合表演(7分) 导入刚才我们把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中的五个唱腔进行了聆听和表演。2.播放《京剧唱腔联奏》(1)现在我们聆听这首《京剧唱腔联奏》的乐曲,你们能不能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中有几个唱腔?(2)唢呐又称为“喇叭”,是我国的民族吹管类乐器。那唢呐的音色是怎样的?继续让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再次播放让我们再听音乐,听听这四个唱腔分别唱出了那几个行当?播放《京剧唱腔联奏》音乐,引导男生与女生的表演和“丑”出场。同学们的耳朵很灵敏哦,根据音乐的唱腔,让我们来表演京剧的三种行当,首先有男生带上脸谱表演净,再打板为女生表演旦伴奏,然后男生快速粘上髯口表演老生,最后有我们的××同学表演“丑”。把整个表演与音乐的行当串联起来,好吗? 聆听,听辨乐器说说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回答乐曲有几个唱腔组成。判断四个唱腔依次为:净、旦、生、旦。净(男生表演)—旦(男生打板伴奏,女生表演)—生(男生髯口表演)—旦(女生表演,)—丑角出场(个别男生,票友喝彩) 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综合串联的复习和表现,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完整的印象。
京剧式告别(1分) 京剧语言告别今天的京剧舞台,让每位同学都过了把瘾,但是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该到告别的时候了。 京剧语言告别2.圆场出教室 京剧式告别使课堂有始有终,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