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31 10:51:09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练习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2018八上·井陉矿开学考)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的人物是(  )
A.鲁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鲁迅、陈独秀、胡适也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口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2.(2018八上·郑州期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因为批判孔学,所以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每个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2017九上·莆田月考)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着眼于它(  )
A.指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
B.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D.使社会主义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从资本的私有化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道理,指明了人类的道路不会永远在资本主义这个方向上停留,会向前跨越到社会主义阶段,直到共产主义,指明了人类文明前进的了道路。
AC都是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一方面,但是并不全面,而且不符合题意;
D项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就已经爆发了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是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的知识,有一定难度,需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传播对工人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世界工人运动的锐利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4.(2018·临沂)“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党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董必武 D.鲁迅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5.以下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贡献最大的是(  )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图片中的四位人物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热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知识的识记。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2019·黔南)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27年,因此③北伐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①②④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B项①②④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
7.(2019·青岛)“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可以判断出是中共一大的成立,一大的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是八七会议的绝对,B选项排除。
C选项是在遵义会议后,排除。
中共三大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共一大的准确把握,中共一大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8.(2019·河池模拟)据图判断“读书摘要”中的“会议”是指毛泽东、董必武等人(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二大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参加者: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9.(2019·石景山模拟)电影《开天辟地》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在这部电影中,你能详细了解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0.(2017八上·临洮月考)从1922年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事件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大罢工
【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香港海员罢工发生在192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分别发生在1922年9月和1922年1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在1923年2月,其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1.(2019八上·福田期末)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它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它”是(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答案】D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影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ABC三项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均不是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
D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12.(2019·许昌模拟)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
A.必须依靠本国政府力量
B.必须依靠帝国主义力量
C.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D.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答案】D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力量的弱小,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这是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到工人阶级力量在对抗北洋军阀过程中的弱小,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故D正确。
与外国打交道的过程中,要依靠本国政府的力量,故排除A项。
B项本身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故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要学生掌握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不理解,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13.(2018八上·辉县期末)刽子手把林祥谦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的命令,遭到林祥谦的严词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声喝到:“到底下不下复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都可断,工不可上!”材料描述的情景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湖南农民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林祥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祥谦是京汉铁路总工会汉口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员,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吴佩孚血腥镇压后被捕,题干材料就是林祥谦被捕后,惨遭杀害的情景。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为史料再现历史史实的题目,较容易。
14.(2018八上·辉县期末)阅读下面某历史著作节选。据此判断,它叙述的史实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D.国共第一次合作
【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表明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必须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因此题干中的“某历史著作”叙述的史实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掌握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背景。学生要将史料讲述的内容与所学知识结合。
四、材料探究
15.(2019八上·靖远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向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旅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要有先进的思想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综合上述材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向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告诉我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到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且要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
【点评】学生要掌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16.(2018八上·茂名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二:(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
(2)材料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
【答案】(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2)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结合课本本所学,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依据材料二“……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结合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内容: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通过阅读材料一便可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另外两问是直接回答即可。学生要熟练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17.(2018八上·宜兴期中)在图文中捕捉历史:
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
(1)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召开了哪次会议
(3)图(1)的地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4)“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图片、“画舫”,可知两幅图片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第一问已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共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3)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后因受法租界巡捕干扰,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
(4)结合所学可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故答案为:(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 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共成立、中共一大及中共成立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图片和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中共成立,最终确定答案。
1 / 1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练习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2018八上·井陉矿开学考)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的人物是(  )
A.鲁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2.(2018八上·郑州期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3.(2017九上·莆田月考)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着眼于它(  )
A.指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
B.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D.使社会主义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
4.(2018·临沂)“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党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董必武 D.鲁迅
5.以下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贡献最大的是(  )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2019·黔南)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9·青岛)“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8.(2019·河池模拟)据图判断“读书摘要”中的“会议”是指毛泽东、董必武等人(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二大
9.(2019·石景山模拟)电影《开天辟地》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在这部电影中,你能详细了解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0.(2017八上·临洮月考)从1922年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事件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大罢工
11.(2019八上·福田期末)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它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它”是(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2.(2019·许昌模拟)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
A.必须依靠本国政府力量
B.必须依靠帝国主义力量
C.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D.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3.(2018八上·辉县期末)刽子手把林祥谦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的命令,遭到林祥谦的严词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声喝到:“到底下不下复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都可断,工不可上!”材料描述的情景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湖南农民运动
14.(2018八上·辉县期末)阅读下面某历史著作节选。据此判断,它叙述的史实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D.国共第一次合作
四、材料探究
15.(2019八上·靖远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向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旅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6.(2018八上·茂名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二:(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
(2)材料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
17.(2018八上·宜兴期中)在图文中捕捉历史:
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
(1)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召开了哪次会议
(3)图(1)的地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4)“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鲁迅、陈独秀、胡适也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口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因为批判孔学,所以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每个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从资本的私有化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道理,指明了人类的道路不会永远在资本主义这个方向上停留,会向前跨越到社会主义阶段,直到共产主义,指明了人类文明前进的了道路。
AC都是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一方面,但是并不全面,而且不符合题意;
D项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就已经爆发了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是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的知识,有一定难度,需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传播对工人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世界工人运动的锐利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4.【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5.【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图片中的四位人物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热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知识的识记。
6.【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27年,因此③北伐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①②④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B项①②④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
7.【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可以判断出是中共一大的成立,一大的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是八七会议的绝对,B选项排除。
C选项是在遵义会议后,排除。
中共三大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共一大的准确把握,中共一大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8.【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参加者: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9.【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10.【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香港海员罢工发生在192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分别发生在1922年9月和1922年1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在1923年2月,其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D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影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ABC三项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均不是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
D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力量的弱小,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这是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到工人阶级力量在对抗北洋军阀过程中的弱小,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故D正确。
与外国打交道的过程中,要依靠本国政府的力量,故排除A项。
B项本身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故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要学生掌握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不理解,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13.【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林祥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祥谦是京汉铁路总工会汉口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员,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吴佩孚血腥镇压后被捕,题干材料就是林祥谦被捕后,惨遭杀害的情景。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为史料再现历史史实的题目,较容易。
14.【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表明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必须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因此题干中的“某历史著作”叙述的史实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掌握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背景。学生要将史料讲述的内容与所学知识结合。
15.【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要有先进的思想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综合上述材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向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告诉我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到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且要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
【点评】学生要掌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16.【答案】(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2)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结合课本本所学,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依据材料二“……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结合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内容: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通过阅读材料一便可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另外两问是直接回答即可。学生要熟练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17.【答案】(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图片、“画舫”,可知两幅图片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第一问已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共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3)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后因受法租界巡捕干扰,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
(4)结合所学可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故答案为:(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 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共成立、中共一大及中共成立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图片和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中共成立,最终确定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