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 地球的运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滨州月考)“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根据歌谣完成第下列问题。
(1)“地球围着太阳跑”的方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2)“地球自个儿也在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冷暖差异 B.昼夜长短变化
C.五带的划分 D.昼夜更替
2.(2017七上·揭西期中)热带地区冬季炎热是因为(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有太阳直射现象
C.有太阳斜射现象 D.以上都不是
3.(2019·枣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2017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2)四个节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1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1O月1日
4.(2019七下·大庆期中)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北极
5.(2015八上·安陆期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现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6.(2016七上·东莞月考)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北半球夏至日哈尔滨的白昼最长
B.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
C.北半球春分日是9月23日前后
D.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7.老舍写过济南的冬天,请问此时的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著名篮球明星姚明于上午9时在纽约(西五区)参加美国职业篮球比赛,那么我们(东八区)应该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电视转播?( )
A.20时 B.21时 C.22时 D.23时
9.(2019九下·揭西期中)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有昼夜现象,更替周期为一年
C.地球上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比现在小
10.(2019七下·龙湖期中)当我们今天上午10:30在进行地理测试时,伦敦的小朋友可能在( )
A.下午上课中 B.吃午餐
C.吃晚餐 D.凌晨的睡梦中
二、综合题
11.(2016八下·衡阳期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地球公转方向用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地球自转的意义有地方时差异和 .
(3)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北半球节气是 日,时间为 前后.南半球是 季节.
(4)北极圈及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 点的位置,阳光直射 .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 、 点的位置.
(6)当我们6月20日会考时,地球处在从 点运动到 点的位置,我们衡阳昼夜长短状况为 .
12.(2019·深圳模拟)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1)上图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 (冬、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 。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下图)。
请你分析:
①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冬、夏)季的光照情况。
②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楼间距比较,北京市的楼间距应 (大于、小于)广州。
③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5)甲乙丙三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三座房屋冬、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冬、夏至日光线分别用A、B表示,根据阳光照射情况判断:地处赤道地区的房屋是图 ;地处南回归线以南的是图 ;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是图 ;冬、夏至日阳光照射符合北京当地实际的是图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表达的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C。
(2)“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是指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在学习自转和公转相关知识的时,把两个知识点进行对比理解阅读会更好。
2.【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按照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分为五个热量带,其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热带地区冬季炎热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
3.【答案】(1)B
(2)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是跟日出时间相匹配的,一年之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不同,而造成日出时间早晚不同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所以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选项B正确。(2)一年之中北京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日期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题目给的日期中,7月1日离夏至日最接近,所以在选项所给的四个节日中,7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选C。
【点评】(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刻。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分为五个热量带,自北向南分别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其中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5.【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故选:B.
【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6.【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北半球夏至日,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哈尔滨白昼时间最长,故A叙述正确;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故B叙述正确;北半球的春分日是3月21日前后,9月23日是秋分日前后,故C叙述错误;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故D叙述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等,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济南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所以此时的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一年中的夏季。
故答案为:B
【点评】北半球的季节是以二分二至月为起始月,3月21为春分日,3、4、5月作为春季;6月22日为夏至日,6、7、8月份为夏季;9月23为秋分日,9、10、11份为秋季;12月22为冬至日,12、1、2月份为冬季。南半球和北半球春秋相反,冬夏相反。
8.【答案】C
【知识点】时差计算
【解析】【分析】解:中国采用的时间是东八区区时,东八区时间比西五区时间早13个小时,所以东八区的时间为上午9+13小时=22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地方时计算的步骤: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4.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9.【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即使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太阳仍然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有昼夜之分,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地球上有昼夜现象,更替周期为一年,故B符合题意;
C、地球不自转,同一个地区只有地球公转一周才能经历一个昼夜,公转周期是一年,因此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故C不符合题意;
D、地球表面经历更长的昼,吸热时间更长,温度上升更多。同理,也更长,放热更长,温度下降多,故昼夜温差比现在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形成、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0.【答案】D
【知识点】时差计算
【解析】【分析】解: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地区先看到日出,当我们(东八区)今天上午10:30在进行地理测试时,伦敦(0时区)的小朋友可能在凌晨的睡梦中。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11.【答案】(1)
(2)一年;昼夜更替
(3)夏至;6月22日;冬
(4)①;南回归线
(5)②;④
(6)②;③;昼长夜短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解:(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3)从图中看出,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为冬季;(4)从图中看出,当北极圈及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的①处,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5)从图中看出,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②和④处;(6)结合公转示意图,6月20日中考时,地球处在从②到③的过程中,衡阳市此时是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 (2)一年;昼夜更替;(3)夏至;6月22日;冬;(4)①;南回归线;(5)②;④;(6)②;③;昼长夜短.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2.【答案】(1)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3)B
(4)冬;大于;公转
(5)甲;丙;乙;乙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影子长,太阳高度角小,是冬季时的影子图。
(2)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公转的运动导致太阳高度角不同。
(3)南方地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是图B表示的光照图。
(4)因为冬季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楼房间距要考虑冬季时的光照情况;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楼间距比较,因为北京的纬度更高,太阳高度角更小,所以北京市的楼间距应大于广州;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的。
(5)根据阳光照射情况判断:地处赤道地区的房屋是图甲;地处南回归线以南的是图丙,太阳直射点在北方;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是图乙,太阳直射点在南方;冬、夏至日阳光照射符合北京当地实际的是图乙,太阳直射点在南方。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冬、夏季同一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同一季节不同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别。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地球公转运动使得同一地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从而使影子的长短不同。我国北方的楼间距应该大于南方的楼间距,才能保证后楼的采光。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从南面射入室内,南回归线以南,太阳从背面射入室内,回归线之间,太阳从两面射入室内。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 地球的运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滨州月考)“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根据歌谣完成第下列问题。
(1)“地球围着太阳跑”的方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2)“地球自个儿也在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冷暖差异 B.昼夜长短变化
C.五带的划分 D.昼夜更替
【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表达的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C。
(2)“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是指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在学习自转和公转相关知识的时,把两个知识点进行对比理解阅读会更好。
2.(2017七上·揭西期中)热带地区冬季炎热是因为(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有太阳直射现象
C.有太阳斜射现象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按照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分为五个热量带,其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热带地区冬季炎热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
3.(2019·枣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2017年四个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之中,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2)四个节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1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1O月1日
【答案】(1)B
(2)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是跟日出时间相匹配的,一年之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不同,而造成日出时间早晚不同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所以造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选项B正确。(2)一年之中北京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日期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题目给的日期中,7月1日离夏至日最接近,所以在选项所给的四个节日中,7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选C。
【点评】(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刻。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2019七下·大庆期中)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北极
【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分为五个热量带,自北向南分别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其中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5.(2015八上·安陆期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现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故选:B.
【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6.(2016七上·东莞月考)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北半球夏至日哈尔滨的白昼最长
B.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
C.北半球春分日是9月23日前后
D.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北半球夏至日,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哈尔滨白昼时间最长,故A叙述正确;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故B叙述正确;北半球的春分日是3月21日前后,9月23日是秋分日前后,故C叙述错误;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故D叙述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等,理解解答即可.
7.老舍写过济南的冬天,请问此时的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济南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所以此时的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一年中的夏季。
故答案为:B
【点评】北半球的季节是以二分二至月为起始月,3月21为春分日,3、4、5月作为春季;6月22日为夏至日,6、7、8月份为夏季;9月23为秋分日,9、10、11份为秋季;12月22为冬至日,12、1、2月份为冬季。南半球和北半球春秋相反,冬夏相反。
8.著名篮球明星姚明于上午9时在纽约(西五区)参加美国职业篮球比赛,那么我们(东八区)应该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电视转播?( )
A.20时 B.21时 C.22时 D.23时
【答案】C
【知识点】时差计算
【解析】【分析】解:中国采用的时间是东八区区时,东八区时间比西五区时间早13个小时,所以东八区的时间为上午9+13小时=22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地方时计算的步骤: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4.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9.(2019九下·揭西期中)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有昼夜现象,更替周期为一年
C.地球上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比现在小
【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A、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即使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太阳仍然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有昼夜之分,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地球上有昼夜现象,更替周期为一年,故B符合题意;
C、地球不自转,同一个地区只有地球公转一周才能经历一个昼夜,公转周期是一年,因此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故C不符合题意;
D、地球表面经历更长的昼,吸热时间更长,温度上升更多。同理,也更长,放热更长,温度下降多,故昼夜温差比现在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形成、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0.(2019七下·龙湖期中)当我们今天上午10:30在进行地理测试时,伦敦的小朋友可能在( )
A.下午上课中 B.吃午餐
C.吃晚餐 D.凌晨的睡梦中
【答案】D
【知识点】时差计算
【解析】【分析】解: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地区先看到日出,当我们(东八区)今天上午10:30在进行地理测试时,伦敦(0时区)的小朋友可能在凌晨的睡梦中。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二、综合题
11.(2016八下·衡阳期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地球公转方向用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地球自转的意义有地方时差异和 .
(3)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北半球节气是 日,时间为 前后.南半球是 季节.
(4)北极圈及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 点的位置,阳光直射 .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 、 点的位置.
(6)当我们6月20日会考时,地球处在从 点运动到 点的位置,我们衡阳昼夜长短状况为 .
【答案】(1)
(2)一年;昼夜更替
(3)夏至;6月22日;冬
(4)①;南回归线
(5)②;④
(6)②;③;昼长夜短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解:(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3)从图中看出,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为冬季;(4)从图中看出,当北极圈及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的①处,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5)从图中看出,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②和④处;(6)结合公转示意图,6月20日中考时,地球处在从②到③的过程中,衡阳市此时是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 (2)一年;昼夜更替;(3)夏至;6月22日;冬;(4)①;南回归线;(5)②;④;(6)②;③;昼长夜短.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2.(2019·深圳模拟)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1)上图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 (冬、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 。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下图)。
请你分析:
①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冬、夏)季的光照情况。
②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楼间距比较,北京市的楼间距应 (大于、小于)广州。
③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5)甲乙丙三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三座房屋冬、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冬、夏至日光线分别用A、B表示,根据阳光照射情况判断:地处赤道地区的房屋是图 ;地处南回归线以南的是图 ;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是图 ;冬、夏至日阳光照射符合北京当地实际的是图 。
【答案】(1)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3)B
(4)冬;大于;公转
(5)甲;丙;乙;乙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影子长,太阳高度角小,是冬季时的影子图。
(2)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公转的运动导致太阳高度角不同。
(3)南方地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是图B表示的光照图。
(4)因为冬季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楼房间距要考虑冬季时的光照情况;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楼间距比较,因为北京的纬度更高,太阳高度角更小,所以北京市的楼间距应大于广州;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的。
(5)根据阳光照射情况判断:地处赤道地区的房屋是图甲;地处南回归线以南的是图丙,太阳直射点在北方;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是图乙,太阳直射点在南方;冬、夏至日阳光照射符合北京当地实际的是图乙,太阳直射点在南方。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冬、夏季同一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同一季节不同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别。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地球公转运动使得同一地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从而使影子的长短不同。我国北方的楼间距应该大于南方的楼间距,才能保证后楼的采光。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从南面射入室内,南回归线以南,太阳从背面射入室内,回归线之间,太阳从两面射入室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