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常熟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26 16: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熟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命题单位:海虞 校对:李慕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他结束了自东汉末年来年以来四百多年的分裂局而,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他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开肩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高祖 D.宋太祖
2.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他采取了哪项治国措施
A.合并州县 B.戒奢从简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3.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政绩相似之处有
①重用人才 ②完善科举制 ③虚心纳谏 ④发展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涛句反映了唐朝的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开元盛世
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A.文成公主人藏,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
B.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C.重用房玄龄和杜如海为宰相
D.玄奘西游
6.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她继续了唐太宗的治国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D.创造了了新字“曌”
7.以下对科举制发展的历程叙述正确的有
①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②唐朝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③唐太宗时增设了武举 ④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和同为一家”体现了唐朝与那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
A.回纥 B.南诏 C.吐蕃 D.靺鞨
9.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你最好查阅的是
A.《千金方》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西游记》
10.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①李白 ②白居易 ③杜甫 ④阎立本 ⑤吴道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1.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城公主人藏 ②辽太宗占领幽云十六州 ③玄奘西游 ④岳飞抗金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2.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13.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玄秘塔碑》书法名篇,
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如果鉴定结果该作
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A.王羲之 B.柳公权
C.苏轼 D.欧阳询
14.小明以本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主题进行探究,
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主题的是
A.唐朝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隋文帝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繁荣
D.临安城内店铺林立,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
15.下列人物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松赞干布——吐蕃 B.阿骨打——契丹
C.赵匡胤——北宋 D.元吴——党项
16.下列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7.学习了辽、宋、夏、金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民族政权并立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最能说明南宋时,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19.北宋初期,东京一位居民热情招待他的远房亲戚,他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是
A.在夜市上吃小吃 B.坐牛车去郊外看风景
C.在“瓦子”里看杂技 D.帮亲戚将钱存在“邸店”
20.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干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早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A.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冬至
二、判断题(6分,对的涂A,错的涂B,共6小题。)
21.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西藏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3.《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以文成公主人藏为题材绘制的一幅著名人物故事画。
24.唐朝时,日本和唐朝交往频繁,日本的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5.“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表明了唐朝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26.宋朝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三、填空题(6分)
27.唐朝陶瓷业发展,_______是世界工艺珍品;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民成著名的瓷都。
28._______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_______是隋唐时期茂名的石窟。
29.960年,赵匡胤发动_______(事件),建立了北宋;宋真宗时,辽和北宋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分3小题,共18分)
30、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
广泛的对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
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右图)
材料二 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
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同答:
(1)材料一中①②③所表示的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请你用“序号—国家—史实”的模式,任选其中的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这与宋朝哪一行业在当时世界居首位有关?当时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宋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31、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
材料三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唐朝的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请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2分)
(3)材料三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1分)
(4)请举一例隋唐时期促进文化传播的科技发明。(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请回答:
(1)图一是隋朝开凿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什么?(1分)
古人评论这项工程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反映了这项工程有什么作用?(1分)
(2)图二是唐都长安,城中商业最繁荣的地方应该是在什么地方?(1分)
(3)图三这一物品的出现反映了宋朝商业的繁荣,请问它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再举一个反映宋朝商业繁荣史实。(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出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