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计算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计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14 11:21:2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计算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卷)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 数目为0.1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答案】B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3g 3He 的物质的量为1mol,且一个
3He 中有1个中子,所以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不符合题意
B.磷酸根离子为弱酸阴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所以磷酸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1 NA,符合题意 。
C. K2Cr2O7 中 Cr 的化合价为+6,所以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不符合题意 。
D. 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相当于58gC4H10,相当于1mol,正丁烷,异丁烷中共价键个数都是13个,所以 共价键数目为13N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关于 NA 的计算必须先求出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所求乘以 NA 。
2.(2019·全国Ⅲ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 c( H2PO4- )+2c( HPO42- )+3c( PO43- )+ c(OH )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溶液的pH=2,则溶液中c(H+)=0.01mol/L,则1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N=n×NA=c×V×NA=0.01mol/L×1L×NA=0.01NA,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的H+来自于H3PO4、H2PO4-、HPO42-和H2O的电离,据此可得等式c(H+)=c(OH-)+c(H2PO4-)+2c(HPO42-)+3c(PO43-),B符合题意;
C、加水稀释,会促进H3PO4的电离,故电离度增大,由于稀释,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C不符合题意;
D、加入固体NaH2PO4,溶液中c(H2PO4-)增大,使得H3PO4的电离平衡“H3PO4 H++H2PO4-”逆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酸性减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由溶液的pH计算溶液中c(H+),再结合公式N=n×NA=c×V×NA计算溶液H+的数目;
B、结合溶液中H+的来源分析;
C、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但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固体NaH2PO4,溶液中c(H2PO4-)增大,结合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二、综合题
3.(2019·江苏)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以FeSO4·7H2O为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
(1)将一定量的FeSO4·7H2O溶于稀硫酸,在约70
℃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红棕色黏稠液体。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   ;水解聚合反应会导致溶液的pH   。
(2)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用5.000×10 2
mol·L 1 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 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 mL。
①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1)2Fe2++ H2O2+2H+=2Fe3++2H2O;减小
(2)偏大;n( )=5.000×10 2 mol·L 1×22.00 mL×10 3 L·mL 1=1.100×10 3 mol 由滴定时 →Cr3+和Fe2+→Fe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得微粒的关系式: ~6Fe2+ (或 +14H++6Fe2+=6Fe3++2Cr3++7H2O) 则n(Fe2+)=6n( )=6×1.100×10 3 mol=6.600×10 3 mol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 m(Fe)=6.600×10 3 mol×56 g·mol 1=0.3696 g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w(Fe)= ×100%=12.3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1)H2O2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水解聚合过程中,促进了Fe3+的水解,使得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
(2)①K2Cr2O7具有氧化性,能将Sn2+氧化成Sn4+,若不除去溶液中过量的Sn2+,则会导致滴定过程中消耗n(Cr2O72-)增大,从而使得计算出的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偏大,最终测定结果偏大;
②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14H++6Fe2+=6Fe3++2Cr3++7H2O;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Cr2O72-)= 5.000×10 2 mol/L×22.00×10-3L=1.100×10-3mol;
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得关系式:Cr2O72-~6Fe2+,
则可得样品中n(Fe2+)=6n(Cr2O72-)=6×1.100×10 3 mol=6.600×10 3 mol,
则3.000g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m(Fe)=6.600×10 3 mol×56g/mol=0.3696g
故所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1)H2O2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水解聚合过程中使得溶液c(H+)增大;
(2)①Sn2+能被K2Cr2O7氧化;
②根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Cr2O72-)计算样品中n(Fe2+),从而计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计算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卷)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 数目为0.1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2.(2019·全国Ⅲ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 c( H2PO4- )+2c( HPO42- )+3c( PO43- )+ c(OH )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二、综合题
3.(2019·江苏)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以FeSO4·7H2O为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
(1)将一定量的FeSO4·7H2O溶于稀硫酸,在约70
℃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红棕色黏稠液体。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   ;水解聚合反应会导致溶液的pH   。
(2)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用5.000×10 2
mol·L 1 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 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 mL。
①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3g 3He 的物质的量为1mol,且一个
3He 中有1个中子,所以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不符合题意
B.磷酸根离子为弱酸阴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所以磷酸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1 NA,符合题意 。
C. K2Cr2O7 中 Cr 的化合价为+6,所以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不符合题意 。
D. 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相当于58gC4H10,相当于1mol,正丁烷,异丁烷中共价键个数都是13个,所以 共价键数目为13N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关于 NA 的计算必须先求出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所求乘以 NA 。
2.【答案】B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溶液的pH=2,则溶液中c(H+)=0.01mol/L,则1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N=n×NA=c×V×NA=0.01mol/L×1L×NA=0.01NA,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的H+来自于H3PO4、H2PO4-、HPO42-和H2O的电离,据此可得等式c(H+)=c(OH-)+c(H2PO4-)+2c(HPO42-)+3c(PO43-),B符合题意;
C、加水稀释,会促进H3PO4的电离,故电离度增大,由于稀释,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C不符合题意;
D、加入固体NaH2PO4,溶液中c(H2PO4-)增大,使得H3PO4的电离平衡“H3PO4 H++H2PO4-”逆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酸性减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由溶液的pH计算溶液中c(H+),再结合公式N=n×NA=c×V×NA计算溶液H+的数目;
B、结合溶液中H+的来源分析;
C、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但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固体NaH2PO4,溶液中c(H2PO4-)增大,结合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3.【答案】(1)2Fe2++ H2O2+2H+=2Fe3++2H2O;减小
(2)偏大;n( )=5.000×10 2 mol·L 1×22.00 mL×10 3 L·mL 1=1.100×10 3 mol 由滴定时 →Cr3+和Fe2+→Fe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得微粒的关系式: ~6Fe2+ (或 +14H++6Fe2+=6Fe3++2Cr3++7H2O) 则n(Fe2+)=6n( )=6×1.100×10 3 mol=6.600×10 3 mol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 m(Fe)=6.600×10 3 mol×56 g·mol 1=0.3696 g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w(Fe)= ×100%=12.3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1)H2O2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水解聚合过程中,促进了Fe3+的水解,使得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
(2)①K2Cr2O7具有氧化性,能将Sn2+氧化成Sn4+,若不除去溶液中过量的Sn2+,则会导致滴定过程中消耗n(Cr2O72-)增大,从而使得计算出的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偏大,最终测定结果偏大;
②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14H++6Fe2+=6Fe3++2Cr3++7H2O;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Cr2O72-)= 5.000×10 2 mol/L×22.00×10-3L=1.100×10-3mol;
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得关系式:Cr2O72-~6Fe2+,
则可得样品中n(Fe2+)=6n(Cr2O72-)=6×1.100×10 3 mol=6.600×10 3 mol,
则3.000g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m(Fe)=6.600×10 3 mol×56g/mol=0.3696g
故所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1)H2O2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水解聚合过程中使得溶液c(H+)增大;
(2)①Sn2+能被K2Cr2O7氧化;
②根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Cr2O72-)计算样品中n(Fe2+),从而计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