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一、张骞通西域
1.(2019·广东模拟)《汉书》记载:“然*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根据所学知识,*应为( )
A.汉武帝 B.张骞 C.马可·波罗 D.匈奴
2.(2019·邵阳模拟)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位人物功不可没(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2019七上·奈曼旗期末)有人说:“两千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百家争鸣
4.(2019七上·庆阳期末)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
A.张骞 B.董仲舒 C.卫青 D.班超
5.(2018·黄石)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二、丝绸之路
6.(2019·兴安盟模拟)下列有关丝绸之路正确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B.长安一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南亚、西亚一大秦
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重→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D.洛阳→中亚、南亚、西亚一河西走廊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7.(2019·丰台模拟)如图地图所示线路开通的影响是( )
A.促使成都平原发展为“天府之国”
B.促进中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C.扩大与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打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8.(2018九上·江门开学考)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入中国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9.(2018九下·遵义模拟)在张骞时代,通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的物品包括( )
①丝绸
②蔡侯纸
③罗盘针
④印刷品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10.(2018九下·石景山模拟)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结合所学,下图反映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汉代丝绸之路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三、对西域的管理
11.(2019七上·东安期末)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宣政院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12.(2019七上·玉溪期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玄奘西行 D.西域都护的设置
13.(2019七上·保山期末)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开始于( )
A.西域都护设立 B.新疆行省设立
C.澎湖巡检司设立 D.宣政院的设立
14.(2018七上·东台月考)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帮助西域各族人民摆脱匈奴的统治
B.恢复东汉政府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C.建立同大秦的直接联系
D.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北匈奴
15.(2018·眉山)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地区,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 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C.唐朝设立北庭都护府 D.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
四、材料探究
16.(2018七上·阜新月考)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请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17.(2018·咸宁)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
材料二:“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汉书》
(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2)请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自西来”的“佳种”。
(3)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18.(2018七上·东台月考)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博望侯”是对张骞的封号,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得汉王朝与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难点是对材料中文言文的理解。解答时,要理解其中“凿空”的含义,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2.【答案】A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为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张骞。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发展与西域各国友好关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A项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功不可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主要史实。
3.【答案】A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期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西域与汉朝友好的关系,为开创了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被定义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中国也被称为丝国)。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的知识。注意掌握张骞通西域为常考知识点。
4.【答案】A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就是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丝绸之路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5.【答案】B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得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往来,古代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即今天的新疆)。ACD均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6.【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向西穿过河西走廊,达到新疆地区、中亚、南亚、再运往西亚,最后转运到欧洲的大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的。培养“时空观念”是学好历史的方法之一。在准确识记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地图识别路线,记忆效果非常好。
7.【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运到欧洲,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故丝绸之路的影响是打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丝绸之路的影响。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准确识记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8.【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南的占城稻传入到中国是在宋朝, ⑤ 错误,ABC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9.【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西汉,主要运输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蔡侯纸出现在东汉,罗盘针北宋出现,印刷品隋唐出现,所以在张骞时代,这条贸易通道上转运的物品不可能有蔡侯纸、罗盘针和印刷品。只有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
10.【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汉代开创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到达了欧洲的大秦。促进了中西的文化和经济交流,达成了中西友好关系。
A项张骞出使西域促使了丝绸之路的产生,但是图片信息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C项指的是唐朝时期玄奘西行至印度;
D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项符合图片信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及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人物—张骞。
11.【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确答案为D。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只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与交流,但西域并未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宣政院的设置是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表现,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新疆的归属来考查汉朝丝绸之路及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12.【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新疆管辖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意义,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13.【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域都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和意义。
14.【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为了恢复东汉政府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班超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班超出使西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 班超 、 目的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 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 ,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15.【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唐朝设立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都是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
选项D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西域都护府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西域都护府设立的意义,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16.【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
(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或(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4)长安、大秦(或欧洲)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⑴由图一“丝绸之路”图和图二“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可知,这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
⑵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
⑶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大秦(或欧洲)。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西域都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和意义;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及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人物—张骞。
17.【答案】(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
(2)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
(3)意义: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了解和交往,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意思是西汉与西域交往的开始。结合课本所学,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联系到大月氏攻打匈奴。这是“始开西域之迹”。
(2)依据所学可知,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传入中国结合所学,张骞通西域后,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等瓜果以及佛教、音乐等也纷纷东来;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3)依据课本所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和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及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人物—张骞。
18.【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
(2)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3)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⑴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⑵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⑶依据所学可知,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及西汉加强对西域管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图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读懂图片信息,其次看问题。抓住图片关键语句“ 汉武帝时期、长安、西域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及西汉加强对西域管辖的措施,把图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教材中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以此确定答案。
1 / 1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一、张骞通西域
1.(2019·广东模拟)《汉书》记载:“然*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根据所学知识,*应为( )
A.汉武帝 B.张骞 C.马可·波罗 D.匈奴
【答案】B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博望侯”是对张骞的封号,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得汉王朝与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难点是对材料中文言文的理解。解答时,要理解其中“凿空”的含义,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2.(2019·邵阳模拟)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位人物功不可没(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答案】A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为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张骞。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发展与西域各国友好关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A项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功不可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主要史实。
3.(2019七上·奈曼旗期末)有人说:“两千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百家争鸣
【答案】A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期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西域与汉朝友好的关系,为开创了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被定义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中国也被称为丝国)。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的知识。注意掌握张骞通西域为常考知识点。
4.(2019七上·庆阳期末)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
A.张骞 B.董仲舒 C.卫青 D.班超
【答案】A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就是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丝绸之路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5.(2018·黄石)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得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往来,古代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即今天的新疆)。ACD均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二、丝绸之路
6.(2019·兴安盟模拟)下列有关丝绸之路正确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B.长安一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南亚、西亚一大秦
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重→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D.洛阳→中亚、南亚、西亚一河西走廊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向西穿过河西走廊,达到新疆地区、中亚、南亚、再运往西亚,最后转运到欧洲的大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的。培养“时空观念”是学好历史的方法之一。在准确识记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地图识别路线,记忆效果非常好。
7.(2019·丰台模拟)如图地图所示线路开通的影响是( )
A.促使成都平原发展为“天府之国”
B.促进中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C.扩大与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打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运到欧洲,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故丝绸之路的影响是打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丝绸之路的影响。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准确识记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8.(2018九上·江门开学考)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入中国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南的占城稻传入到中国是在宋朝, ⑤ 错误,ABC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9.(2018九下·遵义模拟)在张骞时代,通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的物品包括( )
①丝绸
②蔡侯纸
③罗盘针
④印刷品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西汉,主要运输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蔡侯纸出现在东汉,罗盘针北宋出现,印刷品隋唐出现,所以在张骞时代,这条贸易通道上转运的物品不可能有蔡侯纸、罗盘针和印刷品。只有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
10.(2018九下·石景山模拟)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结合所学,下图反映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汉代丝绸之路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汉代开创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到达了欧洲的大秦。促进了中西的文化和经济交流,达成了中西友好关系。
A项张骞出使西域促使了丝绸之路的产生,但是图片信息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C项指的是唐朝时期玄奘西行至印度;
D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项符合图片信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及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人物—张骞。
三、对西域的管理
11.(2019七上·东安期末)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宣政院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确答案为D。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只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与交流,但西域并未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宣政院的设置是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表现,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新疆的归属来考查汉朝丝绸之路及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12.(2019七上·玉溪期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玄奘西行 D.西域都护的设置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新疆管辖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意义,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13.(2019七上·保山期末)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开始于( )
A.西域都护设立 B.新疆行省设立
C.澎湖巡检司设立 D.宣政院的设立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域都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和意义。
14.(2018七上·东台月考)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帮助西域各族人民摆脱匈奴的统治
B.恢复东汉政府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C.建立同大秦的直接联系
D.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北匈奴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为了恢复东汉政府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班超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班超出使西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 班超 、 目的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 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 ,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15.(2018·眉山)新疆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地区,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 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C.唐朝设立北庭都护府 D.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唐朝设立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都是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
选项D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西域都护府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西域都护府设立的意义,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四、材料探究
16.(2018七上·阜新月考)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请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
(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或(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4)长安、大秦(或欧洲)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⑴由图一“丝绸之路”图和图二“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可知,这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
⑵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
⑶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大秦(或欧洲)。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西域都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和意义;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及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人物—张骞。
17.(2018·咸宁)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
材料二:“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汉书》
(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2)请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自西来”的“佳种”。
(3)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答案】(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
(2)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
(3)意义: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了解和交往,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意思是西汉与西域交往的开始。结合课本所学,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联系到大月氏攻打匈奴。这是“始开西域之迹”。
(2)依据所学可知,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传入中国结合所学,张骞通西域后,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等瓜果以及佛教、音乐等也纷纷东来;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3)依据课本所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和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及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人物—张骞。
18.(2018七上·东台月考)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
(2)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3)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⑴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⑵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⑶依据所学可知,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及西汉加强对西域管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图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读懂图片信息,其次看问题。抓住图片关键语句“ 汉武帝时期、长安、西域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及西汉加强对西域管辖的措施,把图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教材中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以此确定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