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 同步训练
一、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1.(2019·云南)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宇宙射线处理得到的太空椒 B.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C.水肥充足得到籽粒饱满的小麦 D.沙滩上晒成的古铜肤色
【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宇宙射线处理得到的太空椒,是因为宇宙射线改变了普通辣椒的遗传物质,属于可遗传变异,A符合题意;
B、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人为改变外形,没有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水肥充足得到籽粒饱满的小麦,因为水肥这样环境的影响,小麦才生长的良好,属于不可遗传变异,C不符合题意;
D、沙滩上晒成的古铜肤色,是由阳光引起的改变,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2019八下·顺德月考)下列不属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的是( )
A.百合花的颜色有白色、黄色和粉色
B.夏明的爸爸和妈妈都是A型血,他是O型血
C.种植在盐碱地的水稻产量低
D.猫的瞳孔颜色有绿色、金黄色、蓝色和古铜色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百合花的颜色有白色、黄色和粉色这是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是遗传物质引起的,是可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 夏明的爸爸和妈妈都是A型血,他是O型血 ,这是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是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种植在盐碱地里水稻产量低是因为盐碱地土壤贫瘠,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缺乏导致的,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D、
猫的瞳孔颜色有绿色、金黄色、蓝色和古铜色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比较容易,熟记: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3.(2019八上·夏津期末)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
C.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一定会表达为新的性状
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是不能遗传的,如果环境变化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可能是可以遗传的,如诱变育种,A错误;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因此可以产生新基因型,如AA突变形成Aa,B正确;
C、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出新性状,C错误;
D、染色体变异会使基因的位置或数量发生改变,但是基因结构不一定改变,D错误,
【分析】(1)变异的类型
( 2 )比较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4.(2019八下·江津月考)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长大成人后,弟弟比哥哥高5厘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哥哥的子女一定比弟弟的子女矮
B.弟弟长得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兄弟俩的身高差异可能是环境造成的
D.哥哥长得矮能遗传给后代子女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应该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由他们的遗传物质相同。他们长大成人后,弟弟比哥哥高5厘米的差异应该是出生后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是不遗传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5.(2019八下·商南月考)今年云南大面积干旱,大力村的村民为保老张家的三分玉米地,村民们把分得的水都用于浇灌老张家的玉米被电视报道,若老张家的玉米喜获丰收,粒大饱满。来年老张作为种子分给村民播种,则来年的玉米( )
A.一定饱满 B.一定不饱满
C.不一定饱满 D.介于饱满和不饱满之间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老张家的玉米由于今年雨水充足,才喜获丰收,粒大饱满,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因此老张把种子分给村民播种,则来年收获的玉米,颗粒不一定饱满。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6.(2019八下·郑州月考)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是定向的
B.没有变异,也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C.生物发生变异,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生物的繁衍并不是在简单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产生有别于亲代的新生命,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能够遗传的有利变异,经过许多代的选择、积累,便形成了许多新品种。所以没有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发生变异,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C符合题意;
B.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2020八上·德城期末)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A.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D.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环境决定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这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形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说明环境影响的形状改变没有遗传,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正确。环境改变可引起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甘蓝具有遗传性,也具有变异性,C错误;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二、生物变异的应用
8.(2019八上·夏津期末)有两个品种的玉米,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虫害的品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转基因技术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化学药品处理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用高产不抗虫的水稻与低产抗虫害的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抗虫害的新品种水稻。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然后进行筛选,选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这种利用生物的遗传变异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此外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抗虫害的水稻。
故答案为:B。
【分析】用高产不抗虫的水稻与地产抗虫害的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抗虫害的新品种水稻。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然后进行筛选,选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这种利用生物的遗传变异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
9.(2019·江津)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生物来说,其产生的对人类有益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
B.生物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的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C.同一株水毛苠裸露在空中的叶呈扁平状,沒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说明环境会影响性状
D.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改变培育出的新品种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生物在繁衍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利的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的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并不是对人类有益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A符合题意。
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和基因的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是性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同一株水毛苠裸露在空中的叶呈扁平状,沒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说明环境会影响性状,C不符合题意;
D.人们通过人工方法对西瓜进行处理,得到的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改变培育出的新品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高杆小麦变异为矮杆小麦;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
3、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10.(2019八下·顺德月考)如图为高产抗倒伏小麦和太空椒,要想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和太空椒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组织培养、无土栽培 B.杂交、杂交
C.杂交、转基因技术 D.杂交、基因突变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高产抗倒伏小麦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利用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进行杂交,使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再通过选种,不断地筛选来选出高产的抗倒伏小麦。
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高真空,微重力和大量银河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引起基因突变,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变化,经选择培育成为太空椒。可见,要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和太空椒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杂交、基因突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杂交、基因突变等生物技术,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11.(2019·门头沟模拟)神舟四号搭载棉花种子返回地面后,将其播种、栽培、观察其后代的变异及遗传情况,以期选育出优良的突变体,定向培养成新品种供生产应用。这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 )
A.改变棉花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性状
B.改变棉花种子的营养成分
C.诱导棉花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淘汰棉花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突变。因此,“我国“神舟”号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农作物或蔬菜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从根本原因分析,是因为这种育种方法能“诱导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2.(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4节《生物的变异》同步测试)2008年10月14 日,搭乘神舟七号飞船完成太空诱变的200棵蔬菜种子被送抵上海.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改变了种子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高真空,微重力和大量银河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引起基因突变.因此,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2018九下·海淀期末)有香味是优质水稻的性状之一,由隐性基因控制。水稻品种甲有香味,品种乙无香味,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的措施是( )
A.让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 B.转移控制有香味基因到乙品种
C.让品种甲水稻自花授粉 D.用组织培养获得水稻甲的植株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后改变了基因组合,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A符合题意;
B.转移控制有香味基因到乙品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B不符合题意;
C.让品种甲水稻自花授粉利于保留水稻香味,C不符合题意;
D.用组织培养获得水稻甲的植株利于保留水稻香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水稻的有香味性状由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若要表现为有香味性状,必须要使该隐性基因纯合,因此,让水稻品种甲有香味与品种乙无香味杂交,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
三、综合演练
14.(2019·广州模拟)有关生物变异的问题。
(1)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是由 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 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
(3)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小麦的抗倒伏的变异;有的变异则 的生存,如玉米白化苗这样的变异。
(4)地球上的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 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
【答案】(1)遗传物质
(2)环境条件
(3)不利于生物
(4)适应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1)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3)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有利变异;有的变异则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白化苗这样的变异。(4)地球上的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生物只有不断的发生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
15.(2019·青岛)在 2019 年北京世园会期间,我国的 9 个牡丹野生种首次亮相。花卉专家利用这些牡丹野生种培育出了纯黄、橙红等不同花色的新品种。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培育的牡丹新品种与亲本牡丹野生种在花色上有明显不同,这种稳定的差异属于 变异,这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培育牡丹新品种的方法有 (写 2 种)。
(2)花卉专家研究发现,
纯种红花牡丹和纯种白花牡丹(基因用 G、 g 表示) 与纯种红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基因用 A、
a 表示) 的杂交实验现象有所不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牡丹的红花与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
②牡丹杂交实验中,子一代性状不表现为红花,也不表现为白花,而是表现为粉红花。如果子二代获得的牡丹共 366 株,理论上粉红花植株的数量为 株。
③豌豆的体细胞中有 7 对染色体,其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 豌豆杂交实验中, 子二代红花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控制花色的基因可以用下图中的 表示(填字母)。
④豌豆杂交实验中,为确定子二代某一株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 可让该红花豌豆 ,观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 豌豆豆荚的绿色(H)对黄色(h)为显性,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答案】(1)可遗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2)相对性状;183;7;A、C;与白花豌豆杂交;黄色、Hh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具有普遍性,在生产生活中,常利用变异来选择新品种,比如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甜椒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变育种,这些都是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2) ①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所以牡丹的红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② 根据题干说述,用纯种的红花和纯种的白花杂交,后代表现粉红花,粉红花和粉红花自交后,子二代中既有红花、白花、也有粉红花共366株,粉红花的基因型为Dg,后代红花的基因型为GG,粉红花基因型为Gg,白花的基因型为gg,且比例为:1:2:1,所以后代中,粉红花的数量理论上为366x1/4x2=183株。
③ 豌豆的体细胞中由7对染色体,在生成生殖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所以生成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7条。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在子二代的红花个体中,基因组成为GG或Gg,所以可以表示为图中的A、C。
④因为红花豌豆为GG或者Gg,要确定属于什么基因型,可以将该植株与白花豌豆杂交,白花的基因型为gg,如果后代都为红色,则为GG,如果后代中既有红花也有白花,那么红色化基因型为Gg。
豌豆豆荚纯种黄色基因型为hh,纯种绿色豌豆基因型为Hh,根据题干,是基因型为h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H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基因型为Hh,受精卵发育成的胚的基因型为Hh,豌豆的豆荚是子房壁发育来的,子房壁的基因型没有改变,所以发育成的豆荚的基因型和植株的基因型一样为黄色。
故答案为:(1)可遗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2)相对性状、183、7、A、C、与白色豌豆杂交、黄色、Hh。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此部分内容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部分,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变异具有普遍性,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是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需要明确: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所以,杂交后,果皮(子房壁发育来的)、种皮(珠被发育来的)的基因型不会发生改变。
16.(2019·张家界)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时,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分别取30粒花生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1)该小组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获取样品,要做到 取样,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请在表格“ ”处填上适当数值以完善表格。
品种 结果 甲品种花生果实 乙品种花生果实
长轴长度(毫米) 11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毫米 24毫米
(3)花生果实中,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大、小花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4)从乙品种花生中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可能结出小花生,请你分析原因 。如果将此小花生的种子再种下去,所收获的果实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小花生。
【答案】(1)随机
(2)15.5
(3)变异
(4)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不能遗传给后代;不一定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该小组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获取样品,要做到 随机取样,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11+14+15+18)÷4=15.5。(3)花生果实中,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大、小花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4)如果将乙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分析】1、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 同步训练
一、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1.(2019·云南)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宇宙射线处理得到的太空椒 B.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C.水肥充足得到籽粒饱满的小麦 D.沙滩上晒成的古铜肤色
2.(2019八下·顺德月考)下列不属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的是( )
A.百合花的颜色有白色、黄色和粉色
B.夏明的爸爸和妈妈都是A型血,他是O型血
C.种植在盐碱地的水稻产量低
D.猫的瞳孔颜色有绿色、金黄色、蓝色和古铜色
3.(2019八上·夏津期末)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
C.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一定会表达为新的性状
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4.(2019八下·江津月考)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长大成人后,弟弟比哥哥高5厘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哥哥的子女一定比弟弟的子女矮
B.弟弟长得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兄弟俩的身高差异可能是环境造成的
D.哥哥长得矮能遗传给后代子女
5.(2019八下·商南月考)今年云南大面积干旱,大力村的村民为保老张家的三分玉米地,村民们把分得的水都用于浇灌老张家的玉米被电视报道,若老张家的玉米喜获丰收,粒大饱满。来年老张作为种子分给村民播种,则来年的玉米( )
A.一定饱满 B.一定不饱满
C.不一定饱满 D.介于饱满和不饱满之间
6.(2019八下·郑州月考)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是定向的
B.没有变异,也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C.生物发生变异,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7.(2020八上·德城期末)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A.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D.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环境决定
二、生物变异的应用
8.(2019八上·夏津期末)有两个品种的玉米,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虫害的品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转基因技术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化学药品处理
9.(2019·江津)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生物来说,其产生的对人类有益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
B.生物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的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C.同一株水毛苠裸露在空中的叶呈扁平状,沒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说明环境会影响性状
D.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改变培育出的新品种
10.(2019八下·顺德月考)如图为高产抗倒伏小麦和太空椒,要想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和太空椒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组织培养、无土栽培 B.杂交、杂交
C.杂交、转基因技术 D.杂交、基因突变
11.(2019·门头沟模拟)神舟四号搭载棉花种子返回地面后,将其播种、栽培、观察其后代的变异及遗传情况,以期选育出优良的突变体,定向培养成新品种供生产应用。这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 )
A.改变棉花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性状
B.改变棉花种子的营养成分
C.诱导棉花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淘汰棉花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12.(2018-2019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4节《生物的变异》同步测试)2008年10月14 日,搭乘神舟七号飞船完成太空诱变的200棵蔬菜种子被送抵上海.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改变了种子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3.(2018九下·海淀期末)有香味是优质水稻的性状之一,由隐性基因控制。水稻品种甲有香味,品种乙无香味,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的措施是( )
A.让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 B.转移控制有香味基因到乙品种
C.让品种甲水稻自花授粉 D.用组织培养获得水稻甲的植株
三、综合演练
14.(2019·广州模拟)有关生物变异的问题。
(1)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是由 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 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
(3)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小麦的抗倒伏的变异;有的变异则 的生存,如玉米白化苗这样的变异。
(4)地球上的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 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
15.(2019·青岛)在 2019 年北京世园会期间,我国的 9 个牡丹野生种首次亮相。花卉专家利用这些牡丹野生种培育出了纯黄、橙红等不同花色的新品种。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培育的牡丹新品种与亲本牡丹野生种在花色上有明显不同,这种稳定的差异属于 变异,这是培育新品种的基础。培育牡丹新品种的方法有 (写 2 种)。
(2)花卉专家研究发现,
纯种红花牡丹和纯种白花牡丹(基因用 G、 g 表示) 与纯种红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基因用 A、
a 表示) 的杂交实验现象有所不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牡丹的红花与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
②牡丹杂交实验中,子一代性状不表现为红花,也不表现为白花,而是表现为粉红花。如果子二代获得的牡丹共 366 株,理论上粉红花植株的数量为 株。
③豌豆的体细胞中有 7 对染色体,其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 豌豆杂交实验中, 子二代红花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控制花色的基因可以用下图中的 表示(填字母)。
④豌豆杂交实验中,为确定子二代某一株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 可让该红花豌豆 ,观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 豌豆豆荚的绿色(H)对黄色(h)为显性,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16.(2019·张家界)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时,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分别取30粒花生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1)该小组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获取样品,要做到 取样,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请在表格“ ”处填上适当数值以完善表格。
品种 结果 甲品种花生果实 乙品种花生果实
长轴长度(毫米) 11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毫米 24毫米
(3)花生果实中,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大、小花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4)从乙品种花生中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可能结出小花生,请你分析原因 。如果将此小花生的种子再种下去,所收获的果实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小花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宇宙射线处理得到的太空椒,是因为宇宙射线改变了普通辣椒的遗传物质,属于可遗传变异,A符合题意;
B、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人为改变外形,没有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水肥充足得到籽粒饱满的小麦,因为水肥这样环境的影响,小麦才生长的良好,属于不可遗传变异,C不符合题意;
D、沙滩上晒成的古铜肤色,是由阳光引起的改变,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百合花的颜色有白色、黄色和粉色这是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是遗传物质引起的,是可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 夏明的爸爸和妈妈都是A型血,他是O型血 ,这是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是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种植在盐碱地里水稻产量低是因为盐碱地土壤贫瘠,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缺乏导致的,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
D、
猫的瞳孔颜色有绿色、金黄色、蓝色和古铜色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比较容易,熟记: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3.【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是不能遗传的,如果环境变化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可能是可以遗传的,如诱变育种,A错误;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因此可以产生新基因型,如AA突变形成Aa,B正确;
C、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出新性状,C错误;
D、染色体变异会使基因的位置或数量发生改变,但是基因结构不一定改变,D错误,
【分析】(1)变异的类型
( 2 )比较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4.【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应该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由他们的遗传物质相同。他们长大成人后,弟弟比哥哥高5厘米的差异应该是出生后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是不遗传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5.【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老张家的玉米由于今年雨水充足,才喜获丰收,粒大饱满,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因此老张把种子分给村民播种,则来年收获的玉米,颗粒不一定饱满。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6.【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生物的繁衍并不是在简单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产生有别于亲代的新生命,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能够遗传的有利变异,经过许多代的选择、积累,便形成了许多新品种。所以没有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发生变异,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C符合题意;
B.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这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形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说明环境影响的形状改变没有遗传,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正确。环境改变可引起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甘蓝具有遗传性,也具有变异性,C错误;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用高产不抗虫的水稻与低产抗虫害的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抗虫害的新品种水稻。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然后进行筛选,选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这种利用生物的遗传变异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此外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抗虫害的水稻。
故答案为:B。
【分析】用高产不抗虫的水稻与地产抗虫害的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抗虫害的新品种水稻。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然后进行筛选,选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这种利用生物的遗传变异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
9.【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生物在繁衍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利的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的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并不是对人类有益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A符合题意。
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和基因的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是性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同一株水毛苠裸露在空中的叶呈扁平状,沒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说明环境会影响性状,C不符合题意;
D.人们通过人工方法对西瓜进行处理,得到的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改变培育出的新品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高杆小麦变异为矮杆小麦;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
3、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10.【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高产抗倒伏小麦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利用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进行杂交,使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再通过选种,不断地筛选来选出高产的抗倒伏小麦。
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高真空,微重力和大量银河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引起基因突变,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变化,经选择培育成为太空椒。可见,要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和太空椒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杂交、基因突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杂交、基因突变等生物技术,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突变。因此,“我国“神舟”号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农作物或蔬菜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从根本原因分析,是因为这种育种方法能“诱导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高真空,微重力和大量银河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引起基因突变.因此,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后改变了基因组合,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A符合题意;
B.转移控制有香味基因到乙品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B不符合题意;
C.让品种甲水稻自花授粉利于保留水稻香味,C不符合题意;
D.用组织培养获得水稻甲的植株利于保留水稻香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水稻的有香味性状由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若要表现为有香味性状,必须要使该隐性基因纯合,因此,让水稻品种甲有香味与品种乙无香味杂交,不利于保留水稻香味。
14.【答案】(1)遗传物质
(2)环境条件
(3)不利于生物
(4)适应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1)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有些是不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3)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有利变异;有的变异则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白化苗这样的变异。(4)地球上的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生物只有不断的发生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
15.【答案】(1)可遗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2)相对性状;183;7;A、C;与白花豌豆杂交;黄色、Hh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具有普遍性,在生产生活中,常利用变异来选择新品种,比如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甜椒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变育种,这些都是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2) ①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所以牡丹的红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② 根据题干说述,用纯种的红花和纯种的白花杂交,后代表现粉红花,粉红花和粉红花自交后,子二代中既有红花、白花、也有粉红花共366株,粉红花的基因型为Dg,后代红花的基因型为GG,粉红花基因型为Gg,白花的基因型为gg,且比例为:1:2:1,所以后代中,粉红花的数量理论上为366x1/4x2=183株。
③ 豌豆的体细胞中由7对染色体,在生成生殖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所以生成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7条。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在子二代的红花个体中,基因组成为GG或Gg,所以可以表示为图中的A、C。
④因为红花豌豆为GG或者Gg,要确定属于什么基因型,可以将该植株与白花豌豆杂交,白花的基因型为gg,如果后代都为红色,则为GG,如果后代中既有红花也有白花,那么红色化基因型为Gg。
豌豆豆荚纯种黄色基因型为hh,纯种绿色豌豆基因型为Hh,根据题干,是基因型为h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H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基因型为Hh,受精卵发育成的胚的基因型为Hh,豌豆的豆荚是子房壁发育来的,子房壁的基因型没有改变,所以发育成的豆荚的基因型和植株的基因型一样为黄色。
故答案为:(1)可遗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2)相对性状、183、7、A、C、与白色豌豆杂交、黄色、Hh。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此部分内容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部分,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变异具有普遍性,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是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需要明确: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所以,杂交后,果皮(子房壁发育来的)、种皮(珠被发育来的)的基因型不会发生改变。
16.【答案】(1)随机
(2)15.5
(3)变异
(4)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不能遗传给后代;不一定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该小组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获取样品,要做到 随机取样,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11+14+15+18)÷4=15.5。(3)花生果实中,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大、小花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4)如果将乙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分析】1、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 / 1