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八

文档属性

名称 习作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26 16:36: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习作八
欣赏.积累.习作
.作前点睛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请你认真读课本159页,你知道本次习作的内容是( ).
习作要求小提示:
、把你搜集到民间传说写下来。
把时间、地点、任务交代清楚,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
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自主选材,确定习作内容
我们可以走进家乡的名山秀水,写写家乡村村寨寨的由来,如;鸡冠洞的传说、倒回沟的传说、谭头的由来、( )、( )。
也可以写写一些民风民俗的传说,如:中秋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传说、( )、( )。
还可以选您通过各种渠道听到、看到的,如:孟姜女哭长城、董永与七仙女、( )、( )。
.作中点拨
阅读例文,学习写法
石牌坊的传说
鱼贩子在石牌坊底下摆了一个鱼摊,来往过道儿的人很多,都顺便从鱼贩子那买点鱼回家吃,一时间,鱼贩子的生意还挺兴隆。可是日子一长,鱼贩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在卖鱼时,鱼贩子用小手指压秤杆头,明明是十四两(古时十六两为一斤),他用小指向下轻轻一压,再把秤砣往一斤星上一挪,买主一看秤稍高些,定不住星,就乐呵呵的将鱼买回家了。 鱼贩子自认为聪明,可时间一长还是被精明的人发现了他的损招。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可鱼贩子不但不悔改,反而认为自己招高一筹,不理会别人对他的讲究(议论),充耳不闻依旧做他骗人的生意。 一天,鱼贩子正在牌坊底下卖鱼,一个岁数大的老太太手捧一包鱼来找他:“卖鱼的,我刚才从你这买一斤鱼,到那个铺子一称差二两,是不是你的秤有毛病啊?” 鱼贩子一看找上门来了,知道不妙,又见原本有几个掏钱要买鱼的人又把钱揣回了衣袋。见此情景,鱼贩子抬头指了指石牌坊起誓说:“我鱼贩子卖了这么多年鱼,要有一次缺斤少两的话,就让这牌坊角
话音刚落,就听“咔嚓”一声,人们吓了一跳,等回过神来一看,刚才鱼贩子用手指的那个石牌坊角真的掉了下来,鱼贩子已被大石角砸死了。 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当年从石牌坊顶上掉下来砸死鱼贩子的那个大石角至今仍然还躺在牌坊底下。 “三尺头上有神灵”,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给自己做,这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希望人们都能从这个民间传说中得到一点启发。 1、例文中的主人公是( )。
2、 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各是什么?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呢?故事的结局呢?
3、故事中哪些部分写得最详细?作者是怎样详细叙述的?
4、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方法小结:从1、2题我们知道要把故事的主要内容按事情发展顺序,清楚、完整的叙述出来;分析了第3题后,我们明白了要把自己最感兴趣部分详细、生动地描写下来,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读了4题,我们发现还可以写写故事给你的启示。
二自主习作
这次习作我要写的内容是( ),题目是( ).
自己独立完成习作。
.作后点评
玉米石的传说
普宁下架山,有个咸寮村,村后山上,有一块棱形的大石,大石侧下,有个直径约七、八厘米的小圆孔,人们称为出米石。出米石有个美妙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天逢大旱,粮食失收,咸寮村的贫苦农民,只得上山剥树皮,挖野菜充饥。一天,村民们上山时,看见一只大鸟,站在这块棱形大石下。村民走过去,大鸟腾空飞了起来,在石侧下啄了两下,叫了三声,便消失了。村民们感到奇怪,往大鸟啄的地方一看,发现有一个小孔。忽然,小孔流出了白花花的大米来。村民们高兴极了,马上拿竹箩来装米,满心欢喜地挑下山去,分给穷苦兄弟。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天派几个妇女上山取米,其他年青力壮的人,挖井掘泉,引水灌溉庄稼,一场旱灾,眼看就挨度过去了。 此时,村中却出了个败类,他姓陈名得余。此人贪婪无厌,懒惰成性。他想,出米孔太小了,流出的一天米,仅够全村人吃一天。如果把孔弄大些,米出多了,我就可先发财致富了。三更时分,他拿上铁锤、铁钎,偷偷上山去。“当、当,当”,好不容易把出米孔凿大了,陈得余暗心欢喜地下山去了,谁知,经他这一凿,第二天就不出米了……。 乡亲们得知消息,十分气愤。男人骂,女人咒,陈得余又羞又恼,不久就病死了。
点评提示:
评的时候要一分为二,先说习作的成功之处,在指出习作中的不足,以便别人改正。
本次习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常规目标:我们可以从习作的书写、字、词、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评价。
特定目标: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否按事情发展顺序,清楚、完整的叙述出来;
重点部分是否详细、生动地描写下来,是人读来兴趣盎然。
语言要清晰,通顺。
我来点评:
优点是( )。
不足是( )。
建议是( )。
小组互相评价本次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