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浙江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15:物质的结构
一、单选题
1.(2019·台州)高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4)是烟花中常用的氧化剂,可增加烟花的亮度。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7 B.-1 C.+5 D.+7
【答案】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分子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和为0,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在 KClO4 中,K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和为0得到:+1+x+(-2)×4=0,那么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故D正确。
故选D。
2.(2019·台州)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指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 ,据此选择。
【解答】A.氧气是由一种氧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即单质,故A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由C和O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即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氧气是由一种氮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即单质,故C不合题意;
D.稀有气体是指 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具放射性的氡(Rn) 组成的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2019·温州)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答案】A
【考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由于原子的质量很小,描述起来非常的不方便,于是用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用其它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来描述原子质量,这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而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因此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正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因此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解答】根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那么钔原子的质子数就是101,故A正确。
故选A。
4.(2019·杭州)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钢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的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答案】B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物质信息分析,结合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及碳的还原性解答。
【解答】A、 鋈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
B、 鋈的样品中铜不能与盐酸反应,在足量稀盐酸中不能全部溶解 ,说法不正确;
C、 Ni2S3中硫元素为-2价,则镍元素呈+3价,说法正确;
D、木炭有还原性,能与黑铜矿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5.(2019·绍兴)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C H2SO4 KOH NH4NO3 H2O
D H2O2 Ca(OH)2 ZnSO4 O2
A.A B.B C.C D.D
【答案】C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氧化物定义分析,判断酸时要根据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
【解答】A、 Na2CO3 为盐,不是碱,错误;
B、 C2H6O 为有机物,不是氧化物,错误;
C、物质分类完全正确;
D、 H2O2 为氧化物,不是酸, O2 为单质,不是氧化物。
故答案为:C。
6.(2019·绍兴)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
B.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B、根据丙的分子构成分析;
C、根据甲和乙参加反应的相对质量分析;
D、根据氢气和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分析。
【解答】A、 甲为氢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错误;
B、 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正确;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则质量比为6:44=3:22,错误;
D、氢元素反应前为0价,反应后为+1价,发生了变化,错误;
故答案为:B。
7.(2019·宁波)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答案】A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微观图中各物质的构成确定出各物质,再结合置换反应定义、氧化物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该反应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B、甲为二氧化硫,为氧化物,正确;
C、乙是二氧化氮气体,是大气污染物,正确;
D、丙为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会生成硫酸,正确;
故答案为:A。
8.(2019·湖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答案】A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A、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B、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错误;
C、 清澈的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 合金都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答案为:A。
9.(2019·湖州)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
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一个原子的质量
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B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
【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相等,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种类,最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不能得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故答案为:B。
10.(2019·湖州)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镓酸锌中惊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
【答案】C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B、根据催化剂定义分析;
C、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分析;
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解答】A、 镓酸锌中锌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一2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正确;
B、 上述反应中镓酸锌为催化剂,则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正确;
C、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氢气为单质,错误;
D、由题中信息可知, 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 ,正确。
故答案为:C。
11.(2019·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答案】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元素种类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定义分析;
D、根据催化剂定义分析。
【解答】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B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19·嘉兴)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夫到小:CaCl2、CaCO3、Ca(OH)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答案】A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B、根据碳酸钙不溶,氢氧化钙微溶,氯化钙易溶分析;
C、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D、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含量分析。
【解答】A、FeO、Fe2O3、FeS三种物质中铁与另一种元素质量比分别为56:16、56:24、56:32,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 ,正确;
B、 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大到小 为: CaCl2、 Ca(OH)2 、CaCO3 ,错误;
C、 HNO3、NH3、NO 中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5、-3、+2,化 合价由高到低 为 HNO3、NO、NH3,错误;
D、 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N2、O2、CO2 ,错误;
故答案为:A。
13.(2019·嘉兴)建立结构与层次的观念,有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下列各项中,依次与图中a、b、c、d四圈所表示的结构与层次对应的是( )
A.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B.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D.动能→势能→机械能→能量
【答案】B
【考点】结构与层次;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
【解答】由图可知,b包含a,c包含b、a,d包含c、b、a;
A、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B符合题意;
C、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星系,不存在包含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动能和势能不存在包含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答案】A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
【解答】由图可知,微观粒子中既能构成物质。又能形成离子的是原子;故A符合;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5.(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18O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8;10
(2)小于
【考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氧原子质量数分析,根据左上角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大则原子实际质量大。
【解答】(1) 18O为氧原子,质子数是8,中子数为16-8=10;
(2) C16O18O 中氧原子质量大于 C16O2 ,所以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 C16O2小于C16O18O 。
故答案为:(1)8;10;(2)小于。
16.(2019·绍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2)第3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第12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答案】(1)B
(2)金属
(3)MgCl2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定义分析;
(2)根据元素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分析;
(3)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1) 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 第3号元素为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3) 第12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氯化镁,化学式为 MgCl2 ;
故答案为:(1)B;(2)金属;(3) MgCl2 。
17.(2019·湖州)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
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 (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①③④
(2)2:4:2(1:2:1)
(3)C:H=12:1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物定义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即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相关计算分析。
【解答】(1) ①尿素[CO(NH2)2]、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5H12O5) 属于有机物;
(2) 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1:2:1 ;
(3) 8.8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即为X中碳元素,,1.8克水中氢元素即为X中氢元素,为,X质量为8.8g+1.8g-8g=2.6g,则X只含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0.2=12:1。
故答案为:(1) ①③④ ;(2) 1:2:1 ;(3) C:H=12:1 。
18.(2019·嘉兴) 2019年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某拓展小组模仿门捷列夫用扑克牌寻找元素规律的方法,对部分元素进行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规律,图中钠元素扑克牌应放入的位置是 (填序号)
(2)拓展小组用同样方法将其它元素排入相应的位置,并从表中选出几种元素,与钠元素组成了一种能和稀硫酸反应的盐。请写出该盐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③
(2)Na2CO3+H2SO4=Na2SO4+H2O+CO2(其它合理也给分)
【考点】元素周期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及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钠元素质子数为11,应放在 ③ 处;
(2)碳酸钠为盐,且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故答案为: (1)③;(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19.我国研发的“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这种物质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Bi2Te3中辞(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1)有机物
(2)+3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等物质。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的,化合价的价数等于每个该原子在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量,即该元素能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的数量。
【解答】(1)由纤维素的化学式可知,其主要是由于C、H、O元素构成的,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有机物;
(2)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计算即可;设Bi的化合价为X;2X+3×(-2)=0,X=+3;
故答案为:(1)有机物;(2)+3.
20.一种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的新型洗涤剂,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过碳酸钠会与水反应产生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1)过碳酸钠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
(2)Na2CO3与Na2CO4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盐,但Na2CO3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这是因为构成它们的 不同。
【答案】(1)3:16
(2)阴离子(或酸根阴离子)
【考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化学中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乘以相对原子质量比。在化学中,物质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标识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整体或部分地由化学反应的结果产生的物质或者天然存在物质的任何化合物;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团。
【解答】(1) 过碳酸钠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16×4=3:16;
(2)由碳酸钠和过碳酸钠的化学式可知,其阳离子都是钠离子,不同的阴离子不同;
故答案为:(1)3:16;(2) 阴离子(或酸根阴离子)。
三、解答题
21.(2019·台州)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千克的氧气,请计算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 (已知二氧化碳足量)
【答案】(1)CH4(或“甲烷”)
(2)解法一:解:设要生成0.8kg的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36 32
x 0.8kg
,36:x=32:0.8kg
x=0.9kg
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CH4+2H2O
结合2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水气整合系统中电解的水有一半可循环利用,所以需要补充水的质量为:0.9k8×0.5×30=13.5kg
解法二:
设要生成0.8kg的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y,
2H2O 2H2↑+ O2↑
36 4 32
x y 0.8kg
36:x=32:0.8kg
x=0.9kg
4:y=32:0.8kg
y=0.1kg
设反应0.1kg的氢气能生成水的质量为z.
4H2+CO2 CH4+ 2H2O
8 36
0.1kg z
8:0.1kg=36:z
z=0.45kg)
需要补充水的质量为:(0.9kg-0.45kg)×30=13.5k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即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解法一:列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设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列出比例式计算出消耗的水的质量,然后将 H2与CO2反应 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与前面的方程式比较,得到实际消耗的水是计算出水的质量的一半,最后再乘以天数即可;
解法二:首先利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消耗水的质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利用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气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水的质量,两次水的质量之差就是真正消耗水的质量,最后再乘以天数即可,
22.(2019·宁波)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疾病,所以国家严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今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在抽检中发现,有些不法商贩向黄金贝、花蛤等海产品中添加氯霉素,来延长海鲜的存活期。这种滥用氯霉素的现象引起了市民的警觉。
(1)氯霉素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这种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氯霉素(化学式为C11H12Cl2N2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这是氯霉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
【答案】(1)化学
(2)33:20
(3)自然选择
【考点】生物进化的理论;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学性质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计算;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1)氯霉素不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
(2)氯霉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6×5)=33:20;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这是氯霉素对细菌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化学;(2)33:20;(3)自然选择。
四、实验探究题
23.(2019·台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原料CO2还是H2O呢 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利用18O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三份相同浓度的碳酸氢盐溶液,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将小球藻放入这三种溶液并光照,然后分析产生的氧,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资料:
Ⅰ.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1)16O、标记物18O都属于氧元素,其位置大致在元素周期表的 方。
(2)如图是三个实验中,在水、碳酸氢盐、氧气各物质中18O所占氧元素的比例,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论,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完成第三个实验的碳酸氢盐和氧气中18O百分比的条形图。
(3)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若有一瓶氧气,只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 千克/米3。
【答案】(1)右上
(2)如图[画图要求;第1、2两柱形图不等高,第1、3柱形图等高,第2柱形图与实验1、2中的第2柱形图不等高];
(3)1.52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密度公式的应用;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氧原子中含有8个质子,是8号元素,是第二周期,第六主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右上方;
(2)由实验结论可知,产生的氧气均来自水,所以实验三中氧气中含有的 18O 百分比与水中的 18O 百分比相同; 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所以碳酸氢盐的18O与实验1、2都不相同;
(3)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所以知含有18O 的氧气密度为:设一瓶氧气的的体积为V,由于这瓶氧气只 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所以其密度为:;
故答案为:(1)右上;(2) 如图[画图要求;第1、2两柱形图不等高,第1、3柱形图等高,第2柱形图与实验1、2中的第2柱形图不等高];;(3)1.5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浙江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15:物质的结构
一、单选题
1.(2019·台州)高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4)是烟花中常用的氧化剂,可增加烟花的亮度。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7 B.-1 C.+5 D.+7
2.(2019·台州)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3.(2019·温州)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4.(2019·杭州)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钢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的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5.(2019·绍兴)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C H2SO4 KOH NH4NO3 H2O
D H2O2 Ca(OH)2 ZnSO4 O2
A.A B.B C.C D.D
6.(2019·绍兴)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
B.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7.(2019·宁波)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8.(2019·湖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9.(2019·湖州)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
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一个原子的质量
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10.(2019·湖州)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镓酸锌中惊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
11.(2019·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12.(2019·嘉兴)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夫到小:CaCl2、CaCO3、Ca(OH)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13.(2019·嘉兴)建立结构与层次的观念,有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下列各项中,依次与图中a、b、c、d四圈所表示的结构与层次对应的是( )
A.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B.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D.动能→势能→机械能→能量
14.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二、填空题
15.(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18O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2019·绍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2)第3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第12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7.(2019·湖州)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
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 (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2019·嘉兴) 2019年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某拓展小组模仿门捷列夫用扑克牌寻找元素规律的方法,对部分元素进行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规律,图中钠元素扑克牌应放入的位置是 (填序号)
(2)拓展小组用同样方法将其它元素排入相应的位置,并从表中选出几种元素,与钠元素组成了一种能和稀硫酸反应的盐。请写出该盐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我国研发的“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这种物质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Bi2Te3中辞(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 。
20.一种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的新型洗涤剂,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过碳酸钠会与水反应产生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1)过碳酸钠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
(2)Na2CO3与Na2CO4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盐,但Na2CO3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这是因为构成它们的 不同。
三、解答题
21.(2019·台州)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千克的氧气,请计算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 (已知二氧化碳足量)
22.(2019·宁波)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疾病,所以国家严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今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在抽检中发现,有些不法商贩向黄金贝、花蛤等海产品中添加氯霉素,来延长海鲜的存活期。这种滥用氯霉素的现象引起了市民的警觉。
(1)氯霉素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这种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氯霉素(化学式为C11H12Cl2N2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这是氯霉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
四、实验探究题
23.(2019·台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原料CO2还是H2O呢 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利用18O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三份相同浓度的碳酸氢盐溶液,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将小球藻放入这三种溶液并光照,然后分析产生的氧,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资料:
Ⅰ.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1)16O、标记物18O都属于氧元素,其位置大致在元素周期表的 方。
(2)如图是三个实验中,在水、碳酸氢盐、氧气各物质中18O所占氧元素的比例,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论,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完成第三个实验的碳酸氢盐和氧气中18O百分比的条形图。
(3)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若有一瓶氧气,只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 千克/米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分子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和为0,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在 KClO4 中,K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和为0得到:+1+x+(-2)×4=0,那么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指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 ,据此选择。
【解答】A.氧气是由一种氧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即单质,故A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由C和O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即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氧气是由一种氮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即单质,故C不合题意;
D.稀有气体是指 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具放射性的氡(Rn) 组成的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A
【考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由于原子的质量很小,描述起来非常的不方便,于是用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用其它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来描述原子质量,这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而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因此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正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因此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解答】根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那么钔原子的质子数就是101,故A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物质信息分析,结合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及碳的还原性解答。
【解答】A、 鋈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
B、 鋈的样品中铜不能与盐酸反应,在足量稀盐酸中不能全部溶解 ,说法不正确;
C、 Ni2S3中硫元素为-2价,则镍元素呈+3价,说法正确;
D、木炭有还原性,能与黑铜矿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C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氧化物定义分析,判断酸时要根据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
【解答】A、 Na2CO3 为盐,不是碱,错误;
B、 C2H6O 为有机物,不是氧化物,错误;
C、物质分类完全正确;
D、 H2O2 为氧化物,不是酸, O2 为单质,不是氧化物。
故答案为:C。
6.【答案】B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B、根据丙的分子构成分析;
C、根据甲和乙参加反应的相对质量分析;
D、根据氢气和水中氢元素化合价分析。
【解答】A、 甲为氢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错误;
B、 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正确;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则质量比为6:44=3:22,错误;
D、氢元素反应前为0价,反应后为+1价,发生了变化,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A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微观图中各物质的构成确定出各物质,再结合置换反应定义、氧化物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该反应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B、甲为二氧化硫,为氧化物,正确;
C、乙是二氧化氮气体,是大气污染物,正确;
D、丙为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会生成硫酸,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A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A、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B、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错误;
C、 清澈的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 合金都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B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
【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相等,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种类,最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不能得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B、根据催化剂定义分析;
C、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分析;
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解答】A、 镓酸锌中锌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一2价,则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正确;
B、 上述反应中镓酸锌为催化剂,则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正确;
C、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氢气为单质,错误;
D、由题中信息可知, 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 ,正确。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元素种类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定义分析;
D、根据催化剂定义分析。
【解答】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B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B、根据碳酸钙不溶,氢氧化钙微溶,氯化钙易溶分析;
C、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D、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含量分析。
【解答】A、FeO、Fe2O3、FeS三种物质中铁与另一种元素质量比分别为56:16、56:24、56:32,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 ,正确;
B、 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大到小 为: CaCl2、 Ca(OH)2 、CaCO3 ,错误;
C、 HNO3、NH3、NO 中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5、-3、+2,化 合价由高到低 为 HNO3、NO、NH3,错误;
D、 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N2、O2、CO2 ,错误;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考点】结构与层次;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
【解答】由图可知,b包含a,c包含b、a,d包含c、b、a;
A、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B符合题意;
C、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星系,不存在包含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动能和势能不存在包含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
【解答】由图可知,微观粒子中既能构成物质。又能形成离子的是原子;故A符合;
故答案为:A。
15.【答案】(1)8;10
(2)小于
【考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氧原子质量数分析,根据左上角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大则原子实际质量大。
【解答】(1) 18O为氧原子,质子数是8,中子数为16-8=10;
(2) C16O18O 中氧原子质量大于 C16O2 ,所以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 C16O2小于C16O18O 。
故答案为:(1)8;10;(2)小于。
16.【答案】(1)B
(2)金属
(3)MgCl2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定义分析;
(2)根据元素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分析;
(3)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1) 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 第3号元素为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3) 第12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氯化镁,化学式为 MgCl2 ;
故答案为:(1)B;(2)金属;(3) MgCl2 。
17.【答案】(1)①③④
(2)2:4:2(1:2:1)
(3)C:H=12:1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物定义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即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相关计算分析。
【解答】(1) ①尿素[CO(NH2)2]、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5H12O5) 属于有机物;
(2) 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1:2:1 ;
(3) 8.8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即为X中碳元素,,1.8克水中氢元素即为X中氢元素,为,X质量为8.8g+1.8g-8g=2.6g,则X只含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0.2=12:1。
故答案为:(1) ①③④ ;(2) 1:2:1 ;(3) C:H=12:1 。
18.【答案】(1)③
(2)Na2CO3+H2SO4=Na2SO4+H2O+CO2(其它合理也给分)
【考点】元素周期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及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钠元素质子数为11,应放在 ③ 处;
(2)碳酸钠为盐,且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故答案为: (1)③;(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19.【答案】(1)有机物
(2)+3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等物质。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的,化合价的价数等于每个该原子在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量,即该元素能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的数量。
【解答】(1)由纤维素的化学式可知,其主要是由于C、H、O元素构成的,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有机物;
(2)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计算即可;设Bi的化合价为X;2X+3×(-2)=0,X=+3;
故答案为:(1)有机物;(2)+3.
20.【答案】(1)3:16
(2)阴离子(或酸根阴离子)
【考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化学中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乘以相对原子质量比。在化学中,物质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标识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整体或部分地由化学反应的结果产生的物质或者天然存在物质的任何化合物;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团。
【解答】(1) 过碳酸钠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16×4=3:16;
(2)由碳酸钠和过碳酸钠的化学式可知,其阳离子都是钠离子,不同的阴离子不同;
故答案为:(1)3:16;(2) 阴离子(或酸根阴离子)。
21.【答案】(1)CH4(或“甲烷”)
(2)解法一:解:设要生成0.8kg的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36 32
x 0.8kg
,36:x=32:0.8kg
x=0.9kg
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CH4+2H2O
结合2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水气整合系统中电解的水有一半可循环利用,所以需要补充水的质量为:0.9k8×0.5×30=13.5kg
解法二:
设要生成0.8kg的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y,
2H2O 2H2↑+ O2↑
36 4 32
x y 0.8kg
36:x=32:0.8kg
x=0.9kg
4:y=32:0.8kg
y=0.1kg
设反应0.1kg的氢气能生成水的质量为z.
4H2+CO2 CH4+ 2H2O
8 36
0.1kg z
8:0.1kg=36:z
z=0.45kg)
需要补充水的质量为:(0.9kg-0.45kg)×30=13.5k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即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解法一:列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设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列出比例式计算出消耗的水的质量,然后将 H2与CO2反应 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与前面的方程式比较,得到实际消耗的水是计算出水的质量的一半,最后再乘以天数即可;
解法二:首先利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消耗水的质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利用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气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水的质量,两次水的质量之差就是真正消耗水的质量,最后再乘以天数即可,
22.【答案】(1)化学
(2)33:20
(3)自然选择
【考点】生物进化的理论;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学性质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计算;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1)氯霉素不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
(2)氯霉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6×5)=33:20;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这是氯霉素对细菌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化学;(2)33:20;(3)自然选择。
23.【答案】(1)右上
(2)如图[画图要求;第1、2两柱形图不等高,第1、3柱形图等高,第2柱形图与实验1、2中的第2柱形图不等高];
(3)1.52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密度公式的应用;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氧原子中含有8个质子,是8号元素,是第二周期,第六主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右上方;
(2)由实验结论可知,产生的氧气均来自水,所以实验三中氧气中含有的 18O 百分比与水中的 18O 百分比相同; 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所以碳酸氢盐的18O与实验1、2都不相同;
(3)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所以知含有18O 的氧气密度为:设一瓶氧气的的体积为V,由于这瓶氧气只 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所以其密度为:;
故答案为:(1)右上;(2) 如图[画图要求;第1、2两柱形图不等高,第1、3柱形图等高,第2柱形图与实验1、2中的第2柱形图不等高];;(3)1.5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